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负压封闭引流与传统换药治疗烧伤创面疗效比较

2016-03-06白永强邵洪波孟令敏堵亚茹齐顺贞张庆富

海南医学 2016年10期
关键词:皮片植皮肉芽

白永强,邵洪波,孟令敏,堵亚茹,齐顺贞,张庆富

(1.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烧伤整形科,河北 石家庄 050031;2.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82)

负压封闭引流与传统换药治疗烧伤创面疗效比较

白永强1,邵洪波2,孟令敏2,堵亚茹2,齐顺贞2,张庆富1

(1.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烧伤整形科,河北 石家庄 050031;2.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82)

目的 比较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与传统换药技术治疗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深度烧伤患者作为对照组(传统换药术),将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50例深度烧伤患者作为观察组(VSD技术),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各项治疗指标以及组织生长、植皮成功、皮片存活、细菌培养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4.0%(47/50)vs 76.0%(38/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肉芽组织生长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疼痛评分、满意度评分及治疗费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4.1±1.4)分vs(7.8±1.9)分、(7.5±1.6)分vs (13.8±2.2)分、(3.0±1.5)分vs(5.8±1.6)分、(4.8±0.7)分vs(3.4±1.3)分、(0.6±0.4)分vs(1.7±0.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肉芽组织生长良好率、植皮成功率、皮片优成活率、细菌培养阴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00.0%(50/50)vs 78.0%(39/50)、98.0%(49/50)vs 76.0%(38/50)、94.0%(47/50)vs 70.0%(35/50)、100.0%(50/50)vs 88.0%(44/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SD技术治疗烧伤创面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换药治疗,操作简单安全,不仅能有效促进烧伤创面的愈合,缩短植皮时间,还能减轻患者的疼痛,降低治疗费用,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负压封闭引流术;传统换药;深度烧伤;疗效

烧伤在外伤中十分常见,主要是由火焰、热液、蒸汽、热金属等热力因素导致,烧伤患者的皮肤和其他组织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1]。深度烧伤包括深Ⅱ度、Ⅲ度,这类烧伤患者的创面往往较难愈合或愈合较慢,采用磨痂、清创换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移植皮片虽然可促进创面的愈合,但愈合速度较慢,导致患者病程较长,需仍受较长时间的痛苦,同时经上述常规治疗后愈合创面容易留下增生的瘢痕,对患者皮肤的美观度及功能均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如何提高深度烧伤患者创面的愈合率及皮肤美观度、功能成为临床工作者关注的重点[2]。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是近年来临床上引入的一种治疗急、慢性创面的创面处理技术,对深度烧伤患者采用此项技术既能明显减轻创面周围的组织水肿,使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还能有效改善创面愈合处的色素沉着,尽量避免或减少对皮肤美观度的影响。除此之外,VSD技术操作简单,治疗后发生的并发症较少,具有安全性高的特点[3]。在减轻患者疼痛及降低治疗费用上,VSD技术与传统换药治疗相比优势更加显著,故开始作为深度烧伤的有效治疗手段广泛用于临床[4]。我院于2012年起开始在烧伤创面的处理中应用VSD技术,且取得的效果十分理想。本文对比了传统换药技术和VSD技术对深度烧伤患者的疗效,旨在进一步证实VSD技术的有效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深度烧伤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换药术治疗,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50例深度烧伤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VSD技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18~58岁,平均(38.3±3.4)岁;致伤原因中,火焰烧伤、热液烫伤、蒸汽烫伤、热压伤分别为19例、18例、7例、6例;烧伤创面分布于四肢、双手、躯干者分别为32例、10例、8例;烧伤深度为Ⅱ度、Ⅲ度者分别为35例和15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20~60岁,平均(39.1±3.1)岁;致伤原因中,火焰烧伤、热液烫伤、蒸汽烫伤、热压伤分别为20例、17例、8例、5例;烧伤创面分布于四肢、双手、躯干孝顺分别为30例、11例、9例;烧伤深度为Ⅱ度、Ⅲ度者分别为37例和13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烧伤原因、烧伤部位、烧伤深度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年龄18~60岁;(2)既往体健,不存在糖尿病、严重低蛋白血症、血液病等疾病,且心、肝、肾等脏器无严重功能障碍或衰竭;(3)均为热力烧伤如热液、火焰、热水等因素导致,均为深度烧伤,烧伤面积为体表总面积(Total body surface area,TBSA)的30%~50%,或Ⅲ度烧伤面积<20%的TBSA;(4)患者以及家属均事先知情并愿意配合研究。

1.3 排除标准 (1)排除因电击伤、化学烧伤等热力以外因素导致烧伤的患者;(2)排除存在精神障碍疾病的患者;(3)排除不配合研究的患者。

1.4 治疗方法

1.4.1 材料 VSD技术需要使用的材料包括VSD敷料(武汉维斯第医用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半透性粘贴薄膜(英国S&N公司生产)、负压源。VSD敷料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且敷料内置有两条长为30 cm的引流硅胶管,引流管为多孔,且有多种选择规格,使用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剪。半透性粘贴薄膜的主要成分为聚氨酯和丙烯,具有单方面透气功能。负压源为便携式负压吸引泵,负压维持在125~450 mmHg(1 mmHg=0.133 kPa)。

1.4.2 方法 (1)对照组:该组患者采取传统换药治疗。具体方法:先彻底清除烧伤创面的坏死组织、分泌物及异物等,再将碘伏敷料湿敷在创面上,并进行包扎,每天换一次药,换药期间还需引流创面的分泌物;待创面长出新鲜肉芽组织并且完全覆盖创面后,给予皮片移植封闭创面。(2)观察组:该组患者采取VSD技术进行治疗。具体治疗措施:(1)彻底清创,清除创面坏死失活组织、分泌物及异物,并对创面进行止血处理,再应用生理盐水、碘伏、3%过氧化氢对创面及其周围皮肤进行冲洗。(2)放置VSD敷料。创面周围的皮肤清洁后用干纱布擦净,根据创面的大小及形状对VSD敷料进行修剪,修剪合适后将敷料贴于创面,并且充分接触,再用丝线将VSD敷料缝合固定于创缘皮肤,在创缘3 cm处引出硅胶引流管。在VSD敷料及硅胶引流管上粘贴半透性粘贴薄膜,使其封闭整个创面,且半透性粘贴薄膜的覆盖范围应至少超过创缘3.0~4.0 cm,同时保持薄膜与创周皮肤的密封性,防止漏气的发生;透明薄膜在粘贴的过程中应避免挤压VAD敷料及硅胶引流管,以避免敷料内液体挤压到创周皮肤而不利于薄膜的粘贴或引流管堵塞不利于分泌物的引流。引流管在创缘3 cm的薄膜下引出,薄膜粘贴完毕后至连接负压源前应封闭引流管,可采用系膜法或应用医用胶水进行,以防止引流管漏气。返回病房后,将引流管与病房床头的中心负压吸引装置连接,并将负压装置的负压控制在125~450 mmHg,最佳负压为能使VSD敷料收缩变硬且有液体引流出来时的负压。负压吸引装置持续负压吸引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注意吸引管吸引情况,是否出现管道阻塞或持续有效,若发现以异常应及时解决。持续吸引5~7 d后将VSD敷料打开,观察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若生长良好、创面缩小,可进行植皮处理。护理人员每天应用肝素对引流管道进行冲洗,以免阻塞管道。均给予两组患者对症支持治疗,并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植皮前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创面细菌培养。

1.5 观察指标 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各项治疗指标,如肉芽组织生长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疼痛评分、满意度评分、治疗费用,治疗后收集两组患者创面的渗液,并进行细菌培养,计算并统计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两组患者的肉芽组织生长良好率、植皮成功率、皮片优成活率及细菌培养阳性率。

1.6 疗效评价方法 (1)疗效评定标准[5]若患者的烧伤创面全部愈合及植皮或皮瓣生长良好,记为优;若烧伤创面大部分愈合及植皮或皮瓣大部分生长良好,记为良;若烧伤创面部分愈合及植皮或皮瓣部分生长良好,记为可;若烧伤创面愈合差及植皮或皮瓣生长差,记为差。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2)疼痛程度评分标准[6]:采用VAS视觉评分模拟法对疼痛进行评分。得分在0~10分之间,0分表示不疼,10分表示最疼,且评分越高,代表疼痛越严重;(3)满意度评分标准:以0~5分表示,0分表示极不满意,5分表示非常满意,且得分与满意度呈正比。(4)皮片优成活率的评价标准[6]:若大于总面积95%的皮片成活,且无感染及血肿的发生,或仅有单个面积在2 cm2下的血肿形成,记为皮片成活优。

1.7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35,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肉芽组织生长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疼痛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治疗费用也明显少于对照组,而患者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肉芽组织生长时间(d)创面愈合时间(d)疼痛评分(分)患者满意度评分(分)治疗费用(万元)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50 50 7.8±1.9 4.1±1.4 4.772 0.026 13.8±2.2 7.5±1.6 4.853 0.024 5.8±1.6 3.0±1.5 5.262 0.017 3.4±1.3 4.8±0.7 5.744 0.013 1.7±0.7 0.6±0.4 5.962 0.011

2.3 两组患者的肉芽组织生长良好率、植皮成功率、皮片优成活率及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肉芽组织生长良好率、植皮成功率、皮片优成活率、细菌培养阴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肉芽组织生长良好率、植皮成功率、皮片优成活率及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例(%)]

3 讨 论

既往临床上对烧伤患者常采用换药治疗,虽然换药治疗能够保持创面清洁,但换药后烧伤创面仍淤积较多的坏死组织和分泌物,不利于肉芽组织的生长,并造成水肿的发生及细菌的滋生[7];同时每次换药时产生的疼痛较为剧烈,患者往往难以忍受,不利于疗效的发挥;此外,由于烧伤患者的病程较长、治疗时间较长,因而换药次数也明显增多,频繁的换药会使患者的痛苦明显增加,且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肌腱外露、骨组织损伤的机会[8]。目前,如何提高深度烧伤创面的愈合率及皮片成活率已成为临床的关注重点。对深度烧伤的患者来说,其深部组织明显受累,甚至骨质受损;其创面坏死组织较多,不仅清除困难,且创面易被污染;同时创面的血供明显受损或不足,不利于创面愈合。因此,寻求一种有效治疗深度烧伤的方法十分重要[9]。

VSD技术是一种新引进的处理急、慢性创面的方法,对四肢、躯干等软组组损伤创面的处理效果较好。VSD技术能有效促进创面的愈合,缩短植皮时间及愈合时间,还能减少创面的疼痛及感染的发生率,近年来得到了广大临床医师及患者的认可,并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在深度烧伤患者的治疗中,VSD技术具有较多的优点[10],如:(1)减轻创面水肿。VSD技术作用于创面的负压是均匀的,通过硅胶引流管将创面的坏死组织和渗出物有效引流出来,从而避免创面内出现局部的渗液淤积,以防水肿的发生。(2)有效清洁创面并防止细菌感染。由于VSD技术能将创面的坏死组织、分泌物及细菌等有效吸引出去,故创面可保持清洁。由于渗出液是细菌的有效培养基,渗出液的引流通畅可使细菌的生长繁殖受阻,从而有利于减少创面细菌的数量,最终使引流区达到“零积聚”;同时VSD敷料的封闭性良好,将引流区与外界隔离起来,可防止外界细菌的入侵,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此外,VSD技术的有效引流还能减少患者的换药次数,从而避免或减少换药过程中创面感染的发生[11]。(3)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的生长及组织愈合。创面愈合受阻的主要原因是局部缺血和水肿。VSD可在创面形成缺氧和微酸性的环境,这一环境可使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受到促进,血管的增生受到刺激,从而改善创面的微循环,使创面有充分的血液供应。血液循环既能为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及组织愈合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和氧,还能运走影响创面修复的代谢产物和毒性物质,对创面的快速修复十分有利。(4)避免无效腔形成,缩小创面。由于VSD敷料对创面的封闭性较好,紧贴腔壁,故对无效腔的形成起到了很好的预防作用。对于较浅的烧伤创面,应用VSD技术还可使组织靠拢,缩小创面,使皮片移植的面积减小[13]。VSD技术的上述优点是传统换药治疗无法达到的。

本研究中对比了深度烧伤患者VSD技术治疗和传统换药治疗后的疗效,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肉芽组织生长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疼痛评分、满意度评分及治疗费用等各项治疗指标也优于对照组(P<0.05),这一结果表明VSD技术对深度烧伤患者创面修复和愈合的促进作用优于传统换药治疗,VSD技术能够缩短创面修复植皮的时间,在减轻患者痛苦的同时并未增加治疗费用,使患者的负担减轻,这与韦昌延[13]的报道相一致。研究中还发现,观察组患者肉芽组织生长良好率、植皮成功率、皮片优成活率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VSD技术能为创面组织的愈合提供更好的环境,更利于创面的愈合及皮片的成活。对创面渗液的细菌培养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细菌培养阴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VSD治疗能够有效抑制创面细菌的生长,使细菌感染率大大降低,这与杨洪等[14]的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与传统换药治疗相比,VSD技术对创面的修复效果更好,不仅治疗时间明显缩短、痛苦明显减轻,且创面感染率及治疗费用也大大降低,可作为治疗烧伤创面的一种有效、安全措施。

[1]马任远,王小林,张哲,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深度烧伤创面修复中的应用[J/CD].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4,11(2): 162-165.

[2]黎明,李卫,柳向东,等.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深度烧伤创面修复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医学,2012,19(4):420-421.

[3]刘涛,王鹏,王勇岭.负压引流联合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难愈性创面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J].海南医学,2015,26 (8):1141-1143.

[4]首家保,毛庆龙,杨小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烧伤残余创面患者TNF-α、IL-6、IL-8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2,23(3):40-41.

[5]王志勇,施耘,阮建春,等.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深度烧伤创面修复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1,32(7):852-854.

[6]Sun SP,Wang HB,Jiang ZW,et al.Segmentation-based heart sound feature extraction combined with classifier models for a VSD diagnosis system[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2014,41(42): 1769-1780.

[7]Saidur R,Mekhilef S,Ali MB,et al.Applications of variable speeddrive(VSD)in electrical motors energy savings[J].Renewable&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2012,16(1):543-550.

[8]Lin CH,Huddleston C,Balzer DT.Transcatheter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creation for restrictive VSD in double-outlet right ventricle[J].Pediatr Cardiol,2013,34(3):743-747.

[9]Amato VJW,Lightfoot D,Stropki C,et al.Relationships between tree stand density and burn severity as measured by the Composite Burn Index following a ponderosa pine forest wildfire in the American southwest[J].Forest Ecology&Management,2013,412(302): 71-84.

[10]Yang ZS,Wu HX,Yu ZH,et al.A non-destructive surface burn detection method for ferrous metals based on acoustic emission and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from laser simulation to grinding process[J].Measurement Science&Technology,2014,25(3): 295-298.

[11]宋云洲.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烧伤整形术中的应用观察[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14(2):161.

[12]张守忠,韩行,崔金秋,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烧伤整形术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190-191,194.

[13]韦昌延.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深二度烧伤创面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5,16(2):172-173.

[14]杨洪,徐文举,郭蕾,等.封闭负压引流(VSD)技术与传统换药技术治疗深度烧伤的临床疗效比较[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9(1):122-124.

R644

B

1003—6350(2016)10—1672—04

10.3969/j.issn.1003-6350.2016.10.042

2015-11-07)

张庆富。E-mail:grl320@126.com

猜你喜欢

皮片植皮肉芽
MEEK 微型皮片移植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儿科领域的应用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后新型吸切器切除吻合口肉芽组织的疗效*
疼痛护理管理在VSD联合自体游离皮片植皮治疗糖尿病足感染创面中的应用
中药透皮技术对植皮术后坏死的临床应用
8例严重大面积热烧伤患者行Meek微型皮片移植术的护理配合
高渗盐水纱联合优拓对肉芽组织水肿创面的效果观察
美容点痣扫斑笔
美容点痣扫斑笔
重度烧伤患者植皮术后应用烧伤专用翻身床与悬浮床对比效果分析
耳后游离皮片在修复鼻小柱与上唇粘连外翻畸形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