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种子·生命

2016-03-07国语

作文与考试·小学低年级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幼芽扫雪布袋

国语

学习目的

1 种子的生长需要什么呢?请找出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2 静的做法,也有一定道理。他为什么会失败?请找出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安的种子》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这本书情节很简单,说的是老师父给本、静和安每人一颗古老的莲花种子,让他们把种子种出来。本想争第一,就把种子埋在雪地里,结果可想而知。静是一个愿意动脑筋的人,他找来最好的花盆、花土和药水,把种子种下去。种子发芽了,他珍爱地用金罩子把幼芽罩上,结果幼芽因缺氧死掉了。安拿到种子之后,他想:我有一颗种子了。之后,他就把种子装进一个布袋,挂在自己的脖子上。他去集市买东西,他扫雪,他做饭,每天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春天来了,他把种子种进池塘里;盛夏来临,荷花盛开。

种子与生命

很多种子也是粮食,但是粮食不见得是种子。二者的区别就是:种子是沉睡着的生命。无论它呆在角落里,装在袋子里,还是躺在陶罐中,它都是有生命的。当有了温暖的阳光,当有了水,种子就会破壳、发芽、生长。

安在拿到种子之后,用布袋装上,再把布袋挂在脖子上,买东西、扫雪、做饭、散步,每天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似乎对种子不管不问。他为种子做的,是不是不够多呀?

通常情况下,人们会把什么东西天天挂在自己的脖子上?回答说,可能是项链吧。项链是什么做的?回答说,是金银,是宝石呀!那么,是不是可以说,人们往往愿意把最珍贵的东西,挂在自己的脖子上呢?是啊,最珍贵的东西,要时时不离身。那么,安是不是把莲花种子,当作最珍贵的东西呢?当老师父告诉他们,种子非常珍贵的时候,我们来观察本、静、安三个人的表情:静显得很平静,几乎没什么表情;本下巴微微扬起,一副急迫的样子;安呢?不仅下巴稍稍扬起,而且嘴巴张开,满脸惊讶!所以,安在得到种子的时候,就告诉自己:“我有一颗种子了。”之后,他选择用布袋装好种子,再把布袋挂在自己的脖子上。他用行动告诉自己:我得到了一颗生命!生命首先需要的是呵护。本、静、安在起点就分道扬镳了!

与人方便

安在得到种子之后做的事情,似乎都与种子无关。真的是这样吗?他买东西、担水、做斋饭,不是仅仅为了自己吧?那么,他扫雪,又为什么先打扫路上的,之后再去打扫庭院中的雪呢?

什么是与人方便?就是先为别人着想,为别人做些事情,让别人舒适、方便。安所做的事情,是不是都先为别人,再为自己?他是不是与人方便,再自己方便?

种子是什么呢?也是“别人”吧!所以,安在得到种子之后,首先为种子着想:用布袋装好,挂在自己的脖子上。让种子在绵软的布袋中,在自己的胸前,找到一个温暖的家。这是种子等待的时间,在等待中要得到善待。安的所作所为,和种子,和生命,是不是关系很大呀?

当三位一体

似乎每个人身上,都有本、静和安的影子。当我们急功近利的时候,我们是本;当我们自以为是,想法多多的时候,我们就变成了静;当我们能够首先想到别人,能够替别人着想,顺其自然,顺势而为的时候,我们才有可能成为安。

本是没有经过打磨的自我,是粗糙的自我,居然能把种子种在雪地里!我们自己,是不是也有过这样本末倒置的做法?静呢?想法太多,加上的保险太多,对发芽的种子是溺爱的!溺爱的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啊!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每个人,都要仔细想一想安的做法,顺其自然是一种境界,需要认清形势,更需要努力啊!

想一想

1 顺其自然是什么状态?和安有什么关系?

2 你从静的做法中,得到什么启示?

教师点拨

1 关于本、静、安的名字,需要教师查找相关资料,予以解读。

2 本书绘者黄丽的创作谈,很有启发性,请在教学中留意其作用。

猜你喜欢

幼芽扫雪布袋
借一下 (外一首)
幼芽
日本降雪太多扫雪致70人死
幼芽发光的夜晚
扫雪
幼芽
融化
我在院子里扫雪
放下布袋
放下布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