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为师魂,赞为师语
——浅谈老师的教育情怀

2016-03-07冯高朝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倒数老师孩子

冯高朝

(咸宁实验外国语学校,湖北 咸宁 437100)



爱为师魂,赞为师语
——浅谈老师的教育情怀

冯高朝

(咸宁实验外国语学校,湖北咸宁437100)

毛主席曾说过,“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还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梁启超先生也曾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社会的主人,是国家的未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一个国家、名族的兴衰,离不开教育。邓小平曾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青少年的教育,可谓责任重大、意义深远。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需要教育,教育更需要爱。我国现代教育家夏丏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一名优秀的老师不但需要旁征博引深入浅出的渊博的知识、妙手丹青点石成金的高超的技能,更需要“俯首甘为孺子牛”、洒下讲台都是爱的教育情怀。一个老师要具有怎样的教育情怀呢?

一、爱为师魂

有人问,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一个条件是什么?是满腹经纶、学富五车的渊博知识,还是老马识途、驾轻就熟的宝贵经验?不,这些都不是!有了这些条件,你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技师,一名出色的医生,但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首先需要有海纳百川、有教无类的大爱情怀,要有不厌其烦、循循善诱的耐心和关怀备至、视若己出的爱心。

鲁迅先生有句话:“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爱是教育的基石,教师心中有了爱,才会有温和的目光、慈祥的笑容、宽广的胸怀,才会对学生充满信心和爱心。全国劳模、北师大林崇德教授曾经说过:“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教师对学生的爱,实质上是一种”春蚕到死丝方尽”的付出和“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爱护。这种自然、纯真的爱,是教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忠诚于教育工作的情感基础。

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把传授为人处世之道放在了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教师职责的前面。学校是孩子生活的地方,少年是孩子成长的年代,教书育人首先要让孩子们快乐、健康地成长。孩子的教育不只有成绩和分数,还有道德和品质;孩子的成长不只有学习和考试,还有自由和快乐。

近年来,随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目标的不断深入,教育改革有了显著的成效。但“一卷定终身”的高考机制余热未消,九年义务教育也过早、过多地打上了“打基础、出成绩”的烙印。成绩和分数,仍然是老师和家长主要的教追求目标,也正是成绩和分数,催生了当前教育急于求成、功利浮躁的一面。

我看到过,自己也经历过老师们对待不同成绩的孩子的不同态度。好孩子,聪明伶俐、思维敏捷,乖巧听话、成绩优秀,老师教育起来有如顺水推舟,轻松愉悦。而差生(或称为后进生)呢,或是基础不牢、习惯不良,或是学习兴趣淡薄、启而不发,或是已然发展为性格叛逆、不服管教,老师教育起来,大有劳力伤神之感。但不容我们忽视的是,恰是这样的“差生”,才是真正需要我们更加关心并提供帮助的人。

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人生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在人的一生成长中至关重要。“养不教、父之过”,孩子的不足之处,大多源自家庭教育的缺失。有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或精力不够,或意识不强、方法不妥,没有养成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知识基础,在长年累月的教育缺失中,造成孩子落后的学习面貌。但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可塑性、发展性,一颗幼苗,谁能知道它将来能长成多高、多大?一双翅膀,谁能知道它能飞得多高、多远呢?

我曾经有个名叫全智的学生,遗憾的是他的成绩与他的名字相去甚远。初一入学以来就表现出不听讲、不交作业的种种惰性。在又一次上课捣乱被老师送到我办公室后,我终于忍不住了,谈话变成了训斥:“你三番五次……,你隔三差五……,你如此不爱学习,在小学是不是倒数第一?”这不是一句问话,是我对这个孩子的极度不满和愤怒;“倒数第一”不用怀疑,是断然如此;找到他“倒数第一”的弱点,以此为筹码,以后要听从老师的教导。我压根儿没想着他的回答。但,他回答了,而且很确切:“我不是倒数第一,我是倒数第二”。我顿时一愣,他居然拿倒数“第一”和“第二”的字眼跟老师“顶嘴”,这分明是不服从管理!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今天“hold不住”这个孩子,恐怕以后我都得听他的了,那就来真的吧!“你不是倒数第一,那倒数第一是谁?”,“是佘××!”。好啊,还要说瞎话!“好,你等着,如果今天找不出佘××,看你还有何话说。”我怒气冲冲地找到全校学生花名册查询,居然真有此人!我进一步打听该生的学习情况,他的语文班主任来了一句:“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才会交作业。” 我的个神啊!我怒气全消,看来这个孩子并没有撒谎。他虽然成绩差,但他诚实。后来通过和家长打电话了解到,家长忙于生计,缺少对孩子的关注,又没多少文化,缺少对孩子的辅导,孩子的成绩一直很差。是啊,孩子就像一张白纸,父母才是那支画笔,卷中的风景全在于画笔的描绘。这个孩子的现状,不正是我们教育对孩子的亏欠吗?我和科任老师们交流,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上课时多关注、多表扬,作业从难度和数量上循序渐进。同时,我“提拔”他为“纪律委员”,负责管理全班同学的考勤和课堂纪律情况。“己不正何以正人?”,从此他不但以身作则遵守课堂秩序,还在班级管理当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巩固了自己的地位,获得了自信和尊严,变得活泼开朗。他学会了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在班级各项活动中积极表现自己,乐于助人,积极上进!在一次运动会的时候,广播里突然高声传出“××班×全智同学在操场上捡到200元而上交”的表扬通讯时,我一点都不觉得奇怪:他在健康地成长!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孩子未必一定要做一名科学家、宇航员音乐天才、书画大师,他(她)还可以做一名技能娴熟的工匠忠于职守,不也可以贡献自己的力量吗?做一个质朴勤劳的农民,自食其力,不也能获得幸福的生活吗?

冰心曾说:要让孩子像野花一样的成长。每一个孩子就如一颗种子,里面藏着根茎、叶片、花朵,在合适的条件下自然会生长出来。迪斯尼电影《花木兰》里父亲指着一树花朵对选秀落选的木兰说:“你看,今年的花儿开得多好啊,但那儿还有一朵没有开,不过我肯定,当它盛开的时候,一定是万花丛中最美丽的一朵”。如果我们真是园丁,请我们给出爱心和耐心,静静等候每一朵花蕾的盛开。

二、赞为师语

莎士比亚说:赞赏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有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生活中从来就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欣赏他人就是善于用发现的眼光去赞美别人的优点,鼓舞别人的信心,给被人带去满足和快乐,从而建立融洽的关系。我们不一定喜欢我们所赏识的人,但一定喜欢赏识我们的人。《学记》有云:“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对于老师,只有得到学生内心的认可,学生才能对老师的教诲和要求欣然接受,才有老师实施教育的前提。

记得有一届,临近中考的时候,为了鼓舞学生们的士气,班主任和我们科任老师决定进行一轮家访。为了赶时间,一放学就出发了,先到离校最近的一个叫黄刚的孩子家。妈妈还在厨房做饭,孩子已经在书房里开做起了作业。我有点意外,这不是我平常所常见到的学生放学后先打开冰箱喝点饮料再打开电视坐在沙发上休息一会儿的那种情形。我走近一看,孩子在做的,是我最后一节课时发的一张家庭作业试卷,而且已经做完好几题了。放学才不到20分钟呢!化学是初中的一门小科目,每一届我带的班多,学生也多,不是每个学生我都很熟悉,比如这个叫黄刚的孩子,成绩一般,课堂表现也中规中矩,想象中应该是得过且过、边学边玩的那种。今天他争分夺秒、勤奋好学的表现着实让我深感意外并倍受感动!第二天化学课,我当着全班的面,讲说了这个故事,并深情地说:“黄刚同学忍着饥饿,把学习摆到了第一位,听老师的话,积极主动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值得我们每一个同学向他学习!虽然说离中考的时间不多了,但越是你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越是你奋起直追最早的时候。有志者事竟成,只要我们奋勇拼搏、永不言弃,倍道而行、加倍努力,我们一定会成功的!”我的有感而发,既是表扬勉励黄刚同学,也想借以激励全班。但我分明感觉到黄刚同学学习状态有了明显的改变:他开始上课举手了,提问也多了起来。我也在更多地关注他、表扬他,他的成绩也不断有了进步,直到中考传来喜讯:他被录取了!表扬,究竟藏着多少魔力?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一个冷漠的眼神、一句无情的话语,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老师是教练,而不是裁判,老师的任务是帮助孩子的成长,而不是为孩子贴上鉴定的标签。不同的人,不同的能力发育是不一样的,正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多一把衡量的标尺,就会多出一批人才。牛顿小时成绩平平,还曾中途辍学,但这并没有阻碍他成长为一代科学巨匠。爱因斯坦3岁才学会说话,10岁才能上学,是同学和老师公认的“笨家伙”,但他最终成为伟大的物理学家。一个孩子的发展空间还很大,我们永远不要说出伤害孩子的话。我曾经看到一个幼儿园的小女孩,当妈妈介绍对面的阿姨是“老师”时,孩子立即吓得躲在妈妈的身后。一个孩子为什么见到“老师”就害怕?有一个老师跟一个小孩子玩丢皮球,老师把皮球丢过去,小孩没接住,老师说:笨死了,连球都接不住。小孩很惭愧。接着孩子把球丢给老师,老师也没接住,小孩正准备得意,结果老师又说了句:笨死了,连球都不会丢。试问,嘴下毫不留情的老师孩子能不怕吗?有人说,要毁掉一个孩子,莫过于每天对孩子说一遍:你真笨!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谴责;如果孩子生活在讽刺中,他就学会自卑;如果孩子生活在表扬中,他就学会感激;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自信。有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

关爱才会可爱,扬长才有特长。卡耐基说:“使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就是赞美和鼓励。”教师心中有爱,才会觉得学生可爱,才会看到学生的可爱之处。习总书记也曾说过:爱心是学生打开知识之门、启迪心智的开始,爱心能够滋润浇开学生美丽的心灵之花。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就是爱,爱就是教育!

文章编号:2095-4654(2016)05-0150-03

* 收稿日期:2015-12-20

猜你喜欢

倒数老师孩子
惊喜倒数日历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老师,节日快乐!
孩子的画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