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郑和“示中国富强”的“下西洋”

2016-03-07文图梁二平

丝绸之路 2016年3期
关键词:太仓郑和西洋

文图/梁二平



郑和“示中国富强”的“下西洋”

文图/梁二平

关于郑和下西洋的采访,我在国内外时断时续地已跑了好几年。最后一站,才到达这个伟大事件开始的地方——南京。这是2005年5月底的一天,我在南京郑和公园看到“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倒计时”钟上显示还有50天。周年是一场数字游戏,似乎不到一个吉祥如意的整数,我们就无法追思先人做了什么,或者错过了什么。

读碑,重新掂量下西洋

关于朱棣为什么违背太祖海禁之制,而组织声势浩大的下西洋活动,历史上说法不一,但有案可查的证据有两条。

其一,我们随时可到静海寺去看的《御制弘仁普济天妃宫之碑》是朱棣在永乐十四年(1416)郑和四下西洋回国后,亲自为天妃宫撰写的碑文。朱棣对神言明:下西洋是“恒遣使敷宣教化于海外诸番国,导以礼义,变其夷习”。

其二,《明史·郑和传》中有“建文帝之出亡也,有言其在海外考,上命(郑)和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这就是不受一些人欢迎的“追逃”说与“耀威”说。

《御制弘仁普济天妃宫之碑》

这是一个私心与政绩“双赢”的形象工程,何乐而不为呢?送郑和出海后,朱棣的桌案上又展开了另一张地图,这才是他真正的帝王工程,他开始在北京修建他的紫禁城,还有长城,他要把自己和自己的帝国里三层、外三层地围起来。

朱棣内心深处看重的是城,而不是海。所以,后世的明白人都不说朱棣伟大,而是说郑和伟大。这是我们纪念下西洋的一个认识基准。

郑和,在历史的神台上

郑和公园原来只是郑和的私宅,史称“马家花园”(赐姓郑,大约是永乐二年的事)。解放后,这里被改为郑和公园。国内的郑和雕像,我看了近10个,皆与葡萄牙航海家亨利王子像一样,都是挺身站立,手握海图,昂头远眺。国外的郑和雕像,我也看了几个,多是身披官袍、高坐庙堂之上,有的手里还举着一个金元宝。郑和已然是一尊海内外华人敬仰的海神兼财神了。

郑和下西洋,虽算不上地理大发现(他所走的海路,至少宋、元各时期都已有人走过),但郑和的航程之远、时间之长、影响之大,仍是旷古未有的。郑和在海外交往与贸易上的巨大贡献足以使他在神的位置上万古不朽。不过,令人遗憾的是,我们找不到他真正的墓地,南京的不是,云南的也不是。没有人知道他的灵魂安息在哪里。也就是说,郑和功绩再大,在封建帝王的政治体系中,仍是一宦官走卒而已。郑和历28载,七下西洋,声威远扬,可在皇家的账本《明史》里留下的仅是语焉不详的几百字,以致我们不能明确地得知他生于何年,死于何时,葬于何地,而那个烧了郑和下西洋全部档案的兵部刘大夏却有3300字的列传。

不过,有一点还算万幸。跟着明朝皇帝干大事的人,几乎没有一个有好下场。朱元璋死前已除去开国的所有精英,朱棣也是找个“私觐太子”的罪名就将《永乐大典》的总编辑解缙杀了。但郑和历三代皇帝,下西洋也屡遭反对,却没有被杀,实在是个奇迹。这与朱棣夺权时,得到太监内外支持有很大关系。所以,朱棣开任用太监之风气,内政外交、出兵打仗、东厂“克格勃”,全都有宦官任职。得宠与幸运的宦官,也实非郑和一人。

伟大的人物,总有天赐之机缘。

《三宝太监西洋通俗演义》插画

南京下关龙江口的明代宝船厂遗址

船厂,国力的大舞台

南京下关龙江口的明代宝船厂遗址原有的七条作塘,现仅剩下两条。它是已知唯一的明代官办造船基地遗址,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欧洲首次使用干船坞,是在15世纪末的英国朴次茅斯)。在四周成合围之势的住宅开发热浪中,两条作塘得以保留,并开始兴建宝船公园,既有兴奋的自傲,又有幸运的自喜。

为建立宝船公园,两年前,考古工作者对“第六作塘”的船坞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的造船工具,包括铁制的斧、凿、锯、锉、钻、锥、刀及各式铁钉,还有木制的锤、桨、夯、刮刀等。数量之大、品种之多,可谓明代造船工具的汇集。还有大量的船用构件和造船材料,主要包括各式船板、木柱、舵杆、桅杆、轴、圆盘、船上的门框等。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两根保存完好的铁梨木舵杆,长度分别为10.1米和11米,它们的形制和尺度是推算宝船型制与规模的重要参考依据(1957年,宝船厂遗址曾出土过一个长11.07米的巨型舵杆。人们根据《明史·郑和传》中“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的记载,结合舵杆推算出宝船大约长140米,宽50米)。船厂出土的两把明代官营尺证明,宝船长137米,宽52米,大约是九桅十二帆。这个尺寸在实际航行中,缺少应用的可能性。但至少,我们由此可知当时所造的大船是相当大的。

在公园的作塘里,已建起巨大的水闸,岸边立着高大的舵杆,园中水泥地砖上刻着各种古船的图案,一切都像是为古船厂制作的一个造船广告——本厂可造大宝船、马船、粮船、座船、战船,还有装淡水用的辅助船等。史载,郑和的船队中有各色舰船200多艘,共载官员、士兵、商人2万多人。其船队规模之大、人员之多、组织配备之严密,不仅在当时堪称世界之最,就是和当今美国的航母舰群比,其规模也不逊色。

我不禁疑惑,仅仅是“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又不是出海打仗,为什么拉这么大的架势?

太仓,凝望六国码头

在所有下西洋的史料中,都要提到太仓和刘家港。

俯观地图,小小的太仓刘家港,恰到好处地坐落于天朝东部海岸的中心地带,是一个天然的通商港口。翻观史志,有大明《太仓州志》载,刘家河,即娄江在太仓境内的一段,因“娄”、“刘”音近,双声通假,当地人将“娄江”读为“刘江”、“刘河”。另查太仓方言,“港”即指河道,因而有人称,刘家港得名应在港口形成之前。

元代初年,因北方经济凋敝,京师的一切供给“无不仰给于江南”,而大运河转输困难,且费用高,元政府迫切需要找到一条快捷的南粮北运的海上通道。至元年间,宣慰使朱清、张王宣自崇明徙居太仓,开创了以刘家港为起点的海道漕运,太仓刘家港因之兴起并繁荣,其航运出现了历史上的第一次飞跃。

南京离太仓只有三个多小时的车程,太仓离刘家港只有十几公里。沿着已改为“郑和路”的太仓城北公路去刘家港,路上会有巨大的广告牌告诉你,这里是一个了不起的地方:“江尾海头第一镇”,正努力建设“百国码头”。“百国码头”一说源于明清文献将太仓称誉为“六国码头”,因为当时刘家港外通大小琉球、日本、高丽、安南、暹罗等地,所以泛称“六国”。

如今,找寻历史上的刘家港颇为艰难。历史记载中的刘家港,解放后不知出于什么原因被改成了刘河镇,而这个有着光荣历史的名字却被邻近的茜泾镇拿去作了镇名,弄得外来发思古之悠情的人找不到真正的刘家港了。

在刘家港,与郑和关系最密切的遗址莫过于天妃宫了。沿着小桥流水的古老街巷,我寻到了挂着“郑和纪念馆”牌子的古老宅院,天妃宫与郑和纪念馆而今合为一处。这里正在闭门装修,我提出要采访,老馆员闵仁顺先生还是热情地接待了我。老人家耳背,我们的“高”谈阔论使历史从暗处缓缓走来:“这个天妃宫,元朝时就有了,郑和下西洋时还修整过。原来的院子比现在的大多了。”我问:“为什么要选这里作为锚地?”闵老先生说:“这里有衔接江海的地理优势,又是临近京都(南京)的鱼米乡与商贸城。此外,太仓还有一大批有丰富航海经验的水手和船老大可供挑选。当年跟随郑和下西洋的著名航海家费信、周闻都是我们太仓人。”

起锚,太仓的骄傲;

落帆,老馆员未提。

1433年,那个闷热的夏天,下西洋的副帅王景弘带着庞大的舰队黯然回国,郑和死在了古里,宝船在刘家港抛锚。曾经拨弄过无尽海风的巨帆,缓缓坠落。宣德皇帝诏令:“下西洋诸番国宝船悉令停止。”傲视天下的“六国码头”,眨眼之间,凝固成一幅前朝旧画。

太仓天妃宫郑和纪念馆里的郑和坐像

福建,开洋节的情怀

太仓的刘家港是郑和下西洋的起锚地,福建的长乐是郑和乘风入洋的开洋港。

站在太平港高大的郑和像下,我假借郑和的目光远眺:烟雨之中,远帆近船,豪情万里。郑和写在《天妃灵应之记》上的豪言壮语也随风飘来:

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视诸夷域,迥隔于烟霞缥缈之间,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

长乐开洋的地理意义重大,最重要的文字实证也留在了这里。第七次出海开洋是在明宣德六年(1431)冬,年届六十的郑和似已感到这是最后的航行,遂在长乐立下了总结下西洋全过程的石碑《天妃灵应之记》,将它立在南山上天妃宫里。

离开太平港,登临坐落于长乐市中心的南山,天妃宫早就被毁(原地建了郑和纪念馆),所幸的是,石碑埋在墙边,保存完好,一直到1930年才被发现。它是郑和留给我们最后的,也是最完整的文字,记录了前六次下西洋的路线与经历,可以说是研究郑和下西洋的“基石”。

南山上的古塔尚在,当年它曾见证了郑和立碑。

《郑和航海图》中标注的东非麻林地(今肯尼亚马林迪)

郑和航海图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大明皇帝批准的国家工程,但这么重要的事情却没能留下任何官方文献。有一种说法是,后来的人不想朝廷再搞这种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有意让刘大夏把相关的历史文献销毁了。有学者统计,从洪武到成化年间(1368~1487)的100多年间,大明共产白银3000万两,而郑和七下西洋的财政拨款加在一起是700万两。国家财政几乎要被七下西洋搞崩溃了,反对者自然不少。所以,在郑和死去200多年后,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图才莫明其妙地出现在崇祯元年(1628)刊刻的《武备志》一书中。

《武备志》是一部兵书,运用了大量前朝军事档案,其中在谈到海防建设时,选刊了《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后人简称为《郑和航海图》。图前有一段142字的序言,但对此图出自何时、何人,是抄本还是改写本,皆没有交待。

《郑和航海图》原为手卷式,地图采用写景法,呈“一”字展绘,在编入《武备志》时,由于过长,被改为书本式,割为24页,自右而左,录图20页,共40幅,其中国内18幅、国外22幅,最后附《过洋牵星图》2幅。

《郑和航海图》绘制了南京以下长江段、东海和南海直至印度洋波斯湾的航路以及沿海地形。图上标示了港湾、江河入海口、岛屿、礁石、浅滩、沙洲、沿岸城镇、卫所等设防地点以及可供导航用的山峰、塔、寺院、桥梁、旗杆等显著物标。图上详细注记的陆上地名、国名等共500多个,可考的有350个,150个无法考证。

从《郑和航海图》所列地点来看,该图应绘制于第六次(1421)下西洋之后,全图以南京为起点,最远至非洲东岸的慢八撒、麻林地(今肯尼亚蒙巴萨、马林迪)——这也是多数学者赞同郑和远航最远到达东非肯尼亚的主要证据。图中标明航队航线及所经亚洲各国的方位,航道远近、深度,以及航行的方向、牵星高度,还一一注明礁石浅滩的位置。图中列举自江苏太仓至忽鲁谟斯(伊朗霍尔木兹)的针路(以指南针标明方向的航线)共56线,由忽鲁谟斯回太仓的针路共53线。往返针路全不相同,表明船队在远航中已灵活地采用多种针路,以适应和利用季风洋流,体现了高超的航海技术和较高的海洋气象科学水平。

《郑和航海图》是以行船者的主观视觉来绘制的,遇山画山,遇岛画岛,突出了海岸线、离岸岛屿、港口、江河口、浅滩、礁石以及陆地上的桥梁、寺庙、宝塔、旗杆等沿岸航行标志。航海者观海看图,只要依“景”而行就可以到达目的地。中国古代的江河航行地图,大多采用这种山水画式的绘法。虽然未能与世界上的海图“接轨”,但亦实用可行,如上水时上北下南,下水时上南下北等。

《郑和航海图》的比例混乱,航程总图和山陆岛屿放大图绘在一起,但又采取了不同的办法加以区分和说明,比如用虚线表示航线,在离岸较远的航线上注记了针位(航向、方位)和更数(航程、距离),有时还用文字注记出航道深度、航行注意事项,是我国最早不依附于海道专书而能独立指导航海的地图。从它所标注的亚洲、非洲广阔海域来看,《郑和航海图》称得上是世界上现存最早、航线最远的航海图集。

《郑和航海图》不是单一的航海图,它是“航海日志”和“航线图”的混一体,同时还是中国航海图和阿拉伯航海图的混一体。此图不仅有中国指南针的针路色彩,还有阿拉伯天文航海的牵星技术,如图中注记的天体高度“指”,就是阿拉伯人观测星星使用的单位,最终在图面上表现为郑和船队的“过洋牵星术”。虽然,《郑和航海图》的数学精确度很低,但完成度很高,可以肯定它是一幅指导郑和下西洋的实用航海图,是中世纪晚期,世界上航程最长的航海图。

郑和的历史功绩

开放是当今的主题,但它不是永乐皇帝的主题。事实上,中国人的方位观在明永乐时是相当混乱的。郑和下的并不是真正的“西洋”,基本上是南洋和印度洋,就是把东非算上,也还是没有到达真正的西洋与西方。所以,严格地讲,我们没有理由说郑和是沟通东西文化的伟大使者。郑和七度“西”行,前后28年,从来没有与任何西方国家打过交道。

无疑,郑和是伟大的航海家,但其七下西洋却没有任何地理上的大发现。

从航海史的角度而言,下西洋不是大明的奇迹,因为历史对其早已做了充分的准备。以太监远洋出使而论,汉武帝曾遣太监出海市易,最远抵达马来半岛和印度东海岸;王莽曾派人去孟加拉找犀牛,走的也是海路;东晋和尚法显去印度取经,乘锡兰山(斯里兰卡)的独桅三角帆狮子舶,自海路返回;唐朝时,大食番商从亚丁湾(也门)到珠江口、泉州湾,岁岁挂帆印度洋,常来常往。而在泉州现存的古迹中,波斯人留下的石碑、汉人留下的宋船,无不印证了我国古代海上的成功交往。说到郑和下西洋远及东非,比郑和早近百年的元朝旅行家汪大渊就已到访,并有著作《岛夷志》传世,就连郑和船队的著作也有许多是照抄《岛夷志》的。所以,我们不能将郑和打扮成第一个到达“西洋”的人物,他也不是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马可·波罗”。要说明的是,这些材料并不是我个人的独家发现,只是很多人不愿拿出来说罢了。

泉州郑和行香碑

《布施锡兰山佛寺碑》是现存最早记录郑和下西洋的石碑

最后,我将郑和七下西洋的时间和所到之地一并列出(这是有历史依据的,也是被专家论证过的材料。若想超越这些东西,必须拿出新的证据)。

第一次下西洋,永乐三年至五年(1405~1407),至古里、三佛齐国等国。

第二次下西洋,永乐五年至七年(1407~1409),往爪哇、古里、暹罗、柯枝等国。

第三次下西洋,永乐七年至九年(1409~1411),经锡兰山等国。

第四次下西洋,永乐十一年至十三年(1413~1415),往苏门答腊国、忽鲁谟斯等国。

第五次下西洋,永乐十五年(1417~?),往忽鲁谟斯国、阿丹国、木骨都京国、卜剌哇国、爪哇、古里国。

第六次下西洋,永乐十九年(1421~?),往忽鲁谟斯等国。

第七次下西洋,宣德六年(1431~?),往忽鲁谟斯国等17个国家。

在谈郑和下西洋时,我认为最该提及的是,祖先下西洋了,但他们没有发现世界,更没有改变世界。如果我们不能诚实地纪念郑和,还不如忘记郑和。

邓小平同志曾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会议讲话中提到:

恐怕明朝明成祖时候,郑和下西洋还算是开放的。明成祖死后,明朝逐渐衰落。以后清朝康乾时代,不能说是开放。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300年的闭关自守,如果从康熙算起也有200年。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

那一年是1984年,中国进一步开放沿海14个城市。

猜你喜欢

太仓郑和西洋
安策阀门(太仓)有限公司
安策阀门(太仓)有限公司
安策阀门(太仓)有限公司
清宫里的西洋钟表师
紫禁城内的西洋科学家
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郑和异闻录
郑和异闻录
郑和异闻录
对郑和下西洋的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