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外交政策中的现实主义*

2016-03-07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均势现实主义外交

周 芸

(安徽师范大学 历史与社会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美国外交政策中的现实主义*

周芸

(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现实主义外交在美国对外政治中长期处于主导地位。其外交思想一方面承接了欧洲强权政治的传统;另一方面又结合了美利坚民族特有文化。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崇尚权力政治;强调国家利益,注重审慎原则;推崇均势原则,突出表现了主动性、灵活性和隐蔽性的特征。在现实主义思想的指导下,美国外交不断取得胜利。

美国;外交;现实主义;文化

一直以来,现实主义思潮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占据着中心地位,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演变,仍然发挥着重要的历史作用。而独特的历史文化使得美国现实主义外交思想更具有独具特色的外交模式。本文主要通过追溯美国现实主义外交的思想渊源,从而更好的把握美国现实主义外交的核心内容,及其在历史实践中的表现与特征。

一、美国现实主义外交的思想来源

与国际现实主义理论相比较,美国外交中的现实主义更具美国特色。这主要源于美国现实主义理论思想来源的特殊性。一方面它承接了欧洲强权政治的外交传统;另一方面又结合了北美人民在开拓北美大陆过程中所形成的美利坚民族文化。这使得美国外交政策中的现实主义理论同其他国家相比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外交取向。

(一)承袭:欧洲强权政治的传统

历史上的隶属关系,使得美国同欧洲在文化上有着共同的思想渊源。以至于美国现实主义理论的基本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承袭了欧洲传统的强权政治观。

众所周知,现实主义理论起源于欧洲,作为一种外交理论,它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古代西方传统的政治理论家及其经典则为现实主义理论奠定了思想基础。究其思想渊源来看,现实主义的理论思想可以一直追溯到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他在其著作《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开篇中就曾解释这场战争爆发的真正原因,即“雅典势力的日益增长,引起拉栖代梦人的恐惧,从而使得战争成为不可避免的了。”[1](P15)而在分析战争准备阶段时,修昔底德借雅典人之口论述到,“弱者应当臣服于强者,这一直就是一条普遍的法则。……当你们考虑到利益的时候,才开始高喊‘公正’的口号,当人们有机会以武力获得更多利益之时,没有人会因为这种考虑而放弃其雄心。”[1](P40)可见,修昔底德认为城邦之间的结盟与战争归根溯源是由于各城之间对权利和利益的无限制追逐,国家实力才是城邦利益的最大保障,弱国必然臣服于强国的奴役。事实上,这同近代国际现实主义理论中的核心理念已经非常接近。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的历史学家尼可洛·马基雅维利成为第一个对现实主义思想进行论证的政治家,他所著的《君主论》对现实主义理论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在《君主论》中,马基雅维利表达了明确的现实主义观点。他认为,“管理国家需要的是和价值判断无关的科学方法,这开创了现代用权力分析国际体系的现实主义方法。”[2](P10)此后,一批具有现实主义思想的政治家诞生。其中以17世纪的托马斯·霍布斯为代表。他在马基雅维利的基础上,从人性论的角度出发,认为人对权力追求的强烈欲望是自然状态下的结果。他认为,“所有人的普遍倾向,即获得权力后不断追求更大权力的欲望,只有当死亡来临,这种欲望才会消失”。[3](P92)这个论点延用到国际关系领域中,可解释为国际在无政府状态下,主权国家对权力的无限制追求是国际政治的常态。这些围绕权力进行论述的政治家们的思想深刻的影响着那个时代的欧洲各国君主及其跟随者们。随着这一时期欧洲民族国家的纷纷建立,强权观引导下的国家利益至上原则也随之得到确立。18世纪以后,以法国、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更是将现实主义外交推向了极至,欧洲政治在这一时期甚至被等同于强权政治。

美国开国元勋们经历欧洲强权政治时代并深受影响,因此,他们的外交思想或多或少带有现实主义的强权色彩。从某种层面上来看,以权力制衡原则为核心的美国宪法正是美国先辈们的政治思想受欧洲权力政治观影响的集中体现。先辈们意识到只有通过权力制衡的办法才能制约人类对权力的欲望。正如美国著名学者理查德·霍夫斯塔特所认为,“1781年夏在费城制定宪法的那些人对人类的罪恶和无可救药怀有一种鲜明的加尔文意识,并且同霍布斯一样相信人类自私好斗。”[4](P7)由此可见,身处欧洲强权政治鼎盛时期的美国早期政治家们在同欧洲各国打交道的过程中,他们的政治思想不可避免的会受其现实政治影响。

(二)融合:美国文化中的务实精神

当美国开国先辈们将欧洲大陆传统的强权政治观带到这片新世界后,又一次同美国早期移民在北美新大陆长期生活中形成的务实精神相融合。这给美国的现实主义外交增添了一种新的气质。

1.殖民动机从一开始就带着功利色彩

美利坚民族向来注重实际,他们的行为方式在任何方面无一不透露着务实的特征。这种务实的特性根源于殖民地时期移民祖先遗留下来的务实传统。正如托克维尔所说,“在美国,任何一种见解,任何一种习惯,任何一项法律,而且我敢说任何一个事件都不难从这个国家的起源当中找到解释。”[5](P32)众所周知,美利坚民族诞生于一次殖民活动。1607年由伦敦集团控股的弗吉利亚商业公司组成的约一百人殖民团体在北美建立了第一个永久性的殖民地,毫无疑问,商业公司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在北美新大陆寻求发财致富的机会。此后,在欲望和利益的趋势下,一批又一批追寻发财梦的欧洲人陆陆续续来到这片新大陆。这些人“大多是富有冒险精神的绅士和莽汉,他们并不打算以北美为家,而只希望迅速发财,然后返回英国老家。”[6](P101)可见,殖民动机从一开始就带有高度的功利主义色彩。务实主义精神早在那一刻就已经注入于美利坚民族的性格当中,并在之后的拓荒过程中不断加强,最终熔铸于美国的文化价值观中。

2.拓荒过程中形成的进取精神

最早一批怀抱着发财梦来到北美新大陆的欧洲殖民者,面对的却是一片一无所知的荒野之地,这是令他们所始料未及的。到达北美之后,殖民者主要面临着两个重要的生存难题:一方面是怎样应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另一方面是如何处理与当地土著居民的关系。

面对尚未开垦、令人望而生畏的新大陆,生存的欲望迫使他们必须不断适应新环境带给他们的严酷挑战,他们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食物的匮乏、疾疫的肆虐、野兽的攻击等无一不威胁着他们的生命,很多人因无法适应环境而葬身异地,能够最后生存下来的早期移民靠的便是务实的劳作精神。此外,为了与北美土著印第安人争夺资源,早期移民开始了一场大规模屠杀印第安人的扩张行动。事实上,欧洲殖民者从开始就是贪婪的,为了获得利益,他们一踏上新大陆,便急不可待的抢夺别人的财富。正如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指出,“这些部落的灭亡,始于欧洲人登上他们的海岸之日,后来又接着一直进行,今天正接近于告成”。[5](P29)总之,生存环境决定了早期移民的思维方式和处事风格,并影响着以后一代又一代的美国人。早期移民便是在征服北美大陆的过程中形成了美利坚民族注重功利和务实的性格。这种务实主义精神深深的植根于美利坚民族的文化当中,以致美国后来成为最讲究实用主义的国家。

3.新教伦理中的商业气息

宗教对于美国文化价值观的形成同样具有重要的影响。最初移民北美的欧洲人大多数是受宗教迫害的清教徒,因为执着于新教伦理,而自愿来到北美荒野之地,将新教的伦理观传播于北美大陆,美国的现实主义外交理论正是受这一伦理观的影响。事实上,“新教产生于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之时,从本质上讲是为新兴资产阶级扩大活动范围和最终获得统治地位服务”。[7](P62)因此,相比于其他宗教沉迷于虚无飘渺的来世,新教中的某些伦理观念更重视实实在在的现实生活。“新教徒们把对上帝的虔诚更多的表现在他们尘世的活动中,以他们所获得的具体成就来判断事情做的正确与否,衡量‘上帝选民’的标准不再是对宗教教义不择不扣的遵循,而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7](P62)因此,有人称北美大陆的清教徒是“富有幻想的实用主义者”。可见,这种追求现实利益的价值观,对美国政府制定和执行对外政策产生了显而易见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上,美国的现实主义外交理念的内在因素便是诞生于美利坚民族性格中的务实传统,并对以后的美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由上可见,美国外交中的现实主义是将欧洲传统的强权政治观恰好的融入到美国本土的文化价值观中,使得美国这一外交理论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气息,成为美国指导外交活动的重要外交理论之一。

二、美国现实主义外交的内容及其表现

20世纪30年代,在同理想主义思潮不断争论的过程中,现实主义作为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逐渐建立起来。此后,美国产生了一大批有影响力的现实主义理论大家,如:汉斯·摩根索、乔治·凯南、亨利·基辛格等。他们的观点尽管有所不同,但无一不是以现实逻辑去考虑国际关系的本质。美国外交正是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简而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崇尚权力政治

现实主义认为主权国家是国际政治的行为主体,在国际无政府状态下,国家间对于权力的追逐构成国际关系的主要内容,权力的获得被看做是自身安全的重要保障。正如美国现实主义理论大师汉斯·摩根索所说,“国家政治一如其他一切政治,也是一种权力斗争。不管国际政治的最终目的如何,权力总是眼前的目的。”[8](P45)也就是说,在国际社会中,国家外交行为的目的是尽一切力量扩大权力,国际政治突出表现为权力的斗争,在某种程度上说,对权利的追逐就是国际政治产生的动因。此外,现实主义者认为,“国家的权力由各种实力构成”[2](P78)。权力的争夺需要强大实力作为后盾,他们一个是手段,一个是目标。政府只有通过不断增强自身力量的方法,才能在现实的国际政治中获得权力。

历史的事实表明,建国至今,美国政府通过一系列务实的外交手段一步步走在其争夺世界霸权的野心之路上。建国不久,美国白人便发起了驱逐和杀戮印第安人的“西进运动”,到19世纪末基本完成。美国在近一个世纪的北美大陆扩张过程中,利用购买、威胁、战争等手段先后从法国、西班牙、墨西哥等国手里占领了路易斯安那、佛罗里达、加里福尼亚等地区,国土面积扩大了一倍多。此后,美国又通过其他方式,在短短一百年的时间里逐步取得了它在整个西半球的霸权地位。20世纪之后,随着自身实力的不断增强,美国开始加入同欧洲帝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权利争夺之战。美西战争、门户开放政策等外交行为无一不体现美国争夺地区霸权的外交目标。冷战期间,美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遏制苏联的计划,无非是想通过遏制对手的权力,来达到扩大自身权力的目的。事实上,“遏制就是基于一系列现实主义政治观念之上”。[7](P105)苏联解体后,美国在世界范围内最大的威胁被消除,此时,实力达到登峰造极的美国在追逐权力的路上更是肆无忌惮,美国以“世界领袖”的姿态,在世界各地挥舞着星条旗。为了一直保持和扩大权力,美国政府不断加强其在经济、科技、军事等领域的力量,特别是军事方面。正如汉斯·摩根索所认为的,“外交政策与军事政策的关系密切”[8](P115)一战后,为了争夺太平洋地区的霸权,美国同英日等国展开的军备竞赛是最鲜明的体现。此外,根据近期美国《防务新闻》网站报道,美国国防部部长阿什顿卡特在一次演讲中透漏,美国2017年军费预算总额可能为5 827亿美元,不仅继续高居全球首位,而且超过了世界多个主要大国军费预算的总和,再一次创历史新高。可见美国政府对于军事力量的重视程度。总之,一直以来,美国争夺霸权的脚步从未停歇过。

(二)强调国家利益,注重审慎原则

现实主义者认为国家利益应该是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所追求的最高标准。“作为一个国家来说,在权力限定下的国家利益是决定一个国家外交决策的主要依据,对国际社会来说,以权力限定的国家利益是我们观察一个国家外交决策是否正确的依据。”[9](P38)简单的说,在现实主义者看来,国家利益永远是指导和判断一个国家外交行为的标准。

在国际社会中,权力与利益基本成正比,谁拥有的权力越大,谁获得的利益就越多;反之亦然。一直以来,美国始终将权力限定下的国家利益作为对外政策的根本出发点。与俄国的不计后果不同,美国非常注重在审慎自身实力的基础上,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正如美国现实主义之父汉密尔顿所强调的,当“一个国家在自己的实力还未达到与自己争取的那部分利益相称的时候,会把自己置于‘最不平等的竞争之中’,最后使自己的‘根本利益步入危险的境地’”。[10]建国初期,在美国国力孱弱,无法与英法等强国相抗衡的情况下,美国早期政治家以审慎的眼光,选择利用太平洋的这个天然屏障,将美国与欧洲大陆的纷争隔绝开来,为独立后的美国创造了良好的国内环境。从以后的美国历史发展来看,这是一个极其符合当时美国国家利益的外交决策。此后,随着19世纪末美国边疆开拓的完成和美国工业化快速发展,国家实力迅速加强,原有的孤立主义政策已经不符合当时的美国国家利益,取而代之的是更利于美国的扩张主义外交政策。可见,在审慎前提下追求国家利益的原则早已成为美国对外政治的行动指南。20世纪60年代末,越南战争的泥潭、苏联势力的扩张、西欧日本独立性的增强以及第三世界的兴起等一些外交挑战使得这一时期的美国感到力不从心。面对自身实力不断衰退的现实,美国领导人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采取全球性的战略收缩计划,即“尼克松主义”。显而易见,“尼克松主义”是美国政治家基于一系列现实利益考虑下的结果。正如尼克松在他第一次外交政策年度咨询文中所阐述的那样,“我们的目标,首先就是以坚定的外交政策,长期支持我们的利益。政策越是以切实评估吾人及他人之利益为基础,我们的世界角色就可以越有效。”[11](P657)由此可见,美国在对外活动中,并不是盲目的追求国家利益,而是在审慎原则的指导下,使美国的国家利益获得的更为安全和持久,突显美国外交文化中的务实性。

(三)推崇均势原则

现实主义认为维持世界和平与稳定最有效的手段便是依靠大国权势均衡的均势原则,均势原则因此被现实主义者视为近代国际体系的基本原则,它是国家对外政策的核心内容。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其著作《大外交》一书中认为,均势的作用在于,它可以使“一国宰制他国的能力及发生冲突的规模受到限制。它所追求的是稳定缓和,甚于和平……它最能发挥功效的情形,是在对其不满的程度尚未超过受害一方已忍无可忍而力图推翻国际秩序的极限之时”。[11]也就是说,在国际体系中,大国力量的均衡可以使他们之间达到相互制衡的状态,从而降低他们为扩张权势而发生冲突甚至战争的机率。

以上是现实主义理论关于均势原则的主要观点。然而,旧世界的权利斗争导致“新世界”的人们从一开始便厌恶这种原则,而独特的地理和地缘优势又使得美国人不会也不需要花费力气去应付平衡权利的挑战。但是,正如基辛格书中所说,“这里显然出现了一个矛盾的现象:受到大多数美国人排斥的均势观念事实上保障了美国的安全,只要它运作良好;是均势遭到破坏才使美国涉入国际政治。”[11]事实上,自建国开始,美国在均势体系下获得的好处显而易见。在美国建国早期,正是欧洲均势的存在,才使得美国能够摆脱欧洲的纷争,致力于国内的发展和北美大陆的扩张。鸦片战争时期,迟来的美国人仍然能在对中国政策上获得巨大成功,这正是大国势力均衡下的结果。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下子打破了几百年来欧洲均势的局面,前苏联一跃而起成为能够和美国抗衡的欧亚大陆上最强的国家。为了对抗前苏联,美国政府除了扶持欧洲经济之外,还不惜通过军事结盟的方法以防止欧洲不平衡的局面越加严重,从而保障美国国家安全不受威胁。当前,面对正在崛起的中国,美国高调宣布重返亚太,制定了旨在遏制中国,企图主导亚洲政治的“亚太再平衡”战略,这难道不是美国均势策略的最好体现么。由此可见,几个世纪以来,美国在均势体系下获得的无数次外交胜利使得美国意识到均势对他们大有裨益。事实上,美国维持均势的策略就是为自己谋求优势。因此,美国在制定和实施外交政策时,十分重视均势原则。

由上可见,虽然现实主义作为一种系统的理论体系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在美国建立起来,但是作为一种外交理念早已植根于美国的外交政治中,其主动性、灵活性和隐蔽性是美国现实主义外交理论最显著的特征。总之,自美国建国至今,现实主义理论始终主导着美国的对外政策,在美国外交政治中长期处于主流地位。

三、结语

历史的事实证明,美国的外交政策始终围绕着现实主义的思想而展开,并在其思想指导下美国外交不断取得胜利。美国外交中的现实主义理论在承接欧洲强权政治传统的同时,更进一步融合了美利坚民族特有文化,使其在现实实践中更具特色性。一方面,它在追求强权和利益的同时,更加注重审慎自身实力,依势而定,突显了美国外交文化的务实性;另一方面,为自身利益筹谋同时,却又满口仁义道德,“不喜”均势却又不停依靠均势来获得外交胜利,将本国的价值观强加于他国,“理想”成功的填补了现实主义在对外政治中的不足,反映了美国外交中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完美结合。当然不可否认美国政治家们的外交辞令包含着“理想”的成份,但其行为却显然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事实上,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一个国家追求本国的国家利益本来就无可非议,但美国在实现自身的国家利益时,往往喜欢给自己贴上“道义”的标签,擅长利用“理想”的外衣将其对现实利益的追求严实的包裹起来,使得美国外交政策的目的性更加“隐蔽”,从而导致研究者对该问题的研究具有模糊性,容易导致判断失误。可见,美国现实主义外交思想在具有主动性和灵活性的同时,更具有隐蔽性。使得美国得以在一次次的外交博弈中获得胜利。

总而言之,在现实主义外交理论的指导下,美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最终仍是以国家利益为圭臬。其目标是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一种按照美国文化价值标准判定的由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

[1][古希腊]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M].徐松岩,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5.

[2][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M].阎学通,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

[3][美]肯尼斯·汤普逊.国际思想之父:政治理论的遗产[M].谢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美]理查德·霍夫斯塔特.美国政治传统及其缔造者[M].崔永禄,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5][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M].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6]李剑鸣.美国通史(第1卷):美国的奠基时代(1585—1775)[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7]王晓德.美国文化与外交[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

[8][美]汉斯·摩根索.国家间的政治—为权利与和平而争斗[M].徐昕,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9]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10]徐尚平.汉密尔顿的国际政治观与外交思想[J].史学集刊,2010,(1):51.

[11][美]亨利·基辛格.大外交[M].顾淑馨,等,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5.

2095-4654(2016)06-0077-05

2016-03-02

D83/87

A

猜你喜欢

均势现实主义外交
“建设性”法律现实主义——对卢埃林法律现实主义的另一种解读
自然科学与“现代现实主义”——19世纪现实主义再阐释
调停与求霸:从日俄战争看美国均势战略的设计与进路
西方的缺失:北约内部裂痕如何标志着全球新均势
悠悠岁月外交情
涉侨外交二三事
简析“均势理论”
外交活動の二大ハイライト
外交
综述均势理论的功能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