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内在逻辑论纲
2016-03-07包心鉴
包心鉴
(济南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 济南 250022)
中国道路内在逻辑论纲
包心鉴
(济南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 济南 250022)
道路问题是第一位的问题、根本性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构,从本质上说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规律的深入揭示和内在逻辑的科学说明。在中国道路形成与发展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中,蕴含着一系列内在逻辑关系,从而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彰显着中国道路发展的内在规律。主要逻辑关系是:历史起源与逻辑起点、学理传承与时代超越、传统依赖与传承创新、本质特征与精髓真谛、现实基础与现代指向。逻辑即思维和认识的规律。深入揭示和科学定位中国道路的内在逻辑关系,是进一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工程。
中国道路;起源与起点;传承与超越;传统与创新;本质与真谛;现实与当代
道路问题是第一位的问题、根本性的问题。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道路关乎社会主义的兴衰存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下简称中国道路)的成功开辟和不断拓展,不仅为中国人民走向美好生活、社会主义中国走向现代目标、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创造了一条光明之路,而且为世界进步人类摆脱贫穷与饥饿、消除战争与动荡、追求公平与公正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经验,同时也为古老而年轻的中华民族顺应时代潮流、融入世界文明、走向更高文明搭建起一座通畅而又牢固的桥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构,从本质上说就是对中国道路发展规律的深入揭示和内在逻辑的科学说明。在中国道路愈益为当代中国的成功实践所证明、愈益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探索所认同的今天,深入揭示和厘清中国道路内在逻辑的任务迫切地提到了我们的面前。
逻辑即思维和认识的规律。而规律存在于历史与现实的实践之中。恩格斯指出:“历史进程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历史事件似乎总是说来同样是由偶然性支配着的。但是,在表面上是偶然性在起作用的地方,这种偶然性始终是受内部的隐蔽着规律支配的,而问题只是在于发现这些规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7页。。人们对社会发展本质与真谛的自觉把握和自由驾驭,从根本意义上说就是对规律的认识和运用。正如恩格斯指出:“自由不在于幻想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5页。。在中国道路形成与发展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中,已经蕴含着一系列内在逻辑关系,从而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彰显着中国道路发展的内在规律。这些逻辑关系主要包括:历史起源与逻辑起点、学理传承与时代超越、传统依赖与传承创新、本质特征与精髓真谛、现实基础与现代指向。深入揭示和科学定位这些逻辑关系,不啻是进一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工程。
一、中国道路的“历史起源”与“逻辑起点”
任何一种正确道路的选择,都不是偶然的,而是长期历史积淀和比较的产物。中国道路的形成,同样具有深厚的历史因素。但是,中国道路的选择,又不是历史过程自然而然的产物,而是融注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智慧和能动地改造社会、推动历史的政治气魄。这就必然引申出一个基本的问题:中国道路究竟形成于何时?这个问题,不仅是一个直接关系到对中国道路本质、内涵、特征的科学定位的基本理论问题,而且是关于中国道路研究中的一个学术“元问题”,同时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又不尽一致、甚至大相径庭,因而有进一步深入研究和科学厘清的必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就中国道路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这些讲话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是我们正确认识和坚持中国道路的直接理论指南。其中最重要、最具典型指导意义的,有三段经典论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③习近平:《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26页,第28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一百七十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39-40页。。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能够创造出人类历史上前无古人的发展成就,走出了正确道路是根本原因。现在,最关键的是坚定不移走这条道路、与时俱进拓展这条道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来越宽广”③。
将这三段重要论述联系起来加以完整准确地理解,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关于中国道路的形成,应有一个“历史起源”与“逻辑起点”的区别。所谓“历史起源”,即中国人民的伟大斗争、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尤其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与建设道路的辛勤探索,为中国道路的形成开辟了实践之源、提供了理论之源。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伟大成果。这次历史性飞跃,主要是在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深入发展的时代条件下和社会实践中进行的;这次飞跃所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进行什么样的革命、怎样进行革命这一根本问题,成功地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并初步展开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这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可忽略的历史基础和理论基础。然而我们也必须同时看到,由于时代的制约和历史的局限,毛泽东思想中并没有明确形成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理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艰辛探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源”,但“起源”不是“起点”;中国道路的起点包括“逻辑起点”和“实践起点”两个基本的方面,这两个方面,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所成功开创的。
所谓中国道路的“逻辑起点”,就是邓小平领导开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这次历史性飞跃,是在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日渐形成并深入发展的时代条件下和社会实践中进行的。这次历史性飞跃所解决的首要的核心问题,是在和平与发展时代条件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究竟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次历史性飞跃的鲜明特色,是强调“走自己的道路”,把现实的社会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结合”之点;这次历史性飞跃所形成的基础性、架构性伟大成果,就是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科学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纲领,系统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为中国道路的成功开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指导和理论依据。
所谓中国道路的“实践起点”,就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突出标志的新时期改革开放。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恩格斯指出:“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789页。。中国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和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的有机统一。而在实现“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有机统一过程中,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实践发挥了不可或缺的“实践起点”作用。搞社会主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必须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但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多年来,我们对这个问题并没有完全搞清楚,从而重蹈了从“本本”出发、从抽象原则出发、甚至从某些过时观点出发来建设社会主义的教训。深入总结历史经验,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鲜明指出:“多年来,存在着一个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理解问题”。“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1-292页,第63页。。邓小平特别强调: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但是,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④。我国新时期的改革开放,正是在要搞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背景下开始的。当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所以能提出改革开放的历史任务,我们党所以要带领人民义无反顾地走上改革开放之路,从根本性的历史原因来说,正是要搞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迫切要求。正是通过短短几年初步的改革开放实践,我们认清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最重要原则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认清了中国的最大实际就是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而有效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的有机结合,成功选择了通向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改革开放也是不断拓展中国道路的强大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无古人,又无成功模式可以模仿,因而这条道路的不断拓展,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着困难与曲折、也伴随着争论与交锋。在姓“社”还是姓“资”、姓“公”还是姓“私”、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等等重大关节问题上,中国道路曾屡遭诟病。如何澄清模糊认识,统一人们思想,将中国道路不断开拓前进?我们党面临着一次又一次严峻考验。回答前进道路上的重大问题,澄清人们在中国道路上的疑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归根到底仍然靠改革开放这一重要法宝。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所作的《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特别引用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中的一段话:“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此举意味深长。习近平紧接着指出:“回过头来看,我们对邓小平同志这番话就有更深的理解了。所以,我们讲,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人民日报》,2013年11月16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36年的改革开放实践,36年来的历史性巨变,雄辩证明,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没有改革开放,也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拓展。我们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必须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这条“必由正路”。
二、中国道路的“学理传承”与“时代超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这一点毋容置疑;中国道路的选择与拓展必须以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为指导,这一点也毋容置疑。悖离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来解读中国道路,必然导致“民主社会主义”、“资本社会主义”、“官僚社会主义”等等扭曲的认识,从而严重阉割中国道路的本质。坚持中国道路,必须坚持用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来指引和拓展这条道路。这一点在任何时候都不可动摇。
这就首先提出一个基本的问题: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我们应当用什么样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来解读中国道路?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产生以来170多年的社会发展史表明,已被社会实践反复证明了的必须坚持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放在首要位置。无产阶级在掌握了国家政权之后,必须“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③④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3页,第330页,第330页,第294页。。“只有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发展到甚至对我们现代条件来说也是很高的程度,才有可能把生产提高到这样的水平,以致使得阶级差别的消除成为真正的进步,使得这种消除可以持续下去,并且不致在社会的生产方式中引起停滞或甚至倒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3页。。第二,消灭阶级,消除剥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阶级差别将消失”,“通过有计划地利用和进一步发展一切社会成员的现有的巨大生产力,在人人都必须劳动的条件下,人人也都将同等地、愈益丰富地得到生活资料、享受资料、发展和表现一切体力和智力所需的资料”③。第三,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使生产资料摆脱了它们迄今具有的资本属性,使它们的社会性有充分的自由得以实现。……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④。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社会主义社会将建成“这样一个联合体,在哪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⑤。以上三点,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最基本原则,是科学社会主义根本立场和基本原理的最深刻体现。坚持和发展中国道路,必须以这几条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为根本指导。
一些学者脱离时代的新变化和实践的新发展,照搬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的某些论述与结论,甚至把某些形成于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和帝国主义时代、已经为实践证明过时了的论断当成圭臬,硬套到中国道路身上,从而导入了某些认识误区,使人们陷入了困惑。比如,用传统公有制理论来质疑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由此断定市场化道路是悖离社会主义的道路;用传统阶级斗争学说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来分析我国现阶段社会结构的新变化,由此认为我国已产生了新的剥削阶级和资产阶级……诸如此类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无疑会对正在胜利开拓着的中国道路产生疑惑乃至否定,与时代的要求和实践的发展背道而驰。这就提出了中国道路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原则问题,即必须处理好“学理传承”与“时代超越”的关系:中国道路,既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传承,是一种在根本立场和科学方法上的传承;又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超越,是一种注重时代新变化和实践新发展的超越。我们只有科学处理好“学理传承”与“时代超越”的关系,坚持在传承中超越、在超越中传承,才能深刻揭示中国道路的本质和真谛,有效坚持中国道路的方向和路径,充分发挥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对中国道路的引领和指导作用。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深刻启迪我们,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谋求解放、追求幸福指明了根本方向,然而要将这一学说转化为有成效、可持续的社会主义实践,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更不是照抄照搬某些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就能奏效的事情。巴黎公社的壮举与失败,苏维埃政权的成功与消亡,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与解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世界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艰难实践和苦苦探寻,既分享过胜利的喜悦,也承负过失败的痛苦。在世界社会主义处于“低潮”的大背景下,中国道路之所以能够成功开辟并获得历史性的成功;在世界资本主义面临严峻挑战甚至出现严重危机的新形势下,中国道路之所以能够充满活力并有成效地开拓前进,其中根本奥秘就在于,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处理了“学理传承”与“时代超越”的关系,立足于时代的新变化,立足于实践的新发展,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转化为当代中国生动活泼、卓有成效的伟大实践。
中国道路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传承与超越,首先表现在选择了一条指引道路开辟的思想路线。
道路的选择与拓展,首先有一个方向的校正。方向正确,坦途一片;方向扭曲,荆棘丛生。而方向能否校正,关键决定于决策者思想路线是否正确。中国道路的选择,是以重新恢复和确立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作为前提和起点的。这种恢复和确立,不是对历史的简单重复,而是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创新特色,这就是,将“解放思想”同“实事求是”有机融为一体,创造性地校准了必须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根本方向,从而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有机统一。
上个世纪50年代,我们党在实践中逐渐发现“苏联模式”的弊端,为此毛泽东曾明确提出搞社会主义不一定全照搬苏联那套公式,不能教条主义地学习苏联经验。在这一正确思想指导下,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形成了正确的指导方针。可惜这一探索未能持久坚持下去。产生挫折有多方面原因,其中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没有选择好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逻辑起点和根本方向,由此导致关于社会主义的理念期待和现实状况之间的强烈反差,导致脱离具体的现实条件加快社会主义进程的路线和政策,乃至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上,陷入了迷惘和困惑。
总结历史教训,邓小平提出一个极为重要的思想:要重新恢复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解决好走什么样现代化道路的问题,首先必须解放思想,打破僵化观念的束缚和固定模式的羁绊,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中国的实际建设社会主义。
正是由于突破一切僵化观念和固定模式的束缚,坚持把实践作为“结合”的逻辑起点,我们党对世界格局新变化作出了正确判断,得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的科学结论;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方位作出了正确判断,得出了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结论。这两个“正确判断”,两个“科学结论”,不啻是中国道路选择的两大理论基石。实践有力表明,中国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充满活力,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就在于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
中国道路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传承与超越,还突出表现在确立了一个引领道路发展的主题和目标。
在进行中国道路的思考与不懈探索中,邓小平提出了一个高瞻远瞩的伟大构想,这就是:“中国式的现代化”。“中国式的现代化”,既是中国道路的主题,又是中国道路的目标。围绕这一目标,邓小平高屋建瓴地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描绘了“中国式的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展示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雄心壮志。党的十六大在实事求是分析第二步战略目标及我国小康水平现状的基础上,又明确提出了一个重大战略目标,这就是“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对邓小平“三步走”战略的重大丰富和发展,它把“中国式的现代化”的特有内涵和实现步骤进一步具体化了。党的十七大深入分析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明确提出“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进一步揭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历史方位和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在深入总结过去五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就与经验、深入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大势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明确确立了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指出: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这是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阶段,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中国道路赋予了更加深刻的时代内涵和更加实际的历史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有机统一起来,在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探索中逐步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创造性地坚持和发展了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届中央领导集体关于中国道路的理论探索成果,既体现了对已有理论的传承,又彰显了对已有认识的超越。“四个全面”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整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战略动力,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制度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全面依法治国是战略举措,是优化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的根本路径;全面从严治党是战略保障,是优化党内政治生态,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使党出色担负起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环节。这四个“全面”,有机统一于中国道路继续开拓前进的伟大实践,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自觉传承和创造性超越。
三、中国道路的“传统依赖”与“传承创新”
任何正确道路的选择和拓展,都离不开一定的“文化依赖”,这就是传统文化的巨大作用。正如恩格斯指出:“我们自己创造着我们的历史,但是第一,我们是在十分确定的前提和条件下创造的。”这种“前提和条件”,既包括“经济的前提条件”,这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但同时,“那些萦回于人们头脑中的传统,也起着一定的作用,虽然不是决定性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6页。。中国道路的成功选择和拓展,同样离不开对历史悠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依赖。习近平精辟指出:中国“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一百七十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26页。。正是由于我们党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态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要素,并在改革开放实践中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运用,从而使“那些萦回于人们头脑中的传统”在中国道路的选择和不断开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中国道路开辟之“源”、拓展之“根”,离开这个“源”、这个“根”,中国道路不可能得以顺利拓展,甚至也不可能顺利形成。
中国道路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既是我们党在新时期领导人民坚持改革开放的直接产物,又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奋斗求索的必然结果;中国道路,既具有面向新的时代、顺应时代潮流的创新性,又具有立足中国历史、继承优秀传统的传承性。正如习近平深刻指出:“数千年来,中华民族走着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明发展道路。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偶然的,是我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的”。“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国情,注定了中国必然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我们走出了这样一条道路,并且取得了成功”*习近平:《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人民日报》,2014年4月2日。。脱离了中国历史,脱离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很难正确认识当代中国,很难正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集五千年文明智慧和文化传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文化宝库,其中蕴藏着许多具有重要现实价值、乃至对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困惑与难题具有重要启示作用的文化要素。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如数家珍般地对这些优秀文化要素进行了精辟总结,比如,关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关于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关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关于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关于以政为德、政者正也的思想,关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关于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关于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实践的思想,关于集思广益、博施众利、群策群力的思想,关于仁者爱人、以德立人的思想,关于以诚待人、讲信修睦的思想,关于清廉从政、勤勉奉公的思想,关于俭约自守、力戒奢华的思想,关于中和、泰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谐相处的思想,关于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居安思危的思想。习近平强调指出:如此等等优秀传统文化要素,体现了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和道德追求,“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习近平:《2014年9月24日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9月25日。。
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纵观我们党走过的90多年的光辉历程,对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扬弃性继承。这就是加以科学总结,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立足现实、为我所用。二是创造性转化。这就是深入挖掘和把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使之转化为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精神力量。三是创新性发展。这就是着眼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的优秀文化基因大力弘扬起来,使之在新的历史进程中发展光大。中国道路的成功选择和不断拓展,正是深刻体现着“传统依赖”与“传承创新”的有机统一。
其一,知行合一、实事求是与中国道路选择及实践的思想精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分注重认识论的矫正,很早就提出知行合一、实事求是的重要思想。“实事求是”,最早见于班固所著的《汉书·河间献王传》。书中记载:河间献王刘德,是汉景帝的第三个儿子,他十分好学,从民间收集、抄录了大批古书、善本,认真阅读、研究,鉴别真伪,去伪存真。所以班固称赞他“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古人所提倡的“实事求是”,为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所推崇,并赋予其新的内涵。在延安整风中,毛泽东古为今用,结合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对“实事求是”作出了新的阐释。他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坚持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出发,作周密的调查,详细地占有第一手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从客观事物本身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01页。。由此,实事求是成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成为我们党领导人民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深入地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知行合一、实事求是思想的深刻内涵,并以此为“文化基因”进一步揭示中国道路选择及实践的思想精髓,对于中国道路的不断拓展,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认识论意义。
其二,以民为本、民为邦本与中国道路选择及实践的价值取向。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十分注重“为政以德”。“修齐治平”是历代政治精英的价值追求,廉政德政是政治清明的重要体现。“德政”文化的核心内涵就是强调“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并以此为价值取向来处理国家、君主和人民之间的关系,所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这一政治文化传统,非常值得我们今天传承与借鉴。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根本执政理念;以民为本、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推进一切事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道路所以能够成功选择,最根本因素就在于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的力量、融汇人民的智慧;中国道路不断拓展的根本动力,存在于人民群众的智慧与创造之中;中国道路的最重大价值,就在于这是一条造福人民、不断增进人民福祉之路。深入地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以民为本、民为邦本思想的深刻内涵,并以此为“文化基因”进一步揭示中国道路选择及实践的价值指向,对于中国道路的不断拓展,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论意义。
其三,小康社会、大同世界与中国道路选择及实践的主体内涵。中华民族历来是充满智慧与梦想、追求正义与进步的民族。小康社会、大同世界,就是中华民族在追求社会进步、实现美好梦想上的生动体现。“小康”,源远流长,最早源出《诗经·大雅》:“民亦劳止,汔可小康。”中国儒家思想经典《礼记·礼运》中描绘了理想化的“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是谓小康。”“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小康,是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百姓对安定幸福的守望。邓小平将这一充满政治智慧的概念引进我国的改革开放,形成了著名的“三步走”战略,生动表达了“中华民族的雄心壮志”,生动赋予了中国道路以基础性价值内涵。从小康社会、大同世界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生动展示了中华优秀政治文化的内在品质和恒久生命力。深入地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小康社会、大同世界思想的深刻内涵,并以此为“文化基因”进一步揭示中国道路选择及实践的主体内涵,对于中国道路的不断拓展,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本体论意义。
其四,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与中国道路选择及实践的精神支柱。“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鲜明的文化自信元素,也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传承基因。中华民族所以源远流长,历久弥坚,生生不息,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种自强不息的文化自信基因。自强不息精神,就是一种奋发图强、独立自主、孜孜不倦、坚忍不拔、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的精神。自强不息,内在地融入我们党的宗旨与追求,成为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选择并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固精神支柱。与天道运行体现出的自强不息相对应,“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乾》。。厚德载物,就是要有宽广的胸怀和博大的精神,包容万物、博采众长。厚德载物精神渗透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成为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标识。继承和弘扬厚德载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所以能赢得广大人民的拥护和社会各界的信任,由小到大、由弱变强,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的重要原因。厚德载物,也体现在中国道路选择及实践的方方面面,成为这条道路所以能赢得全国各族人民认同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这条道路所以具有旺盛生命力、在世界各种道路选择比较中始终充满自信的一种精神支撑。深入地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思想的深刻内涵,并以此为“文化基因”进一步强固中国道路的精神支柱,对于中国道路的不断拓展,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实践论意义。
其五,锐意变革、革故鼎新与中国道路选择及实践的强大动力。“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彼月异,月月异,再月异”*《礼记·大学》。。日新月异、革故鼎新,是中华民族不懈的价值追求,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品格。中华民族所以是一个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优秀民族,中华文明所以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最具有历史穿透力和现实影响力的先进文明,就是因为中华民族是一个锐意变革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文明。中国共产党正是在忠实继承和弘扬锐意变革、革故鼎新的民族精神中成长壮大起来的,因而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锐意变革、革故鼎新,尤其成为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领导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鲜明品格,成为推进中国一切发展进步的最强大动力,也成为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最重要力量。深入地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锐意变革、革故鼎新思想的深刻内涵,并以此为“文化基因”进一步增强中国道路的动力之源,对于中国道路的不断拓展,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动力论意义。
以上五个方面足以说明,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强烈现实价值的“文化基因”。中国道路的科学选择和正确坚守,离不开这些“文化基因”;中国道路的深入实践和不断拓展,更离不开这些“文化基因”。我们只要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科学态度正确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统依赖”的基础上注重“传承创新”,就一定能使中国道路具有更加深厚的文化内涵,在不断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上不断坚定道路自信,使中国道路在“传统”与“现代”的逻辑统一中更加自信地不断开拓前进。
四、中国道路的“本质特征”与“精髓真谛”
本质是对事物规律的抽象与揭示。人们对社会发展本质与真谛的自觉把握和自由驾驭,从根本意义上说就是对规律的认识和运用。对事物本质的研究与揭示,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厘清中国道路的本质,就是要着重回答“中国道路究竟是一条什么样的发展道路”。这既关系到中国道路的历史定位,又关系到中国道路的价值定位。
中国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习近平:《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26页。。研究和揭示中国道路的本质与精髓,最重要的是要把握时代背景、现实基础、历史方位、人民主体、发展目标等基本要素。
第一,中国道路,是和平与发展时代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任何社会都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因此研究和认识任何社会形态,都不能游离产生这种社会形态的特定的时代条件,脱离时代本质和时代特征,那就会陷入历史唯心主义。正如恩格斯指出:“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85页。。作为重大变革时代的产物,社会主义尤其与时代变化密切相联系。正确判断时代变化的实质和特点,把握时代发展的主题和趋势,是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前提,也是正确探索和开辟革命与建设道路的重要前提。
马克思恩格斯依据自由资本主义时代自由竞争的特点,深刻分析资本与雇佣劳动关系的实质,深刻透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这一社会主要矛盾的性质与趋势,从而深刻揭示了无产阶级的社会地位和历史使命,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运用马克思恩格斯学说,列宁深刻分析自由资本主义上升到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的新特点新变化,深刻揭示了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主题和时代背景,从而发现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帝国主义就是战争、帝国主义战争必将引发无产阶级革命、在帝国主义统治的薄弱链条上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夺取胜利等基本规律,创立了列宁主义学说,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胜利道路,把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
在如何分析时代变化、把握时代主题探索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这一根本问题上,毛泽东既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和成熟的经验,也遭遇了沉重的曲折和深刻的教训。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继承列宁主义学说,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所带来的世界格局新变化,牢牢把握战争与革命这一时代主题的新发展,带领党和人民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然而,在革命胜利之后,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尤其是在世界格局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毛泽东对时代主题的认识未能跟上时代潮流,依然运用“战争与革命”的思维观察世界、指导国内,从而选择了一条“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道路,使我国社会主义遭受了重大曲折。
正是在深入总结正反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对世界格局新变化进行了深入分析,对时代主题新内涵进行了深入提炼,逐步形成了“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这一新论断,对中国道路的形成和拓展具有前提性重大意义。正是由于依据“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我们党带领人民成功实现了由“战争与革命”的思维向“和平与发展”的思维转变,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确立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正是由于以“和平与发展”的宽广眼界和时代视野认识世界和把握大局,我们党形成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思路,成功开辟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历史进程雄辩表明,对时代主题的判断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和本质的界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和平与发展时代的社会主义,而不是帝国主义与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社会主义,更不是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社会主义,因而具有同传统社会主义许多不同的本质特点,不能简单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完全等同于传统的社会主义。这是我们深刻认识、科学把握中国道路本质的基本视角。
第二,中国道路,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任何一种社会形态,都是一种由初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由不成熟阶段到比较成熟阶段的循序演进、逐步提升的过程。因此,马克思深刻指出:社会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种过程“按不同的顺序,在不同的历史时代通过不同的阶段”向前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84页。。深入揭示社会发展的“不同的阶段”,是深刻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的重要前提。社会主义社会也是一种“通过不同的阶段”向前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对社会主义所处历史方位的判断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定位是否科学,也直接关系到道路选择是否有效可行。
马克思恩格斯依据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实践,对未来社会发展阶段进行了大致预测,把社会主义社会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加以定位,从而把社会主义社会看成为一个短暂的过渡阶段。列宁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实践中,虽然意识到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但是由于时间太短,未能对社会主义究竟要经历哪几个阶段才能到达共产主义作出明确判断。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上,斯大林既有理论贡献,又存在重大错误,这就是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当成社会主义的建成,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这种“超阶段”的失误和错误,给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乃至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造成了严重影响和深层隐患。
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也经历了曲折的过程。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在探索我国建设道路过程中,虽然毛泽东也曾提到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不发达”阶段,但遗憾的是这一正确认识未能很好坚持并形成共识,在很长时间内,我们重蹈了苏联企图“超阶段”建成社会主义的错误。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我国社会主义正反历史经验,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明确提出“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并依托这一基本国情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反复重申: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必须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拓展具有基础性重大意义。符合中国国情的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这是对中国道路本质的最准确、最精辟揭示。
正是由于我们党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科学定位,从而引导中国道路符合规律地不断开拓前进。党的十八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中国道路的本质联系作出进一步规律性揭示。明确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3、16页。。这三个“没有变”,是我们科学认识、长期坚持、不断完善中国道路的根本依据。实践昭示我们,在中国道路不断拓展的过程中,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扎扎实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第三,中国道路,是坚持以人民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谋求人的解放道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与精髓。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从本质意义上说就是关于人的解放和人的发展的学说。《共产党宣言》从人的解放与发展的高度,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目标作出科学界定:社会主义就是要建成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以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本质和目标,决定了社会主义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主体,将以人为本、造福人民作为自己的核心价值理念。以人为本是对“以神为本”、“以物为本”和“以权为本”价值观的根本否定,赋予社会主义以全新的价值意义。事实上,以人为本不仅是社会主义独有的价值品质和价值追求,而且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普遍性的价值意义。在中国古代,有识之士很早就提出“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一些精明的统治阶级也曾把以人为本作为修身治国的价值追求。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潮则更是高扬人道主义旗帜,把“人权”和“民主”作为核心价值。当然,无论是中国古代的以人为本观念,还是西方资产阶级的人本主义思潮,在本质上都是一种脱离社会现实的抽象人性论,只有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才赋予以人为本以真正科学的并且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的内涵。由此,以人为本完全应该也完全可能融入社会主义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成为社会主义的最本质规定。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中国道路的最本质特征,也是最根本要求。习近平反复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归根到底是“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道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27、22页。。党的十八大提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八条“基本要求”,其中第一条就是“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对全国各族人民负责作为重大政治担当,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作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全面胜利的一项基本原则,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把加强权力制约、坚决惩治腐败作为对人民利益的根本维护……这一切治国理政的重大举措和实际效果,有力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使中国道路的本质得到了生动有力的展示。
第四,中国道路,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推进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究竟有哪些基本要素构成?需要在哪些方面着力推进?这是直接关系到能否把握中国道路本质和全局的重大问题。在这个本质问题上,我们党经历了一个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在实践探索中不断进行规律探索和本质揭示的过程。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个文明”一齐抓战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大建设”整体推进;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三大文明”相互协调,到社会建设和社会和谐被高度重视;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战略深入实施,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明确提出,深刻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道路本质和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党的十八大关于五位一体“总布局”的系统论述和战略部署,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探索的最新成果,使我们对中国道路本质的把握进一步科学化、全面化了。
中国道路,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道路等五大基本道路,是这五个方面发展道路的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这一道路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就是在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人民民主权利之路;这一道路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路;这一道路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道路,就是社会和谐发展之路;这一道路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是,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道路,就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之路;这一道路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是,切实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除了这五大基本道路外,中国道路还包括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城镇化道路、农业现代化道路、现代信息化道路等一系列具体发展道路。这些基本道路和具体道路相互联系、相互协调、整体推进,使中国道路越走越宽广。
第五,中国道路,是独立自主与开放包容相统一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超越传统社会主义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既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方针,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积极借鉴和吸纳人类文明成果和各国成功经验,并将之转化成提升自己文明水平的重要资源。正是这种将自主选择、自主创新和对外开放、博采众长有机统一起来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赋予中国道路以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中国道路的形成和拓展,首先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自主选择和自主创新的产物,同时又是积极借鉴和吸纳人类文明成果和各国成功经验的结晶。在不断进行中国道路探索过程中,我们党带领人民坚持以时代视野和宽广眼界观察世界,以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实践品格参与国际事务和全球治理,在积极学习借鉴中不断探索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把握世界格局变化大趋势和时代发展大潮流,从而引领中国真正融入了世界,不断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对外包容性和国际竞争力,在开放包容中不断地完善了自己、发展了自己、壮大了自己。这一鲜明品格,正是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谷、各国社会主义面临严峻挑战与困境的历史条件下,唯有中国道路生机勃勃向前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大更加鲜明地坚持了和平发展、包容发展的战略思想。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面对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世界格局,我们必须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发展道路多样化,更加自觉地将中国发展融入世界文明潮流,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7页。。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秉持“多彩、平等、包容”的世界文明理念,坚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战略,实施“一带一路”的新型战略格局,着力推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大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积极倡导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中国道路的不断拓展创造了愈益优化的外部条件和国际环境。也正是在愈益开放包容的发展理念和发展实践中,中国道路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认同,愈益展现出巨大的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
以上五个方面,从不同角度展示了中国道路的本质特征。这些本质特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进一步具体化了,是我们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内在逻辑依据。
五、中国道路的“现实基础”与“现代指向”
中国道路,既立足现实的国情基础,最重要的国情基础就是我国还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和发展中国道路,必须始终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最大实际出发;又具有远大的目标指向,最重要的目标指向就是通过这条道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是从“现实基础”和“现代指向”内在统一的逻辑关系出发,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确立了“两个一百年”、“一个中国梦”的目标纲领。贯穿“两个一百年”、“一个中国梦”的主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道路,是以加快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价值导向和价值追求的先进道路。
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价值目标,是无数仁人志士、英雄儿女为之甘洒热血、奉献生命的美好梦想。以谋求社会主义国强民富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人,更是为实现中国现代化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前赴后继、奋斗不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明确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纲领,开启了依托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新征程;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明确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开辟了通过“三步走”战略和改革开放之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新纪元;今天,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不负历史的重托和人民的期望,明确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有力开辟了通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新境界。着眼时代新变化和实践新发展,开辟中国现代化新境界,是深入贯彻践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辟实现人的现代化的新境界。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现代社会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实现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恩格斯指出:“随着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消失,国家的政治权威也将消失。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的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43页。。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这一重大思想,对于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具有极其现实而又根本性的指导意义。通过60多年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现代化进程奠定了比较厚实的物质基础和有利的社会条件,当前只有更加注重人的解放和现代素质的提升,把促进人的现代化放在更加核心的位置,才能更好地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其核心价值取向是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诗经·大雅》。。小康,从一开始就蕴含着人的解放和人的发展的朴素政治意义,是中国百姓对安定幸福的守望,是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从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出发,着眼于解决贫困、实现温饱、走向富裕、全面发展的人的现实需求和发展目标,将这一通俗易懂且寓意深刻的概念引入我国现代化视野,赋予其崭新的时代内涵,形成了著名的“三步走”发展战略。邓小平多次郑重向国内外宣布:我们的现代化,“叫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个“现代化,也就是首先实现‘小康社会’,并在小康社会基础上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就是我们的战略目标,这就是我们的雄心壮志”*《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94页;《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1页。。这里,不难看出,我们党从一开始就是围绕人的解放与发展,将建设和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基础阶段和基础工程,从而有效开辟了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小康社会,犹如中国现代化征途上一面光辉耀眼的旗帜,鼓舞着、激励着亿万中华儿女为实现现代化美好梦想而辛勤劳作、不懈奋斗。通过30多年的运用、丰富和发展,“小康”,这一中华民族的朴素愿望,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形成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基础,凝聚为全社会共同认同的“最大公约数”,锻造成实现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质是“发展”。这个发展,其主要内涵就是提升经济发展的现代化质量和社会发展的现代化水平,从而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营造更加健康的社会环境。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对于当代中国来说,发展,不仅要集中力量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物质财富增长,为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而且要着力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主要是贫富差距拉大造成的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冲击、民生需求凸显带来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失衡、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滋生的权力寻租和权商勾结等腐败行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是“全面”。这个全面,突出体现在覆盖的人群是全面的,涉及的领域是全面的,是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核心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的现代文明社会。习近平反复强调:我们要建成的全面小康,是“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的全面小康;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的全面小康;是“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的全面小康;是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全面小康;是“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全面小康;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全面小康;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开拓国防和军队建设新局面”,“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强力量支撑”的全面小康*《“四个全面“学习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29页。……这一系列重要论述,生动展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涵盖每一个社会领域、惠及每一位劳动者和建设者、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宽广的现代化胸怀。
——全面深化改革,开辟实现制度现代化的新境界。
制度是一种以规则或运作模式为主体的社会结构,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社会制度以及各种类型的具体制度,是对国家行为的规定与支撑,是对个体行为的规范与制约。经济社会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制度现代化。在制度体系中,政治制度尤其居于统领全局、影响各方的位置。一定的政治制度,是一定国家性质和国家形式的集中体现;政治制度完善与成熟的程度,是国家和社会成熟与完善程度的集中体现。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实现制度现代化,是推进国家与社会现代化的最重要内容和最关键环节,是政治现代化的最重要标志。全面深化改革重大而深远的政治价值就在于,通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而实现制度现代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定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抓住本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意义。习近平深刻指出:过去,“我们讲过很多现代化,包括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科技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第一次讲。”国家治理现代化,不是着眼于“推进一个领域改革”,也不是着眼于“推进几个领域改革”,而是着眼于“推进所有领域改革”,即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总角度考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如何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的问题”*《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26、23页。。历史与现实的实践表明,不着力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制度现代化,其他方面的现代化不可能持久,甚至不可能成立。正是从这个根本意义上说,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质是制度现代化,与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技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相比较,是更为重要、更为本质、更为关键的现代化。
制度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是人民民主。民主的实质与本质是人民在国家制度中的位置。马克思指出:“在君主制中是国家制度的人民;在民主制中是人民的国家制度”*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81页,第281、316页。。因此,民主发展的基本逻辑关系应是:“不是国家制度创造人民,而是人民创造国家制度”;“国家制度如果不再真正表现人民的意志,那它就变成有名无实的东西了”④。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分析国家产生与发展,进一步揭示了民主的实质:“民主是国家形式,是国家形态的一种。”“民主意味着在形式上承认公民一律平等,承认大家都有决定国家制度和管理国家的平等权利”*《列宁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01页。。从作为国体的国家形态,到作为政体的国家形式,确认公民平等的地位和管理国家的平等权利,这就是民主。从这个本质意义可以说,民主就是一种国家治理,民主与国家发展状态和国家命运有机联系在一起。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正是牢牢把握住民主的本质,着力于从确保人民真正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这个根本层面发展民主、推进民主,从而不断提升了制度现代化水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与发展的基础上开拓了全面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境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人民民主的光辉旗帜,着眼于从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层面不断拓展了人民民主的新视野、新境界。十八大报告把“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作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首要的基本要求;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确保“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作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制度现代化的总任务;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强调“必须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以保障人民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作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必须遵循的首要基本原则。这些纲领性论述和指导性思想,深刻体现和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和民主政治观,是依靠人民的意志和力量提升制度现代化水平、全面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本指针。正是在通过制度现代化实现和保障人民民主这一本质意义上,我们党领导的全面深化改革,承负起开辟当代中国政治现代化新境界的历史重任。
——全面依法治国,开辟实现法治现代化的新境界。
法治政治,早已有之。问题的要害在于,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法治、要走什么样的法治现代化之路。世界现代化历史进程表明,民主与法治不可分割,制度现代化与法治现代化相辅相成。现代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成果,是现代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正确处理法治和人治的关系,实行以民主为基础的现代法治,是建设现代国家的关键环节,是推进政治现代化的根本保障。正是在深入总结历史经验尤其是世界社会主义正反经验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决定,开启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新时代,开辟了当代中国政治现代化新境界。
民主是法治的灵魂。现代法治离不开现代民主。民主是国家制度的本质,是民主国体和民主政体的内核,因而它对作为国家制度基本实现形式的法律和法治起着决定性作用。“在民主制中,不是人为法律而存在,而是法律为人而存在”。这也就是说,法律要由人民来制定,法治要为实现人的权利和利益服务。马克思将此称之为“民主制的基本特点”*《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81页。。这正是我们今天深刻认识和把握民主与法治的关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本之点。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一条基本原则,明确指出:“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必须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6页。。习近平反复强调:“我们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都是人民根本意志的反映,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习近平:《2014年1月7日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1月9日。。“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人民日报》,2014年10月29日。。这些纲领性论述,深刻揭示了人民民主在依法治国中的主体作用,是依靠民主的意志和力量全面推进法治现代化的根本指针。
法治是民主的保障。法律的本质在于将人民的权力固定化、规范化。法律的实施即法治的推进,根本之点在于为人民管理国家和社会提供根本保障。正如马克思指出:“法律应该以社会为基础。法律应该是社会共同的、由一定物质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利益和需要的表现,而不是单个的个人恣意横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91-292页。。“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正是从法律的本质和法治的功能出发,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把发展民主与加强法治有机统一起来,不断推进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依法执政确定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确保人民民主权利在法治化进程中的真实实现。全面依法治国,正是进一步深入推进当代中国现代化尤其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制度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全面从严治党,开辟实现党的建设现代化的新境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归根到底要求必须全面从严治党。正处于改革开放伟大时代的中国共产党,正面临着提升自身建设科学化、现代化水平的艰巨任务。全面从严治党,实现党的建设现代化,实质是要使我们党经得起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市场经济的考验、外部环境的考验,消除党内存在的体制、制度弊端和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自觉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使党始终走在现代化前列,始终成为引领中国现代化的坚强领导核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高度自觉和自我担当,从严要求抓党建、从严管理抓干部,取得了突出成效,赢得了党心民心。全面从严治党,有力开辟了党的建设现代化新视野、新境界。
强化问题导向,解决要害问题。以突出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四风”问题主要任务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正风肃纪先声夺人,以专项整治寻求突破,重塑了党的作风形象,有力增强了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加强制度建设,凸显制度治党。突出制度的制约和促进作用,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并牢牢扎紧“制度之笼”的密度与出口,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突出特点,深刻体现了 “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的党的建设新思路。
坚持标本兼治,坚决惩治腐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不负全党的重托和人民的期望,“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定不移反对和惩治腐败,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坚决扼制既得利益集团对公共权力的侵蚀;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严肃查处腐败分子,努力造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氛围,深入探索治理腐败的治本之策,取得了重大成效,赢得了党心民心。
严守规矩纪律,优化政治生态。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使命决定,党内政治生态是否健康、优化,不仅对所有党员干部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而且对其他社会组织乃至整个国家政治系统产生着至关重要的示范和影响作用。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表明,优化党内政治生态,一靠制度,二靠规矩,三靠纪律。制度是优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决定性因素,规矩是优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基本规范,纪律是优化党内政治生态的重要保障。全面从严治党,促进党的建设现代化,必须从制度、规矩、纪律三个方面共同用力,努力形成三者相互支撑、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良性政治生态。
“四个全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优化治国理政、推进中国现代化的有机整体,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四个全面”的现代化价值指向即人的现代化、制度现代化、法治现代化、党的建设现代化,相互影响、相得益彰,共同构成当代中国现代化的主体内容、关键要素和整体进程,鲜明昭示着中国道路的现代化价值指向。
[责任编辑:韩小凤]
本文为笔者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当前我国化解社会矛盾中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机制研究”(13AZZ003)、山东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创新重大理论研究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及实践研究”(15AZBJ09)阶段性研究成果。
包心鉴(1949-),男,济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
D61
A
1003-8353(2016)01-0024-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