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 大力弘扬生态文明建设理念
——浅谈延安市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经验及工作思路
2016-03-07李国庆王涛白宏富
李国庆 王涛白宏富
(1.延安市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管理办公室 陕西延安 716000 2.延安市林业工作站 陕西延安 716000)
积极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 大力弘扬生态文明建设理念
——浅谈延安市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经验及工作思路
李国庆1王涛2白宏富1
(1.延安市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管理办公室 陕西延安 716000 2.延安市林业工作站 陕西延安 716000)
通过实施10多年的天然林保护工程,总结创新工作方法和措施,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林木资源生长成效显著,林区生物多样性不断恢复,林业职工生产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实现了森林资源增长、林区和谐发展的目标,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为延安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天然林保护;森林资源;因地制宜;建设成效;建设思路
延安市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之一,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全市林业用地面积4338.6万亩,有林地面积2027万亩。活立木总蓄积5376万m3,森林覆盖率46.35%。全市天然林面积1893万亩,主要分布在桥山、黄龙山和梁山山脉,是黄土高原仅存的一片天然次森林,成为关中平原和渭北旱塬的天然屏障,被誉为“陕西的一叶肺”,生态区位十分重要。
1 天保工程建设的历史和现状
1.1 工程建设背景
天然林资源是我国森林资源的主体,保护好天然林资源,对改善我国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实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1998年夏季,中国“三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后,党中央、国务院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果断做出了“全面停止长江、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的天然林采伐,森工企业转向管护”的重大战略决策,陕西是国家实施天保工程的重点省份之一。延安市委、市政府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审时度势,于1999年10月做出了“关于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决定,2000年12月,国家四部委正式将我市13个县区、4个市直林业局和延安风景林场等18个单位全部纳入国家天保工程实施范围。
1.2 工程实施情况
1.2.1 天保一期工程(2000~2010)
共11年,累计下达投资9.4亿元,其中中央投资7.2亿元,地方配套2.2亿元。全市完成森林管护面积3121万亩,公益林建设面积319.75万亩;落实管护人员4689人,签订管护合同4689份,设立管护站点348个,划分管护责任区2802个,修建各种护林宣传标志碑、牌1746个;建成森林防火指挥中心19个,新建维修森林消防队营房4个面积2600m2;新建林场场部20个,维修改造林场场部17个。全市森林资源得到休养生息,林木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林业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有效改善,职工队伍和林区社会秩序稳定,森林覆盖率提高6个百分点。
1.2.2 天保二期工程(2011~2020)
共10年,规划总投资25.4亿元,全部为中央投资。主要内容为:继续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继续加强森林管护,管护森林面积3775.97万亩;完成公益林建设194.5万亩;实施中幼龄林抚育;保障和改善民生,妥善安置职工6667人,按期缴纳职工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等五项社会保险。截止2015年,完成森林管护面积4338.6万亩,占林地面积的100%,超出天保二期方案规划562.63万亩;实施公益林建设92.82万亩。
1.3 工程建设成效
截止2015年底,国家累计投资延安天保工程24.6亿元,完成公益林建设任务412.57万亩。落实管护面积3932.09万亩,管护人员2840人,签订管护合同2840份。建立管护站点196处,完成一次性安置150人。并为职工缴纳了养老等五项社会保险,维护了林区社会稳定。
1.4 主要做法及经验
1.4.1 加强监督,层层落实责任
为了真正把天保工程建设责任目标落到实处,我们坚持对工程建设实行“双线”目标管理责任制。市政府和各县区政府、市林业局和各县区林业局、市直林业局分别签订目标责任书,真正把工程建设的目标任务和责任措施落到实处。并严格按照国家林业局和省林业厅关于天保工程“四到县”考核的具体要求,每年将考核结果按成绩排名,通报全市,以达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目的。
1.4.2 因地制宜,确立新型管护机制
天保工程实施后,各国有林业局、场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将工作重心由以木材生产经营为主转为以森林资源管护为主。按照因地制宜、便于管护的原则,将森林资源划分为不同的责任区,采取“近山承包管护,远山设卡封禁”的方式,实行职工个体或联合承包管护,落实管护责任。在实践过程中,结合实际,探索出了“五定、五严、五保、一重视”(五定:即定面积、定人员、定责任、定投资、定时限;五严:即严格队伍管理、严格林地管理、严格群众烧柴管理、严格放牧管理、严格野生动物管理;五保:即保质量、保效果、保收入、保管理、保安全;一重视:即高度重视森林防火工作)的新型资源管护办法。构筑起了山头有人管护、沟川有人巡护,沟口有人守护的立体防护体系,形成了三道防线(护林点、检查站、入山路口),三支管护队伍(林政、森林公安、护林员),四级管护责任(局、场、站、护林员)的管护模式,有效地保证了森林资源的安全。
2 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2.1 工程区禁伐政策限制了正常的中幼林抚育和灾害木清理
中幼林抚育是一种营林措施,灾害木清理是一种救灾措手段,但两者均被作为采伐行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后,天保工程区的所有“采伐行为”均要上报国家林业主管部门审批。在未获批采伐批复和指标,工程区中幼林的抚育间伐、灾害木的清理都得不到政策支持,既影响了林分的质量,又伤害了林木所有者的利益。
2.2 林区基础设施建设缺乏资金保障
由于长期以来投入严重不足,国有林场基础设施大多数停留在20世纪70、80年代,林区道路年久失修,通讯不畅,森林资源培育、林区道路养护、管护站点建设、森林病虫害防治、防火设施和通讯以及林区供水、供电等资金严重不足,导致“基础设施不如农村、自主经营不如农业、生活水平不如农民”,林场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严重影响林区管护队伍的稳定性和积极性。
2.3 天保工程信息化建设滞后,监测体系不健全
由于设备购置、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缺乏专项建设资金,全市天然林保护工程管理信息系统一直处于较低水平。管理手段相对落后,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森林效益监测体系尚未建立,效益分析评价还处于定性阶段,森林资产价值得不到社会的一致认可,影响森林资源自产评估及流转工作。
3 今后天保工程建设工作建议
3.1 抓好生态林业,持续改善生态环境
进一步将天保工程作为“一号工程”进行组织实施,坚持生态优先,实行综合治理,确保工程高质量、高标准实施,把生态建设与调整工程区产业结构、促进职工林农增设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推进全市生态建设进程。
3.2 强化管护措施,提升天保工程成效
因地制宜,科学配置林种树种,调整营林结构。加大中幼林抚育及管护力度,提高质量,发挥效益。在天保工程区,严格落实“禁止开荒、禁止打井、禁止乱采滥伐、禁止方木、禁止野外用火”的五禁措施,并做好森林病虫害防治,提高森林健康水平,巩固工程建设成果。
3.3 发展民生林业,实行产业增收富民
林业产业是发展民生林业的基础,积极引导林区职开展林下种药材、林下养鸡、林下栽植油用牡丹等地方特色产业。在公益林建设、森林抚育等工程实施中聘用林区职工及林农进行施工;在森林管护过程中,采取政府购买劳力方式,按照管护需求,就近购买当地青壮劳力进行巡山管护。
4 结束语
天保工程在我市实施以来,延安的生态建设步入了恢复发展的新阶段,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森林资源持续增长,森林生态效能得到进一步恢复。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数量大幅度增加,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能力持续增强。全市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由1998年的20.7%提高到现在的45%以上。社会经济效益显著,全社会保护生态意识显著增强。砍滥伐等破坏森林资源的林政案件数量明显减少。生态环境的好转,有力地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国有林业局、场发展活力明显增强,保障了林业职工队伍和林区社会秩序的稳定,确保了森林资源安全。
S772
:A
:1005-7897(2016)22-0078-02
2016-11-7
李国庆(1979-),男,林业工程师,大学,长期从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管理工作。
王涛(1980-),男,汉族,林业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管理和林业技术推广等工作。
白宏富(1979-),男,林业工程师,大学,长期从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