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2016-03-07胡晓梅

关键词:妇女马克思主义发展

胡 帆,胡晓梅

(湖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南 株洲 412007)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胡 帆,胡晓梅

(湖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南 株洲 412007)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20世纪初就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成为党从事妇女工作、进行妇女运动的指导思想;党的几代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胡锦涛、习近平等积极地探索中国妇女问题的特殊实践途径,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内涵,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妇女观的形成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妇女解放;中国妇女问题

“如果少了妇女的酵素,相信了解历史的人都十分清楚,那些伟大的社会变革是不可能完成的。女性不论美或丑,都可将她们的社会地位作为一个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指标”。[1]换言之即是广大女性在社会的发展、变革中始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国,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也具备了较好的传播基础。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指导,党的几代领导人积极地探索中国妇女问题的特殊实践途径,并在我党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下,融合、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根本上解决与中国妇女相关的各类问题,我国妇女事业因此得到了快速健康的发展。

一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概念和内涵

(一)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概念

对妇女多个方面的问题提出的根本看法及基本观点就是所谓的妇女观。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指出:社会意识产生的前提是社会物质的存在,换言之也就是当人们具备了一定的社会物质基础,才有可能生产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意识。而与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相对应的社会意识也是不一样的,也就是社会意识会随着社会发展的变化而发生变化。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和阶级的出现,女性的社会地位不断跌落,社会存在反映在人的头脑中,就产生了与之相对应的社会意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也是这样产生的。

党的领导人江泽民同志曾经深刻而全面的论述过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内涵,他指出:“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指运用辩证唯物论和唯物史观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社会发展过程中妇女的社会作用、社会权利、社会地位的演变和妇女争取解放的途径等问题的分析和概括”。[2]简言之就是结合辩证唯物论与唯物史观来进一步探索、研究人类发展过程中妇女所面临的各类问题。

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研究自古以来妇女所受到的种种歧视、压迫以及不平等对待的现象,提出了解决妇女问题的方法。这说明如果脱离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不可能得到健康发展的,这一理论也就失去了其自身的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内涵

1.妇女受压迫的根源:私有制对妇女的剥削。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了社会分工的两个产物,一是私有制,一是阶级。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逐步演进,石器被金属工具取代,继而社会出现两次大的分工,即畜牧业和手工业先后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由于社会的分工,男性在创造社会财富的过程中逐渐居于主导、核心地位,而相应的妇女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逐渐失去,也就是在社会生产中,妇女逐渐被排除在外,这样的结果必然使得女性在经济方面逐渐失去与男子平等的地位,甚至以男子附属品的地位而存在。除此之外,由于妇女的特殊身份,造成她们在生育方面的地位也开始滑落。后来婚姻制度发生了变化,即对偶婚转变为个体婚,而个体婚制的家庭是以私有制的存在为基础的,为了对私有财产进行继承和保存,家庭中的男子对妇女的统治就自然而然地建立起来了。特别是在私有制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形成的一夫一妻制从根本上颠覆了两性的关系,换言之就是,在社会中妇女的社会地位越来越低,逐渐成为被压迫被剥削的对象。[3]

2.妇女解放的标志:人类的彻底解放和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相对于其它哲学而言,不同之处在于彻底地解放全人类和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当然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目标和归宿点。个人的发展首先得依赖于社会的发展,只有社会发展了,生产资料能够满足所有人的基本需求了,人类的彻底解放和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才会成为可能,这样阶级社会男女不平等的根源才可能消除,妇女也才会获得真正的解放和发展。

3.妇女解放的先决条件:参加社会劳动。恩格斯指出:“要解放妇女,必须让女性重新回归公共事业”。[4]也就是说妇女只有从事社会生产劳动,才能找回她们的尊严。要解放妇女,其首要条件就是参加社会劳动,当然了这也是提高女性社会地位的前提,是广大女性有机会得以自由发展的根本保证。只有妇女的家庭劳动成为了整个社会生产劳动的组成部分,同时家庭私人劳动消失的时候,社会生产劳动和家庭劳动的分工才会解体,妇女才能彻底的获得自由。

4.妇女解放的道路:投身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妇女要获得真正的解放,只有参加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废除那些制约妇女发展的私有制度,才能为维护妇女的各项权益提供有力保障。马克思、恩格斯这样认为:“如果没有同时让无产阶级使整个社会彻底地摆脱压迫和剥削,也就不能够让自己在资产阶级的控制中解放出来”。[5]所以要实现妇女解放的最终目标,必须投身于无产阶级运动,只有无产阶级自身强大起来了,翻身成为社会的主人,才能改变社会的现状,才能实现妇女的解放。

5.妇女解放的主体力量:广大劳动妇女。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妇女解放,是妇女自己解放自己,依靠的力量也只能是妇女自身,只有依靠自身的力量才能将广大劳动妇女由自在群体变成自为群体。马克思主义者在早期的时候,也认为妇女解放的主体力量是占妇女人数比率重大的劳动妇女。在历史的发展中,人民群众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是最坚实、最有力的促进社会变革的力量之所在。当然广大的劳动妇女也包括在其中,因此广大劳动妇女应具备主体意识,逐渐摆脱长期形成的依附男性的被动意识,主动承担起解放自身的重任。

二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中国的传播

(一)早期萌芽

毋庸置疑早在十月革命之前,中国无政府主义者介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得到了较好的传播,这比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宣传早了一步,并且马克思主义理论后来的快速发展,是得益于无政府主义者的早期宣传的。[6]在这里要强调的是,中国的无政府主义者在早期接触、介绍、宣传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时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且他们是最早的传播者。早在1907年,东京出版的《天义报》,就已经传播、诠释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7]这个时期,由法国巴黎出版的刊物——《新世纪》,也发表了一些宣传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文章。这些表明妇女问题已经进入了当时资产阶级的视线,并随着早期中国无政府主义者传播外国的先进理论而进入中国。由于这些文章没有对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进行系统全面地表达与阐述,这种介绍仅仅是单纯层面的,并没有什么深度可言。但这足以表明,在20世纪初,正是由于无政府主义者的早期宣传,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才得以在中国传播。

(二)广泛传播

如果要列举一个中国近现代史上思想解放的重要时期,那么五四运动时期首当其冲,这个时期不仅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也促进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激发了女性坚持与束缚她们的封建思想作斗争的勇气,让广大女性开始自主的追求自由,追求个性解放。五四运动对广大女性思想产生的激荡,为中国进一步运用、发展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开辟了道路。

十月革命之后,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以陈独秀、李大钊、向警予等为代表)开始积极探索在当时的中国即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的中国,应如何开展妇女运动,如何实现妇女解放等一系列问题。那么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得以在中国宣传并组织妇女运动的指导理论是什么呢?通过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探索,比较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思想体系已初步形成。其思想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下的社会现象,即广大妇女还处于弱势地位,还处于受剥削、压迫的地位;二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妇女解放的根本目标;三是积极投身无产阶级革命是妇女解放的唯一途径;四是妇女解放的最根本、最基础的依靠力量是广大的劳动妇女。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正是在以上思想的指导下,积极宣传并组织广大妇女的解放运动的。这说明十月革命之后,我国早期的无产阶级革命者已经把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作为指导中国妇女运动的理论,将它广泛传播开来。

(三)最终确立

在1921年党的一大上,中国共产党人已经开始认识到妇女同胞地位的重要性,并在会上提到对妇女问题略谈大要。准确的说在1922年党的二大上,我国才真正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并通过了有关妇女的三项决议。1923年通过的《妇女运动决议案》进一步明确了党对妇女运动所采取的基本策略及方针、政策等。

《妇女运动决议案》做出的有关妇女运动问题的决定,即为了加强对妇女运动的领导,决定采取相应的组织措施,具体措施包括创办专门的妇女刊物、设立妇女运动委员会及相关机构等。20世纪30年代,我国先后颁布的有关妇女婚姻问题的条例和法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条例》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法》,它们是充分考虑了中国实际和妇女问题的产物,贯穿了彻底的反封建的思想和精神。新中国建立后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就是在这两部法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的。全国解放前夕在党的关怀和指导下,全国妇女联合会,这个全国统一的妇女组织在我国建立了。新中国的成立不仅使我国的历史进入了崭新的一页,它同时也为我国妇女的解放事业翻开了新的篇章。

毛泽东通过对中国妇女问题充分的和深入实际的考察,将中国妇女解放的实践和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紧密结合,概括出了符合中国实际的理论。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提出“四大绳索(政权、族权、神权、夫权)”束缚了广大的中国妇女尤其农村妇女思想;二是提出逐步通过阶段性胜利最终取得妇女的解放;三是指出要衡量革命是否胜利,妇女是一个关键的力量;四是提出妇女要在经济上获得独立,就应该让她们参与社会生产,只有如此妇女解放的根本条件才能得到保障;五是主张建立健全妇女组织,认为这是妇女解放最为关键的部分。由以上论述可知,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中国运用和发展的集大成者,他的理论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具体实践,在中国妇女运动史上已经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所以说毛泽东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科学总结和概括对妇女解放运动的影响是深远的。

三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运用和发展

广大的妇女解放运动是无产阶级运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要充分结合各时期的特殊要求。[8]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妇女问题又遇新的挑战:妇女参政率低、就业困难、受教育水平低、婚姻家庭矛盾等。这些问题已深深地触及到了社会实际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启示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理解、运用和发展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就找不到与当下社会所面临的妇女问题相契合的理论,也就更加难以找到解决妇女问题的出路。

所以我们只有回归现实,以全新的视角理解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并以时代为契机科学的阐述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不断充实、丰富新的经验和认识,使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得到进一步的发展。21世纪初,在这个全新的社会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妇女观重新获得了发展的机遇。党的领导人历来重视妇女问题,改革开放后的四届领导人分别结合自身所处的时代特点,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一)邓小平的妇女观

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妇女解放理论的特殊性,邓小平的妇女观正是结合了中国的这一实际,是改革开放时期妇女运动的最新思路。邓小平妇女观的主要内容有: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要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国情为基础。虽然妇女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但是受落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妇女解放道路依然困难重重,只有认清这一国情才能制定出应对妇女问题的正确策略;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指导妇女解放,在坚持探索中国自身妇女解放道路的基础上,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关于妇女解放和社会发展的论述。解放妇女的思想就是要打开她们观念上的枷锁,通过宣传、立法等方式鼓励不同阶层妇女之间进行交流和协作,支持女同胞们走出国门,拓宽眼界和见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物质基础方面入手解决妇女问题,因为阻碍中国社会妇女解放的最根本原因是生产力不发达。生产力落后妇女就不能摆脱繁重家务劳动的束缚,不能参与到社会化生产中来,妇女在社会中的经济地位也会受到影响,所以要将妇女工作的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从体制上解放妇女,要坚持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的平等性、竞争性和开放性,使妇女能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发挥自身更大的潜能、增强性别主体意识;妇女的参政思想,妇女参政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要紧抓妇女教育,重视妇女干部的培养;妇女工作一定要管本行、议大事,[9]管本行就是经常性的开展工作,这些工作有助于培养妇女的素质、建设和谐的家庭、搞好勤俭持家。议大事就是妇女群众也要树立长远的眼光、关心政治、走出国门。总之,在开创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在妇女解放的事业中,邓小平同志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他为中国的妇女解放事业开创了新的发展环境。

(二)江泽民的妇女观

党的第三代领导人江泽民同志1990年在妇女节纪念大会上的讲话,1995年在世界妇女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系统地概括了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加之后来在实践中对妇女问题的探索,最终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江泽民妇女观的主要内容有:号召在全党全社会都要树立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并从对妇女被压迫、妇女解放程度和妇女解放条件的认识,对妇女解放是一个历史过程和妇女在历史、社会中的伟大作用的认识等等方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内涵;确立男女平等是一项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女性同男性一样不但是社会存在、变革的受益者和主体,还对人类的繁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只有妇女参与全面发展,人类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男女平等的国策对我国妇女解放事业产生了跨世纪的影响;吸收和借鉴西方的性别观点,将其纳入妇女问题决策的主流,给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这个打破常规的举措,使我国的妇女工作与世界先进潮流接轨。在理论层面,立法、公共政策和纲领层面扶持妇女参政,在实践层面培养妇女参政。他提出,要健全制度、创造有利的政治环境,要构建多渠道的参政方式,还要提高参政妇女的综合素质,把维护妇女权益的政策上升为国家法律,颁布妇女权益保障法。重视妇女在参政、就业、教育、婚姻家庭和健康等方面的权益保护,运用立法、组织和政策等手段,有力地保障了妇女的各项权益。关于中国妇女的发展方向问题,他提出,要提高妇女自身素质,弘扬“四有”“四自”精神,营造家庭美德,不断进取,要具有高瞻远瞩的世界眼光。关于妇联建设问题,他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领导,重视基层妇联工作,注重妇联干部队伍建设。总之,江泽民的妇女观为妇女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南,规划了战略性的蓝图。

(三)胡锦涛的妇女观

胡锦涛妇女观指导下的实践,在新时期促进了妇女地位的显著提高,促进了妇女素质的全面提升,妇女权益保护取得新进展,中国妇女逐渐融入世界发展潮流。胡锦涛妇女观的主要内容有: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推动妇女解放事业发展的思想武器,要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彻到妇女发展的方方面面。在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中,鼓励妇女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当中来,促进妇女事业发展,满足妇女新需求、解决新问题,最终实现妇女全面发展;倡导“性别和谐”,发挥妇女“半边天”的作用。建设和谐社会离不开妇女这一巨大的人力资源,也离不开女性和男性的共同参与、相互合作的实践。通过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真正认识到了性别平等与两性和谐发展构建的重要性;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观点,促进妇女全面自由的发展。以人为本是妇女解放的价值体现,要重视妇女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并尊重妇女的价值、尊严、需要及诉求。尊重妇女的主体地位,发挥她们自觉、自主的能动性,推进妇女解放进程;保障妇女各项权益,实现妇女的发展。从法制层面改变妇女命运,要贯彻执行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从组织层面保障妇女权益,要提高妇联建设水平和培养女干部。从提升妇女素质层面讲要重视教育和培养,从国际层面壮大妇女事业要加强与世界妇女运动的联系;妇女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有着重要地位,妇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半边天,是生态文明的维护者,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等;重视妇女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妇女的健康关系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妇女的文化素质事关民族复兴,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妇女头脑;正确认识妇女发展,妇女发展的前提是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妇女发展的主体力量是妇女自身,要正确处理男女平等、妇女发展与性别和谐的关系,[10]妇女发展要放眼世界。总之,胡锦涛的妇女观在理论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拓展了妇女工作的思路,在实践上起到了缓解性别矛盾、促进社会公平和谐、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作用。

(四)习近平的妇女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21世纪中国面临的国内外新形势下继续探索我国妇女事业发展的道路。习近平妇女观的主要内容有:中国梦引领妇女解放事业的前进方向,妇女发展是中国梦的价值体现。要以中国梦为指导思想,树立先进的性别观念,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妇女权益,加强妇联建设提升妇女幸福感;实现民族复兴也是当代中国妇女运动的主题,要使妇女事业发展具有更丰富的时代内涵,使亿万妇女肩负起更重要的责任,就要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的正确道路;妇女工作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强化妇女工作的群众性。妇女研究要关心普通妇女的问题和诉求,贴近妇女的真实生活。妇联建设要重视对妇联基层干部的培训和指导,发挥她们贴近妇女群众的优势。妇联工作要用好网络这个平台加强和妇女群众的沟通,为她们谋利益,让她们在身边就能找到组织;要充分发挥我国妇女的伟大作用,因为广大妇女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发挥妇女在弘扬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方面的特殊作用,这关系到下一代的成长。发挥广大妇女的智慧和力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而奋斗。[11]2015年,习近平在全球妇女峰会上,根据各国各地区妇女发展水平仍然不平衡,男女权利、机会、资源分配仍然不平等,社会对妇女潜能、才干、贡献的认识仍然不充分的事实,提出号召:推动妇女和经济社会同步发展,积极保障妇女权益,努力构建和谐包容的社会文化,创造有利于妇女发展的国际环境。2016年两会,从关于女性的提案中可以看出,妇女事业发展仍面临诸多现实问题。实现男女平等的道路上依然有荆棘,实现妇女解放的道路上依然有艰难险阻,这就需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要更加积极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发挥妇女“半边天”作用,支持妇女建功立业、实现人生理想和梦想。

建国近70年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妇女解放事业虽然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总体上已取得了不错的成绩。[12]主要表现在:妇女的社会地位有了很大的变化;妇女的文化教育和科学素质有了显著的提高;妇女的参政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更多的妇女参与到经济工作中来;当前我国绝大多数的家庭都具有和谐、民主的氛围,婚姻自由成为主流。

毛泽东曾经说过:“时代变了,男同志能做到的事,女同志也一定能做得到。”这个论断激励了几代妇女争先为自身的解放而奋斗,展现出“虽万千人,吾往矣”的精神面貌。在新的时代,我们要以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指导,做好妇女工作,从而凝聚更多的力量,建设好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571.

[2]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06.

[3] 何文校.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探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13(02):67-68.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85.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80.

[6] 陈邵桂.传播学视域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扛鼎之作[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5(2):122.

[7] 陈文联.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中国的历史命运与现代路径[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2):134.

[8] 李静之,张心绪,丁娟.马克思主义妇女观[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159.

[9]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96.

[10] 孙 闪.胡锦涛妇女思想研究[D].石家庄:河北经贸大学社会科学部,2014.

[11] 吴 楠.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及其中国化研究[D].锦州:辽宁工业大学社会科学部,2016.

[12] 骆晓戈.“区域文化与女性发展”研讨会征文活动综合评述[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5(4):22.

责任编辑:黄声波

The Spread and Development of Marxist View on Women in China

HU Fan; HU Xiaomei

(College of Marxism,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uzhou, Hunan 412007 China)

Marxist view on women has been widely spread in China since the early 20th Century, and has become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the party in the work of women and women's movement. Several generations of the CPC leaders, Mao Zedong, Deng Xiaoping, Jiang Zemin, Hu Jintao, and Xi Jinping all have actively explored the special practical approaches to solve Chinese women’s problems, which has enriched and developed the connotation of Marxist view on women, and mad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socialist view on wome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Marxist view on women; women's liberation; Chinese women's problems.

10.3969/j.issn.1674-117X.2016.05.012

2016-07-15

胡 帆(1976-),男,湖南永州人,湖南工业大学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胡晓梅(1990-),女,河南商丘人,湖南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C913.68

A

1674-117X(2016)05-0065-05

猜你喜欢

妇女马克思主义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当代妇女的工作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妇女法》也要治未病等9则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