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HM属性层次模型的景区公共设施环境协调性评价
2016-03-07乔颖名戴洁莹
乔颖名 戴洁莹
摘 要:该研究立足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居民的对于景区游憩需求,对景区各类公共设施进行全方面调查分析,在科学的手段的辅助下得出在自由旅游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个性化景区公共设施环境协调性的案例分析,旨在帮助景区在建立适宜景区和游人共同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模式过程中完善和改进公共设施建设,加强景区与游人及自然环境两者之间的环境协调性。研究具体运用AHM属性层次模型建立对于景区各类公共设施的环境协调性分析评价体系,得出具体评价的关键因子权重。根据科学系统的计算结果可以得出对西溪湿地景区的的分析结果并为日后完善景区卫生设施环境协调性指明方向。
关键词:景区公共设施;环境协调性;AHM属性层次模型
一、景区公共设施
(一)概念
社会学定义中,公共设施是满足人们公共需求(如便利、安全、参与)和公共空间选择的设施。其中公共卫生设施是在公共场所服务于社会大众的重要部分,是现代化城市和风景区的重要组成元素。于是在景区的发展中,卫生设施的建设就成为非常重要的一环,尤其在景区的生态可持续发展中更是扮演着关键的角色。现代游客对于景区的要求不仅在于景区地理特质本身,而且延伸至景区的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的是否完善合理。本研究从卫生设施出发,建立整个景区公共设施评价体系。
(二)分类
景区卫生设施大致可分为信息系统、交通系统、卫生系统、休息系统、照明系统、商业服务系统和景区管理系统设施。
(三)景区公共设施研究进展
景区各类设施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成为了近些年的研究热点,学者大多致力于探究景区服务性设施与景区的生态协调性。我们发现研究中还未涉及景区总体公共设施评价模型研究,于是我们利用科学的研究方法AHM层次分析法,将抽象的景区公共设施环境协调性分析理论具体化为可实践的分析模型。将在日后我们对景区进行公共设施的建设中应该将其对景区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和评判,继而改善其协调性将对景区环境的影响缩至可以接受的最小程度。
(四)景区公共设施建设现状分析
1.现状分析
杭州最新环境研究报告显示:采摘、践踏和乱扔垃圾三类不良旅游行为的发生概率分别为6.5%、10.3%和12.6%。游客日人均产生的垃圾量为782 g,且桶外垃圾量占13.6%。可见景区垃圾状况令人堪忧。究其原因,大多与游客素质,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等有关。基本设施的精心设置是吸引大量游客的主要原因,垃圾桶等景区卫生设施是游客游览时最“亲密”接触到的部分,分布在整个景区的各处,影响旅游者体验,如果有分布设计不合理之处马上就会使景区卫生环境遭到破坏。因此它的规划设计不仅影响公园的视觉美观性、游客的行为体验性,更是对整个生态环境的一种挑战。
2.杭州西溪湿地公园景区
西溪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西部,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城区西部,东起紫金港路西至绕城高速,南临天目山路和五常大道 北到文新路延伸段,占地面积10.08 km2,先后分三期开发西溪湿地属于浙北杭嘉湖平原的一部分,是平原上的一块积水洼地,以连片蜂窝状结构的鱼塘水池为主,河港湖漾与村落农田相间,是国内罕见的次生湿地。“湿地公园”既不同于自然保护区,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公园,它兼有保护、科研、教育、旅游观光等功能。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肯定能在发挥湿地的三大效应即生态效应、社会效应、可持续利用效应上为全国作出示范。
二、基于AHM分析法建立景区公共设施环境协调性评价模式
(一)AHM层次属性模型简介
20世纪70年代运筹学家A.L.Saaty提出了现今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的AHP层次分析法,它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应用AHP方法,调查者通过将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层次和若干因素,在各因素之间进行公式化的运算与比较,就可以得出不同指标的权重,从而较为准确地确定出相关因素的重要程度与影响程度。但AHP法在计算上相当的复杂,并且在处理问题时需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这给AHP方法解决问题带来许多不便。属性层次模型AHM是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程乾生教授在研究AHP的基础上于1997年提出的一种新的无结构决策方法,该方法不需要进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避免了大量的计算问题,应用更加简便。该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也同样适用于我们对于校园景观环境评价体系的建立。
(二)西溪湿地景区公共设施环境协调性评价判断矩阵的构建
用AHM法进行景观评价体系的建立,首先必须建立3个不同细化程度的层次模型,层次模型的建立可以帮助形成完整的评价体系,这3个层次一般包括第1层,即目标层A;中间层为准则层,即根据评价目标所要关注的主要方面列出来的准则层B1、B2、B3、B4;第3层为指标层,即影响目标实现的具体指标,是最为细节化的评价内容,是准则层内容的进一步细化本文矩阵结构如下。
1.目标层:指评价的预定目标或者主要评价目的,“西溪湿地景区公共设施环境协调性评价”作为目标层A。
2.准则层:影响目标实现的准则或者研究与评价的对象,本文对于西溪湿地景区公共设施环境协调主要从如下5个方面考虑的:信息标识引导设施、交通设施(涉及无障碍系统设计)、卫生设施、休息停留设施、商业服务设施。
3.标准层:总共包含14个指标,其中按结构分可以大致分为:C11标识信息准确清晰、C12标识设计符合景区文化、C13标识分布合理;C21道路系统通达性、C22道路系统安全性、C23道路系统丰富度、C24特殊人群交通设施、C25游览设施满意度;C31卫生设施分布合理、C32卫生设施外形设计符合景区文化、C34卫生制度与环境;C41休息设施分布合理、C42休息设施外形设计符合景区文化、C43、配套设施完善
三、环境协调的景区公共设施的建设愿景
(一)主题明确 风格鲜明
设定景区主题,为景区设施设计做好方向定位,规划景区内所需设施的种类、数量、风格,以及这些公共设施与景区内风景、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等。在景区规划之初就应该明确景区类型,在统筹安排下进行景区公共设施设计。如美国的总统山景区,就都有一个鲜明的景区主题——美国文化,景区内的各类设施,如信息导览设施、休息设施、卫生设施、交通设施等等,都体现出了景区鲜明的主题性。景区公共设施与景区文化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文化赋予了设施内涵,公共设施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应记录历史、传承文化,而具有整体性主题性的景区公共设施也为景区的品质与感受提升做出了极大贡献。
(二)整体规划 各自完善
公共设施是景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连接游人与景区的中介,具有人性化的公共设施设计能真正体现出景区的可持续性和以人为本,是人与设施、自然的完美和谐的结合,这是一种景区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注重公共设施在各个区域各个时间空间的公共布置,以景区可持续发展的人性化道路最大需求为主。
参考文献:
[1]王紫雯.城市湿地旅游开发中的景观特质保护——以杭州西溪湿地为例[J].中国园林,2007(7).
[2]卜文娟,陆诤岚.湿地公园游步道设计的探讨——以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为例[J].人文地理,2009(4).
[3]江昼.风最区公共卫生设施的环境适应性问题的操讨——以庐山白翻书院公共厕所的理筑设计为例[J].华中建筑,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