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丝路精神之本的求索

2016-03-07杜文超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11期
关键词:丝路精神文化

杜文超



丝路精神之本的求索

杜文超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艺术设计系,福建漳州 363000)

丝绸之路作为古代中国与东西方交流的重要通道,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存在一些不为人知的精神本源。论文通过对丝路精神本源的研究,总结出了丝路精神中存在着无间距性、无畏性、乐观性、求真性、无私性等五个特点,分别从文化之间的交流、传播与扩散,探索未知世界,对恶劣环境的态度,探求“天下”之道,团队意识等五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旨在揭示丝绸之路精神的本源。

丝路;无畏;求真;无私

丝路又称为“丝绸之路”,是古代世界中国与国外进行贸易所形成的几条道路的统称。根据丝路的出发点以及所经过的地区的不同,可以分为西北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等。丝路从出现之始,就有着一些独特的精神特征存在。因为它所具有这些独特的精神特征,才使的丝路经过了几千年,如今依然焕发着光彩。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索分析丝路的精神,力求能找到其中的本质。

一 无间距性:文化之间的交流、传播与扩散

丝绸之路是一条记载着中外文化交流的道路,既有形也无形,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丝路是一条商路,同时也是一条东西方文化沟通之路,丝路所连接的地区和国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多民族融合区。在这条路上,随着不同时期的发展情况,文化沟通之间的主体、客体、内容也发生着不断的变化。[1]西汉时期,中原文化和匈奴的游牧文化相互渗透、融合,促进了各自文化的发展;南北朝时期,中国的养蚕织丝技术传入西方,国外一些先进技术也逐渐传入中国,如埃及的玻璃制造技术,实现了技术文化层面的交流;隋唐时期,文化交流达到了鼎盛,来自西域的胡乐、胡服、马球、赛马等活动为人们喜爱,各地留学生、学者、游历者、传教士等汇聚在长安,佛教、伊斯兰教、景教、印度教、魔尼教等宗教传入我国;明清时期,郑和下西洋打通了中国与东非的航路,茶马古道与西南丝绸之路相接,使得楚文化、巴蜀文化、青铜文化、佛教文化在交流中得到沉淀,英国东印度公司、瑞典东印度公司通过丝路,与中国进行茶叶、丝绸、瓷器贸易,促进了中国与欧洲国家的文化交流。

丝路在发展过程中,最初的贸易采用的是物物交换,以物质文化为主,物质文化交流一直是丝绸之路上最主要的文化交流形式;随着物质文化的不断交流,技术文化开始成为文化交流的一部分,中国的冶铁术、丝织技术、四大发明、医学等技术传入西方[1];技术文化交流逐渐上升到精神文化层面,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等宗教文化通过丝路传入我国,中国化的佛教、儒教、道教、民间信仰也经丝绸之路向日本、朝鲜、东南亚地区传播。

文化的传播分为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2]。文化传播有多种分类方式,仅从文化传播的方向上分,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纵向传播,表现为同一文化内知识、观念、价值规范等的传承,与我们常说的文化传递大体无异;另一种是横向传播,表现为不同文化的接触、采借,与文化输入、文化借用类同[3]。

丝路文化的直接传播主要借助以商品贸易,间接传播主要以宗教、艺术、乐器等传播为主。商品贸易是一种最直接影响最深远的文化传播方式,随着丝绸之路的发展,中原地区与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交易的商品种类也越来越多,到唐朝时贸易往来达到了鼎盛。商品贸易不仅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进行文化传播,商品本身也是文化的载体,蕴含着创造者所代表的精神文化。接受一种新的商品无形中也就接受了这种商品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宗教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代表着其发源地人们的精神信仰,属于较高层次的精神文化。宗教传播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传播,同时也携带着其他文化的传播,如印度的壁画、雕像艺术文化,希腊的乐舞文化都是通过宗教进行传播[4]。丝绸之路宗教文化传播时空演变的最基本特征为多宗教并存,与不同的地域文化相互融合渗透再传播。

丝路的文化扩散类型为多种类型的扩散方式,分别有接触扩散、等级扩散、浸染扩散、跳跃扩散、迁移扩散。

儒家文化、玉文化、经商文化、伊斯兰文化、罗马文化、希腊文化等不断的进行沟通,形成了例如敦煌文化等综合性的文化。在这条道路上,各种文化相互融合,彼此间毫无强弱之分,只有融会贯通,吸收对各自文化有益的元素,最终促进了整个思路商圈文化的发展。

古代丝绸之路的开通与交往,对东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唐宋的中兴和整个中国社会生活、文化艺术的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历史作用。

丝路对音乐文化的影响也很明显。经丝路传入我国的西域乐器,最出名的有琵琶、洋琴、钵、唢呐、锣等乐器。乐器带给诗人、词人很多的创意,出现了白居易著名的《琵琶行》中的“千呼万唤始出现,犹抱琵琶半遮面”、“同是天涯沦落人”等名句以及根琵琶本身的形制和演奏技巧创作演出了以《塞上曲》、《夕阳箫鼓》、《十面埋伏》、《昭君出塞》等一大批琵琶曲[5]。

经丝绸之路流传入我国的乐器,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被民族化、地域化,成为一种集体意识,深深的镌刻在了中华民族文学、戏曲、歌舞伴奏、民间生活等各个方面,并发挥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二 无畏性:探索未知世界

鲁迅先生曾说:“这世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探险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意义重大,它使人类不断地去发现自然的奥秘,一次次突破着认识的极限,促进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探险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每一个阶段,探险的作用都是重大的,它向人类诠释着自然界的奥秘,促进人类思维的开阔,甚至就是在看起来有点鲁莽的探险活动中,人类不经意地就开阔了一篇领域的先河[6]。丝路路途漫长,中古时期丝路沿途国家、城邦政权更迭不断,政治极其不稳定,加上气候环境情况变化莫测,探路者们要克服沙漠、戈壁等险恶环境带来的困难,还要和沿途出没的强调周旋,可以说是畏途。

自古以来,大漠、高山、海洋隔绝了中国与其他地区的交流。大漠的荒凉、飓风,高山的高度、严寒,海洋的深不可测、变幻莫测都带给人们一种畏惧感,直接的阻挡了人们去探索未知世界。丝路的开通及发展就是人们这种精神的体现。中国的封建社会主要以农耕文化为主,人们习惯于春播秋收,习惯于稳定,但是,也有一些中国人,不惧自然条件的困难,毅然用无畏的精神去探寻未知世界,并进行合理公平的沟通。

中国人探索未知世界有很久的历史,从远古时期的“蜀——身毒道”开始,到西汉时期张骞的“凿空之旅”,炎黄子孙一直在探索与遥远国家的沟通。探索的范围从北方的沙漠,到南方的原始森林、海洋等。南方丝绸之路、北方丝绸之路、蜀——身毒道等,每一条道路都充斥着艰辛和痛苦。除此之外,在欧亚大陆东西方之间还存在着若干条小路,这些小路分布于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等。这些小路就是最早的丝绸之路的雏形。

丝路的探险者们面临的危险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主要是恶劣的自然环境条件和盗匪的袭击。对于恶劣的自然环境条件,晋代的法显在《法显传》中记载:“沙河中多恶鬼、热风,遇则皆死,无一全者。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望极目,欲求度处,莫知所拟,唯以死人枯骨为标识耳。”[7]对于当时的盗匪对探险者们的危害,贞观初年玄奘在《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记载:“山西又逢群贼,众与物而去。遂至王城所处川崖而宿。时同侣商胡数十,贪先贸易。比法师等到,见其遗骸,无复财产,深伤叹蔫。”[8]

三 乐观性:对恶劣环境的态度

除了以上的两种危险外,在进行探索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未知的危险元素,在这些危险面前,人们没有后退,迎面而上,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乐观精神。人们用这种乐观的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丝路上的人们。曾经的长风漫卷、飞沙走石成了探路人眼中的独特风景,他们用自己的情怀去书写着那万里寂静的世界、去记录牧人的炊烟袅袅升起。他们习惯了驼铃的生硬,见证了古代中国西域那长久不变的场景。因为拥有那无畏的精神,他们的足迹到达了巴尔喀什湖一带。

四 求真性:探求“天下”之道

“天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为中华民族的知识体系、价值体系和实践活动提供了一个预设性的认知框架[9]。对于词性来说,“天下”是一个地理名词,“天”指的是天上、天空;“下”指下面的、更低的,因此,天下是指天空下的一切,通常用于指代“华夏世界”。长期以来,“天下”有时指“天穹之下”,有时指“四海之内”,有时等同于“中国”、“神州”等[10]。“天圆地方”的天文认知观一直影响着中国传统社会的方方面面,而且中国人一直以来都以居于“天下”的中心为荣。通过丝路,人们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同时也对“天下”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扩展了人们的视野,扩大了认知阈,同时,加快了东西方的沟通交流。

从汉朝开始,历朝历代的帝王对丝路都比较重视,其中,汉武帝刘彻打通了丝路,使丝路能够畅通,明朝朱棣对西域各部族采取了种种怀柔抚绥的政策,争取他们对明朝的归附,至少是保持和平的。明朝陈诚于永乐十一年出使,于永乐十三年回,所历哈烈、撒马尔罕、别失八里、俺都淮、八答黑商、迭里迷、沙鹿海牙、赛蓝、火州、柳城、吐鲁番、盐译、哈密、卜花儿凡等十七地,著有《使西域记》,备言其山川风俗物产,使明朝对西域有了新的认知。

五 无私性:团队意识的形成

丝路从出现以来都是一条互惠互利的道路,是一条信息互换的道路,商业的往来给所有参与的国家带来了利润,同时,这条路也见证了人们之间那种互助的精神。在面对恶劣的环境时,单个人在自然面前显的是那么渺小,那么无助,只有互助,才能走出一条道路,迎接胜利。

古代往来于丝路的商队,从其组织结构来说,大多为混合型商队,而不是由某一个单一民族所组成的商队。有的商队中有学者、传教士、工匠、僧侣、艺术家、或者驼队等。他们在丝路上相互帮助,相互搀扶,最后的目标是走到各自的目的地。这种相互协助的精神在丝路的数千年历史中是最典型的性质。

在丝绸之路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凭借着坚韧的丝路精神,完成了人类史上的奇迹,用自己的血和汗,一步步地走出了丝路。在这条道路上,人们是平等的,友好的。时至今日,丝路精神仍然值得我们去认真的学习,研究,并从中找到适合于现代社会的精神特征。

[1]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01-103.

[2]薛东前,等.文化交流、传播与扩散的通道:以中国丝绸之路为例[J].西北大学学报,2013,(5).

[3]李瑞哲.古代丝绸之路商队的活动特点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2009,(3).

[4]张泽洪.贝叶经的传播及其文化意义:贝叶文化与南方丝绸之路[J].贵州民族研究,2002,(2).

[5]何玉人,何燕漪.丝绸之路文化传播的历史影响:丝绸之路乐器的传播及在戏曲中的运用[J].艺术百家,2013,(1).

[6]吴娟.浅析探险精神及其首要条件[J].才智,2009,(4).

[7]法显.法显传[M].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五十一册.

[8]慧立,彦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4:54-56.

[9]李宪堂.“天下观”的逻辑起点与历史生成[J].学术月刊,2012,(10).

[10][美]柯岚安.中国视野下的世界秩序:天下、帝国和世界[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10).

(责任编校:张京华)

G215

A

1673-2219(2016)11-0049-02

2016-03-15

杜文超(1981-),男,硕士,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艺术设计系讲师,研究方向为传统文化和艺术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丝路精神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丝路梦
谁远谁近?
丝路
拿出精神
梦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