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5年湖南卷高考作文题分析

2016-03-07陈军

阅读与作文(高中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大树小鸟材料

陈军

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一棵大树,枝繁叶茂,浓荫匝地,是飞禽、走兽们喜爱的憩息场所。飞禽、走兽们经常讲它们旅行的见闻,大树听了,请飞禽带自己去旅行,飞禽说大树没有翅膀,拒绝了;请走兽帮助,走兽说大树没有腿,也拒绝了,大树决定自己想办法,它结出甜美的果实,果实中包着种子,飞禽、走兽们吃了果实,大树的种子就这样传播到世界各地。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考题解读

今年的湖南卷作文命题有如下特质:

每一年,湖南卷作文都是一大看点,因为它的与众不同,因为它的正能量,因为它的人文关怀。今年,依然如故。整体说来,今年的湖南作文体现了稳中有变,平中见新的特点。

平稳中传承。今年的湖南文题,在形式上仍然是以材料作文为主,内容上仍然是回避热点人事,审题基本无障碍。“一棵想旅行的大树”,人人都有话可说,都有事可写。

成人世界到童话世界的转变。湖南卷的材料作文,材料中的主人公以前都是人,而且是成人,今年第一次采用充满童话色彩的寓言类材料,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因为是童话,材料文字美不胜收,材料中的大树可爱至极。可爱之一:天真无邪,无翅膀、无四足,也要去游览世界;可爱之二:自强、自立,被拒绝了也不灰心丧气,自己想办法,最终实现了目标。——这是一个非常温馨的励志故事。正因为是童话,可以唤起考生们对童年时光的美好回忆,对那些人化了的动植物的美好回忆,这正是湖南卷对考生一以贯之的人文关怀。于是,我们可以猜想:考生看到这个材料,即使作文写不好,也会好好写作文。

有限扩散到无限扩张。以前湖南卷的材料作文所给的材料指向性非常明确,立意就是那么有限的几种,但今年立意不拘一格,只要是对材料合乎逻辑的引申,均视为契合题意。 “不在一棵树上吊死,要在很多树上结果。”这可能就是命题专家的初衷。就这则材料看来,可以从多个方面立意。比如,从大树的角度,我们可以想到求人不如求己,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成就梦想要采用智慧与策略,不排斥依靠的力量等等。从小鸟和走兽的角度,我们可以想到,激将的智慧,置之死地而后生,拒绝冷漠。

从温馨激励到严肃警醒。湖南卷的作文材料一直注入了正能量,考生读起来感觉到很温馨,那是命题专家重在激励考生的结果,命题专家似乎在暗示考生,这个世界很美好,很美好,但是,我们不能仅仅只是强调这个世界的美好,我们还要看到这个世界的丑陋,我们需要对丑恶重拳出击,要让生活在蜜罐里的考生明白,他们将要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的新青年,于是,2015年的材料作文来了个华丽转身,不仅体裁改变了,而且题材改变了,不仅弘扬正能量,而且鞭笞假恶丑。可以说,大作文材料是发人深思的:假如不是人人都像大树那么幸运,小鸟和走兽的行为可以原谅吗?假如这个社会,人人都像小鸟和走兽那样对有求于己的人袖手旁观,这个社会还有救吗?事实上,人与人也好,单位与单位也好,国与国也好,都不是纯粹的独立个体,而是需要与外界广泛的合作。命题专家没有待在象牙塔里去命题,而是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特别是湖湘知识分子的良知与道义。

阅读材料,不能断章取义,就“一棵大树要旅行”这则材料,不通读,不仔细研究,最容易陷入审题泥淖里面去,泥淖之一:考生很容易认为这则材料谈的话题是不依靠他人,这种理解恰恰是错的,大树想旅行,想依靠小鸟,小鸟说它没翅膀,不带它去,想依靠走兽,走兽说他没有脚,不带它去,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自己想办法,办法是结满果子,让小鸟们和走兽们吃了,从而果实的种子传播到全世界,种子为什么传播到全世界,依靠的还是他人。如果我们立意为“不要说不依靠他人”,既可以分析“大树”一类的人们有依靠他人的时候,也可以分析“小鸟”和“走兽”也有依靠他人的时候,假如有朝一日,“小鸟”折断翅膀,“走兽”跌落陷阱,它们还能不依靠他人吗?泥淖之二:小鸟和走兽无错。当然,没有义务规定小鸟和走兽必须带大树去旅行,没有翅膀,带也带不去,大树那么大的重量,小鸟总不能背着大树去吧,没有翅膀,不仅小鸟把大树带不去,走兽也带不去,因为大树太大了,问题在哪里呢?问题在小鸟和走兽的态度,如果它们说“我们很想带你去,我们只是自己能力太微弱,我们大家一起想办法吧。”那样,小鸟和走兽就无责可追了。小鸟和走兽不带大树去旅行,是因为没有翅膀和四足,看到了自己的有,和别人这一方面的无,从而拒绝他人的请求,从客观上是磨砺他人、激将他人,从主观上是淡漠甚至是冷漠。泥淖之三:认为大树有爱心。理由是大树被拒绝后,没有停止旅行的脚步,自己努力结果,结了果,不仅不计前嫌,还让自己的果子给小鸟和走兽吃。其实,这正是大树的智慧,只有让飞鸟和走兽吃,它的种子才可以传播到全世界。其实,这并非爱心的体现。

本文可以有如下思路:

1.自立自强

大树想旅行,求助小鸟,小鸟说她没翅膀,拒绝了,求助走兽,走兽说它没四足,拒绝了,在这种情况下,大树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结满了果实,小鸟和动物吃了它的果实。果实的种子从而传播到全世界。这哪里是一棵大树的故事,分明是人与人的故事,单位与单位的故事,民族与民族的故事,国与国的故事。以国为例,当初苏联撤了在华专家,中国卫星上天;当今,某大国南海挑起事端,我们的航母便横空出世。自立自强,国家昌盛,世界为之瞩目。参考标题:没有你的日子;感谢你的拒绝

2.智慧与策略

小鸟拒绝了大树,走兽拒绝了大树,大树这个时候如果不是自己想办法,而是再去找他人帮忙,当然可能有两种结果,一是得到了帮助,旅行了世界,比如得到神话中的神龟的帮助,但是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得不到帮助。做事,我们总往最好处去努力,但要往最坏处去想,这样,本身就是一种智慧。大树没有再去求爹爹拜奶奶,而是自己努力结果,从而实现梦想,正是采用了正确的策略,体现了追梦途中的大智慧。参考标题:智慧带我看世界;策略策动了世界。

3.拒绝旁观。

小鸟拒绝了大树,可是谁能保证小鸟不折断翅膀?走兽拒绝了大树,可是谁能保证,走兽不跌落陷阱?面对大树的请求,小鸟和走兽岂能袖手旁观?做人,当别人要我们帮助的时候,我们应该伸出热情的双手,如果自己能力不行,那么,我们联合更多的人伸出热情的双手,须知,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整个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乐园。如果你袖手旁观,甚至是落井下石,那么,当你需要他人帮助的时候,你只有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了,你哭泣去吧。参考标题:拒绝旁观,让冰点变成火焰。

标杆作文一(一类文上)

虽去不了远方,也不辜负春光

一考生

这天一直在下雨。春树喂好了卧病在床的父亲后,就拿了个板凳坐在门口,向门外望去,看着朦胧的远方发着呆。

春树是个不幸的孩子,他家是村里的贫困户,妈妈因为忍受不了这个潦倒的家而离家,哥哥早早地外出打工,只留春树和父亲住在这破旧的屋子里。春树小时候被开水烫过脸,在脸上留下了难看的疤,虽然村民们都很淳朴,没有排挤他,但他内心深处有一块疤,他很自卑。他努力学习,成绩优异,却读完高中后就回家干活,照顾父亲——家里没有足够的钱,父亲身体越来越差。

春树很喜欢看课外书,从课外书里,他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外面有高楼大厦,有摩天轮,有很多新奇的事物,他是多么渴望外面的世界啊。可是他的父亲,他的脸,都让他无法在外面的世界生活。

雨渐渐停了,他站了起来,他想到外面走走。他很郁闷,想散散心,走着走着,看到一个果农在采摘水果,那果农看见他,就咧开嘴笑了:“哎呀呀,来得正好。来,揣几个橘子给你爸爸吃。这橘子啊,可销得好了,它可是要运到全国各地的呀。既然是熟人,就多给你几个,贵着呢!”春树看着一棵棵橘子树,它们的形状并不好看,扎根在这又脏又湿的泥土里,却可结出这么甜美的果实,他好像明白了什么。

回到家,看了看哥哥几天前寄来的信。有几张城市风景的照片,突然发现背后有几行字:“弟弟,大城市虽美,但繁华背后也有无尽落寞。你这么聪明,一定能在家乡有所作为的。”

若干年后,有一个村庄。那里虽不富裕,但村民都很淳朴。你只要走进那里唯一的小学就会看到一群小学生坐在老师周围,满脸笑容听他讲课。老师瘦瘦的,脸上有疤,但他的声音是那么自信,那么洪亮动听。他在这里教了好多年了,孩子们都亲切地叫他“哥哥”,他教的小学生,有的考上大学,去了大城市,有的毕业后,留在了这所小学。这么多年,也算是桃李满天下了。

有记者采访他,问他为什么要在偏僻的山村里办小学。他平静地说:“只想让更多人接受教育。”记者想采访他早年经历,他不好意思地说:“以前,总想去外面,但又去不成,自己出不去,可以帮助别人出去嘛,就在这里办了学校,虽然去不了远方,也不辜负春光。”

阅卷组意见:

本文具有以下几点特色:

故事平淡,情感真挚。文章讲述了身处困境、身有缺陷的春树,带着不能去大城市的遗憾,扎根农村,成长为一个优秀教师,终于“桃李满天下”的故事,故事平淡,可谓波澜不惊。但行文的情感十分真挚,春树家庭的困窘,春树的自卑,春树那里村民的淳朴,春树对学生的爱,学生对春树的敬,都让读者眼眶湿润,感喟不已。

衬托对比,技法纯熟。本文以景衬人,以人衬人,以家庭的困窘衬托春树对生活的渴望,以母亲的离家出走衬托春树的坚守,以果农的热情衬托春树内心的纯净,以春树的疤衬托春树内心之美。以哥哥城市生活的无尽落寞对比春树教书育人生活的充实。

结尾巧妙,暗合主旨。春树的话“以前,总想去外面,但又去不成,自己出不去,可以帮助别人出去嘛,就在这里办了学校,虽然去不了远方,也不辜负春光”十分巧妙,点明全文主旨,暗扣材料“一棵大树去不了远方,却把种子传播到世界各地”这个故事,令人叹服考生立意之妙。

标杆作文二(一类文中)

蔷薇出篱别样红

一考生

诗人海顿曾言:“人的最大痛苦就在于苦求而不得。”诚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但是,拘囿者死,超脱者生。你可见那破篱下的蔷薇静株,超越围篱,香气馥郁,别样鲜红?

有人说,“残疾”才是这个世界的本质,人所不能,即为残疾。

毛姆患有口吃和心理疾病,远离了他做律师的梦想;张爱玲从小接受系统的音乐教育,却在自己的文章中体现对音乐的肤浅;鲁迅一听戏就入睡,韩寒坦言自己数学不好……

从以上大可窥见,好像确实是“人人残疾”,可这又何妨呢?

毛姆的“残疾”给了他细腻的情感,使他获得了巨大的写作资源;张爱玲的“残疾”也不妨她浮华中留下一位女作家的墨宝;鲁迅对音乐的低能却不会阻碍他成为民族脊梁;韩寒对数学的迟钝也掩盖不了他文章的锋芒……

人所不能,确为局限,但就像那棵树一般,无翼无足,让禽兽传播果实中的种子亦可畅游大地;就像那株蔷薇一般,无水无肥,勇敢地突破围篱亦可一展芳华。

然则何以突破自身的局囿?

一则坦视自己。

法国诗人路易·傅尼叶有两个残疾的孩子,诗人曾坦言对命运不公的抱怨,但他坦视自己的生活,这两个孩子就是上帝送给自己的,他无法改变,因此,他不曾停止对孩子的爱。或许,这样的经历,也让他的作品有了别样的感情。

二则寻找方向。

如果已经明白了自己的局限,但却不能寻得方向,我想,那亦是痛苦的。毕加索迷恋诗歌,但在投稿后收到的只是评论界的批评,他明白自己与诗无缘,但更关键的是,他寻找到了自己的方向,绘画。历史留下的不会是“蹩脚诗人”毕加索,而是“大画家”毕加索。

三则行动之。

道尔顿是红绿色盲的发现者,但有趣的是,他自己本是色盲。他发现了自己的缺陷,投身研究,虽然他的成果并不科学,却留下了色盲研究的宝贵资料。

色盲被称为“道尔顿主义”,或许,你从自己的局限出发,也可以让自己的名字加上“主义”。

人之生恰似“红炉一点雪”,可以谓长,可以谓短。如果局限于自己的缺陷,或许人生真是庄子“忽然而矣”,突破局囿,却可以短为长,恰似那篱下蔷薇,出篱更有别样红,给世界留下一段倩影。

阅卷组意见:

本文具有以下几点特色:

暗扣材料,合理引申。材料说的是大树无足无翅却能周游世界,本文要论述的是“人有不足(残疾),却能成想做之事,是因为能突破自身的局限”。紧扣了命题人所给的材料,并且做出了合理引申,彰显了考生的机智。

方法多样,论证灵活。本文引用海顿的名言导入,然后例举了张爱玲、鲁迅、韩寒、毛姆的例子加以论证:突破围篱可以一展芳华。

层层递进,逻辑严谨。考生论述如何突破局囿时候,从“坦视自己、寻找方向、行动”三个方面阐述,“坦视自己”“寻找方向”“行动”这三个方面顺序不可颠倒,体现的是论述的层层递进,开掘的是深度,逻辑性极强。

扎根在土里,亦游走入天际

一考生

日夜更替,人不可更改,但能选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来适应,也能选择花间月下一壶酒来享受夜晚,也能点亮灯火来照亮;江河湖海,人不能将其填埋,但能选择架起桥梁,也能选择撑起白帆。

自然给予我们许多美丽,也为我们设下许多禁限。自然规律固不可改,但如大树能令种子替自己走遍各地一般,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走出局限,甚至如大树的种子传播到世界各地一般,收获许多意外的惊喜。

先秦时有闵子骞,无法改变拥有刻薄继母的事实,不加抱怨,而是以自己的善心感化了后母,不仅后母改变了以往的态度而善待子骞,子骞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孝行感动了乡里。魏晋有囊萤映雪,家贫境苦虽不可选,但通过努力也能改变,天地为你设下了无限障碍,而通过自身努力,也能走出困窘。人,要改变人生,需扎根土里,发挥能力,使自己游入天际。

人,要改变他人,达到兼济天下,同样如此。

孔子的有教无类是这般,其所言“德不孤,必有邻”也是这般。人不能决定他人的德行,但能不断完善自我,感化他人,老师不能决定学生天资如何天赋在哪里,但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悉心教导,将小苗儿培养成参天大树。

人要改变民族命运国家前途,亦需在无可更改的现状上,做出努力,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

“涓滴见沧海”的炎黄张纪清,积年累月的善行,哪怕只善及一方人,但他那善良的背影,却感动了全中国人,使民族“善仁”得以传承。“霞光亦满天”的夫妻吴敏才、孙丽娜,走遍大半个世纪之后的驻足,看似只富及了一方学子,实则也惠及了整个国家,教育是一种力量,在传承中不断变强,在奉献中不断升华!

我们不能改变出生的大地是贫瘠还是肥沃,但能深深扎根进土里,开花结果,使梦想踏入天际远方;不能让远方走入眼前咫尺,但能风雨兼程,不懈追寻。

自然固不可改,但只要发挥我们的能动性,哪怕扎根于大地,也能游走入天际!

阅卷组意见:

本文有如下特色:

紧扣材料,符合题意。本文紧扣材料的整体意蕴构思,从扎根土里与游走天际的关系来立论,强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走出自身局限。属于符合题意一等。内容在一等上限计20分。

例证丰富,内容充实。本文论证时既有闵子骞、孔仲尼、孙子等历史典故,又有张纪清善行感动国人,吴敏才、孙丽娜夫妻为教育惠及一方学子等现实事例,古今结合,材料丰富,体现了作者较为广阔的知识视野和关注现实的情怀。

文气充沛,富余文采。本文先论述“人,要改变人生,需扎根土里,发挥能力,使自己游入天际。”

接着论述“人,要改变他人,达到兼济天下,同样如此。”然后论述“人要改变民族命运国家前途,亦需在无可更改的现状上,做出努力,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最后总结“自然固不可改,但只要发挥我们的能动性,哪怕扎根于大地,也能游走入天际!”前后论述文气贯通,全文采用比喻、排比、引用等修辞,句子充满灵气,颇有文采。计分:内容20+表达17+发展等级20=57分。

【优秀作文二】

换一种方式远行

一考生

身未动,心已远。

这仿佛一声来自远方的呼唤,轻轻撩拨你的心弦;又似是一句来自灵魂的催促,柔柔拉升渴望远方的目光。可红尘的纷繁便同十丈软丝,轻易缚住你的身,叫嚣着击裂远方的梦。

那又如何,总有一种方式,让我们远行。

困住一个人最好的方式,无疑是残疾和病魔。无论是史铁生困于轮椅之间,还是力克自出生便四肢全无,他们都仿佛是上帝的造弄者,承受着超于常人数百倍的苦痛,可身体又怎能禁锢一个人渴望远方的心?就这样,力克打开他“不设限的人生”,史铁生也在文学上找到升华之路。记得史铁生曾给他的偶像——美国短跑名将刘易斯寄去自己的一本书,刘易斯回赠他一双跑鞋。后来刘易斯来到中国,第一件事是拜访史铁生。史铁生笑说:“你送给我的鞋我穿不了啊!”刘易斯则回道:“你送给我的书,我也读不懂啊!”记者便记录道:“《铁生穿不了的鞋,刘易斯读不懂的书》。即使被各种不利所禁锢,也要寻一种方式,让灵魂远行。

正如那棵飞不动走不得的树,一粒种子,能让他到达远方。

铜墙铁壁,无法囚着一颗渴望远行的心。前苏联飞行机设计师图波列夫囚于监狱,可他在狱中仍孜孜不倦地设计。远方的繁荣,绚烂,像是一个耀眼的梦。可又有多少人,可以任性的“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你听,考场上纸笔相磨的沙沙声。你看,每个人眼中镇静而严谨的目光。是啊,我们正在用这种方式,让我们走出这座小城,走向美好的远方。

如果繁杂迷了你的眼,冗长囚禁你的身,你换一种方式运行,只因心灵已飘然而去。

流水清冽,风声缓缓,宫殿巍峨,街市庭台。

去吧,去吧,它们就在远方,等你到来。

阅卷组意见:

本文有如下特色:

符合题意,内容充实。本文紧扣材料中的“梦想”与“困境”,提出中心观点:心在远方,即使身处困境,我们仍可以换一种方式——让我们的心,让我们的思想去远行。论述中心论点,既有文学家的例子,又有体育健将的例子,既有科学家的例子,又有学生的例子,既有他人的例子,又有自我的例子,内容十分充实。

叙议结合,张弛有度。作者运用事实论据,既有概括例,又有具体例,张弛有度,疏密相间,能紧扣观点,行文自然,语言流畅。

散文风格,美不胜收。这是一篇散文化的议论文,文章顺数三个自然段,倒数五个自然段,采用的是散文文风,句子犹如春风般轻盈和空灵,读之,清润肺腑。将议论文的文采推向极致,一扫议论文枯燥之文风。得分:内容20+表达20+发展20=60分

【优秀作文三】

由大树的旅行说开去

一考生

三毛曾说,如果有平生,要做一棵树,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我们的这棵树似乎没有一开始就听从她的教导,它也曾求助,但未得结果。我们每个人都要像这棵树,不断提升自我,寻求新途径,由此实现自己的梦想。

你我都曾经历这样的时刻,怀揣着梦想,却发现自己离途万里。我们首先想到的,都是救助他人,妄想由他人的成功之途逐步走向梦想的终点。然而,囿于条件不同,终是失败结局。新中国的探索时期也曾效仿苏联,结果尝尽失败恶果。

三毛曾叹“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难道不是如此么?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才会寻找梦想的灯塔,勇敢无畏,奋勇直前。陈寅恪先生一生不肯求人,虽然文革中有人做了御用文人,借此飞黄腾达,但陈老不肯低头,潜心学术,如同大树一般在学术园地结出了自己的果实,后人无一不敬仰,无一不敬佩!他的思想由此传播到世界,且流芳百世。

儒家思想中“修身治国平天下”,以修身为先。大树结出甜美果实,修身至可结硕果的境界,让人无不赞叹。如大树一般,又该如何做呢?

梭罗有言:如果他像太阳一般,就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热度和亮度,直到没有人能直视他。同时又不偏离自己的轨道,这样才能良好地运行。

大树没有翅膀,也没有腿,因此与飞禽走兽都不相同。他必须利用自身的优势,结出果实,方可惠及大地,普渡众生。北岛流离他乡,无所依靠,于是他求助母语,用诗,用中文打造自己的故乡。他城门大开,只等如他一般的游子借此走向归途。布罗斯基说,母语会同时成为一个人的矛盾宇宙舱。

大树努力提升着自己,结出甜美果实,德行芬芳,才可行遍天下,如同钱钟书杨绛,走过波澜,终是归于宁静。

唯我辈之中国少年,亦当怀揣梦想,虽求助无门,不碍理想,专注于修身,如果大树一样德行芬芳,终于可成一派阴凉,达到自己的理想!试想,每个少年是一棵大树,中国梦何以不兴?愿每个人都像大树一般旅行。

阅卷组意见:

本文有如下特色:

契合主旨,内容充实。本文从大树的旅行梦想引出自己的观点:我们应当不断提升自我,寻求新途径,实现自己的梦想,立意切合材料的主旨;论述中,三毛、陈寅恪、梭罗、北岛、钱钟书、杨绛等例子信手拈来,古今中外的名言纷至沓来,内容十分充实。

思路清晰,论述深刻。文章由三毛的话引出大树的做法,并提出观点,然后从反面指出,遇到困难我们不能只求助他人,只能自渡,接着进一步论述:如何自渡?全文整体思路清晰,层层推进,论述较为深刻。

句式灵活,修辞多样。本文长句短句错综,问句、感叹句和祈使句交替,引用、比喻、反问、对比并用,使得全文句子灵性飞扬。

计分:内容19+表达16+发展18=53分

马未都

我早年喜欢古董时有一阵子特痴迷,听风就是雨,谁来报信就跟谁走。那时,为一件东西花费好几天,走出好几千里稀松平常。

一次来了几个半生不熟的朋友,告诉我乡下发现了黄花梨家具重器。我一听就兴奋了。当时正值晚饭时间,这几个人还没吃饭,扭扭捏捏地蹭了我顿饭,然后启程。我问多远,他们说三小时路程。

他们开着一辆叫不上牌子的破车,上车后给人的感觉整个车是松的,稀里哗啦一通乱响;加上车窗外也黑,啥也看不清,所以大家都半睡半醒。到夜里十二点,我忍不住问了一句,怎么还没到?朋友说,走了有一半了。

我今天发现,凡事做了一半,极具挑战,也极具诱惑。以成本而论,半途而废肯定得不偿失,所以一定要咬牙坚持下去。古人说“行百里者半九十”,意思明确,百分之九十也仅能算一半,何况百分之五十呢?

当晨曦微现时,我又忍不住再问,他们拿出地图,装模作样地看了一会儿,郑重其事地说:这会儿真有一半儿了。我知道,路将还有至少一半要走,但那件重器仍在引诱着我,让我浮想联翩。我今天的积累,许许多多就是在这坚持中最终获得的。所以,凡事做了一半,既是鼓励,又是诱惑。剩下的就看个人的毅力了。

猜你喜欢

大树小鸟材料
大树的日常
大树
可爱的小瓢虫
小鸟
材料
大树的梦
愤怒的小鸟
愤怒的小鸟
愤怒的小鸟
摇摇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