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视阈下高校国防教育创新研究
——基于某高校的思考

2016-03-07张冬胜陈雄军

关键词:国防教育学生

张冬胜,陈雄军

(1.福建师范大学 人民武装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2.华侨大学,福建 泉州 362021)

新媒体视阈下高校国防教育创新研究
——基于某高校的思考

张冬胜1,陈雄军2

(1.福建师范大学 人民武装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2.华侨大学,福建 泉州 362021)

改革创新是发展的源泉,新的时代条件下,高校国防教育要贯彻落实“深化国防教育改革”的战略部署,就应该加大国防教育工作创新的力度,适应新媒体环境带来的巨大变化,努力探索新媒体的特点,发挥新媒体的作用,不断推进高校国防教育工作,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贡献力量。

新媒体;国防教育;创新

近年来,国家全面改革不断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步入关键阶段,国防教育工作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发生了巨大变化。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先后提出“加强国防教育”和“深化国防教育改革”的要求,作为全民国防教育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高校国防教育,应该积极作为,发挥优势,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途径,加快推进国防教育改革,特别应该重视新媒体这一途径在高校国防教育中的应用。

当前,以微博、微信、微视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应用受到了广大高校学生的欢迎,使他们的学习、生活呈现“移动化、网络化、碎片化、视频化、互动化”的特点。不仅课程表可以通过手机获取,课程也可以通过“慕课”来进行学习,各类新媒体应用成为他们获取信息、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因此,如何加强新媒体视阈下的国防教育,使之受到广大高校学生的欢迎,进而成为全民国防教育改革中的亮点和突破,是当前高校国防教育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新媒体的特点及对高校国防教育带来的影响

相对于传统媒体(报纸、电视、广播等)而言,新媒体是指在数字化和网络化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新媒体(网站)、移动新媒体(APP)和数字新媒体(IPTV)等等,其信息传播具有以下特点:

公开多元性。新媒体环境下,网上与网下边界日益模糊,网上和网下的信息越来越交织在一起。所有的信息都更加公开,只需要连接网络,学生就可以自主地寻找和接受国防教育相关信息。同时信息的传播主体也日趋多元化,任何人都可以利用自己的新媒体传播国防教育信息和观点,差异化的传播有可能对学生原有的国防教育知识体系产生冲突,使得学生对复杂多变的国防形势产生疑惑,进而影响学生的国防观念。

自发互动性。新媒体使得学生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参与意识也越来越强。学生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国防知识进行自主学习、了解,也可以借助设立微博互动话题、微信朋友圈转载等方式传播国防知识,邀请同学和网友进行讨论和交流,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通过各方的互动,得出最终结论,达到国防教育的目的。

即时便捷性。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传输效率大大提高,特别是移动客户端的相关应用,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信息制作周期限制,做到了“实时”发布和传播信息,尤其是世界军事动态、国防改革热点话题等。同时也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加便捷,人们通过手机等移动媒体,就可以随时随地、方便快捷地学习国防知识,并且实现有效互动。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新媒体技术所具有的匿名性和难控性等特点,使得信息出现人人传播、多向传播、海量传播的特点,网络信息量爆炸性增长,容易产生一些不合理、不准确的信息,对于这些信息的真伪,要进行及时的甄别和纠正,实现良性互动,避免错误信息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

二、某高校校园新媒体工作开展的情况

据《中国校园微博发展报告(2015)》统计,截止目前,微博上的青少年用户已经超过5000万名,其中大学生占比为70%。各类高校正在积极主动地加强网络阵地建设,有110所211高校已经在新浪微博上开设官方微博。可以说,新媒体已经渗透到大学校园的各个角落,很多高校也已经认识到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和学生管理等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对新媒体的运用已成为许多高校的常态工作。某高校为全国首批高校共青团网络新媒体转型创新试点单位之一、全国首个高校新媒体人才培训基地,在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学生工作和思想教育方面具有一定的特色。

一是建立传播体系。从2011年开始在探索高校新媒体工作以来,该校根据新媒体所具有的特点,结合青年学生思想状况和自身需要,构筑了“五微五阵地”的新媒体体系,在学校、学院、年级、班级、学生组织(社团)5个层级推动建设微博,建立网络化、立体式的新媒体体系,涵盖了学校行政部门、校级学生组织、各学院两委、年级两委、团支部和学生社团等。通过体系,学校的各类信息可以迅速地传递到学生手中,师生们的问题也能够直接与学校部门进行沟通。

二是创新教育内容。该校在教育内容中重构话语体系,适应新媒体传播特点,对传播内容进行重新建构,生产日常化、形象化、艺术化的教育内容,融入传统文化、时尚文化和校园文化,把握积极正面的导向,提供青年学生乐于接受,积极向上,方便学习工作生活的信息内容。例如用“四年宿舍情,且行且珍惜”、“考试不是谈恋爱,不要眉目传情”等生动活泼的网络化语言,结合网络热点事件和校园大事件来吸引学生关注,并充分引导,加强网络素养教育,使校园新媒体成为传播健康有益信息和文明理性表达意见的新平台。特别是注重网上、网下的有机一体化融合,将官方微博、微信推送内容与线下活动相结合,加强网上网下的活动设计,网上网下联动并进,发挥校园“微”体系集聚放大优势,不仅了扩大了教育内容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还引导学生用实际行动响应团中央三走行动。

三是建设管理队伍。首先是加强指导教师的新媒体素养,更新教育者的知识体系,将新媒体理论知识运用于具体实践中,在指导学生中发现新媒体工作的薄弱环节,不断查缺补漏,把握新媒体的可控性。

其次是选拔了一批熟练掌握新媒体技术,政治素质较高的学生干部形成新媒体运营团队,对其进行新媒体运用能力、语言内容筛选、微博营销定位等业务培训。还聘请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微博运营专家、传播学、心理学教授等成立校园新媒体工作顾问团队,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把脉,不断创新新媒体工作模式

四是打造新媒体品牌。该校结合青年学生活泼、青春、喜爱接受新事物的特点,结合共青团和学校元素,先后打造了校团委“小葵”和学生服务联动协调中心“小联”两大新媒体品牌。“小联”协调解决了1000多个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得到了同学们的肯定和认可。“有困难,找小联”,已经成为了许多同学遇到问题时的第一反应;“小葵”则借助“萌萌哒“的形象,成为青年学生的小伙伴。新媒体品牌的良好形象使学习、生活在校园中的师生会产生自豪感和荣誉感,并形成了该校独特的校园文化,成为该校青年师生正能量的象征。

三、加强新媒体视阈下高校国防教育的思考

(一)内容为王,提升国防教育吸引力

开放的新媒体能够提供最新,最全面的国防军事动态以及国际国内热点时事等国防教育相关内容。因此,要摒弃原有教学模式中内容老旧,表达单一,传播对象窄,互动能力不足的情况,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丰富和创新教育内容。要寻找焦点,充分利用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如抗战胜利70周年,建党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国家公祭日等制作精准短小、鲜活快捷、吸引力强的教育内容,同时对大学生入伍政策、直招士官政策、军队文职干部招考、军队改革要点等学生们关注的焦点进行宣传;要突出亮点,不生搬硬套、简单罗列和转载文章,做到有取舍有针对。在加工内容的同时进行信息整合运用多媒体表现形式,利用图像文字、视频音频等生动活泼地表达国防教育的内容,同时转变话语体系,采用平民话语与青年话语,采取HTML5网页制作等交互性新形式,结合网络热点熟练应用网络话语体系,转发“军报记者”、“央广军事”等官方国防教育公众微信号的文章如《武警新疆边防总队新训大队“么么哒”政治教育方式》,紧跟范冰冰与李晨热点话题《“秀恩爱?来看看军队版‘我们’”》,《“军营那么美,我想去看看”》等,切实增强国防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加强互动,结合新媒体传播特点,在微信、微博之外再通过校内网站、校园贴吧、班级QQ群等辅助空间,开展线下活动,利用社交网络上弱关系与强关系相交织,通过吸引学生对教育内容进行讨论和反馈等,提高学生对国防教育的关注度、参与度,灵活发挥新媒体的功能,实现在互动中进行教育。

(二)队伍为本,加强国防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要加强高校国防教育队伍建设和师资力量资格论证,加强人才引进,引进具备互联网思维,熟练掌握新媒体技术,具有较高学历的军事专业硕士生甚至博士生进入国防教育教师队伍;加强军地互补,派遣一批在作战一线、军事科研一线、军校教育一线的兼职教师充实国防教育教师队伍;加强学习进修,通过脱产学习、在职进修、培训交流等提高现有国防教育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培养造就一支与时俱进,坚持创新,纪律严明,业务精通,具有较高新媒体素养的国防教育教师队伍,使之能够在新媒体环境下积极参与国防教育教学的研究,探索切实可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使高校国防教育易于被学生接受,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主动性。

(三)创新为要,构建国防教育新载体

新媒体时代,青年学生获取信息、接受信息的方式发生根本变化,“网络一代”“拇指一族”成为学生主体。我们应当认识到新媒体给国防教育带来了新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并且积极运用它,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平台开展国防教育,如上文提到的某高校就在军训期间通过官方微博、微信开展“军绿风情”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包括“各院军训风采”、“军训那些事儿”、“唱响军训”、“内务秀秀看”、“迷彩心声”、“军训漫画日记”、“军绿心声”等专题,不仅展现了学生的良好精神面貌,激发了学生的军训热情,还提升了学生对军训的认同感;以微动漫、微电影、微图集等隐性包装和二次演绎的方式宣传国防军队改革成就,利用移动互联网开发军事游戏,创作刊播国防和军事题材优秀影视作品,增强大学生代入感和临场感,使国防教育从平面走向立体,从静态趋于动态,从单调变为丰富;推进国防教育平台与社交平台对接,将线下活动引入线上教育,增强国防教育平台粘性,根据网上国防教育的相关内同开展富有思想内涵、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类活动,如真人CS对战、兵棋推演比赛、国防教育基地参观等等,使学生在参与中接受国防教育,实现网上网下协调发展,良性互动。

国防教育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国家“十三五”规划中已明确提出要“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全民国防教育,强化全民国防观念。”高校作为青年学生接受国防教育的主阵地,要广泛借力新媒体,积极助推高校国防教育的深入,增强青年学生的国防意识和观念,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汇聚强大正能量。

[1]马水锋.新媒体视域下加强大学生国防意识教育的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8)

[2]张年祥,康发顺.高扬主旋律 聚集正能量——2014年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综述[J].国防,2015(4)

[3]许建萍.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索——以福建师范大学“五微五阵地”微博体系建设为例[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2(12)

[责任编辑 王云江]

Innovative research of the defense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in the perspective of new medias——Based on one university

ZHANG Dong-sheng1, CHEN Xiong-jun2
(1. People's Armed-Forces Institute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350007, China; 2. Huaqiao University, Quanzhou 362021,China)

Development originates from reform and innovation, given the conditions of the modern era,“Intensification of Reform in the Defense Education” should be implemented in the Defense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Universities should intensify innovation on the Defense Education, adapt to the changes brought by New Medias, probe into new characteristics of New Medias and take full advantage of them, aiming to promote Defense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to strengthen its relevance and effectiveness for the intensification of reform in the national defense and the army.

new media; defense education; innovation

10.3969/j.issn.1673-9477.2016.03.021

G64

A

1673-9477(2016)03-067-03

[投稿日期]2016-06-16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立项(编号:FJJKCG15-087);2015年度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 编号:JAS151584)

张冬胜(1972-),男,福建仙游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国防教育、高等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国防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全民国防 筑梦国防
国防小课堂
国防小课堂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赶不走的学生
知国防 爱国防 等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