魏晋南北朝拟汉乐府《有所思》探微
2016-03-08郭慧
郭 慧
(山东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魏晋南北朝拟汉乐府《有所思》探微
郭慧
(山东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汉乐府《有所思》诗作流芳千古,对后世产生深刻影响,魏晋南北朝多有拟汉乐府《有所思》之作。这其中既有对古辞谋篇布局的模仿,也有仅从题目字面意蕴赋题而作者。他们对古辞中女主人公的身份、感情、举动多有改造,使感情基调变为“怨而不怒”,其中不乏佳篇,悱恻感人。另有一些诗作改以男性思女性,对后世的边塞和“香草美人”诗歌创作颇有一定影响。何承天诗写孝子思亲,后世亦有效仿者。魏晋南北朝拟汉乐府《有所思》从感情、题材、诗体上都有新变,对中国古代文学诗歌创作具有重要的开拓和先导意义。
汉乐府;《有所思》;拟汉乐府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所称的拟汉乐府诗作,是指文人拟作的、不入乐的乐府诗,包括对乐府诗谋篇布局的模仿,也包括以乐府旧题自造新辞的诗作。我国魏晋南北朝的诗人拟汉乐府者极多,在后世颇具有一定的文学影响。因为拟作汉乐府古辞,既是对汉乐府古辞经典文学价值的继承,也是后代人实践并推动文学实现“新变”的一种重要艺术手段。虽然后人对拟乐府《陌上桑》《长安有狭邪行》等关注和评价较高,但是魏晋南北朝的诗人对汉铙歌十八曲之一《有所思》似乎更具情有独钟的欣赏,其辞云: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妃呼狶。秋风肃肃晨风飔,东方须臾高知之。*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60页,第564页。
该诗以较短的篇幅,将一女子遭遇情变之后的心曲描写得淋漓尽致,语言生动鲜活,意蕴深刻悠远,具有非常高的文学艺术性。而仅就诗题而言,“有所思”也能带给人无限的情感想象。因此,魏晋南北朝诗人对拟《有所思》发生了极大兴趣,拟作大约计二十余首,在此时期拟汉乐府旧题中亦非少数,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颇具有一定的艺术影响,不断引起后人的关注。本文便以魏晋南北朝诗人的拟汉乐府《有所思》作为研究对象,梳理其内容流变和艺术创新,并略述其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及启示。
一、傅玄:始作改造,怨而不怒
我国西晋诗人傅玄有一篇题为《西长安行》的拟汉乐府诗。《西长安行》并无乐府古辞,此诗实际上是模拟汉乐府《有所思》而作,是乐府古辞现存最早的拟作。诗云:
所思兮何在?乃在西长安。何用存问妾?香橙双珠环。何用重存问?羽爵翠琅玕。今我兮闻君,更有兮异心。香亦不可烧,环亦不可沉。香烧日有歇,环沉日自深。*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60页,第564页。
在晋代有一批诗人采取“拟篇法”进行拟汉乐府的创作,即“题材主题都沿袭旧篇章,唯在词藻文义上计工拙、求变化”*钱志熙:《齐梁拟乐府诗赋题法初探——兼论乐府诗写作方法之流变》,《北京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傅玄诗即此时期所采取的“拟篇法”,是创作乐府诗的突出代表。他的《西长安行》虽然采用了全新的题目,但究其情节内容,则明显脱胎自乐府古辞《有所思》。这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拟乐府《有所思》中唯一着力模仿乐府古辞情节的作品。傅玄将乐府古辞中脱胎的句式反复叠用,“何用存问妾?香橙双珠环。何用重存问?羽爵翠琅玕”“香亦不可烧,环亦不可沉。香烧日有歇,环沉日自深”,均是重章叠句,既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又细腻刻画描写了九曲寸肠的心路历程,正是汉乐府某些“行”篇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这也许正是傅玄不以《有所思》却以《西长安行》名篇的原因。
傅玄虽模拟汉乐府古辞,拟诗的内容情感与原作却多有差别,主要有三点:一是乐府古辞的女主人公比较主动,拟诗的女主人公则较为被动。同是馈赠定情信物,汉乐府《有所思》是女子“问遗”男子,《西长安行》则是男子“存问”女子。而且究其用语色彩,比起“问遗”来,“存问”的受方显得态度更为柔顺谦卑。二是女主人公听闻情人变心后,行为态度不同。汉乐府《有所思》言“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女主人在定情信物上发泄被负情的怒气,情绪一时激荡忿怨。傅玄则将这几句诗改作“今我兮闻君,更有兮异心。香亦不可烧,环亦不可沉”,女主人公虽被负情却仍不忍伤害定情信物,情感变得隐忍坚贞。三是傅玄拟诗中女主人公感情的变化比乐府古辞中简单了许多。拟诗之作没有了乐府古辞中女主人公回忆往昔和心意矛盾的部分。汉乐府《有所思》中每一部分都至为重要,决无赘语,它们依次构成了女主人公的复杂而又自然转变的心态。从热恋到失恋再到留恋,从思念到愤怒再到犹豫,最终暂时选择逃避,心曲细微,跌宕有致。而《西长安行》虽然表现了女主人公被负心之后仍旧难以割舍,却少了中间愤怒和矛盾,感情变化要简单许多,也要平淡许多,远不及乐府古辞中的层层推进、波澜起伏。与诗中女主人公态度和行为上的改造相应,傅玄还对诗歌的语气进行了改造:汉乐府古辞语气利落,感情强烈。但是傅诗一来用重章叠句,使得语气较为回环、委婉,二来用“兮”和“亦”两个虚词,大大柔和了诗歌中语气和节奏,全没有了汉乐府那种掷地有声的力量。
总而言之,傅玄拟作比之乐府古辞,感情基调由激荡怨忿变为“怨而不怒”。在傅玄的笔下,女主人公即使遭遇负心,仍旧没有半点对负心人的愤怒,反而更加不能忘情,十分坚贞自守。盖因傅玄受儒家思想影响极深,极重人伦关系,也十分注重文艺作品的教化作用。如他在《云门篇》中所说“乐以移风,与德礼相辅,安有失其所”*(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785页。。他十分赞赏“诗人睹王雎而咏后妃之德”*(清)严可均编:《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718页。(《橘赋序》),所以在创作拟乐府诗的时候,便也非常注重塑造符合道德教化的女性形象。他在拟作乐府古辞的时候,虽然情节方面与汉代古辞多有相似,但在拟作的结尾往往会加以符合封建伦理道德的改造。如《陌上桑》云:“罗敷前致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60页,第555页,第1622页。而傅玄拟作的《艳歌行》,改之为“斯女长跪对:‘使君言何殊!使君自有妇,贱妾有鄙夫。天地正厥位,愿君改其图。’”*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60页,第555页,第1622页。罗敷的幽默机智、泼辣大胆顿时变成了态度恭顺、满口说教。虽然诗人是抱持以裨风教的高尚目的,但却意涵枯槁,失去了汉乐府古辞本身流宕鲜活的艺术魅力。王士禛《池北偶谈》评傅玄拟作《陌上桑》云“呆拙之甚,所谓点金成铁手也”,又引王世贞之评云“汰去菁英,窃其常语”*(清)王士禛:《池北偶谈》,靳斯仁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15页。。此言放之于《西长安行》与《有所思》的关系,亦可成立。后之诗人,虽然未必如傅玄一般重视歌诗的教化作用,但却往往深受“温柔敦厚”的文学思想影响,着力塑造女性怨而不怒的形象。汉乐府古辞中最可贵的两点,一是言情之真挚,二是女性自我意识之健在,都被无形之中消解掉了。傅玄《西长安行》实是后世拟乐府《有所思》中女主人公感情走向“怨而不怒”的发端。
《西长安行》在诗体上亦有一定的改制作用。傅玄拟诗由乐府杂言变为五言。虽然从中还能看到一些杂言诗遗留的痕迹,如“所思兮何在”“今我兮闻君,更有兮异心”等句,去掉句中“兮”字即为四言,并不似成熟的五言体诗歌。但这种并不彻底的五言改造,毕竟也是南北朝时期五言《有所思》大量涌现的先声。傅玄拟乐府诗的体制多样,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骚体均有,而他的长处并不在五言,甚至可以说五言诗是他的短板。如胡应麟便认为傅玄“唯五言剿袭雷同,绝少天趣,声价不竟,职此之由”*(明)胡应麟:《诗薮》,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43页。。《西长安行》作为《有所思》的五言拟作,也并非傅玄拟作中特出的作品。五言《有所思》的大放异彩,正是始于之后的南北朝时期。
二、沈约等:赋题而作,羼入边塞
沈约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率先创作拟乐府《有所思》的诗人,诗云:
西征登陇首,东望不见家。关树抽紫叶,塞草发青芽。昆明当欲满,蒲萄应作花。流泪对汉使,因书寄狭斜。*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60页,第555页,第1622页。
南北朝时期拟乐府创作盛行“赋题法”。所谓赋题法即由乐府题面本身着笔,按照题面提示的内容加以吟咏。而赋题作为文学创作中一个明确方法出现,就是始于沈约在齐永明末倡议的赋汉鼓吹曲名:“沈约取汉铙歌十八曲中的《芳树》《有所思》《临高台》《钓竿》等曲名,运用齐代诗坛流行的体裁和风格,以清词丽语赋咏题意,当时称之为‘赋曲名’”*钱志熙:《齐梁拟乐府诗赋题法初探——兼论乐府诗写作方法之流变》,《北京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沈约所作《有所思》,正是“赋题法”拟乐府先驱,南北朝与后世诗人拟乐府《有所思》亦多采此法。“赋题法”的使用,一来解决了古辞失传、诗乐分离为乐府诗创作带来的困境,二来使南北朝诗人能够从题目尤其是字面含义美好的题目本身进行一定艺术发挥,符合永明以来咏物写情、追求靡丽的文学风气。
因为采用“赋题法”,沈诗不再局限于汉乐府古辞的内容和感情,而是只从“有所思”的本意着眼,描写征人思念家乡的情感,特别是他将边塞题材引入《有所思》的写作之中。有些南朝诗人的拟汉乐府《有所思》中,也着力描写了征夫的处境或者说边塞环境,如陈代顾野王“笳鸣塞表城,花开落芳树。白登澄月色,黄龙起烟雾。还闻《雉子斑》,非复长征赋”*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467-2468页,第2477页,第1904页,第2505页,第1468页,第1468页,第2604页。。唐代诗人孟郊亦以《有所思》写过征人的诗作。沈约诗当为其嚆矢。
沈约诗又提到“狭斜”,虽然诗中仅言征人思“狭邪”,但也不难联想到“狭邪”同样思念征人,故此诗同时出现了征人与思妇。后来有一部分拟汉乐府《有所思》写思妇思念征人,如顾野王“贱妾有所思,良人久征戍”,张正见“深闺久离别,积怨转生愁。徒思裂帛雁,空上忘归楼。看花忆塞草,对月想边秋”*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467-2468页,第2477页,第1904页,第2505页,第1468页,第1468页,第2604页。,其源亦应自沈约诗出。把征人与思妇相结合,首先有现实的原因,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仍,规模较大的战争(双方动用兵力万人之上)达五百余次,征徭是男子离家、产生思妇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南北朝诗人描写征人思妇的社会现实基础。然后还有文学传统的原因,沈约之前不乏以征人思妇相结合者。如《诗经》中《豳风·东山》写征人想象妻子思念自己的情状,《小雅·杕杜》写思妇思念征人。沈约等诗人继承了这一文学传统。再从南北朝诗人的创作实际来看,不仅闺怨诗的相思对象往往是边塞征人,边塞诗也常把将士豪侠与深闺妻妾紧密联系在一切。如梁简文帝《从军行》言“小妇赵人能鼓瑟,侍婢初笄解郑声。庭前柳絮飞已合,必应红妆起见迎”*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467-2468页,第2477页,第1904页,第2505页,第1468页,第1468页,第2604页。,陈后主《陇头水》言“四面夕冰合,万里望佳人”*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467-2468页,第2477页,第1904页,第2505页,第1468页,第1468页,第2604页。。边塞诗与闺怨诗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也就致使此时的《有所思》创作,出现了与边塞题材杂糅的现象。这一现象在唐时《有所思》拟作中仍有延续,如杨炯“贱妾留南楚,征夫向北燕”*(唐)杨炯:《杨炯集》,徐明霞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4页。、沈佺期“君子事行役,再空芳岁期”*(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54页,第255页。等诗,仍写思妇思征人,可以说这些诗作都是循着南北朝诗人开辟的道路前进。
三、刘绘:角度转换,寄寓之先
南朝齐代刘绘的《有所思》是《同沈右率诸公赋鼓吹曲二首》其二,也是在沈约的倡导下赋题而作:
别离安可再,而我更重之。佳人不相见,明月空在帷。共衔满堂酌,独敛向隅眉。中心乱如雪,宁知有所思。*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467-2468页,第2477页,第1904页,第2505页,第1468页,第1468页,第2604页。
这首诗作描写思念“佳人”。“佳人”本可指男性也可指女性。但此诗笔调与作者当时同赋的另一首作品,写男主人公对巫山神女痴情的《巫山高》有相近处:《巫山高》有“出没不易期,婵娟以惆怅”*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467-2468页,第2477页,第1904页,第2505页,第1468页,第1468页,第2604页。句,跟《有所思》中的“佳人不相见,明月空在帷”是差不多的意思,描写男主人公不见心上人,独对明月更生愁绪。因此《有所思》中的“佳人”也当以女性为宜。且考此诗情感委宛却不纤巧,诗风偏于古朴苍凉,也比较符合男性的叙述角度。王夫之对此诗评价颇高,称“闲缓非乐府本色,而详略初终之际,风期自古”*(清)王夫之:《古诗评选》,张国星校点,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0页。。诗起句“别离安可再,而我更重之”,基调深沉。“佳人不相见,明月空在帷”既写不见心上人的惆怅,也以“明月”曲写出“佳人”的美好。“共衔满堂酌,独敛向隅眉”写借酒浇愁,又以满堂欢乐强作笑颜与独处时的哀伤难抑对比,角度选得非常精妙。结句“中心乱如雪”最佳。一来如字面所言“乱如雪”即心绪如纷乱的雪花,既贴切又造语新奇,陈祚明即称“‘心如雪’语新”*(清)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李金松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671页。;二来雪为清冷之物,同全诗凄凉的调子相应,能以茫然之意收束全诗;三来雪为晶莹之物,则言“心如雪”又有“一片冰心在玉壶”的高洁之意,更显情感真挚。
此诗的一大价值是将《有所思》的角度改为男性思女性。沈约《有所思》最早写男性思女性,但一来其中男性身份特殊,限定为征人,二来其中还是有隐含思妇之意的“狭邪”,故在写男性思女性这方面还是有些不够普遍和标准。所以刘绘诗是最早以《有所思》纯写男性思求女性的作品。陈朝诗人陆系亦写男性思女性,“别念限城闉,还思楼上人*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467-2468页,第2477页,第1904页,第2505页,第1468页,第1468页,第2604页。,但诗作为纯粹的宫体,较为绮艳。相较之下,刘绘诗中塑造了一位高洁的、让诗人思之不得而惆怅的“佳人”。虽然还未必有所寄寓,但至少在形式上与“香草美人”的手法已经十分相近了。后世诗人拟乐府《有所思》,多有写男子思“佳人(美人)”而别有寄寓者。唐人卢仝《有所思》云:“当时我醉美人家,美人颜色娇如花。今日美人弃我去,青楼珠箔天之涯。……湘江两岸花木深,美人不见愁人心。含愁更奏绿绮琴,调高弦绝无知音。*(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54页,第255页。显然有所兴寄。美人或喻君王、知音。明人徐师曾的《有所思》云:“有所思,岩穴高贤孰致之。……大海滨,深山曲,搜罗不尽佳人伏。双珠玳瑁勤问遗,为我皇家遒百禄。”*(明)徐师曾:《湖上集》,本书编委:《续修四库全书》第153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87页。此诗虽用乐府古辞的典故,但中间陈述吕公望、伊尹、张良、萧何、曹参、韩信等人辅佐君王之事,实为招隐求贤之作,均是以男女关系喻君臣关系,将贤士比为“佳人”。陈子昂言齐梁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唐)陈子昂:《陈子昂集》,徐鹏校,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5页。。“香草美人”类《有所思》创作是对六朝轻绮诗风的一种反拨,不过在六朝诗中又亦有其源头。
四、谢朓、萧纲等:身份变化,吟咏性情
汉乐府古辞诗中的女主人公是广义上的“弃妇”,弃妇严格意义上是指婚姻破裂或终结,被赶出夫家的女性。但从广义上来说,也应当包括遭受情感上的见弃、冷落和疏远的女子,即包括因丈夫或情人移情别恋而遭受伤害的女性、宫中失宠的后妃等。而南北朝部分《有所思》诗,女主人公由广义的“弃妇”转变为思妇,可以被视为闺怨诗。谢朓、吴均的诗作是其中较好的:
佳期期未归,望望下鸣机。徘徊东陌上,月出行人稀。(谢朓《同王主簿有所思》)*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420页,第1726页,第1514页,第2261页,第1982页,第2504页,第1790页,第177页,第1910页,第2009页,第2081-2082页。
薄暮有所思,终持泪煎骨。春风惊我心,秋露伤君发。(吴均《有所思》)*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420页,第1726页,第1514页,第2261页,第1982页,第2504页,第1790页,第177页,第1910页,第2009页,第2081-2082页。
谢诗“即景含情,怨在情外”*(清)沈德潜编选:《古诗源》,司马翰校点,长沙:岳麓书社,1998年版,第179页。,不直写“思”而满溢相思,于似平和处见深情。吴均“煎”“惊”“伤”炼字尖新,表情直率,与谢朓诗作相比是另一风格。这两首诗中女主人公已经不再遭遇负心人,而是痴痴思念远方的情人或是丈夫。这两首诗都是五言四句,在诗体上反而比较类似南朝文人喜欢模拟的“新声”乐府,即吴声西曲。
另外还有一些写闺怨的《有所思》,比如梁武帝萧衍写“谁言生离久,适意与君别,衣上芳犹在,握里书未灭”*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420页,第1726页,第1514页,第2261页,第1982页,第2504页,第1790页,第177页,第1910页,第2009页,第2081-2082页。,有《古诗十九首》的风味。历经东魏、北齐两朝的诗人裴让之写“室空常达旦,所思终不归”*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420页,第1726页,第1514页,第2261页,第1982页,第2504页,第1790页,第177页,第1910页,第2009页,第2081-2082页。,语言较为质朴。另如庾肩吾“佳期竟不归,春日坐芳菲,拂匣看离扇,开箱见别衣”*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420页,第1726页,第1514页,第2261页,第1982页,第2504页,第1790页,第177页,第1910页,第2009页,第2081-2082页。,陈后主“荡子好兰期,留人独自思。落花同泪脸,初月似愁眉”*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420页,第1726页,第1514页,第2261页,第1982页,第2504页,第1790页,第177页,第1910页,第2009页,第2081-2082页。等作,呈现出宫体诗轻荡靡丽的特征。这些诗大抵只是叙写女子的离愁别恨,昭明太子萧统的《有所思》在写闺怨之余,内容上又有新变:
公子远于隔,乃在天一方。望望江山阻,悠悠道路长。别前秋叶落,别后春花芳。雷叹一声响,雨泪忽成行。怅望情无极,倾心还自伤。*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420页,第1726页,第1514页,第2261页,第1982页,第2504页,第1790页,第177页,第1910页,第2009页,第2081-2082页。
此诗有了强调相思对象隔绝之远、访求之艰并因之怅望的部分,在魏晋南北朝拟乐府《有所思》中绝无仅有。这种变化或许与张衡的《四愁诗》有关。《四愁诗》云:“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侧身东望涕沾翰。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路远莫致倚逍遥,何为怀忧心烦劳。*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420页,第1726页,第1514页,第2261页,第1982页,第2504页,第1790页,第177页,第1910页,第2009页,第2081-2082页。《四愁诗》与乐府古辞《有所思》都是以所思在遥远的某处开头,又都写女性赠男性定情信物,情感关键字“思”与“愁”也颇为接近,二诗本多有相似处。因此,在某些拟乐府《有所思》中,可能也有一些效仿《四愁诗》强调访求之艰、不得之怨的部分。李白《有所思》言“我思仙人,乃在碧海之东隅。海寒多天风,白波连山倒蓬壶。长鲸喷涌不可涉,抚心茫茫泪如珠*(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54-255页。,亦云道路之阻、访求之艰。宋人曹勋、明人高启的《有所思》写思“所思”和“同心之人”,也都是此类。后世这些作品可能也含有一些寄寓。
在另外一些诗人笔下的女主人公虽仍为“弃妇”,但她们由民间女子变成了失宠后被冷落的宫廷女性,这部分诗可以视作宫怨诗。如简文帝萧纲《有所思》:
昔未离长信,金翠奉乘舆。何言人事异,夙昔故恩疏。寂寞锦筵静,玲珑玉殿虚。掩闺泣团扇,罗幌咏蘼芜。*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420页,第1726页,第1514页,第2261页,第1982页,第2504页,第1790页,第177页,第1910页,第2009页,第2081-2082页。
不仅是“有所思”,诗中将“(上山采)蘼芜”这个典故也宫怨化了。此诗写汉宫失宠女子,这是南朝诗人非常感兴趣的题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部分诗作中倒仍与汉乐府古辞有相通之处,即主人公都是被抛弃的女性。所以在这一类型的诗中,偶然还可以看到一些汉乐府古辞的痕迹,如王筠以“丹墀生细草,紫殿纳轻阴”写后妃失宠,但又取“空贻玳瑁簪”作为写女主人公见弃的事*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420页,第1726页,第1514页,第2261页,第1982页,第2504页,第1790页,第177页,第1910页,第2009页,第2081-2082页。。费昶诗言“上林鸟欲栖,长门日行暮”,女主人公饱尝被君王冷待的寂寞,却仍怀抱一腔注定落空的深情思恋君王,“所思郁不见,空想丹墀步”,然后又表示“北方佳丽子,窈窕能回顾。夫君自迷惑,非为妾心妒”,以示安分自守,并无怨*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420页,第1726页,第1514页,第2261页,第1982页,第2504页,第1790页,第177页,第1910页,第2009页,第2081-2082页。。这种思想感情与傅玄的《西长安行》有所相似。这些诗中的女主人公虽仍为弃妇,却从民间女子变成宫廷贵妇,体现了宫体诗人的审美。上述三位诗人均是重要的宫体诗人。他们出身帝王家或是帝王的文学侍从,对宫廷女性的生活遭际比较了解和关注,喜欢以靡丽的辞藻描写宫廷生活,故对《有所思》有此改造。后世文人创作的《有所思》,除了隋朝卢思道和元朝周巽的作品,多并不刻意强调女主人公的宫廷女性身份。以《有所思》写宫怨,是这个时期拟乐府一个重要的特点。
在这类闺怨和宫怨的作品中,除了一些感情比较真挚的诗作如谢朓、吴均等作可称佳篇,另外的多数作品只是为了满足诗人对女性容貌和情感的审美,与齐梁诗人重视“吟咏性情”的诗歌娱情观是一致的。因为这种观赏性或者说玩赏性,作者很难投入深切的感情和深刻的思索,诗风大抵比较轻靡,但比之后世有所“寄寓”的诗篇,可以从中欣赏到更为纯粹的女性美的描写。
五、何承天:另造新曲,别言孝思
魏晋南北朝亦有改制《有所思》为新曲者。傅玄受晋武帝令“制鼓吹曲二十二篇以代魏曲”*(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75页,第279页,第287页,第230页。,将《有所思》改成《唯蜀庸》。《唯蜀庸》“言文皇帝既平万乘之蜀,封建万国,复五等之爵”*(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75页,第279页,第287页,第230页。,已与古辞完全无涉,与原题“有所思”的字面意思亦无涉,因次不能说是严格意义的拟乐府《有所思》。何承天《有所思篇》是他在“晋义熙末私造”的鼓吹铙歌十五篇之一,“疑未尝被于歌”*(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75页,第279页,第287页,第230页。。且何承天的诗还是扣住了“有所思”的题面,与汉乐府还有一分血缘关系,故亦列入探讨之列。
有所思,思昔人,曾闵二子善养亲。和颜色,奉昏晨,至诚烝烝通明神。邹孟轲,为齐卿,称身受禄贪荣。道不用,夕阳拥楹,三徙既谇礼义明。飞鸟集,猛兽附,功成事毕乃更娶。哀我生,遘凶旻,幼罹荼毒备艰辛。慈颜绝,见无因,长怀永思托丘坟。*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208页。
《乐府诗集》称此诗“言生罹荼苦,哀慈亲之不得见也”*(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75页,第279页,第287页,第230页。。何承天五岁丧父,赖母徐氏抚孤成人,对孝慈当颇有感触。此作质木无文,并无突出特色,但为《有所思》开拓了新的题材。明人亦有以《有所思》写孝子思亲者,如黄佐诗言思“母慈”、刘储秀诗言因离别“恩慈”而有草木寸心之感。王尚絅《孝感图歌》描述晋阳孝子事,虽然题非《有所思》,却也明显受到《有所思》的影响。其诗中“有所思兮在太行,白云缥缈晋之阳”*(明)王尚絅:《苍谷全集》,本书编委:《四库未收书辑刊》(伍辑拾捌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版,第308页。,正是明人仿作《有所思》常见的起句句式。为这些作品开辟道路的无疑是何承天《有所思篇》。
综上所述,从中国古代文学史的考察和魏晋南北朝诗人大量拟汉乐府诗歌梳理分析中,可以提供一些重要的结论和文学启示:魏晋南北朝诗人笔下的拟汉乐府《有所思》,女性角色情感往往是一致的,她们悲叹流泪,自伤自怜,换来的也许是绝望与无奈,然而她们仍然忠诚贞定、温婉贤淑,默默等待丈夫的归来或回心转意。与先秦两汉朴素真实的思妇情怀有着很大不同。这种“怨而不怒”之风为后世绝大部分拟汉乐府《有所思》所继承。那些从男性角度思念女性的《有所思》,则对后世边塞诗和一些有“香草美人”寄寓的诗颇有影响。写孝子思亲的《有所思》,后代亦时有所见。除了缺乏少部分感悟人生、思考历史的作品,魏晋南北朝拟汉乐府《有所思》,已开后世拟汉乐府《有所思》的大部分支流。傅玄《西长安行》已为五言,略有四言遗迹。南北朝时期的《有所思》,五言体占了压倒性优势,共计19首。其中五言八句计14首,五言十句计3首,五言四句计2首。刘绘、王融之作五言八句,中间四句对仗,颇似五律体制。谢朓、吴均之作五言四句,对五绝的形成发展有一定作用。除谢朓《有所思》之外,其余五言诗均运用对仗句式,甚至通篇对仗,体现了南北朝诗人对诗歌形式美的进一步追求。有些对句十分合律,从中可以充分看出永明体的发展和影响,并成为唐律之先声。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文学自觉的时代,创作上自觉追求新变,所谓“若无新变,不能代雄”*(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908页。。以往文学批评家和文学史对新变的观察主要采取宏观视角,如萧子显《南齐书·文学传论》,主要关注了历代作家独具特色的成就和齐梁五言诗接续元嘉三大家而来的“三体”诗风,并在此基础上倡论与永明诗风相合的创作主张;又如通行文学史中论析南朝新变,也主要从较为宏观的角度关注诗体流变和艺术上的“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近新”*《〈文心雕龙〉译注》,陆侃如,牟世金译注,济南:齐鲁书社,1995年版,第144页。。从魏晋南北朝诗人们关于《有所思》模拟之作的绚丽多彩来看,这既显示了汉乐府《有所思》作为经典的艺术魅力和再生潜力,也从一个相对微观的角度具体佐证了追求新变的时代风气。拟汉乐府《有所思》对乐府古辞进行改造和重写之后,无论从感情的变化、题材的开拓还是诗体的发展,都在某些意义上成为我国古代文学创作思潮的先导和模范,可谓起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由此看来,以往对六朝流靡文风的指责过于简单,拟汉乐府《有所思》的新变和探索,都显示了六朝文人在文学创作上的自觉创造意识。
[责任编辑:曹振华]
郭慧(1988-),女,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博士。
I206.35
A
1003-8353(2016)05-01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