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落的东北,如何过冬?
2016-03-07
○ 文/本刊记者 郑 丹
衰落的东北,如何过冬?
○ 文/本刊记者 郑 丹
要重振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要借助政策东风抓住机遇加快转型步伐。
●熬过这个冬天,东北老工业基地能否破茧成蝶?
供图/CFP
今年上半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速分别为5.7%、6.7%和~1%,较一季度均有所回升。虽然东北三省经济呈现起稳向好的态势,但相比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传统的“原”字头和“初”字号产业普遍增长乏力,煤炭、冶金、石化和部分装备制造工业增加值同比出现负增长。而在第一轮振兴东北的十年间(2003—2012年),东北三省GDP的平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缓慢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国家曾多次发布政策措施支持东北振兴。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又印发了《推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三年滚动实施方案(2016—2018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这些政策措施会起到怎样的作用?医治东北经济痼疾的良方又是什么?为解答这些问题,本刊记者特邀业界专家和分析师进行探讨。
东北问题 今昔有别
中国石油石化:十几年前,国家就提出振兴东北的口号。在您看来,当时阻碍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振兴东北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又是什么?
史丹:十年前,在全国经济增速保持较快增长之时,东北老工业基地已经显现出重工业优势减退和经济发展乏力的迹象,这是由东北地区整个体制机制缺乏技术创新和市场活力,以及大量人才流失等原因造成的。今天看来,十年间东北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虽然有些改进,但不彻底,导致现在东北的经济景气度持续下滑。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发展目标由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变为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改善和环境保护等目标并重,追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使得振兴东北现在所面临的问题和以前有所区别。
姜春海: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东北地区一直是全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由此导致采矿、冶金、石化、建材等“原”字头高耗能、重化工产业和国有企业占比过大。随着近些年来世界经济发展步入低谷给中国经济带来巨大冲击,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其中包括重化工业和高耗能行业的需求下降和产能过剩,而这正是造成东北地区经济下行的重要原因。东北老工业基地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国有企业改革、产业结构升级和创新能力亟待提高等。
王倩倩:东北地区的国有企业占比很高。这些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缺乏活力、体制陈旧和办事效率低下等问题。虽然东北的石油化工企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丰富的人才资源,但大庆油田和吉林油田等资源开采型企业现已步入资源枯竭、开采成本增加的时期,再加上近两年国际油价持续低迷,导致这些油田不得不减少开支。
中国石油石化:您认为,当前困扰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问题的解决之道是什么?
史丹:东北企业和地区经济的发展要靠产业来带动。产业发展了,就能拉动地方就业,改善民生,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并且增加税收。
姜克隽:解决东北问题的核心是经济转型,不转型就没有希望。石油等高碳能源产业的竞争力将逐渐丧失,所以,东北现在就应该启动转型进程。所谓的转型不能继续以重工业为主,而是要全面发展。
姜春海:重振东北首要任务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因为解决国有企业日益突出的低效率问题,更新产业结构和增强创新动力都离不开国有企业体制改革。
王倩倩:虽然东北经济的根本问题在于体制机制,但目前东北老工业基地迫切需要的是需求刺激+资金支持。需求刺激是根本,对于东北短期达到稳增长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振兴之路仍长
中国石油石化:在您看来,本次的《实施方案》对促进东北振兴能起到怎样的作用?
史丹:此次的东北振兴《实施方案》方向性更加明确,政策措施的针对性和指向性也更强。《实施方案》提出推动在东北地区开展《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工作。制造业是东北地区的优势产业。东北老工业基地可以依托传统产业优势,通过重振制造业实现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至于能发挥多大程度的作用,可以从两方面来说:一是政策导向作用,将会促进东北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二是投资带动作用,中央政府投入资金1.6万亿元,对地方和民间资本会有一定拉动作用,使东北经济尽快起底回升。
姜春海:《实施方案》在短期内会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起到重要的助推甚至主导作用,成为振兴东北的“强心剂”。但也要清醒地看到,造成东北老工业基地走向衰落的原因是经济、社会、文化、体制机制等因素交织在一起形成的,寄希望于通过几年内若干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的实施就实现振兴是不切实际和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的,东北振兴之路仍然很长。
中国石油石化:《实施方案》提出了对东北振兴有全局性重要影响的,能够有效补短板和培育新动能的127个重大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将对石油石化企业产生哪些利好?
史丹:能源领域的大项目包括行业整合,石油石化企业一体化发展,目的是发挥石油石化企业的系统效用,降低成本,这也是结合东北地区能源行业特点来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降成本的举措之一。东北地区的石油石化行业具有规模效应和连续化生产的特点,而以前那种产业链分割和不连续不利于企业调整生产和产品结构。实行规模化和一体化发展,有利于这些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王倩倩:《实施方案》虽未对能源项目公开过多细节,但据推测,之前东北地区一些搁置的项目有望复活。例如,兵器集团华锦化工1500万吨改扩建炼油项目、大连长兴岛恒力石化2000万吨的炼油化新崛起?我们需要反思。东北经济的发展动力不能总依靠政府输血,要通过体制机制的变革和制度创新来增强内生动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企业也不能一味地“等靠要”,要乘政策东风,用好政策优势,加快企业调整、改革和创新发展,切实落实相关改革措施。尤其在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大潮中,企业更要抓住机遇,更多地依靠市场机制增强自主经营的活力。例如,增强市场观念和创新意识,调整产品结构,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重视引入民营资本,加强与其他企业合作,通过企业联合或者重组打造更强的竞争力;企业还亟需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加服务功能,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此外,工项目、宝来的二次装置投产项目、正在兴建的辽宁缘泰石化,以及中石油炼厂的装置升级项目都有可能因《实施方案》以及可能的后续政策而受益。最终不论哪些企业受益,都将推动东北地区能源产业的结构调整,优化产业链,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东北传统产业再造活力。
解决东北问题的核心是经济转型,不转型就没有希望。转型不能继续以重工业为主,而是要全面发展。
乘政策东风抓机遇
中国石油石化:您认为,东北地区的企业应该怎样利用好政策优势,抓机遇,促转型?
史丹:中央近年来一拨又一拨地出台振兴东北的政策,但为什么在这样强烈的刺激和支持下,东北地区还不能重国际上底特律和鲁尔等老工业基地现代化转型的成功范例,以及我国东南沿海市场开放和民营经济迅速发展的经营理念都可以作为东北企业发展的经验借鉴。
姜克隽:首先,东北发展亟待启动转型进程。转型需要破除短期视野,做长期规划,构建一个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竞争力的区域。对企业来说,短期内要力争压缩成本,增加效益,增强竞争力,为转型打好基础。其次,东北要打造一个宜居、政府服务良好的环境,吸引企业转型所需的人才和投资,这使地方政府服务的转变变得至关重要。再有,东北的能源企业一定要遵循低碳和可持续发展,致力于清洁化,为构建东北美好的生态环境打好基础。
●借着政策的东风,东北能源企业要抓住机遇快速转型。
姜春海:东北地区国有企业数量众多,改革势必会触动既得利益集团,改革所带来的影响会波及到很多相关产业。在这种情况下,不能盲目改革,应该由浅入深、稳步推进,逐步淘汰过剩产能。东北经济下行非一日之寒,恢复起来也不能急功近利。在从以往的粗放型生产走向绿色可持续生产的过程中,要稳扎稳打、稳中求变,才能保证经济活力的恢复。在改革过程中,东北可以向国内兄弟城市学习先进经验,打消顾虑,吸引民营和社会资本进入,引进高级管理人才,加深改革力度。
炼化改革是振兴举措之一
中国石油石化:东北地区有大庆油田、吉林油田等一批传统石油化工国有企业,您认为在东北振兴的蓝图中,应该怎样发挥传统石油石化工业的优势?
姜春海:当前,东北地区传统石油化工国有企业普遍呈现产业结构单一、工艺设备落后的状况。由于过于倚重原材料生产,精炼业等下游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此外,企业还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内部管理矛盾突出、成本控制不过关、创新能力不足和社会负担沉重等问题。
虽然这些传统石油化工企业体量巨大,但产业集聚优势明显。在俄罗斯原油进入的背景下,应该发挥优势,积极推进新型炼化一体化的建立,更新生产设备、优化生产工艺、积极开展研发工作,让企业产品达到甚至超越同行业水准。依托现有优势,东北地区还可通过建立试点工业园区,进一步加强产业集聚优势。大力培育石油石化相关新兴产业,增加研发创新投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在打造高端精细化工产业方面,可重点发展新材料,由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迈进,调整并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在此基础上,抓住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机会,推动过剩产能“走出去”。
史丹:东北石油企业的“大庆精神”仍在,产业技术工人仍是区域的竞争优势,一些传统企业的产品品牌也还可以挖掘和提升。
中国石油石化:在您看来,促进石油化工产业炼化体制改革,对于推进东北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改善民生能起到怎样的作用?
姜春海:石油化工产业炼化体制改革是振兴东北石化工业的重要举措之一,新型炼化一体化已然成为石油化工产业升级的新方向。
首先,长期以来,东北地区炼油化工生产一体化比较简单和松散,油品、烯烃和芳烃生产往往独立进行,协同效应很低。随着炼油化工生产技术进步和先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炼化一体化战略日显重要。二次产能增加和新型炼化一体化的建立不仅可以降低企业成本、提升效率、提高原料利用率,还可以减少有害物质排放、减轻环境污染,这都有助于推进能源可持续发展,并且对东北地区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其次,石油化工产业炼化体制改革势必带动各相关产业共同进步,提升整个东北地区的居民就业和收入水平;另外,生态环境的改善也会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质。
王倩倩:促进东北石油化工产业炼化体制改革,包括二次产能增加和新型炼化一体化的建立,将完善东北石油化工产业链,解决原有的资源链条短,以及下游发展不完善的问题。
责任编辑:周志霞
znzhouzhixia@163.com
供图/张云普 朱 明 C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