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丽中国视域下大学生绿色发展理念教育探析

2016-03-06马友乐

关键词:美丽中国大学生

赖 燕,马友乐

(钦州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广西 钦州 535000)



美丽中国视域下大学生绿色发展理念教育探析

赖燕,马友乐

(钦州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广西 钦州535000)

摘要:绿色发展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基本路径,美丽中国是绿色发展的价值目标,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加强绿色发展理念教育是开阔大学生生态文明视野、提升大学生生态道德素养、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夯实建设美丽中国中坚力量的必然要求。美丽中国视域下大学生绿色发展理念教育的基本途径主要包括:利用课堂教学加强绿色发展理念教育,利用校园文化渗透绿色发展理念教育,利用社会实践平台深化绿色发展理念教育,利用网络平台巩固绿色发展理念教育。

关键词:美丽中国;绿色发展理念教育;大学生

绿色发展理念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这是一个如何实现绿色发展的行动指南与纲领,勾勒出了用绿色发展理念引领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美丽中国”宏伟目标实现的美好前景。绿色发展已成为“十三五”规划的核心内容以及今后更长时期必须坚持的重要发展理念,大学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中坚力量,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绿色发展理念教育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

一美丽中国与绿色发展理念的统一性

1.绿色发展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基本路径。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从根本上说就是倡导生态、绿色、低碳、循环的理念,它明确了实现绿色发展的路径,为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绿色发展理念充分彰显了党对人民福祉以及民族未来的高度责任担当,是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与升华,将指引全国人民更好地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中国美丽、社会和谐、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美好蓝图,尤其是对新形势下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美丽中国”被首次写入五年规划,充分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以及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紧迫性,而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与践行,必将为美丽中国的建设增添腾飞的翅膀,使其飞得更稳、更高、更远。毋庸置疑,绿色发展必然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基本路径。

2.美丽中国是绿色发展的价值目标。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美丽中国”宏伟目标,其核心是指向生态文明建设,代表着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与高标。绿色发展是立足于平衡发展需求与资源环境矛盾、着力解决当下生态环境保护突出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发展理念,是有力的生态文明战略思想。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从实际出发,切中阻碍发展的突出问题,为破解既要谋发展又要保护生态环境的战略性难题提供了值得期待的方案。它代表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希望,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强烈期盼。可以说,绿色发展的指向与建设美丽中国的指向是根本一致的,美丽中国是绿色发展的奋斗蓝图与价值目标。

3.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全面小康,必然是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生活,因而也必然是以生态系统与自然环境的极大改善为基本前提的生活。换言之,“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如果没有生态文明,人民的全面小康就无从谈起。面对当下生态破坏严重、生态灾害频繁等生态压力巨大的突出问题,如何补足生态短板,改善生态民生,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必须攻克的难关。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强调“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1]

唯有实现绿色发展,牢牢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设美丽中国,才能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保证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因此,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美丽中国视域下大学生绿色发展理念教育的必要性

1.加强绿色发展理念教育是开阔大学生生态文明视野的必然要求。

绿色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方式,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基本途径。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要求人们在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以更宽阔的视野从更高的境界将人类、自然与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从日常细节做起,向绿色低碳、勤俭节约、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实现生产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的根本性变革。当代大学生肩负着传承人类文明、推进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这就要求他们在思想理念上与时俱进,自觉地将绿色发展理念作为行动的先导,培育更深刻的生态文明观,开阔自己的视野,努力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贡献自身的力量。加强绿色发展理念教育,就是要引导大学生树立和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开阔生态文明视野,以实际行动践行生态文明观,为建设美丽中国添砖加瓦。因此,加强绿色发展理念教育是开阔大学生生态文明视野的必然要求。

2.加强绿色发展理念教育是提升大学生生态道德素养的必然要求。

绿色发展倡导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足、生态良好的健康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绿色发展体现了人民的更高期望,也对人们的生态道德提出更高的要求。新形势下的生态道德标准要求摒弃过去以人类利益需求为核心的传统道德,它倡导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平等关系,强调利益平等、生存平等与发展平等,这就要求人们在利用与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担负起保护环境的义务与责任。大学生作为有较高思想觉悟与文化素养的群体,应当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关注者、传播者与建设者,他们的生态道德素养将直接影响着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加强绿色发展理念教育,提升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养,对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具有深远意义。加强绿色发展理念教育,在大学生当中强化生态文明观,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在对生命与自然的认知和感悟中,将生态文明理念自觉地融入心灵,培育生态道德,使环境保护、低碳生活、绿色发展等理念与要求转化为他们的内在诉求,从而贯穿在他们的日常行动中。因此,加强绿色发展理念教育是提升大学生生态道德素养的必然要求。

3.加强绿色发展理念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必然要注重他们的综合素质的提升。体现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不仅包括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也包括过硬的思想道德素质;不仅要学会处理好人际关系,还要学会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否具备良好的绿色发展理念,已成为衡量大学生是否全面发展的重要尺度之一。因此,为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必须要加强大学生绿色发展理念教育。加强绿色发展理念教育,就是要引导大学生在深刻领悟绿色发展理念基础上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热爱社会,关爱自然,提高生态道德素质,培育正确的生态意识与生态文明观,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因此,加强绿色发展理念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4.加强绿色发展理念教育是夯实建设美丽中国中坚力量的必然要求。

大学生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决定着经济与社会发展进步能否建立在人与自然平等和谐发展的基础之上,决定着美丽中国建设的成功与否。加强大学生绿色发展理念教育,增强他们的生态意识,有利于充分发挥他们的文化传播优势与践行生态文明的先锋引领作用,在全社会打造生态文明新风尚,推动美丽中国的建设。“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2]将绿色发展理念根植于广大大学生心中,必将产生强大的物质力量,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的强大助推器。加强大学生绿色发展理念教育,就是要引导大学生发挥聪明才智,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等领域加强创新,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引导他们通过社会服务、文化传播与创新等途径传播生态文化,引领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强大动力源泉。因此,加强绿色发展理念教育是夯实建设美丽中国中坚力量的必然要求。

三美丽中国视域下大学生绿色发展理念教育的基本途径

1.利用课堂教学加强绿色发展理念教育。

一是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对加强大学生绿色发展理念的主渠道作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整合课程资源,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如利用专题探究式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视频教学等方法,加强绿色发展理念教育,不断开拓大学生生态文明视野,增强生态文明素养。其一,要引导学生掌握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刻内涵,领悟绿色发展理念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基本途径与必然选择。其二,要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来指导自己正确看待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与进程,辩证地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平等的态度关注和尊重生态环境,充分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战略意义。其三,要引导大学生树立起对自然、社会、子孙后代的责任意识,引导他们把人类利益与自然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统一起来,促使大学生增强生态责任感。

二是要挖掘本专业与绿色发展的交叉领域,将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中。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要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刻理解绿色发展理念对推进现代化建设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引领作用,自觉地将绿色发展理念渗透于专业课的教学之中,使绿色发展理念教育在各学科的课程教学中得到拓展与深化。

三是开设以绿色发展、生态环保为主要内容的选修课。开设绿色发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选修课,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认知教育,丰富他们的生态知识,有助于大学生开阔视野,更好地领悟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意义,帮助他们树立节约资源、合理消费的生活理念,养成节俭、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2.利用校园文化渗透绿色发展理念教育。

一是要加强校园里绿色发展理念的宣传教育。其一,可以利用校园广播、网站、海报、电子屏幕、报刊等媒介,以及 “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生态日”“植树日”等节日,开展生态知识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其二,可以通过校团委、学工处、环境保护社团等平台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以绿色发展为主题的文化活动,例如征文比赛、辩论赛、摄影赛、文艺晚会、专家讲座、宿舍绿色文化节、生活用品二次利用创意比赛等,使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和熏陶,从而接受生态知识与生态意识的普及教育。

二是校园在整体规划与建设上要体现绿色发展理念。要本着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原则进行校园规划与建设,不断完善硬件环境,注重园林景观建设,使校园整体布局科学化,人、楼、绿化、广场等协调分布,体现校园生态系统的和谐性,让优美的校园生态环境激发大学生的美感享受,使他们对环境保护产生共鸣,从而自觉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总而言之,要紧紧围绕“绿色、节约、环保”主题,以节电、节水、节能、节粮、减排、环保等为重点内容,努力打造节约型、环保型校园,在大学生中倡导绿色消费、适度消费、简约消费与精神消费,使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中,帮助他们自然而然地养成关注生态环保的习惯,树立绿色、节约、环保的生态意识。

3.利用社会实践平台深化绿色发展理念教育。

一是要拓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平台与载体。其一,要充分利用“三下乡”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社团活动等形式,组织大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环保活动,如环保宣传、保护母亲河、社区农村卫生清理、植树植草、观赏生态物种、参观生态区、低碳徒步行等等,使他们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实践活动中提高生态文明意识,树立与增强绿色发展的信念,真正实现大学生绿色发展理念由知到行的转化。其二,要选择一些有针对性的地点开展实践活动,可以利用自然保护区、生态实验区、森林公园、自然博物馆等载体,组织大学生进行生态文化体验活动,使他们在体验中加深对自然的尊重与热爱,促进绿色发展理念的内化;也可以带领大学生到空气污染、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地方开展实地考察,让他们意识到绿色发展的必要性与严峻性。其三,可以充分利用科研平台组织大学生开展绿色发展调研与课题申报,研究绿色文化相关问题,大胆制定环保改善与资源节约方案,帮助他们增强对绿色发展的认知与内化。

二是要重视大学生个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个体必然会走向社会,因此要重视他们个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个人社会实践中自觉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投身到建设美丽家乡、美丽城市等的实践中,从小事与自身做起,自觉成为绿色行动标兵,坚决抵制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奢侈浪费的行为,使“绿色发展”“生态保护”“节约资源”与“美丽中国”等系列理念深入大学生心灵,并体现在日常的言行中,发挥提升整个社会绿色发展理念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总而言之,开展丰富多彩的绿色发展社会实践活动,目的就是要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在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要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挖掘丰富的教育资源与实践活动载体,让大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接受教育,引导他们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养成“绿色”行为习惯,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点滴行动为绿色发展所做的贡献,从而获得成就感,激发他们树立与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热情。

4.利用网络平台巩固绿色发展理念教育。

一是在校园网设置绿色发展理念教育专题网页。在网页上定期发布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动态以及相关知识等,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知识的宣传普及,尤其是介绍当前生态环境面临的各种挑战与困境,通过一些实际案例唤起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同时,应在同类高校之间建立友情链接,以便各校学生共享信息、交流心得体会,提升绿色发展理念教育专题网页的吸引力与感染力。

二是充分利用论坛、微信、微博、邮箱、QQ等形式开展绿色发展理念的讨论与教育。通过这些形式开展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更进一步地吸引广大学生的注意力,给他们提供更直接更有效的指导与帮助,加深他们对绿色发展理念的理解,以及对社会生态环境、资源的关注与思考,促使他们加深对绿色发展理念的内化,自觉改变不符合绿色发展理念要求的行为方式。

总而言之,大学生作为最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必然是运用网络媒体的主力军,利用网络平台来进行形式多样的绿色发展理念教育,必将有助于深化与巩固教育效果,使绿色发展、绿色生活方式成为大学生的信念与自觉行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 [M].人民出版社,1995:9.

Class No.:G641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郑英玲)

Study of Green Development Concept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eautiful China

Lai Yan,Ma Youl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eaching Department,Qinzhou University, Qinzhou,Guangxi 535011,China)

Abstract:The green development is the basic path of constructing beautiful China, and beautiful China is the value goal of the green development. Achieving green developing and constructing beautiful China is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s of completing building the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Strengthening the green development concept education is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s of broadening the college students' view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mproving the college students' ecological moral quality, promoting the college students' all-round development, and reinforcing the backbone strength of constructing beautiful China. The basic ways of the green development concept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eautiful China include utilizing the classroom teaching to strengthen the green development concept education, utilizing the campus culture to penetrate the green development concept education, utilizing the social practice platform to deepen the green development concept education, and utilizing the network platform to consolidate the green development concept education.

Key words:beautiful China; green development concept education; college students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758(2016)04-0004-4

基金项目:2014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美丽中国’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与实践”(项目号:2014JGB24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赖燕,硕士,讲师,钦州学院。

马友乐,硕士,副教授,钦州学院。

猜你喜欢

美丽中国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范畴越级翻译策略在纪录片字幕翻译中的应用
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农村经济“新形态”研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