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浒传》中林冲的人物叙事及其审美效果分析

2016-03-07李云涛

大理大学学报 2016年9期
关键词:林冲水浒传人物形象

李云涛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昆明650091)

《水浒传》中林冲的人物叙事及其审美效果分析

李云涛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昆明650091)

从叙事学的角度分析,林冲的故事在《水浒传》这一小说叙述文本中,在由一系列官逼民反的故事事件所组成的这条重大故事线上,只是一个点而已,火并王伦是小说叙事中的一个关键性事件,林冲在整部小说叙事中的意义即在于此,但一旦这一事件完成,在以后的小说故事中也就再也没有林冲的位置了,对读者来说,林冲的故事才刚开始就已经结束了。然而正是这种独特的叙述方式,使林冲的形象具有一种特殊的张力和无限发展的空间,读者可以通过自由地发挥想象,来演绎其故事事件的未完成性,从而使林冲这一人物形象有了无限的生命力和审美意味。

水浒传;林冲;小说叙事;审美

[DOI]10.3969/j.issn.2096-2266.2016.09.008

我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一书中,塑造了一百零八位性格鲜明的英雄好汉的人物形象。对于施耐庵、罗贯中所作的这部古典小说名著,以及其中所描绘的众多性格各异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历来不乏传播、评点及再创作〔1〕。尤其是在中国社会政治发生危机的明清之际,在士人热衷于干预朝政,经世爱国热情高涨,以担当天下大事为己任之风气盛行的明清时代〔2〕,在士大夫眼里,这一部小说倍受重视,以其中的故事内容为创作题材的各种戏曲等文学作品层出不穷,对其进行评点的文章更是不胜枚举,产生了广泛深远的社会影响。

由于受到宋明以来兴盛的理学学术风气的影响,同时由于明清之际社会政治发生危机的历史原因,历来对这部小说故事情节中的众多人物性格形象的评价,不论是在各种戏曲作品中,或是在各种小说评点中,大多具有鲜明的社会政治意义和道德伦理意味〔1〕。其中,对于《水浒传》的评点,不管是赞同也好,反对也好,痛骂也罢,推崇也罢,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关注的重心基本上都集中在宋江、李逵等人物身上。有的或者从倡导自然率真的天性,自由不羁的精神,反对虚伪造作束缚人性的礼教的伦理角度出发,痛斥宋江者流矫情造作的虚伪之态,吴用的耍弄权谋诡计,而极力推崇李逵、鲁智深、石秀等人率性自然的天真性情,如中晚明时期泰州学派后学思想家李贽等〔3〕。有的或者从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利益出发,对小说思想内容作出否定评价,如清代的金圣叹就痛骂水浒英雄为“强盗”,认为宋江等人就是一群豺狼虎豹、犯罪囚徒,其所作所为都是杀人夺货的勾当,诛杀他们,是千人亦快,万人亦快的事〔4〕。

但却很少有人把注意力放到林冲这一人物形象身上来,对于这些评论者来说,林冲这个人物形象的存在似乎并未进入到他们的视线之内,在他们看来,林冲的人物形象在《水浒传》中的地位似乎是无足轻重、可有可无的。这固然是由评论者所处时代的社会政治环境和评论者自身所具备的道德伦理思想观念决定的。不过在笔者看来,如果抛开各种社会历史的政治因素和道德伦理的维度,单就林冲这一人物在小说中所体现出来的性格形象和审美意义来看,或者说从作者在文本中是如何对林冲这一人物形象展开叙述的这一角度出发,以及由此形成的林冲这一形象的性格特征和审美效果来分析,那么我们就会发现,这是一个多么有异于其他人物形象的角色,这是一个有着独特性格与人生命运的人物形象,他悲惨的人生遭遇、执著的个性气质,以及在小说中注定要沉默的性格命运,是多么令人扼腕叹息,并让人寄予他深深的同情和丰富的想象。本文正是试图从这一角度出发,来分析小说《水浒传》中林冲的人物叙事及其审美效果。

林冲这一悲剧英雄人物的出场,在小说《水浒传》里是从第六回开始出现的,作者用了连续六个章回的长篇巨幅,来对这个人物的性格形象与人生命运进行叙述与描绘〔5〕。对于一个人物形象的描写,用了如此之多的篇幅,并且中间不曾中断过,这在整部《水浒传》里都是少见的。但是,在第十一回之后,小说中再次提到林冲的重要地方就只有第十八回中火并王伦一节,以及在征方腊归来途中他病逝于六和寺里的简单叙述,除此之外,小说中再也没有关于他的浓墨重彩的一笔。自从火并王伦之后,在别人热闹的故事里,他仿佛被遗忘了,不存在了,这种奇特的叙述方式,在整部《水浒传》的叙述结构中,构成了一个十分奇特的故事叙述现象:这个人物刚出场,他的悲剧故事才要上演,还未来得及展开,就已经结束了。此后,不管是小说人物本身,还是阅读小说的人,如果要延续他的故事,都只能进入到一种对这个人物形象的回忆之中,只能任凭回忆和想象,追忆出种种小说之外的可能来。

从叙事学的角度分析,在《水浒传》这一小说叙述文本的整部大序列之中,在发生在小说故事里的各种人物身上的事件背后,隐藏着一条重要的故事线,那就是生活在小说故事情节里面的种种英雄人物,或出于自身之故,或是由于来自外部环境力量的逼迫,导致了各类不同的故事事件的发生,而且尽管这些小说人物各自经历着不同的人生遭遇,其途径和方式亦各不相同,但各种故事事件的结局最终都有一个相同的动作,即都不约而同地上了梁山。这条故事线是整部《水浒传》中各种事件所构成的大序列之中的一系列重要组成因素,只有各位英雄好汉上了梁山,小说叙述文本中所要讲述的另外的故事事件才能得以继续〔6〕。

而林冲的故事只是构成《水浒传》这一小说叙述文本的整部大序列之中的重大故事线(即由一系列事件组成的故事线)上的一个点。林冲的一生,仿佛就只是为了完成一个动作,即小说第十八回当中的火并王伦,为晁盖等人的上山寨做上头把交椅扫清道路,从而替梁山事业轰轰烈烈地开展拉开序幕。一旦这一使命完成,林冲的故事也就结束了,这一人物形象的命运也就结束了。从林冲火并王伦这一事件对梁山事业所起的功用意义上来看,林冲这一人物形象,在整部小说《水浒传》里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他的故事事件是整个小说叙述文本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是小说故事序列中的重要的一个核心事件。

但是,如果回到《水浒传》的整部小说叙事文本的结构上来看,从梁山事业的整个发展历程的叙事结构中来看,只要把林冲的故事事件融入到整部小说的故事序列中来考察,我们会发现,这只不过是梁山事业的必然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小小的事件,它在整部小说的叙事结构中只起着连接补充的性质和作用,这只不过是一个催化性事件而已。林冲故事事件的这个性质,决定了它在以后的小说叙事中,注定要被叙述者所遗忘,被阅读小说的人所遗忘。这是由这一人物性格形象在整部小说文本的叙事结构中所起到的功用所决定的。从这一角度的叙事意义上来说,小说叙事文本中的人物性格形象的命运,是由它在小说叙事结构中所起到的功用意义决定的。

可是,正是林冲的故事事件在整部小说叙事中的这种地位及由此之下产生出来的人物的性格命运审美形象,和所形成的这种奇特的叙述方式,给林冲这个人物性格形象以一种特殊的张力,使其具有了一个可以无限发展的空间,让读者可以自由地想象发挥,来继续演绎故事事件的未完成性,从而使林冲这一人物性格形象有了无限的生命力和审美意味。这正如国画中虚实相生的绘画手法一样,在一幅已完成的作品里面,有意地留一段空白来给鉴赏者自己去想象与品味,从而更加增添了作品的艺术魅力。正如文章开头所说,如果单从林冲这一人物在小说中所体现出的形象与性格来看,单从这一人物形象在小说叙事中的故事出发,那么我们就会发现,这是一个多么与众不同的人物性格形象,正因如此,林冲这个小说人物与角色身上,也因此有了丰富的审美空间和无穷的艺术魅力。

由此出发,我们不妨就林冲这一人物形象在小说叙述文本中所体现出来的个性、气质及性格命运来展开想象,对这一人物形象展开审美感受与解读。

让我们再回到小说故事中,当生命已经定格,当所有的过去都已经无法挽回,当寂寞都只能成为过去,对这样的一个人物性格形象,我们该要如何来述说他呢。

这一个处在热闹的人群之中的孤独的人,他虽然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出身,但是在他的身上,却看不出一点那样的气息来。这是一个平时看起来很平静的人,在他的身上,有着诗人的忧郁气质,他的一生是孤寂的,他的命运是悲惨而又让人无限同情的,这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

他只是来梁山上借宿的一位孤独的过客,他只是水泊里的一个陌生人,没有人知道他的心事,他也不愿向别人倾吐深藏在内心里的忧伤。

这是一位山寨里的隐士,如果一定要用什么来形容他的气质和信念的话,只有用执着和孤独了,这种执着是对爱情的一种执着,这种孤独是对爱情的一种守候。当爱情已经成为回忆,当挚爱的妻子已经死去,当昔日美好的生活已经成为过去,而你还在执着地坚持,这是怎样的一种孤独啊!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邶风·击鼓》)已经不再可能,只有在“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这样的意境中黯然神伤,或者在另一种“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的时节里独自一人追忆过去的美丽。只有心里有过伤的人,才能懂得他的这种感受。

在山寨里,他是那样地孤独并与众不同,不要说大家在一起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大秤分金银,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大家就是好兄弟,大家就亲密无间了,其实不然。梁山上的人,都来自五湖四海,其中宋江、卢俊义、关胜、花荣、秦明等一大批人,都是朝廷旧日的官军将领出身,自然立场相同,而阮氏三兄弟、张顺张横以及童威、童猛等兄弟,又是另一种狩猎打鱼出身的猎户渔家,张青、孙二娘之类原本是在荒山野岭上开黑店的,武松和鲁智深又是闲云野鹤似的人物,让他跟着谁好呢?他和谁都不像,他只是一个人静静地过着日子,他自有他的伤痛,他的伤痛无法言说。虽然他旧日也曾是京城八十万禁军教头,也是高级军官出身,他完全也可以像秦明一样,重新娶妻生子,快快活活地过着山大王的生活,只等着朝廷的招安,好官复原职,封妻荫子。但他不能,他是林冲,不是别的什么人,他无法忘记对妻子的爱情,他无法忘记内心的伤痛。他也不像其他兄弟那样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地狂欢,他的品味还不至于像村野鄙夫那样低俗。

我想在更多的时候,他会叫上两个小喽啰,抬上一坛子酒,去听山寨里的阵阵清风掠过山林,看水泊里的层层细浪涛生涛灭,舞一回林家枪法,然后再饮上一杯酒,在风清月白的夜晚,细细地独自回味他的人生之苦味。

以上所述当然只是对于林冲这一人物在小说《水浒传》中所体现出来的气质特征和性格形象的一种解读,别的读者自然也会有其他的理解和感受,但是正如文章开头所说,林冲的故事事件在整部小说的叙事结构当中,只是一个起着催化性质作用的事件,这个人物形象在小说整体的故事情节中也只是一个不起眼的角色,他的故事刚开头,就煞了尾了。从某种叙述意义上来说,这个人物形象的命运是由他在整部小说叙事文本的结构之中所处的位置及所发挥的功用决定了的,所以他注定要在小说后半部分的故事叙述中被作者遗忘了。不过正是由于这种叙述方式,反而可以使读者去充分地发挥自己理解、想象,去自由地品味与感悟,从而在林冲这个人物性格形象的身上来寄托读者无限的情感哀思和审美想象,由此一角度上看,可以说林冲这一人物形象身上的审美意味与艺术魅力,是存在于小说叙述话语之外的。

〔1〕李云涛.署名李贽批评的几种《忠义水浒传》刊本之真伪略述〔J〕.大理学院学报,2014,13(11):69-73.

〔2〕赵园.制度·言论·心态:《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续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14.

〔3〕李云涛.李贽“童心”说之“知行合一”观在小说评点中的运用和体现〔J〕.学术探索,2014(9):97-102.

〔4〕李云涛.论李贽评点《水浒传》的原因及对小说思想、人物性格的肯定和赞扬〔J〕.大理学院学报,2015,14(11):27-30.

〔5〕施耐庵,罗贯中.水浒传〔M〕.2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6〕米克·巴尔.叙述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rratology,Lin Chong's story in the novel Water Margin is just a spot in the series of civil revolt story events.Huo Bin Wang Lun is just a key event in the novel with all the meaning of Lin's character,because the end of this event means the end of the all scenes of Lin.For readers,it's like the ending right following the beginning.With this unique narrative style,readers can have an infinite imagination space of the image of Lin to continue the unfinished story,which offers ultimate life and aesthetics of the image of Lin.

〔Key words〕Water Margin;Lin Chong;novel narration;aesthetics

(责任编辑党红梅)

On the Narrative and Aesthetic Analysis of Lin Chong in Water Margin

Li Yuntao
(College of Literature and Humanities,Yunnan University,Kunming 650091,China)

I207.41

A

2096-2266(2016)09-0039-04

2016-04-17

2016-07-24

李云涛,讲师,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论与文艺美学研究.

猜你喜欢

林冲水浒传人物形象
智海急流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辛弃疾田园词中的人物形象
读《水浒传》,看北宋社会风俗
真正的好汉——读《水浒传》有感
林冲的世界 一直在下雪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试论《水浒传》的道教思想
《水浒传》绰号中智能文化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