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湘鄂赣苏区的牺牲奉献精神及其时代价值

2016-03-08彭志中

党史文苑 2016年4期
关键词:中央苏区苏区红军

彭志中

湘鄂赣苏区是全国六大苏区之一,位于湘、鄂、赣三省交界地区,处于武汉、长沙、南昌三个省会之间,是兵家必争之地,战略位置非常重要。从1928年1月郭亮在岳阳建立中共湘鄂赣边特委,到1938年2月傅秋涛、钟期光等率领红军部队开赴皖南抗日前线,湘鄂赣苏区整整经历了10年时间。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等许多革命前辈领导湘鄂赣军民在这块红土地上浴血奋斗,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光辉篇章,为中国苏维埃运动作出了重要贡献。湘鄂赣苏区军民的牺牲奉献精神,不仅是革命战争年代克敌制胜的法宝,也是当今时代干事创业的精神支柱,具有永恒的时代价值。

一、湘鄂赣苏区为中国革命作出了杰出贡献、付出了巨大牺牲

湘鄂赣苏区一直有着优良的革命斗争传统。早在大革命初期,就建立了共产党组织。北伐战争时,有的县建立了农民自卫军和工农义勇军。当中国共产党发出武装斗争的号召时,这个地区武装组织纷纷建立,革命斗争风起云涌。党组织积极开展农民运动,为发动秋收起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此后的革命斗争中,湘鄂赣苏区群众始终紧紧跟随中国共产党,热烈拥护中国工农红军,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付出了巨大牺牲。

(一)湘鄂赣苏区群众鼎力支持革命。湘鄂赣苏区群众踊跃参加红军和游击队。湘鄂赣苏区经常处于国民党军重兵“围剿”之中,凡是与红军和游击队有联系的都以“通匪”“济匪”论处,捉去杀头,但人民群众还是冒着生命危险把自己的亲人送去当红军或游击队员。“群众的积极性虽然在敌人严厉进攻与生活困难的条件之下,大部分还是很好的,尤其在红军胜利中更表示对革命战争有坚定不移的信心。”[1]p69即使是在极端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时期,湘鄂赣苏区人民仍然积极响应党组织的号召,积极参加扩红运动,义无反顾地送自己的亲人参加红十六师,使红十六师这个几乎消失的部队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恢复到3个团的建制、5000余人的队伍。据不完全统计,整个苏区时期,湘鄂赣苏区有38万余人参加红军或游击队,其中有118人在新虽国成立后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或是担任地方副省级以上领导职务。

湘鄂赣苏区群众积极参加红军和游击队的战斗行动。在第一次攻打长沙的战斗中,以红三军团为主力,形成了20万武装农民包围长沙的大好形势。“在湘鄂赣边工农兵革命暴动委员会和各县苏维埃政府的动员下,平、浏、修、铜等县的游击队、赤卫队组织二十多个团,还有许多没有正式编制的担架队、运输队等,纷纷向平江集中,共有二十万人左右。”[2]p88战斗期间,赤卫军、游击队在前线参战,跟随红军主力冲锋陷阵,后方群众抬担架、运粮草、送军火,支前大军来往于各苏区至长沙的路上,不分日夜,络绎于途,充分展示了湘鄂赣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

湘鄂赣苏区群众节衣缩食支持红军和游击队。彭德怀晚年曾深情回忆当年激动人心的场景:“红军所过之处,人民群众热烈拥护。浏、平、万、铜、修根据地遭敌严重摧残,多数地区被白军烧得片瓦无存,人民对红军尤爱之如亲人。残存的半升粮米和薯干,自己不吃,留给红军吃。进至阳新县龙燕区,该地群众对红军的热爱,比平江群众有过之而无不及。外地红军到达该区,均不愿离开。群众对伤病人员之照顾,真是无微不至。沿途欢迎红军之口号声、歌声、锣鼓声,响彻云霄。当年天旱,苦久不雨,可是红军路过,茶水满布,宿营用水煮饭,亦不感困难。妇女老小,人手一扇,站立道侧,替红军扇凉。到宿营地时,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开好铺,他们自己露宿,决不让红军露营。在营地终日歌声、口号声不绝于耳。不间断地宣传鼓动,对敌军一层又一层地警戒,封锁消息,保护红军。粮食缺乏,农民将自己仅有的一点粮食、薯丝、玉米、稻米,自动地送到各部门首,倒在桶里就走了。”[3]P146-147

湘鄂赣苏区群众踊跃支前,掩护和收养红军和游击队伤病员。在革命的斗争中,支前是苏区人民的一项经常性的工作,苏区普遍组织有担架队、慰劳队、洗衣队、补衣队等组织,凡有战斗必有各种支前队伍参与。每次战斗过后,红军和游击队经常会留下一些伤病员,需要治疗和休养,湘鄂赣苏区人民不顾因此受到株连的残酷现实,把伤病员保护下来。例如1936年秋,三溪坳上的樊守生冒险将平修铜游击队长傅彪藏在家里养伤,而樊守生却不幸被江西保安团杀害。像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二)湘鄂赣苏区军民牺牲局部顾全大局。湘鄂赣苏区战略地位非常重要,苏区的存在和发展,对长沙、南昌、武汉、九江等国民党统治中心区构成了严重威胁。湘鄂赣苏区革命力量的长期存在,牵制了敌人的大量有生力量,有力地支援了全国革命。

湘鄂赣红军直接支援了井冈山根据地的革命斗争。秋收起义部队离开了湘鄂赣苏区后,湘鄂赣的革命活动并没有停止,而是呈愈演愈烈之势。特别是彭德怀等领导平江起义后,湘鄂赣人民的革命斗争与红四军的斗争遥相配合,使湖南长沙的敌人处在南北夹击之中,打乱了国民党“清乡”“剿共”的部署,牵制了敌人大量兵力,有力支援了井冈山的斗争。井冈山由于受湘赣两省敌人的“会剿”,处境极为困难,红五军两次南下井冈山,直接支援井冈山的革命,无疑是雪中送炭之举。红四军与红五军会师后,特别是红五军代替红四军守卫井冈山,更是对井冈山莫大的支持。红五军以自身的牺牲为红四军顺利转战赣南、闽西,开辟赣南、闽西苏区和最终创建中央苏区发挥了重要作用。

湘鄂赣红军还支援了中央苏区和其他苏区的发展。在反“围剿”斗争中,以湘鄂赣子弟为主的红三军团,为了全局利益,毅然离开熟悉的环境,东渡赣江,与红一军团共同行动,湘鄂赣只留下了组建不久的红十六军保卫苏区。为了支援中央苏区,湘鄂赣省委省军区还多次执行了“向东南发展”政策,通过逼近南昌,牵制敌人,以局部的牺牲支持中央苏区的发展。1932年3月初在修水上衫召开的第一届省委第二次执委会上,“指出苏区根据地不应机械的确定在平、浏,而应转移到赣北,赣北(修水)应成为省委工作的中心。”[2]P141放弃硬打平浏,确定以修水为中心,无疑是正确的,且修水与鄂东南邻近,湘鄂赣省委省苏省军区驻扎修水上衫,处于湘鄂赣苏区的中心位置,对于与鄂东南连成一片,巩固苏区具有重要意义。但为了支援中央苏区和湘赣苏区,积极向南发展,湘鄂赣省委省苏机关离开了湘鄂赣苏区的中心区域,将省委省苏驻地迁驻远离鄂东南的万载小源。省级机构南迁至万载,对湘赣苏区和中央苏区的支持是很大的,但自身却遭到了重大损失。

湘鄂赣红军还有力支援了红军长征。1934年,在“六、七月事件”后,湘鄂赣苏区已自顾不暇,但仍未忘记自己的使命,主动承担支持中央红军和其他苏区红军斗争的任务。1935年,在得知中央红军和红二、六军团长征后,红十六师(由红十六军缩编)开展了一系列策应红军长征的军事行动,“此时,即知道中央西方军西进到湘南,六军团与二军团会合于川湘鄂边,但湘鄂赣敌情仍无大的变化,然而帮助西进军的行动遂成了红十六师的主要任务,当即在政治上提出向西南发展的任务,帮助主力夺取四川、湖南政权。”[1]P207尽管为支持中央苏区而向东南发展和为支援红军长征而向西南发展都是错误的决策,结果是失败的,但湘鄂赣边人民这种全局意识和牺牲精神值得充分肯定,因其对中央苏区和其他苏区的发展以及红军长征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湘鄂赣苏区军民敢于斗争不怕牺牲。湘鄂赣苏区的斗争环境是异常艰苦和极端残酷的。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在边区各县首先建立了“清乡委员会”,恢复了地方反动政权。“他们所到之处,破坏共产党组织,捣毁工会、农会等革命团体机关,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人民,达到了骇人听闻的程度。浏阳县反动头子张梅村,组织挨户团,配合鲁涤平部队,大肆清剿革命势力。从马日事变起到十二月底止,仅七个月时间,被他们非法逮捕和杀害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达五万多人。平江县境内,每天都有革命者一批一批地被押往月池塘、柘树坪集体屠杀。凄厉的号叫声随时可闻,革命者的头颅到处可见。铜鼓、修水等县党的县委机关和总工会、农会被反动分子所捣毁,数百名革命者被捕杀。刽子手许克祥进攻到萍乡,在为时三天中,杀死当地共产党人、农民、学生数百人。”[2]P3-4

1929年6、7月间,湘鄂赣三省国民党军联合向苏区发动进攻。“敌人对于苏维埃区域是见人就杀,见屋就烧,边境在这种烧杀政策之下的牺牲者达三万以上,房屋被烧五万余栋,流徙逃亡的民众达十数万,赤色割据区房无完舍,十室九空,田园荒芜,人民无衣无食,种种惨状不堪言说。”[4]P280特别是平、浏、修、铜四县大部分赤色区域,遭受摧残更为严重。反动派重点打击的平江县,被杀害的共产党员达1000多人,自首自新的人亦有数百。凡是公开的组织几乎都遭到破坏。遭受这次打击前,全县有36个区委、1万多党员,这时许多区委负责人被杀害或逃走,一些区委无形中解散,能找到关系的区委只有13个,未脱离关系的共产党员只有5000多人[2]P54-55。

在湘鄂赣苏区,湖南平江是革命早、坚持久、贡献大、牺牲多的苏区。10年里,国民党政府对该县苏区进行过9次大的“清剿”,被杀害的共产党员和革命干部1.4万余人,被屠戮的革命群众达12万余人。新中国成立后,被正式追认为革命烈士的有19989人,占湖南全省烈士总数的五分之一[5]。湖北阳新一县先后有20余万儿女献出生命,其中大革命时期有3万,土地革命时期有10万,抗战时期有7.8万。阳新人民为革命作出牺牲的这个数字,无论其总量或占人口比,在全国是罕见的[6]P82。该县首任县委书记罗伟,在大革命失败后,被反动派作为仅次于毛泽东、董必武等的二等要犯,以重金悬赏捉拿。他在1928年1月被处以极刑时,高唱就义歌:“来到刑场用目睹,乌烟瘴气绕四周。大吼一声雷霆怒,怒气冲天贯斗牛。我牺牲,为的是无产阶级大多数;我牺牲,为的是贫苦工农。这样死,有价值也有气度;这样死,无忧又无愁。……枯骨填成平等路,一腔热血洗环球。杀尽残酷诸猛兽,红日照遍五大洲。”这正义之声令反动派胆战心惊,恼羞成怒,将罗伟惨无人道地五马分尸[7]P86-87。湘鄂赣历任的省委书记李宗白、林瑞笙、陈寿昌、傅秋涛、涂正坤,新中国成立后仅剩傅秋涛一人,被授予上将,其余均英勇牺牲,这是其他根据地所罕见的。中国革命的胜利,正如彭德怀在1957年赞颂阳新人民的题词所写:“先烈之血浇成了革命之花。”

二、湘鄂赣苏区的牺牲奉献精神对于中国革命具有重要意义

湘鄂赣苏区残酷的斗争环境,并没有把湘鄂赣人民群众吓倒。无论是面对强敌,攻打长沙,还是坚持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湘鄂赣人民都有“捶直啄钩就造反”的勇气。正因为有无数敢于牺牲的红军战士和人民群众,才有了湘鄂赣坚持10年之久的红色苏区。湘鄂赣苏区的牺牲奉献精神铸就了湘鄂赣苏区的丰功伟业,孕育造就了湘鄂赣苏区革命精神,丰富和深化了苏区精神的内涵。

(一)湘鄂赣苏区创建了红五军及红三军团这一主力红军。湘鄂赣苏区先后诞生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第八军、第十五军、第十六军、第十八军等英雄部队。1928年7月,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等领导发动了著名的平江起义,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彭德怀任军长,滕代远任党代表,全军2500余人。平江起义后,彭德怀率领红五军,转战湘鄂赣5个月,于1928年12月中旬在宁冈与毛泽东、朱德领导的红四军会师。此后,红五军转战湘鄂赣边,不断扩大红色区域,到达湖北大冶苏区。1930年6月,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组建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彭德怀任总指挥,滕代远任政治委员。7月初,红三军团先乘守敌空虚攻克岳阳,又乘长沙守敌驰援岳阳而兵力空虚之机,于7月底攻克长沙,创造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唯一攻克省会城市的奇迹,并取得了俘敌4000余人、扩军7000余人的重大战果。之后,红三军团又坚决执行罗坊会议制定的“诱敌深入”的方针,为实行由进攻到退却的战略转变,从根本上纠正攻打大城市的错误作出了决定性贡献。在中央苏区反“围剿”斗争中,红三军团与红一军团密切配合,连续取得三次反“围剿”战争胜利,形成了中央苏区的基本版图。在第四、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中为保卫中央苏区浴血奋战。在险恶的长征途中与红一军团始终担当主力,肩负着突围挺进、断后阻敌和保卫党中央的重任。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前夕与红一军团改称陕甘支队,红三军团缩编为第二纵队;即使1935年11月重新恢复红一方面军建制和番号,但红三军团番号没有恢复,由它缩编的陕甘支队第二纵队改成红一军团第四师。这支部队凝聚着湘鄂赣苏区人民革命精神的战斗作风仍在发扬光大。

(二)湘鄂赣苏区有力地支援和配合了中央苏区反“围剿”斗争。从1930年12月到1934年10月,国民党军先后对中央苏区发动了五次“围剿”,投入的兵力由10万递增到50万。湘鄂赣苏区作为中央苏区的重要战略侧翼,有力地支援和配合了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斗争。在一至三次反“围剿”斗争中,湘鄂赣苏区红军不仅大量歼灭了国民党的有生力量,还牵制了进攻中央苏区的敌人。1933年1月,中革军委命令湘鄂赣苏区的红十六军向东行动,威胁南昌,策应中央苏区的反“围剿”。红十六军和红十八军共25000余人,按照中革军委的命令行动,迅速出击,在战略上配合了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反“围剿”。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时,湘鄂赣苏区红军奉命破坏南浔铁路,钳制赣东敌人。此时,湘鄂赣苏区本身受到敌军重兵包围和进攻,但湘鄂赣省委坚决执行了中央钳制敌人的命令。这次行动虽然歼灭了不少敌人,部队也遭受了较大的损失,但为配合中央苏区反“围剿”斗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湘鄂赣苏区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干部。湘鄂赣苏区党组织一贯重视教育、选拔、培养干部,实行了正确的干部选拔和任用制度。中共湘鄂赣边境特委以及后来成立的中共湘鄂赣省委,注重在党的活动和群众的实际斗争中有计划有步骤地把思想好、工作能力强,经受了严峻考验的基层工农干部选拔到各中心县委以上的党政机关工作。同时,注重在实际斗争中发现和提拔新的干部。湘鄂赣苏区还建立了各种类型的干部学校和训练班,加大干部培养力度,提高苏区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湘鄂赣苏区在革命斗争实践中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像李宗白、陈寿昌、傅秋涛、徐彦刚、钟期光、赖汝樵、胡梓、高咏生、严图阁等那样的忠诚党的事业、工作能力强、水平高的优秀干部。他们在艰难曲折中,摸索和积累了不少党的建设、政权建设和军事建设等方面的宝贵经验。尽管湘鄂赣苏区的发展遭到党内“左”倾错误的干扰破坏,但在十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湘鄂赣苏区的红旗始终不倒,不少优秀的干部为了中国革命事业的胜利献出了宝贵的生命[8]。

(四)湘鄂赣苏区的牺牲奉献精神丰富了苏区精神的内涵。2011年11月,习近平同志在纪念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座谈会上,概括了苏区精神的主要内涵:“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等为主要内涵的苏区精神。”[9]苏区精神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革命精神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中国革命的胜利凝聚着全国各苏区的苏区精神。湘鄂赣苏区军民在革命战争年代所表现出来的革命精神,是湘鄂赣苏区近千万人民伟大革命精神的结晶。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湘鄂赣苏区的革命先辈和广大军民,在血与火的残酷斗争中,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一心为民的宗旨观念,清正廉洁的自律意识,顾全大局的全局观念,争创一流的奋斗精神,无私奉献的政治本色,锤炼和铸就了湘鄂赣苏区的革命精神,极好地体现和诠释了苏区精神。尤其是湘鄂赣苏区军民展现出来的艰苦卓绝、英勇奋战、不怕吃苦、不怕牺牲、为革命献身的牺牲奉献精神,既在革命战争中创造了丰功伟业,又极大地丰富和深化了苏区精神的内涵。

三、湘鄂赣苏区的牺牲奉献精神具有永恒的时代价值

苦难的革命岁月已成过去,伟大的革命精神永驻人间。湘鄂赣苏区的牺牲奉献精神并没有随着时光的流逝而过时,在现阶段仍是凝聚人心、开创未来的精神力量,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湘鄂赣苏区的牺牲奉献精神不仅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价值,而且具有永恒的时代价值。

(一)湘鄂赣苏区的牺牲奉献精神对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具有积极引导意义。人生观是指对人生的看法,是对于人类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等的看法。马克思主义认为,各种人生观都是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产物。由于各个时代的各个阶级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生活经历和境遇不同,对人生的意义和目的认识不同,人生观也就不同。

湘鄂赣苏区的牺牲奉献精神对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湘鄂赣苏区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启示我们: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对社会所尽的责任和所作的贡献,在于努力服务人民,无私地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共产主义事业。无产阶级人生观的特点是集体主义,一切为了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集体利益,把大公无私、舍己为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视为人生的根本目的之所在,把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视为人生最高的目标。

(二)湘鄂赣的牺牲奉献精神对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意义。我国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种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纷繁复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更要从中国革命史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湘鄂赣苏区的革命精神,伴随着时代发展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特别是以“不怕牺牲、勇于奉献”为核心的牺牲奉献精神,更具有永恒的魅力和价值。在新时期,许多党员干部在自然灾害面前,冲锋在前,战斗在第一线,发扬不怕吃苦、不怕劳累、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奋力抢救受灾群众,尽力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受到了革命先辈这种牺牲奉献精神的感召。我们要时刻以革命先辈的革命精神来激励自己,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需要用这种革命精神来凝聚党心民心,不断增强党员干部队伍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以自觉的行动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湘鄂赣苏区的牺牲奉献精神对于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思想,是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趋势的科学揭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基于分工的角度论述了有关“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思想。这一思想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

湘鄂赣苏区的牺牲奉献精神对于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自然历史的漫长的动态发展过程,在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个人的整体素质和综合品质的发展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先决条件。“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10]P6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通向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制约因素仍然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极大地调动了个人的生产积极性,但以追逐利润最大化为主要特征的市场经济,不可避免地会使个人只从经济层面来看待发展问题,见物不见人的现象时有发生。物化意识导致某些人精神家园丧失,导致腐败现象滋生,导致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沉渣泛起,从而造成人的异化。在这种情况下,继承和弘扬湘鄂赣苏区的革命精神,对于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就具有了重要意义。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就是要把广大人民群众从阶级剥削和压迫中解放出来,从而获得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当前,我们继承和弘扬革命先辈的牺牲奉献精神,就是要摒除个人通向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制约因素,反对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把人们从物化的奴役中解放出来,更好地实现每个人的人生价值,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在革命战争年代,湘鄂赣苏区的牺牲奉献精神,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是创造革命伟业的不竭动力,是革命先辈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今天,重温湘鄂赣苏区血与火的历史,就是要在新时期继续弘扬这一革命精神,激励广大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文献资料(第3辑)[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2]湘鄂赣苏区史稿[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

[3]彭德怀自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4]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文献资料(第1辑)[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5]石仲泉.湘鄂赣苏区的历史地位与苏区精神[J].党史文苑,2010(10).

[6]石仲泉.土地革命时期的苏区和苏区精神[A].见苏区精神研究文集[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2.

[7]石仲泉.全国苏区应唱同一首歌:苏区精神[A].见苏区精神研究文集[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2.

[8]万建强.湘鄂赣苏区的创建及对中国苏维埃运动的贡献[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1(6).

[9]习近平.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11-05.

[10]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梁发明

猜你喜欢

中央苏区苏区红军
红星照耀下的湘鄂赣苏区
苏区人家
苏区创业致富人
做好革命老区中央苏区脱贫奔小康工作
少寨红军桥
十送红军
新时期学习中央苏区精神内涵的启示
再唱十送红军
漳州: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央苏区反腐廉政建设的经验及其当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