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河,白马人
2016-03-07文图军政
文图/军政
白马河,白马人
文图/军政
中国的文化历史总是在与多民族的融合发展中进行的,尤其是氐、羌等民族。根据文献资料记载,中华古羌之种有姜氏戎、先零羌、烧当羌、钟羌(钟存羌)、勒姐羌、卑喃羌、当煎羌、罕羌、且冻羌、虔人羌、牢姐羌、封养羌、乡姐羌、烧何羌、巩唐羌、全无种羌、黑水羌、卑禾羌、塞外羌、保塞羌、河曲羌、发羌、婼羌、西夜、蒲犁诸羌、阿钩羌、牦牛羌、参狼羌、青衣羌、白马羌、白兰羌、可兰羌、宕昌羌、邓至羌、汶山羌、党项羌、白狗羌、哥邻羌、悉董羌、咄霸羌、保霸羌、白草羌、黑虎羌、罗打鼓羌、杨羌、草坡羌、青片羌、四邻羌、临涂羌、涉题羌、左封羌、紫祖羌、林台羌、向人羌、葛延羌、维(威)州羌、蚕陵羌等。四川羌族曾建有牦牛国、青衣羌国,东晋十六国时期,西北氐羌人建立过成(成汉)、前秦、夏、后凉、后赵、宕昌国等政权,党项羌建立过西夏政权。
《史记·西南夷列传》最早叙述了氐族分布:
自禽以东北,君长以什数,徙、榨都最大;自榨以东北,君长以什数月砒最大。其俗或土着,或移徙,在蜀之西。自丹肋以东北,君长以什数,白马最大,皆氐类也。
《通典·边防五》中“氐”条云:“氐者,西戎之别种,在冉肋东北,广汉之西,君长数十,而白马最大。”唐李泰《括地志》卷四《成州·上禄县》曰:“陇右成州,武州皆白马氐,其豪族杨氏居成州仇池山上。”说明汉武帝以前氐人活动地区应在今甘肃南部与四川北部相邻的武都一带。汉武帝以后,氐人活动范围已扩大到四川西部。《北史·氏传》载:
文县草场河村
白马少女
氐者西夷之别种,号曰白马。三代之际,盖自有君长,而世一朝见,故《诗》称“自彼氐羌,莫敢不来王”也。秦汉以来,世居岐陇以南,汉川以西,自立豪帅。汉武帝遣中郎将郭昌、卫广灭之,以其地为武都郡。自济、渭抵于巴蜀,种类实繁,或谓之白氐,或谓之故氐,各有王侯,受中国拜封。
白马河谷
因秦汉时这一地区居住氐族,汉王朝设置四氐道:陇西郡氐道(甘肃清水县境)、广汉郡甸氐道(甘肃文县西)、刚氐道(四川平武县东)以及蜀郡湔氐道(四川松藩县西北)。此外,还在氐族较集中的地区设置武都郡。由此可见,氐人在战国至秦汉时已定居在松藩、平武、甘肃南部广大地区。
这一地区与白马人居住地基本吻合。有学者认为,白马人即白马氐,也称为白马藏人。解放初期,因与松藩、虎牙等藏民生活区毗邻,被定名为藏族。但白马人对此普遍存在意见,他们信仰太阳神、山神、火神、五谷神,在家供奉祖先牌位。学术界也就其族属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徐中舒、缪钺、邓子琴等认为他们是古老氐族后裔,美国学者王浩曼曾著文介绍,“岷山深处有一个人所罕知的部落,这个部落自称为氐人”;藏族学者桑木旦等认为是藏族;任乃强教授等则认为是古代宕昌羌后裔;也有人主张是另一种民族。费孝通先生认为,“平武藏人”在历史上并非藏族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2015年3月5日上午,我们观看了一场反映古代白马人的舞台剧《白马·印记》,下午即前往文县铁楼乡草场河村考察。这天是农历正月十四,有各种民俗文化活动。
白马河
身着盛装的白马人
汽车离开县城,沿着白水江逆行一段,拐向深远悠长的白马河谷。沿途出现小西坝、鹄衣坝、白马峪、演武坪、草坡沟等村落名称,大多为白马人居住地。整齐的绿色田畴、耀眼的油菜花,清雅而平和地点缀在村寨之间狭窄的土地上。文县籍朋友尤击平曾说,陇南乡间曾发生过“偷地”事件,概由其地多碎石,土壤稀少缘故也!
快到终点时,忽见前面山谷中兀立着一丛高巍雪山,云雾缭绕。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我相信山上有各类神仙居住。
汽车抵达草场坡、草河坝。道路两边、山腰间都挂着红灯笼。两位青年炮手对空鸣放“三眼铳”,全村男女老少站成两排,反复唱欢迎歌:“嘛支嘛米萨廉叨。”白马河欢畅地流,雪山兴奋地飞舞,人潮涌动,气氛热烈。无论男女老少,都身着节日的盛装,脸上洋溢着快乐而幸福的笑容。实际上,这也是一次难得的白马人服饰大展演。当我们拍照、请教问题时,他们都耐心地解释、配合。铁楼乡白马人服饰以白、黑、花三色袍裙为主,男性穿对襟长衫“春纳”,两襟操拢,系腰带,扎绑腿,头戴插白鸡翎的毡帽“沙尕”;妇女身穿以黑、蓝为主色的长衫,领、肩、袖及后裙均由各色花布搭配拼接,且绣有花草鱼虫等图案,做工精细,色彩艳丽。她们无论年龄大小、结婚与否,头饰都十分复杂。成年妇女头缠黑色丝帕,丝帕紧裹十几条长辫,编在黑色毛线里,再串上五至八块鱼骨牌和红、蓝、白、黄等各色玉石小珠,绾在头上,吊至右耳旁。老年妇女腰上扎缠红色自织羊毛练子带,年轻姑娘有的腰扎丝绸彩带,有的还要围匝缀有数枚古铜钱的牛皮腰带。
白马人世世代代以农耕、狩猎为生,很多地方至今仍保留着捻线织布、绣花鞋、擀羊毛毡以及用长犁杖驾驭两头大犏牛耕田种地的习惯。正逢盛会,古老的二牛抬杠、图腾柱、木工、打铁、刺绣、碾场等传统耕作、生活方式逐一展现。敦煌壁画中有连枷,据说传自印度,若白马人使用,那便要早得多。易华兄说5000年前埃及就有了连枷:法老手执的连枷,不仅是农具,也是兵器,还是权威象征。连枷究竟是泊来还是本土发明,还有待深入研究。
碾场等传统耕作方式展示
白马人擅长歌舞,平常,不管是田间地头还是村庄院落,都是他们引吭高歌、展演舞技的场所。那天,广场在表演“池哥昼”。这是白马人从先祖信仰和崇拜里传承至今的一种传统祭祀活动和民间舞蹈,也是白马人逢年过节搞祭祀活动时跳得最热闹、最隆重的舞蹈,正月初五先在寨子的大场里预习面具舞,正月十三正式跳,有的寨子正月十四、十五才开始跳。白马人称面具为“池哥申耿”,文县白马人称面具舞为“池哥昼”、“池哥蹈”、“仇池舞”、“鬼面子”、“十二象”,四川平武白马则称其为“曹盖”。正月十六祭祀活动结束后,要将面具、服装、道具等收藏起来,等到来年春节再跳。
本来“池哥昼”要挨家逐户地欢跳,意在为村民驱鬼除恶、驱邪消灾、避难免罪,以迎接新年,表演过程为:每年正月十二,白马各村寨由族长召开村民会议,商议部署“跳手”、接待客人等活动事宜;正月十三,“跳手”先在大场预演,经寨子乡老“审定”合格才能正式跳。清晨9点,村民身穿节日盛装聚集在一起,活动正式开始。首先,炮手对空鸣放三声“三眼铳”,接着是一阵打击乐,舞蹈队随之从指定地点跳出,从寨子的最高处开始,由东向西,自上而下,挨家逐户跳舞,如同拜年。村民跟在后面唱歌跳舞。每到一家,主人拿出咂杆酒和猪头肉盛情款待“池哥”。先由老人领唱,众人合唱,给“池哥”敬酒。舞蹈队离开时,主人家要送一升咂杆酒粕、一个大馍、一吊肉,由“猴娃子”收取,供全寨子里的人正月十七在大场里喝团圆酒,吃团圆馍,食团圆肉。面具舞挨家逐户,从早跳到晚,小村一天跳完,大村两天跳完。每当各寨结束(约凌晨2时),全村人护送“池哥冒”向西到祖先圣地,“池哥”、“池姆”、“池玛”卸装,取掉面具,摘下鸡翎。众人手拿香纸,面向西跪拜叩首,呼唤四方神灵,祷告、祈祷,同时将鬼怪、秽气一一驱走。送神之后,大家唱着“扎西德目,扎西德目”(吉祥如意之意)高高兴兴地回家。
现在,为了适应各方面的考察、观摩,临时增加在广场上表演,一些传统内容无法展现,只有纯粹的舞蹈内容。隆隆鼓声中,由九位男性组成古朴豪放的舞蹈队列“仇池冒”庄重入场。他们中间,四人扮成山神“池哥”四兄弟,象征白马人祖先达嘎、达玛的四个儿子;两人扮成“菩萨”(也叫“池姆”);两人扮成夫妻“池玛”。还有一个10多岁的儿童扮成猴娃子。四位“池哥”头戴青面獠牙木雕彩绘面具,上插锦鸡翎,翻穿羊皮袄,背负一串铜铃,足蹬牛皮靴,左手持宝剑,右手握牛尾刷,形象凶猛恐怖,舞步遒劲粗犷,表演杀野猪、打老虎、剥猴皮等动作。两位“池姆”戴雕菩萨面具,眉慈目善,端庄秀丽,穿宽袖对襟长裙,手持一方花手巾,紧跟“池哥”,以模仿种庄稼和干家务活舞姿为主,柔和优雅,轻盈飘逸。“池玛”组合中,丈夫戴草帽,穿麻布长衫,妻子着白马妇女装束,唱说白马人苦难和历史变迁。猴娃子脸抹锅灰,身穿破衣烂衫,乱唱狂跳,喜乐无常,说笑怪唱,作为丑角调节气氛。据介绍,丑角文化原型源于白马人北迁时遇一四川男子,后与白马女子相爱私奔,遭族人蔑视,故在表演时让其脸抹锅灰,扮作“另类”。
文县“池哥昼”已经入围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目送舞蹈队散去,我们继续观瞻各项民俗活动和陈列的手工艺品。一位敦厚的老铁匠应我们要求,用半截木头做的风箱鼓风,烧旺火,先将铁条烧红,然后与两位青年配合默契,一来一往地捶打起来。这种情景幼时在村里铁匠铺经常看到。榆林窟壁画中也有打铁图。铁器晚于青铜器,冶炼、加工、制作技艺及文化源远流长。白马人的农业技术和冶炼、锻造技术历史也很久远。
“池哥昼”表演
正在游逛,莫超教授说要到一位土著学生家里做客,喝“扎杆酒”。我们很感兴趣,便与他一同沿着整洁的山路到了处在半山腰间的木板房中。主人热情地端上刚出锅的干肉,热了一壶酒。白马人大都生活在高寒林区,气候潮湿阴冷,他们一年四季都要喝用青稞、高粱、大麦、燕麦等五谷杂粮酿造的低度酒驱寒。通常每家每年要酿两三大缸酒,人们相聚,一边跳舞唱歌,一边举碗豪饮。老人们还会哀怨地唱起祖辈留下的酒歌,讲述本民族南征北战、历经磨难的艰苦创业史。白马人喝酒的方式十分古老、独特,俗称“扎杆酒”或“咂咂酒”,多人通过麦秆共同吮吸一壶酒。现在条件不具备,加之主人是藏族,就用碗喝。肉和酒的味道都很纯正,与白马人生活的青山秀水环境和他们热情爽朗的笑脸非常协调。
天黑后,白马人开始筹备另外一项重大活动——火圈舞,他们把一捆捆竹子运到各指定地点。火圈舞又称“圆圆舞”,白马语称“呆舟”。相传很久以前,白马人先民被官兵追杀,被迫走上迁徙之路,后被官兵围困在山岭上。白马人坚守到第八天,即腊月初八,疲惫不堪的白马人燃起篝火,驱赶寒冷,进入梦乡。半夜,官兵偷袭,一只白色雄鸡拍翅而鸣,惊醒
白马人,这才躲过劫难。此后,白马人把这一天定为火圈舞开始日,并成为传统纪念日。我这才明白过来,难怪白马人建筑物上有很多公鸡形象。由此可见,自古以来,白马人在各种势力的夹击中艰难生存,频繁征战和迁徙使他们经常处于高度警惕状态,每当狩猎、与外村发生冲突去征战时,总要携带砍刀和弩箭,出发前对空鸣炮三声,集体喊“噢喂”(口语称“够扎”),表示对天发誓要同仇敌忾。《文县志》记载:“白马人性喜斗,刀剑不去身,遇急则结阵以待,喊声震山谷。”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白马人常以山头为营,点燃篝火,以防袭击。为消除疲劳瞌睡,唱歌跳舞,通宵达旦,这便是火圈舞的雏形。后经过不断发展演变,形成现在的火圈舞。火圈舞中人们的唱词是:
火儿不吹自己燃起来,
青年不叫自己来。
白马城是什么城?
白马城是铁铸的城。
守城就像守护家园,
杀退敌人要齐心。
……
黑夜灌满山谷,繁星闪烁。突然,四面燃放起焰火,刺破深邃神秘的夜空。不久,在青年人的叫喊声中,一条条火龙似乎从天而降,冲进广场,将各条火龙堆积到中间,点燃大堆木柴。“火”象征“城池”、“白马山寨”,越烧越旺,白马人手拉手、臂挽臂,又唱又跳。火圈舞就是“军舞”、“军魂”,令人振奋,而歌声中的凝重苍凉却又让人热泪盈眶。参加的人越来越多,舞蹈热烈,夜空鼎沸。
秦巴山中古朴的白马人,祝福你们和你们的真山真水真性情!
又是一个满天星斗的山村寒夜。返回县城,已近10点。
客人到达时
白马人鸣铳,微笑,唱歌
夹道欢迎
客人离开时
白马人站在河岸边
唱歌欢送
寒风让歌声成为篝火
越烧越旺
欢庆的白马人
探索·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