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联动式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2016-03-06李红星
李红星,刘 伟
(安徽工程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联动式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李红星,刘伟
(安徽工程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241000)
摘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整合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学校之间以及社会教育资源,构建党政学团师齐抓共管的联动育人机制。将地方特色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深度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践中来,有利于从师生两个层面构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由教学活动提升为信仰教育和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的联动育人机制。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地方高校;联动式;实践教学模式
自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动方案》颁发实施,围绕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需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贯穿社会实践,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促行动,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05”方案实施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理论教学取得了较好效果。但在实践教学方面仍然存在着目标定位模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张皮”现象仍较突出;实践教学“呼声高,行动少”;仍存在被弱化、淡化、简化和泛化的趋势;[1]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实践教学的实效性,也极不利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构建规范的、可操作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对于增强课程实践教学针对性,提高其实效性和吸引力,夯实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引领作用。
一思政课联动式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思路
一般认为,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是各种教学活动单元连接在一起从而组成的动态性的过程。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同时又是一种教学经验的具体概括。一个完整有效的教学模式主要由教学理论、教学目标、教学程序、支持系统、操作要领、效果评价等要素构成。[2]思政课联动式实践教学模式是指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中,遵循相关教学理论,围绕思政课实践教学目标,规范教学操作程序,连接各教学活动单元,完善教学效果考评机制,从而达到整合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学校之间及社会的教育资源,建立党政学团师联动育人机制的一种实践教学范式。
1.联动式实践教学的哲学理论基础。
“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3]社会实践是人的正确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同时也是思想认识的目的和检验人思想正确与否的标准。显而易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联动式实践教学的理论依据。
2.联动式实践教学的教育方法论基础。
综合教育以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为指导,运用系统论的方法,把各个方面或各种方法的思政教育资源有机联系起来,使之成为具有最佳教育效果的教育整体。由此可见,综合教育法是联动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方法论基础。思政课联动式实践教学模式把协调式教学法和交替式教学法结合起来,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协调起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交替进行;同时注重渗透式教学法和融合式教学法,强调教育诸要素、诸单元、诸环节的协调联动,强调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的互补联动。
二思政课联动式实践教学模式研究的重要意义
1.联动式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师生课堂互动教学、学生网络自主学习、课外经典阅读、社会调研、社团活动、节假日主题活动、 “请入式”和“走出式”专题报告、志愿服务活动、社会实践考察等众多模块的有效联动,打破传统的封闭教学体系,形成了一个立体开放的教学体系。联动式实践教学模式以其开放性的教学体系,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多元互动的交流平台。依托现今先进发达的网络软硬件技术条件和网络站点设置,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使课堂成为师生思想互动的场所。教师不再是话语权的主宰者,学生也拥有了话语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均获得了对话的机会。这样就改变了传统师生之间点对面的单向度交流方式,形成了师生之间点对点、点对面、面对面的多向度交流方式。从而把传统意义上纯粹的、单向的理论知识灌输转变为具有重要实践价值的师生间的思想交流与争鸣。教师不仅是课堂上系统理论知识体系的传输者,而且可以通过及时跟进学生网络自主学习和实践的情况,有针对性地遴选出核心论题,引发大学生的思考,由论题倒逼学生再回到教材和网络进行更深入的基础知识学习,再由核心论题回到现实生活,激发学生用系统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来观察、分析现实社会问题。使学生在网上既是学习也是实践,由此就形成了由课堂到网络,再回到生活的动态互动过程。这种以课堂与网络为主体的联动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打破大学生对思政课学习无用论的质疑,同时也有利于凸显思政课的方法论特点,使课堂教学的内容变成学生可说可做的现实话题,甚至可通过网络空间生成学生自身的新知并得以传播,最终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为学生接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
联动式实践教学模式特别突出渗透式综合教育法的运用,注重发挥学校各部门的整体育人优势来实现教育目标,强调教育各环节、各要素、各单元的协作配合。因此,必须充分协调党政学团师各方面的思政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好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校园文化、节假日及重大庆典活动、志愿服务等隐性教育手段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涵育全员育人的环境氛围。
2.联动式实践教学模式打破了思政课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专业学习与个人兴趣相分离的状况,更有效地体现了实践育人的教学目标。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曾强调指出,学校教育“不应该让科学死板地堆积在学生的头脑中,而应该把各种科学所传授的知识和思想有机地联系起来,建立一个明哲的并且尽可能是广博的世界观和人生观”。[4]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看,人们的理论认知、行为习惯、道德品性和价值认同等是在复杂的生活、学习、工作环境中培养造就起来的。因此,联动式实践教学模式不仅依照课程要求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还注重把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生专业实习实践有机结合。挖掘整合专业实践环节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包括凝练实践合作单位的相关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学生专业实践过程中把思政课的社会实践任务与专业实践任务一同布置一同落实一同考核,真正实现理论回归实践、实践融入教学。在专业实践过程中提升大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职业成就感,无疑适应了德才兼备型人才培养的需求。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设计专业实践过程中的思政实践教学方案时,指导教师也要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负面思想状况进行充分的估计,从而做出预案,由思政课指导教师和带队教师协同解决。
联动式实践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从学生需求入手搭建师生互动的平台,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来组织教学内容,通过感受——认知——训练——实践——感悟等教学环节的设计,变“教师教”为“学生学”,使学生在学习实践过程中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发掘自己,从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
3.联动式实践教学模式便于有效地整合我省围绕“三区一馆”丰富的优质地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有助于形成我省高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色资源优势。分布于安徽省各地区的以“三区一馆”(三区指的是城市开发区、新农村发展区和本省落后地区,一馆主要指的是我省作为红色资源大省所聚集的丰富的馆藏教育资源)为核心的地方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在大学生科学人生观、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代化教育等方面优势明显。地方政府、高校和文化主管部门应相互协作、联合发掘凝练这些独具我省地方特色的优质教育资源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探索其融入地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方法途径。
三思政课联动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及运作
1.重构教材内容体系,注重传承地方传统教育资源与弘扬时代优秀教育资源的联动。由于学校的办学层次不同、学科结构不同、学生的素质不同、地域文化不同,人才培养的目标也就有所不同,而教育过程涉及教育者,受教育者,教材,教育资源,教育环境等众多要素、单元、环节与程序,要想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就必须结合自己学校的办学层次与特色,学生来源与素质,学校人才培养规格与目标等,对国家统编教材进行相应改编,编制出更适合本校学生使用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因此,对统编教材进行内容体系的重构至关重要。
近年来,我们联合本省主要地方高校同仁分阶段对我省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素材进行系统梳理、价值分析、地方特色发掘,并凝练其当代应用价值,作为对省属高校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优质共享资源。教学中,我们有分别地结合各门思政课的教学目标、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特色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对教材体系作适当调整,以专题模块的教学新体系很好地改造了原教材体系,在各门课程的各模块教学中均适度融入我省地方教育素材,《形势与政策》课则特别加入省情教学专题。
2.精心编制实践计划,注重课堂实践、校内实践、网络互动实践和校外社会实践等多种实践活动的有机联动,不断拓宽实践教学覆盖面。加强实践育人环节,完善“三个课堂”联动育人机制是思政课联动式实践教学的核心目标。结合我校和一些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经验,我们构建了一个以“六有”来保障的、富有实效性的实践教学方案。即做到事先有计划(包括课内、校内、校外实践计划),考察、实践(主要是校外实践)有主题,考察过程有讲解,考察以后有报告,回班后的教学有报告交流、交流后有评价。[1]学校层面,采取遴选优秀学生代表参加校外实践活动,把实践考察全过程做成视频资料并注重补充实践教育基地的宣讲、文物、文献等资料,在回校教学环节中进行回放,辅之以参加考察学生的交流汇报,最后由教师加以总结提升。校际层面,以“弘扬核心价值观名师工作室”为平台汇集省内兄弟院校好的经验加以总结推广,同时将成功的做法制成影音资料,在各高校的思政教育网络资源库中呈现,为本省高校师生共享。由此,也能一定程度上扩大实践教学的全覆盖。
围绕大学生成长成才目标要求,我们以联动式教学模式打通了课堂实践教学环节、校内实践教学渠道、校外实践考察、生活空间与虚拟空间之间的界限,有效地实现了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教育的联动对接和现实生活空间与虚拟空间的有效沟通。第一课堂较多地采取启发互动式为主的教学模式以调动学生对理论学习的热情;第二课堂以党政学团师多部门联动的操作平台为依托,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注重学生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提高;虚拟空间的沟通则拉近了师生距离,益于增强师生情感,为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校外的考察实践以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旨归,目的在于有效地引导学生确立民族复兴的信心,增强其社会担当意识和历史使命感。
思政课联动式教学模式善于用师生身边的先进典型事迹感染学生,以隐性的道德和情感等教育因素奠定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深厚的土壤,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在服务他人、提升自己、奉献社会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信仰。
3.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实现“三区一馆”的有效联动。在确立思政课校外实践考察基地方面,从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大视角入手,坚持传统教育与时代精神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在原有基地的基础上,新建一批主要围绕本省“三区一馆”的区位交差、功能互补的实践教学基地。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遵循“分类建设、综合利用”的原则,通过“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三大方式,建成多个“三区一馆”型实践教学基地,通过这种联动机制可有效提升实践教学的学生参与率。在选择实践教学基地方面,应当尽量优先考虑学校所在城市周边的基地和本省内的优质教育素材地,这也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认同感和亲近感,有利于增强学生自主参与实践活动的可能性和积极性。从实践基地构建方式入手,坚持“三基结合”的方式,即思政课专门的实践教育基地与专业和就业基地相结合,在实践教学方式方法上,把参观考察、社会调查、专题研究、志愿服务、竞赛活动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可有效提高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搭建实践教学的多部门联动操作平台,建立跨校联合、力量协同、合作共建、普惠共享机制。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全覆盖是实践教学中的核心问题,由此必须不断完善以学校党政主要领导为核心的思政教育领导组协调,思政课教学二级机构为主体,教务处、宣传部、学生会、校团委、各学院、专业实习基地及社会实践基地等主管部门共同参与的实践教学联动工作机制。打造学生自主实践与学校组织、教师指导实践有机结合;思政课日常教学实践和暑期大学生集中社会实践以及大学生“三下乡”活动相结合;思政课教学内容融入专业实践相结合;现实生活空间的交流与虚拟空间的沟通相结合的多部门、多单元、多环节、多要素联动的实践教学操作平台。具体来说,一是通过思政课教师出题,学工系统组织,思政课教学二级机构、学工系统和实习单位共同指导的工作机制,使暑期社会实践和大学生“三下乡”活动有机结合,思政课实践教学亦通过上述形式做到覆盖大部分学生。二是加强与二级教学机构的沟通,把专业实习基地与思政课教育基地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思政课教师对实习基地考察的方式,把企业与厂矿机构中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教育资源发掘出来,结合在课堂的教学中,提出思考题融入专业实习。我们还启动了与省内兄弟院校和有关文化部门联合发掘整理、凝练提升我省地方优质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和资源,以充实我省地方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形态,并以此提升我省高校师生对本省文化的自信,增强广大师生建设家园的自觉性。
5.探索由师生联动参与、学生普遍认可、公正合理的实践教学考评体系。科学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是提升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实践考评体系的构建应注重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方法,注重在社会实践中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注重培养大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联动式实践教学考评体系遵循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各门课程的教学要求与目标,细化量化评价标准,对学生在思想品德、团队意识、创新精神、综合能力等方面作出综合评价。
实践考核的形式尽量多样化。教学中,我们采取口试面谈、演讲辩论、分组讨论、模拟操作、小论文、调查报告与网络互动、网络考试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展开。尤其像分组讨论、演讲辩论、网络互动等形式,将个体的经验面向集体进行交流,可以使大学生在分享经验的过程中,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在交流沟通中不断增长智慧与能力。
建立双向沟通式的考核信息反馈机制是思政课联动式考评体系健康运作的重要保障。实践教学成绩由学生评定(包括学生自评与互评)和指导教师评定两部分组成,前者主要由学习团队依据成员对团队成果贡献进行自评和互评,后者由教师对团队成果及团队活动记录情况加以评定。每一轮实践教学活动结束前,安排成绩评定会和实践教学总结会对实践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成绩评定会由管理人员、指导教师和学生三方代表参加。 教学总结会依据教师的教学总结、学生反馈的建议意见(含“学生评教”结果)来评价实践教学过程的得失,并形成进一步改进教学的措施和计划。
秉承学校“诚实做人、踏实做事、扎实做学问”的育人理念和积极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发展目标,近年来, 我校通过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 实现课堂、 校园、 基地和社会诸环节的有机联动,在学生思想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明显的实效,思政课也赢得了越来越多学生的真心喜爱。
参考文献
[1]李红星.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J].宿州学院学报,2012(6).
[2]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与教学创新实务全书(下卷)[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796-797.
[3]列宁选集:第二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42.
[4]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上卷 [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 2007.
Class No.:G642.0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郑英玲)
On Coordinate- type Practice Teaching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Universities Run by Local Government
Li Hongxing,Liu Wei
(School of Marxism,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Wuhu, Anhui214000,China)
Abstract:Cultivating and practicing the core socialist values is an important task of current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aching. Integrating the education resources in and out of class, in and out of university, between universities, is able to construct the linkage education type between the Party, government, students and teachers. Incorporating the local educational resources into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helpful to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type education, and the students’ and teachers’ common value pursuit for the core socialist values as well.
Key words:core socialist values;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run by local government; coordinated type; practice teaching mode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758(2016)04-0015-4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安徽地方思想政治教育素材的整理与运用”(项目批准号:2013szxm042),安徽省高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背景下的安徽乡土素材研究”(项目批准号:SK2014A173),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思想政治教育综合改革计划立项建设项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名师工作室(项目批准号:Szzgjhl-1-2016-1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李红星,硕士,副教授,安徽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刘伟,博士,讲师,安徽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中国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