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背景下当前大学生价值教育的困局与突破
2016-03-06王晓辉
王晓辉
(信阳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多元文化背景下当前大学生价值教育的困局与突破
王晓辉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文化多元化的趋势对当代大学生造成了价值取向上的困惑,也对当前我国大学生价值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多元文化既给大学生价值教育造成了危机,也带来了转机。利用转机,克服危机的策略应从提高大学生价值判断能力、重构现代价值教育体系及建立主体性价值教育模式等三个方面来改革我国大学生价值教育。
多元文化;大学生价值教育;双重影响
文化是社会的灵魂,社会进步的历史就是文化发展的历史。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家、地区、民族之间的文化互动日益频繁,文化的交流和渗透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文化多元化的趋势在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都表现的越来越明显。高校是弘扬和批判文化的重要场所,高校的价值教育如何在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大背景下,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提高他们的价值判断能力,是当前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多元文化视野中加强大学生价值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持续快速推进,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面对就业难产生的压力以及社会的快速转型与变革,大学生对自身和社会的认识难免产生一定的落差与迷茫。并且,身处信息爆炸、价值多元的当今时代,传统价值观及社会主义思想价值观必定受到冲击和销蚀,给大学生的思想成熟和价值观定型造成负面影响。另外,大学生思维活跃,勇于尝试,在他们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如果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方式陈旧落后,他们往往就会对传统的价值理念产生排斥,而对各种现代和后现代思潮及价值理念非常容易接纳。在现行的价值教育模式下,很多大学生处在传统与现代的边缘,在价值取向上易陷入迷茫和困惑。据最近对在校大学生的一次大型调查显示,在面对“为了成功不惜违背道德伦理”一题上,4.7%的“90 后”大学生持同意的态度,17.1%的“90 后”大学生持中立态度。[1]还有调查显示,在政治观上,选择“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占51.8%,选择“资本主义”的占7.8%,选择“某种宗教”的占5.3%,选择“其他”的占5.9%,“不明确”的占29.2%。对“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的观点,21.6%的学生表示不赞同,20.6%的学生认为讲不清;在人生观上,多数大学生在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之间更看重个人理想(生活幸福、事业成功等),在祖国需要和个人发展之间更看重个人发展(发展前景、经济收入等)。在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之间,比较注重眼前利益,缺乏对人生的长远规划。[2]
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当前我国高校价值教育在理念与模式上还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大学生价值教育效果欠佳,客观上使大学生价值教育问题更加凸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开始从单纯的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灌输走向思想教育和德育,部分高校也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倾注了较多的精力,但其教育效果却并不乐观。究其原因,恐怕与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价值教育陈旧的教育理念,僵化的教育内容和封闭的教育方式不无关系。为此,在多元文化对当前高校价值教育形成巨大冲击的背景下,加强大学生价值教育,引导他们形成积极的价值观,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了。
二、多元文化对大学生价值教育的双重影响
多元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对大学生价值教育形成了冲击;另一方面则为我们改革大学生价值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恰当的教育契机。具体可从它对大学生价值教育造成的危机和提供的转机两个方面来看。
(一)多元文化对大学生价值教育造成的危机
中国传统文化虽有多源头、多流向、多层面和多层次的特点,但自儒学独尊以来,逐渐形成了主流文化和价值取向定于一尊的社会文化特征。在多元文化并起的今天,我们不得不面临文化认同感和价值选择上的困惑,民族传统认同感逐渐丧失,进而动摇和侵蚀到价值教育的根基,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给价值教育带来严峻挑战和重大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西方文化渗透对传统价值教育的影响
我国传统的价值教育是在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基础上,对大学生进行传统价值观和社会主义价值观灌输的教育。可以说,传统文化和价值观体系是我国价值教育的重要源泉。随着中外文化交流与互动,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强力渗透使一些负面的文化和价值观如极端个人主义、绝对自由主义、享乐主义思想以及西方社会消极的生活方式、道德观、价值观等通过影视、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对大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部分大学生由感性欣赏转变为主动效仿,甚至内化为自身的信念和价值观。据最近的调查显示,在人生观上,选择“青春易逝,及时行乐”的大学生达46.4%,有的学生受消费主义文化思潮的影响,在生活上不顾家庭条件进行高消费和盲目攀比。[2]当前,我国大学生在政治信仰、人生观等方面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而我们的价值教育仍然局限于课堂和书本,方法上以理论性的灌输说教为主,与丰富多彩活生生的现实生活相距甚远,其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2.社会变迁与转型对传统价值教育的影响
当前我们正处于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化和法治化转型中,依法治国正深入推进,法律、道德、伦理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功能和地位正在发生变化,如何看待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也是大学生要面对的问题。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一方面解放了人们的经济行为观念;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物欲膨胀、金钱至上、拜金主义等消极思想。经济、科技的高速发展给国家社会增加大量物质财富的同时,环境的破坏、生态的恶化还有人文精神的衰落都已成为我们最现实和最迫切的问题。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大转型时期,精神文化领域已初步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一方面标志着社会的文明进步;另一方面也意味着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相对离析和多元,如何在当前价值多元的背景下加强社会和民族凝聚力,也是高校价值教育发挥文化和价值引导功能所面临的课题。
(二)多元文化给大学生价值教育带来的转机
多元文化社会无论在教育理念、教育资源还是教育方法上,都给传统价值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促使价值教育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依赖走向自主。这主要表现在:
1.为大学生价值教育提供了一个开放多元的背景
多元文化形成了多元价值观的并存与相互碰撞,在客观上促使社会民主化进程加快,社会的更加开放和包容,为大学生价值教育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想要继续保持某种价值的绝对权威性,是既无必要也不可能的。为此,我们需要更新教育理念、调整教育内容和创新教育方法,营造一种平等、宽容、开放的教育情境,让师生在这样的情境中进行双向互动,理解对话和相互建构。
2.带来了价值教育内容与方法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在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念并存,国际联系日益紧密的新形势下,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为我国大学生价值教育开阔视野、更新内容和方法提供了丰富而多样的教育资源。我们要在继承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价值资源的基础上,汲取世界上一切符合普世伦理和法则的价值内容,积极借鉴国外价值教育中先进的方法和手段,在此方面,西方许多以实地参观考察、实地调研和教育人种志研究为特色的价值教育模式,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借鉴。
3.促进大学生价值自主选择意识和能力的增强
价值自主选择意识和能力是个体形塑自身价值观的前提。伴随我国社会的急剧转型,各种社会矛盾凸显,社会思潮复杂多元,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提高价值自主选择意识和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面对多元文化和价值,大学生必须通过理性思考去认识、判断和取舍,由此训练和提高自我价值教育的技能,力争成为有高度价值自尊和价值自信的人。
三、当前大学生价值教育的应对策略
我们要利用多元文化背景的积极因素,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找准当前大学生价值教育的立足点,发挥价值教育的应有功能。
(一)利用多元文化资源,提高大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
大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的初步定型时期,其价值判断能力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此是培养和提高价值判断能力的关键时期。在东西文化碰撞交流的地球村中,人们时时刻刻在被动或主动的接受着各种价值观以及孕育这种价值观的文化的感染和熏陶。大学生价值教育也早已进入了一种极其开放的社会情境中,课外万花筒般的社会文化和价值选择与有限的课堂教育争夺着对年轻一代大学生的影响力。社会的多元文化既给年轻一代带来了不同的成长体验和价值选择,也给我们当前的价值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传统的价值教育在内容上具有权威性和排他性,学生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大学生的价值自主选择意识日渐觉醒的背景下,这种简单灌输式的说教带来的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事实上,在各种文化和价值观中,有可以学习利用的精华,也有应该剔除的糟粕。我们应该积极看待和顺应文化、价值多元化的趋势,利用多元文化资源,营造开放的教育情境,将不同的、富有特色的文化和价值观作为教育资源引入课堂,通过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批判,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加强他们的甄别能力。[3在高校的思想政治课中,应多鼓励学生就信仰理想、交往处世等贴近他们生活的话题进行讨论、辩论,教师则适时积极引导,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在比较、分析和鉴别中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提高他们的价值判断能力。
(二)确立主导价值观念,重构现代价值教育体系
1.确立主导价值观,进行主导价值观教育
历史上,为了反映一定阶级的利益和意志,不同的国家、社会都强调和重视形成主导价值观。在当前,多元文化带来了价值观念的相互交流和碰撞,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使社会主导价值观出现模糊化和离散化,由此甚至造成人们在信念价值、行为处世等方面的蜕变。因此,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如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等,与我国社会的改革发展现实结合起来,使价值教育理论联系实际,避免空洞的教条式的灌输,使大学生深刻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大意义,从而主动积极的保持与社会主导价值观同步。
2.整合价值教育内容,重构现代价值教育体系
人类现存的文化尽管千姿百态,但都存在着共同的价值底线。“人类必须形成一些有约束性的价值观、一些不可取消的标准和一些人格态度的基本共识。否则, 社会或迟或早都会受到混乱或独裁的威胁, 而个人也会感到绝望。”[4]现代社会的文明进步基于对人类普世价值和相应公理的认同与尊重,另外如公民意识、民主素养、基本人权、法制观念、生态环保等价值观念,也是我们建构现代价值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内容。只有与时俱进,及时整合和吸纳各种有利于社会发展和公众利益的价值观,才能使价值教育充满时代性和生命力。
(三)激发大学生能动性,建立主体性价值教育模式
任何一种教育终归是一种外在的影响,人的发展进步必须依靠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要想使价值教育真正发挥作用,必须提高大学生的主体性,建立主体性价值教育模式。传统的价值教育是从教师到学生的单向度、灌输式模式,强调教师的权威及学生的接受和遵从,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中受到很大的压抑,这种教育模式显然是不符合教育规律的。在多元价值观交融碰撞的背景下,道德上的好与坏不再截然两分,价值评价的标准也出现一定的张力。[5]面对新的形式,现代价值教育亟待更新理念、调整思路,调整教育双方的角色关系,以建立主体性教育模式为目标,注重身教示范、讨论对话及学生的体验、澄清、选择、反省等,使教育成为双主体互动的过程。[6]具体可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精心选择教育内容,按照“最近发展区”理论,挑选一些适度超过当前大学生分析和判断能力的教育素材,创设道德两难情境和矛盾冲突情境,引导学生的好奇心,在学生自主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启发和诱导,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其次,启发思维,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讨论,使学生在遇到新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冲突时,能够有效运用自我教育的方法,做出合理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1]胡慧.躁动的功利:“90 后”大学生物质主义价值倾向调查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4,(4).
[2]石书臣,靖守侠.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主流思想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3).
[3]许国彬,毕建永.文化传承创新视域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高校理论战线,2012,(11).
[4]万俊人.寻求普世伦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5]张发钦,王春江.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文化价值观的培育[J].现代教育管理,2009,(10).
[6]胡忠玲.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J].当代青年研究,2008,(1).
2095-4654(2016)08-0108-03
2016-03-23
G64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