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林业建设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以浙江省湖州市为例

2016-03-08闫红果

湖北植保 2016年2期
关键词:森林资源林业森林

闫红果

(中共湖州市委党校 313004)

生态林业建设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以浙江省湖州市为例

闫红果

(中共湖州市委党校313004)

发展生态林业对于转变林业经济增长方式、改善生态环境、培育生态观念具有重要意义。然生态林业发展不平衡、建设用地及建设资金的不足是制约湖州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困境。破解这一难题,必须提高生态林业建设的认识、坚持“兴林富民”的发展目标、加强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做好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弘扬生态林业文化、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

湖州;生态林业;发展对策

湖州市十分重视生态林业建设,截至当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1.5%,林木绿化率达52%以上,活立木蓄积量达690万m3以上;生态公益林稳定在11.67万hm2以上,建成重点生态公益林8万hm2,其中优质生态公益林7.33万hm2;完成平原绿化8000hm2以上,森林抚育1.33万hm2以上,封山育林1.1万hm2以上,低效纯林生态修复1 867hm2以上;建设重点防护林3 333hm2以上,完成森林通道建设1 200km以上,农田林网控制率达到90%以上;现代林业综合区达到3个,林业主导产业示范区达14个,特色林业精品园达34个,在安吉建立林下经济发展示范基地;推进湿地保护与修复,湿地保护面积比例达80%以上,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1‰以内,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5.8‰以下。在此基础上,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林业发展之路,对于加快转变林业经济增长方式、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培育生态文明观念,助力实现湖州“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1 生态林业建设的重要意义

1.1发展生态林业有利于转变林业经济增长方式

林业作为人类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实践活动,它也是一种产业,其中包括森林资源产业、采伐业和加工业,林业产业化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1]。然而,过去的林业经济走的是一种单纯的资源型林业发展之路,林业产品单一、附加值低,且发展缺少可持续性。而生态林业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通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在有序开发、利用森林资源的同时,更注重对现有森林的保护以及未来森林资源的规划和建设,且生态林业注重发挥森林资源的多元化功能与价值,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同时,加大生态林业特色产品的开发力度,不断扩大相关可再生能源产业规模,大力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最终实现林业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1.2发展生态林业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生态林具有防风固沙、涵养水源、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天然作用,承担着建设森林生态系统、保护湿地生态资源、改善荒漠生态环境的重要职责,其在本质上具有生态属性,是自然环境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尤其是随着后工业时代经济发展对环境产生的一系列危害,发挥生态林业在生态修复、生态保障等方面的功能越来越重要、越来越紧迫。

1.3发展生态林业有利于培育生态文明观念

在生态林业建设过程中,通过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和绿色行动、绿色文化工程等项目建设,以潜移默化的形式有效地宣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人民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从而不断提升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生态林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核心内容之一,引导人民群众参与生态林业建设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为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

2 生态林业建设面临的困境

2.1生态林业发展不平衡

生态林业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投资行为,一个造林周期至少需要10年以上,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在短期内难以显现。湖州行政区域分为三县两区(长兴县、德清县、安吉县、吴兴区、南浔区),各行政区域对待生态林建设的态度不一,有些县(区)急功近利的发展思路较为突出,历来不重视植树造林,也有些县(区)近年来开始意识到生态林在保障国土安全与优化生态环境方面的重要性,还有些县(区)的生态林业建设开展的有声有色,各县(区)对待生态林业建设的不同态度,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全市森林覆盖率差异显著。

2.2生态林业建设用地不足

“五山一水四分田”是湖州地貌的真实写照,该地区山丘面积占据半壁江山,耕地面积较小,人均耕地面积更是少之又少。因为农民可占有的耕地资源不足,致使广大的山丘地区被开发为经济作物(如茶叶)的种植场,林业建设面积明显不足。同时,随着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木材、毛竹的需求量日益加大,一些原本在江、河、湖、泊、堤坝、沟渠、路旁种植的防护林也时常遭到破坏,生态林面积呈现递减的趋势。

2.3生态林业建设资金不足

生态林业的建设主要有生态林日常管护,营造活动和大型的生态林工程部分组成,因此,建设中所需的资金是巨大的,而现实中,生态林建设普遍存在着较大的资金缺口[2]。况且,生态林业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涉及利益面较广、牵扯部门较多,仅当前提出建设的就有平原绿化扩面增效推进工程、山地丘陵森林质量提升工程、城镇与村庄绿化美化工程、城乡生态廊道建设工程、林业特色产业发展工程、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森林灾害防控体系完善工程、森林文化基础设施提升工程,现有的建设资金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3 生态林业建设的相关对策

3.1提高生态林业建设的认识

生态林业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生态建设过程中起着源头性的作用,必须在建设生态文明进程中赋予生态林业优先发展、重点发展的突出地位。各县(区)要坚决避免“竭泽而渔”的发展模式,充分认识生态林业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生态效益”和谐统一的理念。各级政府部门在谋划生态林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时刻秉持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将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置于环境和资源可承载的范围内,坚决避免单纯消耗林业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3.2坚持“兴林富民”的发展目标

“兴林富民”是生态林业建设的根本目标,也是发展林业的指导思想,要充分发挥林业增加林区农民收入、加快山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功能,必须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坚持用生态文明的理念指导林业、用市场经济的手段激发林业产业、用科学技术的力量促进林业、用信息化的方式经营管理林业,不断提升生态林业建设的科学化、市场化、科技化、信息化水平,大力提升林地产出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进而提高生态林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和环境效益。

3.3加强生态林业工程建设

林业工程是生态林业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林业发展的载体。为此,各级政府要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加大资金投资力度,除了实施平原绿化扩面增效推进工程、山地丘陵森林质量提升工程、城镇与村庄绿化美化工程、城乡生态廊道建设工程、林业特色产业发展工程、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森林灾害防控体系完善工程、森林文化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外,还要着力打造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农田林网建设工程和山区森林抚育工程,进一步加大绿化造林工作力度,全面提高农田林网和城乡道路绿化率。同时,政府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绿化造林,努力形成多主体、多层次、多形式的城乡绿化新格局。

3.4做好森林资源保护工作

在生态林业建设过程中,要进一步研究探索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新途径、新机制、新方法,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实现对森林资源的多目标经营与可持续利用,处理好资源保护与发展、培育与利用的关系[3]。一要合理建设规划本地湿地公园,在原有自然保护区基础上进一步加快自然保护区建设步伐;二要着力加强林木采伐管理、林地征用审批、野生动植物保护、竹木运输检查监督、森林案件查处等工作,努力做到生态林业建设的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三要重点抓好森林消防、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等工作,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低林业损失。

3.5充分弘扬生态林业文化

生态林业文化对于培育人民群众的生态文明意识、提高维护生态健康的自觉性具有重要作用。一要在生态林业示范区建设中深入挖掘森林文化、竹文化、茶文化、湿地文化、野生动物文化、生态旅游文化、江南园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教育意义;二要根据各县(区)的实际情况,充分挖掘当地林业名人所蕴藏的文化价值,努力发挥名人效应在生态林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三要通过大力建设生态林业观光园区和生态林业文明教育基地,积极弘扬"爱护地球、保护自然、珍惜环境、守护家园"的生态文化,进一步培育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意识,有力推动生态文明深入人心。

3.6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

明晰的林业产权制度对于加强生态林业资源保护、促进生态林业发展、增加林农收入、维护林区社会和谐稳定均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要进一步明晰林业产权关系,妥善解决山林使用权的问题。同时,要及时成立森林资源评估部、林权管理中心等机构,进一步加强林业产权管理,促进林地、林木的规范、有序流转。还要大胆探索森林资源抵押贷款模式,积极推动森林资源资本化,全力促进林业企业发展。

[1]郭志伟,代力民.林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和展望[J].世界林业研究,2003(4):3.

[2]梁靓.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资金筹集[J].林业经济问题,2007(1):72.

[3]于同申,张建超.健全公益林生态补偿制度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7):42.

F316

A

1005-6114(2016)02-003-003

2016-01-25

闫红果(1986-),男,硕士,主要从事生态文明研究。E-mail:yhg1986@126.com,Tel:15167295737

猜你喜欢

森林资源林业森林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森林保护和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
land produces
保护好森林资源 让林区青山常在
新形势下北方森林资源保护探讨
哈Q森林
哈Q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