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蔡文姬
——曹操最欣赏的女人

2016-03-07李师江

山海经 2016年5期
关键词:蔡文姬蔡邕曹操

●李师江

蔡文姬
——曹操最欣赏的女人

●李师江

以文采武功来看,曹操应该是历史上最杰出的人物之一。一个连魏武帝都欣赏备至的人物,虽是女流,理应属绝顶人物,此人就是蔡文姬。她给后人留下了《胡笳十八拍》琴歌,名列十大古曲。

一嫁:丈夫早死

蔡琰(约174年—约239年),字文姬,陈留人。她的父亲蔡邕是东汉末年大名鼎鼎的文学家和书法家,还精于天文数理,妙解音律,是曹操的挚友和老师。生在这样的家庭,蔡文姬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

在她6岁时,蔡邕在室外弹琴,忽然弹断了一根弦,室内的文姬听到变调的琴音,走到父亲跟前,提醒父亲:“爹爹,你的第二根弦断了。”蔡邕看着聪慧可爱的女儿,惊讶之余,又故意弄断第四根弦,文姬又分辨了出来。父亲不解,问文姬何以辨出。文姬答道:“您给我讲过,古人季札听了琴声,能判断一个国家的兴亡;师旷听了琴声,能断定楚国要打败仗。女儿天天听您弹琴,难道哪根琴弦断了还听不出来吗?”

这件事使蔡邕对文姬信心大增,他断定文姬是可塑之材,从此,开始教女儿学琴。聪明伶俐的文姬有着音乐的天赋,对于琴技,一学就会。两年之后,文姬琴艺便成,还赢得父亲最珍爱的焦尾琴。

后来,蔡邕因上书抨击朝政获罪而被流放。遇赦后,由于宦官仍然把持朝政,蔡邕担心被陷害,不敢回洛阳。就这样,蔡文姬随着父亲亡命江湖12年。

16岁那年,蔡文姬嫁给了卫仲道。卫家当时是河东世族,卫仲道更是出色的大学子,夫妇两人恩爱非常,可惜好景不长,不到一年,卫仲道便因咯血而死。蔡文姬不曾生下一儿半女,卫家的人又嫌她克死了丈夫,当时才高气傲的蔡文姬不顾父亲的反对,毅然回到娘家。

二嫁:流落异乡

东汉末年,董卓进军洛阳,把持朝政,董卓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刻意笼络名满京华的蔡邕,将他一日连升三级。董卓在朝中的逆行,引起各地方势力的联合反对,后来董卓被杀,蔡邕自然也在劫难逃,最后死在了狱中。

羌胡番兵趁汉朝局面一片混乱,伺机掠掳中原一带。兵戈铁马中,蔡文姬跟着难民到处流亡,不幸被匈奴兵抢走。匈奴兵见她年轻美貌,就把她献给了左贤王。

当初细君与解忧嫁给乌孙国王,王昭君嫁给呼韩邪,总算是风风光光地占尽了身份,但由于是远适异域,生出无限凄凉,何况蔡文姬还是被掳掠的呢!饱受番兵的凌辱和鞭笞,一步一步走向渺茫不可知的未来,这年她23岁,这一去就是12年。

在这12年中,她嫁给了虎背熊腰的匈奴左贤王,饱尝了异族异乡异俗生活的痛苦。当然她也为左贤王生下两个儿子。她还学会了吹奏“胡笳”,学会了一些异族的语言。在这12年中,曹操也已经基本扫平北方群雄,把汉献帝由长安迎到许昌,后来又迁到洛阳。曹操当上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人一旦在能喘一口气的时候,就能想到过去的种种,尤其是在志得意满的时候,在这回忆中,想到少年时代的老师蔡邕对他的教导,当他得知蔡邕的女儿被掠到了南匈奴时,他立即派周近做使者,携带黄金千两、白璧一双,要把她赎回来。

开始,左贤王很蛮横地拒绝了文姬归汉这一要求,但一想到南匈奴呼厨泉单于被当作人质留在邺城,若不应允的话,曹操就会立刻发兵西域。左贤王忌惮曹操,就这样,蔡文姬流离西域12年的命运有了新的转机。

要离开西域了。文姬走的这一天,下起了雨。绵密的细雨发出淅淅沥沥的声音。天空,在这雨声中暗了下去,像她此时忽明忽暗的心情。

看到帐房里已备好的行囊,听到帐外的马匹踏出的细碎足音,蔡文姬的两个年幼无知的孩子睁大了眼睛,扑上前去抱住她,天真地问她去哪里,要去多久,什么时候回来。文姬的心要碎了,她无言地转过脸去,泪如雨下。在汉使的催促下,她在恍惚中登车而去,在车轮辚辚的转动中,12年的生活,点点滴滴注入心头,从而留下了动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

南匈奴人在蔡文姬去后,每于月明之夜卷芦叶而吹笳,发出哀怨的声音,模仿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成为当地经久不衰的曲调。

蔡文姬回到故乡陈留郡,但除了断壁残垣,故乡只留下回忆。在曹操的安排下,蔡文姬嫁给田校尉董祀。这个婚姻并不和谐,算是曹操强扭的瓜。你想董祀风华正茂,一表人才,文化程度、艺术修养都很高,是个自视甚高的人;蔡文姬35岁了,在被掳到匈奴之前已经结过一次婚。如此女人,如残花败柳已不指望再有春天,要不是曹操的旨意董祀又怎会娶她?

即便如此,坎坷的命运还是紧紧咬住她不放。

三嫁:机智救夫

就在她婚后的第二年,她的丈夫董祀又犯罪当死。当时她顾不得丈夫平时对她的嫌隙,蓬首跣足地来到曹操的丞相府求情。

蔡文姬求见曹操的时候,恰好是公卿名士坐了满堂,而曹操在召见前,特意说了一句:“蔡伯喈(蔡邕)的女儿就在门外,大家想必对其闻名很久了,今天有机会见面了。”

见面后,蔡文姬跪地为丈夫求情。曹操说:“事情确实值得同情,但判决的文书已经发出去了,怎么办呢?”蔡文姬答道:“您的马厩里良马何止万匹,手下的猛士多如树林,难道就因为缺乏一个人一匹马而不能救(董祀)一命吗?”

曹操念及昔日与蔡邕的交情,又想到蔡文姬悲惨的身世,倘若处死董祀,文姬势难自存,于是宽宥了董祀。

曹操看到蔡文姬在严冬季节,蓬首跣足,心中大为不忍,命人取过头巾鞋袜为她换上,让她在董祀回来之前,留居在自己家中。

曹操也是个文学中年,喜欢跟蔡文姬谈文学,谈读书。在一次闲谈中,曹操想起原来在蔡邕家里见过的丰富藏书,煞是羡慕。那时候可不像现在这么图书泛滥,书是很珍贵的。蔡文姬告诉他原来家中所藏的四千卷书,几经战乱,已全部遗失,不过自己现在还能背出四百篇,曹操失望之余又非常惊喜,说,这样吧,我派几个抄书手到你家里,你背他们抄,怎么样!蔡文姬惶恐回答,男女有别,到我家里不方便,你就给我纸笔,我自己记下来就是。

就这样,蔡文姬凭记忆默写出四百篇文章,文无贻误,满足了曹操的好奇心,也可见蔡文姬心智的超群。

这件事后,董祀感念妻子的恩德,在感情上有了很大的转变,夫妻双双也看透了世事,溯洛水而上,隐居在林木繁茂的山麓。

若干年以后,曹操狩猎经过这里,还曾经前去探视。蔡文姬和董祀生有一儿一女,女儿嫁给了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为妻。

蔡文姬生逢乱世,早年家门不幸,再加上自己一生三嫁,其命运甚为坎坷。也许苦难是产生伟大艺术作品的源泉,正是这些旁人不曾有过的经历,使得蔡文姬给后人留下了传世杰作。

猜你喜欢

蔡文姬蔡邕曹操
心动杀人
心动杀人
一生三嫁
一生 三嫁
蔡邕听琴
山鸡舞镜
蔡文姬(下)
倒屣欣逢迎
蔡文姬辨琴
《卑鄙的圣人:曹操》——一代牛人的炼成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