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思考和建议

2016-03-07郗悦平

河北农业 2016年3期
关键词:社会化农业服务

郗悦平

河北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思考和建议

郗悦平

农业社会化服务即由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把生产过程中的某些环节和项目,交由社会有关单位和组织来承担和完成,通常是交由政府公共服务部门、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社会其他服务机构组成的组织体系来完成。通过农业的社会化服务,满足农、林、牧、渔等产业发展中产前、产中、产后过程的各类需求,能极大地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专业分工、农民转岗转业,推进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可以有效地把各种现代生产要素注入家庭经营之中,不断提高农业的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推进农业生产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能够把千家万户的分散生产经营变为千家万户相互联结、共同行动的合作生产、联合经营,实现小规模经营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大幅度降低市场风险。加快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可以解决当前影响农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问题,将有力地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

近年来,按照中央1号文件和省委1号文件要求,河北省以农机服务、统防统治服务为重点和抓手,大力培育和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到目前,全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超过1.2万家,其中农机化服务组织4100家,统防统治服务组织5595家。

一、基本情况

全省各级农业部门采取多种措施,在不断完善公益性服务体系的服务功能基础上,以农业机械化服务和统防统治服务为搏战,积极扶持和支持社会性服务组织发展,为我省现代农业建设提供服务保障。

1、农机化服务。全省农机化服务组织发展到4100多家,其中农机合作社2100多个,入社成员数45000多户,服务功能从农机销售、培训、维修到订单、托管、流转逐一展开。如景县福利农机合作社机收作业面积超过了全县面积的30%。藁城市增收农机服务合作社,作业范围扩展至外省一年三季作业不断。农机合作社在发展农业生产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了组织优势、载体和替代劳力作用。

2、统防统治服务。全省拥有专业合作社(协会)型、大户主导型、企业型、村级组织型、基地自有型、互助型、应急防治型等统防统治服务组织5595家,其中专业化化防治服务组织2100多个。目前全省日作业能力100亩以上的大中型药械保有量达到7000多台,无人植保飞机和多旋翼飞行器等30余架,突出以粮食为核心,统防统治在260万亩高产创建示范方实现全覆盖的基础上,作业面积1180万亩,综合效益突出。

3、全程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试点。2015年确定了景县、魏县、行唐、沙河、大名、故城、献县、丰南、安国、万全、昌黎、固安、围场等13个粮食主产区县(市)开展财政支持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每个试点单位支持资金500万元,共使用中央财政资金6500万元,主要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机械化耕种收获、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厂化育供苗等农业生产关键环节的补助,支持社会服务组织发展。目前项目资金已经全部拨付到试点县,试点县正在对今年小麦播种环节进行补助。

三、存在问题

一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小弱。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公司等作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组织基础,长期以来,为农民提供机耕、灌溉等服务,但由于受财力、人力、智力等因素的制约,限制了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存在着服务功能不全、带动能力不强和利益联结不紧密等问题。各服务组织之间还存在着组织分散、互不联系配套等问题,影响了服务的整体效益。基层农技推广部门作为社会化服务的主力军,同样存在着服务人员年龄老化、知识单一、服务方式陈旧等问题。

二是服务手段滞后,服务能力不强。我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的服务主要集中在统一提供良种和栽培技术、统一灌溉等有限项目上,服务项目单一,服务质量低,缺少针对性,且由于服务费用较高,影响农民使用的积极性。而农民迫切需要的种植结构调整、标准化品牌化生产技术、农作物废弃物处理、农产品销售、加工、包装以及资金信贷等方面的服务仍然是短板,服务的有效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是从利益联结不紧密。当前,基层农技推广部门的服务、集体经济组织的内部服务以及民间的各种合作性质的服务很少是视同商品实行等价交换,大都是作为扶持性或自助性服务以无偿或低偿的形式提供给每个农民,这就限制了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商品化进程,也削弱了服务主体提供服务的内在动力。

四是政策支持力度不大、项目支持少。我省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缺乏切实可行扶持政策。农业服务组织为农业生产提供各种服务,当前困难在于既得不到足够的财政支持,又不能按照市场经济等价交换的原则完全商品化,在开展服务活动中遇到资金、税收、用地等多种政策性障碍,制约了服务组织的自我发展。

五是缺乏协调机制和深入研究。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的内容多,范围广,且具体工作都分散到有关部门,没有形成有效的协调指导机制,工作难度比较大。同时,对指导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调查研究不够深入,对其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对策建议把握不准,扶持政策难以落实。

三、对策建议

一是建立工作协调指导机制,研究制定扶持政策,统筹谋划我省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探索完善“一主多元”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不断满足农业科技服务多样化需求。积极改善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服务条件,完善绩效考评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公共服务机构的公益性职能。

二是积极培育和发展各类农业社会服务。通过项目引导、财政扶持、税费优惠、信贷支持等措施,鼓励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合作社、农业公司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多元化、多样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推进合作式、订单式、托管式等服务模式,建立和完善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等一系列服务,为农业生产经营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服务,不断满足农民的多样化需求。认真做好财政支持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项目,以此为抓手,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

三是积极培育多元化经营服务主体。降低登记注册门槛,减轻税费负担,充分利用现有政策,大力扶持和有效发挥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专业服务公司、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化服务队等多种经营性服务组织作用。加大对农村土地托管服务组织、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的支持。农业部门要把专业化病虫害统防统治和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建设作为突破口,培育和发展多元化服务组织。要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对受委托承担公益性服务的经营性服务组织减免税费,促进服务组织发展。

四是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引导各地积极搭建区域性农业社会化服务综合平台,发展多种形式、便捷有效的服务模式。农业部门要充分发挥熟悉农业、了解农民需求的优势,积极引进、培育和扶持农业服务公司,并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支持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县创建活动,支持各地开展农业社会服务试点探索,总结农业社会化的新机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现代传媒开展技术服务,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服务手段作用,积极推进农技推广服务信息化建设,通过县级农技推广云平台建设,建设农业科技网络书屋等方式,创新科技服务手段,增强科技服务能力。

(作者单位:河北省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总站)

猜你喜欢

社会化农业服务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