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未必真实
——编导意识对纪录片创作的影响浅谈
2016-03-05董宝堂
董宝堂
纪录未必真实
——编导意识对纪录片创作的影响浅谈
董宝堂
(作者单位:沂水县广播电视台)
长久以来,许多人认为纪录就等于现实,虚构就是虚拟,笔者认为,这是思维逻辑的误解。纪录,应是多维真实的混合,纪录片追求的就是最大限度地逼近真实。要达到这一目的,纪录片就不应当拒绝富有创造性和表现力的各种手法,一部优秀的纪录片往往就是纪实与虚构的最佳配置,而这种虚构是编导意识直接参与的结果。
真实性;编导意识;重构
权威《电影艺术词典》里给纪录片下的定义——“其特点是如实纪录真人真事,不经过虚构,从现实生活本身的形象中选取典型,提炼主题,直接反映生活和事件”。从世界电影史来看,《工厂的大门》《火车到站》《水浇园丁》被人认为是纪录片,而《北方的纳奴克》的诞生却被公认为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总体上来看,纪录片可以说是现代影视的鼻祖。
现根据自己实际拍摄经验及体会谈谈编导意识对纪录片创作的影响。本文所讲述的真实只是相对现实生活本身在没有编导介入的情况下的自然状态;不真实指的是编导对生活介入后自然状态的改变及编导对现实生活的遵循与重构。
纪录片的创作分为前期与后期两大部分.在前期创作阶段,编导意识对纪录片创作的影响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 前期构思阶段
编导由于受社会各种意识流的影响,因此,当不同的编导拿到同一段题材会有自己的不同看法,自己要通过题材表现出来的主题思想就不尽相同,拍出来的影片也就不会相同。笔者在拍摄纪录片《湘宾故事》时,前期构思定位是:张湘宾建立了爱心社,通过爱心社的行动,展现大学生无私奉献精神,这也是笔者要表现的主题思想。因为主体思想是一切拍摄的主导。在此主题思想的指引下,笔者决定从爱心社创社之初,但是当时爱心社的创办者张湘宾已经将社长的接力棒交给了李娟,最让人棘手的是张湘宾也不参与爱心社的日常工作。因此也就按照真实的情况,笔者不可能拍摄到张湘宾参与爱心社活动的身影。但是为了表达主题思想,在笔者的劝说之下张湘宾多少参与了爱心社的工作,以方便笔者的拍摄。从这一方面讲,编导意识干预了生活的真实性,纪录的画面也就不是真正的还原现实生活。
2 编导意识在拍摄阶段对纪录片创作真实性的影响
实际拍摄主要分为以下两个部分:跟踪主体的拍摄、人物的采访。
2.1跟踪主体拍摄方面
首先,镜头的出现便打破了生活的真实。笔者在拍摄作品之前,与爱心社的几位成员有过接触,对他们其中一些人性格有大体的了解。但是,在笔者第一次拿起手中的DV拍摄时,他们有些人会有一些紧张,导致失去了原汁原味的生活本质。笔者一开始在拍摄爱心社晚上收瓶子时候,平时有些成员比较开朗,但在镜头面前却不怎么说话。镜头对生活的影响一般多在拍摄之初,在随后的拍摄中便趋于正常,但是仍有一些细微的差别,这种差别就不是原始意义上的真实,已经与人物真实面貌有区别。
2.2编导意识对采访的影响
一种情况表现在,采访者在镜头前的顾虑。在实际拍摄中,当我们架好摄像机的那一刻起,影像里画面便与真实的现实生活脱节,现实因为编导的介入便成为不是真实的现实。这种不真实指得是在编导没有介入的情况下的区别。在采访中,被访者由于会考虑到影像传媒介质的影响,他(她)在镜头前的讲话会与现实生活中两个人面对面的交流有所不同,即他们会考虑到什么话该说,什么不该说,对于他们有利的一面可能会多说一点,对于他们不利的可能就会避而不谈,而编导采集到的信息可能是趋于被访者有利的一方,而真正真实的情况观众并不知晓。
3 编导意识在后期制作中对纪录片的真实性的影响
当编导把所有的拍摄任务完成之后便转入后期制作阶段。这个阶段编导意识对纪录片真实性的干预会更强。时间越长,灵感会淡化。由于纪录片拍摄素材的非常多,如果我们最后的成片是15分钟,但我们实际拍摄的素材带可能是10盘以上(每盘带长60分钟)。而且一部纪录片可能拍一个月,一年,甚至十几年。如法国经典纪录片《鸟的迁徙》耗时三年,出于同一位导演的《微观世界》耗时十几年。如此长的拍摄时间导演在做后期制作时,必然会反复的浏览素材,力求寻找一种拍摄时的灵感(真实感),但是时间越长这种灵感会消失的越多。我们可以把拍摄的素材记到素材带上,但我们在拍摄过程中的灵感未必或很少纪录。这种灵感是更接近与现场拍摄情况,但随时间的流逝,这种灵感会淡化,取而代之的是编导按前期策划的后期制作。
4 结语
纪实既是一种节目形态,又是一种创作形态。它是对生活重构,具有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双重品格。只要我们不违反真实的原则,就应当大胆地利用各种艺术表现手段,融入创作者的思考和审美体验,使纪录片这一历史最久的片种焕发出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