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黎 最后一班地铁

2016-03-07唐依敏

北京青年周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卢浮宫巴黎装饰

唐依敏

地铁里的艺术盛宴

“海明威用移动的圣宴来形容巴黎,的确,这是一座移动的城市。”移动是因为这里随处可见的地铁,无论你住在巴黎的哪个角落,卢浮宫都可以让你视作是自己家的博物馆,杜伊勒公园能让你视作是自己家的后花园,歌剧院仿佛离你也不远,这是因为短短的几分钟,你就可以乘坐地铁去到你想去的地方。

来到巴黎,如果没有乘坐一次巴黎地铁,就不能算逛过了巴黎。法国人怎会放过在这样一个公共场所制造浪漫的机会。这个用时装、香水和美食征服世界的城市,同样也在地铁里摆弄着它的绰约身姿。

巴黎的地铁始建于1900年,是为了迎接当时的万国博览会而修建。这个庞大密集的地下交通系统,将整个巴黎紧紧联系在一起。沐浴着科学文明之光,巴黎地铁与20世纪同行。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今天的巴黎地铁可分为两大主要类型:Metro和RER,前者是巴黎市区内的地铁系统,共有14条线,总长211公里;RER是连接市区和郊区的铁路线,比如去机场或凡尔赛宫。这两种线路是互相连通的,成为一个密集的地下交通网络。在巴黎市区的任何一条街道上,朝任何一个方向走去,不出500米,准能找到一个地铁站。据统计,40%的巴黎人每天都会最少搭乘一次地铁,加上世界各地蜂拥而至的游客,巴黎地铁每天运载乘客高达450万人次。

巴黎地铁以其入口被装饰成新艺术派风格闻名于世。该设计出自20世纪初法国建筑师埃克托尔·吉马尔之手。时至今日,86个地铁站的入口还保留了这种风格,它们成为巴黎的一张名片。

而巴黎地铁站内部装饰大多很古朴,很少见有大理石地板和墙壁,一般就是用瓷砖贴墙装饰,但各个车站别具一格,有的装饰一些艺术品,与地面建筑历史风貌相得益彰。紧邻卢浮宫的地铁站在昏黄的光线里,装饰了很多仿真雕像、展台,仿佛这里不是地铁站,而是一个历史博物馆。而它的出站口是直接和卢浮宫入口的金字塔相连的,让人一下地铁就能感受到卢浮宫的历史气息。巴士底的车站在墙壁上装饰的描绘法国大革命的壁画,让人一下就能领略到当年巴黎人民慷慨激昂的革命热情。据说当年的巴士底狱已经荡然无存了,被彻底拆毁后拆下来的砖石都拿去铺路修桥了,而在该地铁站的底层还能保留着当年巴士底狱的两块基石。而协和广场车站的最大特点是每个墙面瓷砖上都刻有字母,而它们每一行都节选自1789年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人权宣言。位于香榭里舍大街东侧的地铁站,附近最著名的就是法国国民议会,又名波旁宫,自1789年以来这里始终是法国最高立法机构的所在地。相比较其他有固定风格的站点,这个地铁站的最大特点是,他们的墙面会不定期改变装饰。

巴黎地铁的每个站点的设计风格和主题都对应着该站的地面景点,如卢浮宫站就效仿卢浮宫博物馆,月台上陈列着许多博物馆的复制艺术品;巴士底站描绘着法国大革命的图画,墙上还贴满了当年攻占巴士底监狱的历史图片;罗丹博物馆所在的瓦雷讷站则伫立着等同于罗丹原作的巴尔扎克雕像……就连站点的名字都很有直观的历史感,像罗斯福、拉法耶特、圣丹尼斯……这样的名字在地铁图上比比皆是,让人最直接地感受到巴黎的过去。很难想象还有哪里像巴黎这样,走走停停都是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和一幕幕惊天动地的往事。它毫不张扬地站在街道的某个角落,静静地等候着你。

初来巴黎的旅行者多少都对地铁有些抱怨:由16条线路、380座车站、87个换乘点构成的“蜘蛛网巢”,轻易就把临时闯入的游客们搞得头晕目眩。对于久居巴黎的人而言,地铁并不只是特吕弗或吕克贝松制造梦幻的地方,而是一场地地道道的法兰西浮世绘。它甚至已经超离了某种交通工具,成为展示巴黎城市风貌和民众生活百态的最佳场所。游走巴黎,地铁这位五光十色的“地下夫人”,着实需要我们细细品味。

地下铁里的“人间戏剧”

在巴黎地铁里,各种曼妙的音乐不绝于耳,手风琴、小提琴、竖琴等弹奏出法式忧郁情调。地铁站里永远张贴着各种文艺活动的海报,汇集了各种演唱会、博物馆展览、艺术娱乐活动的信息,让人不禁感叹巴黎真是座名副其实的“艺术之都”。 巴黎地铁里的乐师,并不都是我们想象中走街串巷卖唱糊口的民间艺人。他们中有相当一些是国内外水平不俗的艺术家,在地铁里献艺有时主要是为了推销他们录制的磁带及扩大知名度。有些时候,地铁站里会出现一个由多人组成的小型乐队,这种演奏大约就是现代人称之为“行为艺术”的情况了。他们常常会选择一些特别的日子在地铁站里进行他们的这种艺术活动,比如情人节、音乐节等。而这类在地铁站举行音乐会的演奏者基本上是为了艺术而艺术的,因此他们的脸上更多的是显示出一种对艺术的追求和执著,也因此他们的音乐令人觉得更为舒心和热烈。

但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音乐会,有趣的是,这些在地铁站里的音乐人,他们都会在面前的地上放一个可以盛物的如盒子之类的东西,为的是提供一个便于路人施舍钱财的所在。也许法国是一个特别尊崇艺术的国家,所以在地铁里来来往往的路人中,总有不少人会停下匆忙的脚步慷慨地掏出腰包,向这些音乐人面前的盛物器中送上些许金钱,在对音乐人怀抱赞赏的同时也表达着对艺术的敬仰。

过去,任何街头艺人都可以进入地铁站演出,但1997年巴黎推出了“地铁音乐家”计划,只允许具有一定水准的音乐人进入地铁站演出。想进入地铁站演出的音乐人需通过演艺评估,但不得在站台上或地铁客车里演出。巴黎之所以要遴选音乐人,其目的是让乘客享受到较高品质的音乐,避免滥竽充数者进入地铁站制造噪音。“地铁音乐家”计划不但为乘客带来了艺术享受,也产生出不少知名词曲作家、演奏家和歌星。

而巴黎地铁另外一个最大的特点则是随处可见拿着小说专心阅读的男女老少。无论是在站台刚刚站稳,还是在车厢内刚刚找到座位,很多乘客就会马上从包里拿出一本书来阅读。在这个电子设备泛滥的年代,巴黎地铁可能是聚集热衷于纸质书本的阅读人群最多的地方。当然也有人说,在地铁摇摇晃晃而又昏暗的灯光下阅读,是巴黎人为自己打造一个独立空间的行为艺术,而这正好也成为了巴黎地铁艺术风景线上最好的点缀。

有人说,经历了一个世纪的时光,地铁已经成为巴黎人的生活命脉,在这里形成了色彩斑斓的地铁文化。它为人们提供了就业机会。为各式各样的商店,食品、书报、服饰提供了展示的平台。那些乘客、街头艺人,共同构成了一幕幕的“人间戏剧”,每天在巴黎的地下世界里上演。诉说着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完的人生。

猜你喜欢

卢浮宫巴黎装饰
巴黎之爱
卢浮宫开通线上版
卢浮宫邮政局改造
鲤鱼旗装饰坠
《巴黎私厨》
装饰圣诞树
令卢浮宫焕发新生的现代主义建筑师贝聿铭辞世,享年102岁
卢浮宫职员罢工被闭馆
谁缔造了如今的巴黎
DIY节日装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