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辽宁省草莓产业发展的思考
2016-03-08王明喜
王明喜
(辽宁省东港市果树技术推广站,辽宁 东港 118300)
我国是草莓生产大国。据中国园艺学会草莓分会统计,目前,全国草莓生产总面积已达16.7万hm2,产量370万t。同全国一样,近年来,辽宁省草莓种植业呈快速发展态势。据辽宁省果蚕管理总站统计,2014/2015年度,全省草莓生产总面积为26954.33hm2,年产量73.34万t(表1),分别占全国的16.13%和19.82%,成为全国最大的草莓生产基地。栽培形式有温室栽培、早春大拱棚栽培及露地覆膜栽培,其中温室栽培约占总面积的82.5%,早春大拱棚栽培约占总面积的10%,露地及覆膜栽培约占总面积的7.5%。草莓种植业已成为振兴辽宁农村经济和促进农民增收的支柱性产业之一。
表1 2015年辽宁省草莓栽培面积与产量
1 辽宁草莓生产的优势条件
1.1 自然条件适宜
辽宁省地处东经 118°53′~125°46′, 北纬 38°43′~43°26′,祖国东北南端,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虽然地形、地貌较为复杂,省内各地气候不尽相同,但总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寒冷期长、雨量集中、东湿西干、平原风大、日照丰富。全省各地年平均气温5~10℃,自沿海向内陆逐渐递减,辽东半岛及沿海各地年平均气温均在9℃以上,西丰至新宾一带的东部地区在5℃以下。年平均降水量一般500~1 000 mm,由东向西逐渐减少。东南部地区多达800~1 050 mm,西北部地区400~500mm。全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6—8月降雨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70%。全省土壤类型和质地虽有差别,但基本满足草莓生长发育要求,加之秋季相对低温和短日照条件,为草莓提早花芽分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1.2 产业基础牢固
辽宁省草莓栽培历史已有100多年,近年来更得以长足发展,重点市呈现规模发展,初步形成了产、供、销和农、工、贸的产业链,产业基础好。
1.3 科技引领与支撑
沈阳农业大学是全国最早从事草莓科研、推广的院校之一,培育了‘长虹一号’等系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草莓新品种,为我国草莓产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近年来,在“中国草莓第一县”东港市成立了“辽宁草莓科学技术研究院”,承担丹东乃至全省的草莓科研与推广工作,有效地解决了辽宁草莓发展中的技术难点问题。
1.4 基地县的示范作用
东港市是我国最大的草莓生产基地,也是国内外专家公认的优势草莓生产区,2011年被中国园艺学会草莓分会授予 “中国草莓第一县”。目前,东港市草莓生产面积已达11066.67hm2,年产量41万t,产值达41.56亿元,面积和产量占全省的41.16%和55.9%,已成为辽宁省乃至全国草莓新优品种、优质种苗、优质产品的集散地,为草莓产业的发展起着辐射带动作用。
1.5 政府的政策扶持
省政府把东港市草莓产业列为 “一县一业”试点县,并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以支持;十二五期间又为大连、庄河两级政府投资1.9亿元,发展草莓设施栽培,主要用于设施建设补贴,有力地促进了草莓产业的发展。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我省草莓产业虽得以长足的发展,但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丹东市栽培面积13733.33hm2,占全省总面积的51.08%,位居全省第一;大连市栽培面积为8266.67hm2,占全省总面积的30.75%,位居全省第二;沈阳市栽培总面积为2 726.67 hm2,占全省总面积的10.14%,位居第三;辽阳市栽培面积为666.67 hm2,占全省总面积的2.48%,位居第四。以上4个市占总面积的94.45%,其余十个市仅占5.55%。
2.2 品种与种苗问题
我省设施草莓主栽品种主要是日系品种 ‘红颜’‘幸香’‘章姬’‘佐贺清香’等,约占栽培面积的75%以上;‘甜查理’约占15%。栽培品种相对单一,且种性退化严重;种苗繁育不规范,人为造成品种混杂,且病害重。有的选择种性退化的品种育苗,甚至应用大棚结果后的苗当种苗,不可能育出优质良种苗木,也就不能保证建园质量。
2.3 栽培技术问题
一是重茬障碍。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和种苗自身带病带毒,加剧了死苗、“矮化”等重茬障碍现象的发生,严重影响草莓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这种情况在我省各栽培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二是病虫害防控的问题。主要表现重治疗轻预防,重化学防治轻农业、生物、物理等综合防控。药剂选择不合理,防治时期抓不准,防治方法掌握不好,均普遍存在。
三是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问题。正确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是草莓高产优质的一项辅助措施,但近年来出现应用不合理的问题,导致减产和品质变劣,不仅影响种植效益的提高,也给消费者带来恐惧心理。
2.4 果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问题
近年来,我省各地加大了果品安全的监督与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在果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与可追溯体系建立上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2.5 品牌宣传与市场开拓问题
随着草莓产业的发展,我省各地及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也相应创立了各自草莓品牌,除“东港草莓”等几个地域品牌具有较高的社会认知度外,大多品牌社会认知度较低。果品销售手段还较单一。
3 建议
3.1 搞好科学规划
要在现有草莓产业发展的基础上,科学制定草莓发展计划,坚持市场导向原则,防止规模扩张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状况的发生;坚持适度规模的标准化生产,以利提质增效;调整栽培形式,坚持大力发展温室栽培,冬季气温较高的大连、丹东等地可适量发展早春大拱棚栽培,有计划地发展露地覆膜栽培,形成不同栽培形式的配套发展。
3.2 切实做好栽培品种的选择
目前我省栽培品种主要有三大系列:一是日系品种,如‘红颜’(99)‘章姬’‘幸香’‘佐贺清香’‘丰香’等;二是欧美系品种,如‘甜查理’(R7)‘全明星’‘卡尔特一号’‘达思罗’‘哈尼’‘艾莎’等;三是国内自育系列,如‘京藏香’‘宁玉’‘艳丽’‘太空 2008’等。 栽培面积最大的是日系品种‘红颜’‘幸香’和‘章姬’,其次是欧美系列的 ‘甜查理’(R7)‘法兰地’‘哈尼’‘卡尔特一号’‘达思罗’‘艾莎’等。各草莓产区要根据各自的栽培形式、产业发展基础、气候条件、管理水平、市场需求等综合因素来确定栽培品种。采用温室栽培、就近销售的可选用‘红颜’‘章姬’‘佐贺清香’‘幸香’等日系品种。冬季气温较低的地区、保温性较差的温室应选择抗低温能力较强的日系品种。日系品种品质优、售价高,深受国内消费者喜爱,但综合抗性低,管理技术要求严格。近年观察,‘红颜’花期遇相对低温授粉受精能力差,而‘佐贺清香’‘幸香’表现较好。若要远销且有相对稳定的销售市场,可选择产量高、抗逆性强的‘甜查理’‘太空2008’等品种。近年来,北京农科院林果所、沈阳农业大学等培育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优品种,如‘京藏香’‘艳丽’‘太空 2008’‘宁玉’等,在不同栽培区也有上佳的表现,应进一步示范推广。早春大拱棚栽培,通常选用休眠期较深的中早熟品种,如‘达思罗’‘卡尔特一号’‘艾莎’等。露地覆膜栽培,用于深加工的可选用‘哈尼’等品种,用于鲜食的可用‘达思罗’‘卡尔特一号’‘艾莎’等品种。
3.3 切实加强种苗繁育体系建设
品种选定后,关键是选择高质量的种苗。这里说的质量除符合草莓种苗外在质量标准外,更重要的是强调种苗的种性。近年来,有的地区个别种植户出现开花不坐果、生长发育异常、病害严重等现象,大多与种苗质量有关,给果农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应引起高度重视。要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草莓种苗体系建设工作,坚持“三圃制”(原原种圃、原种圃和生产种苗繁育圃)种苗繁育体系,进一步规范草莓种苗繁育技术,确保草莓种苗质量。
3.4 解决好土壤重茬障碍问题
在同一地块连续栽培3年以上,会随栽培年限增多出现死苗重、病虫危害重和草莓特有的“矮化”症状加重的趋势,严重影响草莓种植效益的提高。要综合利用太阳能高温消毒、生物制剂和化学药剂消毒等措施杀灭和钝化土壤中的有害生物种群。近年来,化学药剂“棉隆”在解决草莓重茬障碍上效果较好。
3.5 科学防控病虫害
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过量、单一或不正确使用化学药剂,不仅防控效果较差,同时给果品安全带来隐患。要综合利用农艺、物理、生物和化学防控措施。农艺措施就是人为创造一个有利于草莓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虫生长繁衍的环境条件。设施草莓栽培中高温、高湿是许多病原生物生存繁衍的有利条件,因此要严加调控。土壤全覆盖加膜下滴灌可有效降低棚内空气湿度,再配以适时放风降温降湿,及时摘去老、残、病叶,实行果下垫草等,是温室管理特别是防病的重点工作;悬挂粘虫板可有效防治蚜虫、飞虱等害虫;按要求使用硫磺熏蒸器可有效防控白粉病等真菌性病害。应用化学药剂防控病虫害要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抓住防控关键期。设施栽培从扣棚升温开始到现蕾前期,是病虫害防控的关键时期,要有针对性地连续喷施二三遍杀虫、杀菌剂,可有效降低病虫源基数。二是选择好防控药剂。对白粉病可用露娜森、腈菌唑、卡拉生、苯醚甲环唑等三唑类药剂,交替使用;对草莓炭疽病可选用阿米妙收、欧帕、吡唑嘧菌酯、咪鲜胺等药剂,交替使用(这些药对白粉病也有较好防效);对灰霉病可用嘧霉胺、菌思奇等,对蚜虫和飞虱可用可立施,对螨类可用金螨枝、爱卡螨。上述药剂对蜜蜂相对安全,一般施药2d以后即可放蜂。三是注意施药时间和方法。避开高温时施药;重点喷施叶片背面,不留死角。四是严格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确保草莓病虫害防控安全有效。
3.6 提质增效技术的配套应用
继续推广应用脱毒组培苗、平衡施肥、膜下滴灌、垄作、蜜蜂或壁蜂辅助授粉、植物生长调节剂、CO2气肥、电灯补光等配套技术;研发推广人工低温诱导促花技术,实现提早上市;研发常规品种冷藏苗抑制栽培技术和新优日中性品种的试验与推广,实现草莓鲜果的周年供应。
3.7 加大草莓质量安全监管力度
各级政府及业务主管部门要将草莓质量安全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建立长效的草莓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建立草莓主要生产投入品和农户化肥、农药使用登记制度,逐步实现草莓产品的全程可追溯,让消费者吃到放心、安全、优质的草莓果品。
3.8 认真抓好技术培训工作
各地要根据当地草莓产业发展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培训计划,将技术培训工作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尽快提高莓农的科技管理水平,切实解决好障碍草莓产业发展的各类技术难点问题。
3.9 打造辽宁草莓品牌,宣传辽宁草莓产业
自2011年成功举办中国第六届(丹东·东港)草莓文化节以来,辽宁草莓产业得以长足发展,“东港草莓”等辽宁草莓品牌已在我国有较高的社会认知度,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辽宁草莓品牌的创建和宣传工作。日前,中国园艺学会草莓分会常务理事会在辽阳市召开,确定了2016年3月11—13日在辽阳市召开第十一届中国草莓文化旅游节;由东港市承办的第十二届中国(辽宁·东港)草莓文化节也将于2016年12月26—28日举办。一年内在我省举办两次全国草莓盛会,这是对辽宁省草莓产业发展的肯定,也是对辽宁省草莓产业发展的促进,我们要利用好这个机遇认真打造辽宁草莓品牌,宣传辽宁草莓文化,为全国草莓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