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光线在影视作品中的审美价值探究

2016-03-05庞守贵范映雄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15期
关键词:光线影视

庞守贵 范映雄

光线在影视作品中的审美价值探究

庞守贵 范映雄

(作者单位:红河学院)

影视艺术以视觉画面为主要造型手段,而光线作为构成视觉画面影像的首要元素,是影视艺术的魂和生命,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个性的人物形象塑造,细腻的人物心理展现,张力十足的剧情脉络,极具感染力的氛围营造等都离不开富有魅力的光线语言。光线使创作者将文学剧本中的抽象形象化为影视画面中的具象形象成为可能,使视觉画面富有美感,使影视作品具有审美价值。本文从光线对于影视作品中的造型作用及其创造性两方面进行论述,并结合国内国外的优秀影视作品案例探究其审美意义。

光线;造型;表意;审美价值

1 光线的相关概述

在生活中,光线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物质,与人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影视艺术中,光线是视觉元素的核心,是重要的影视造型手段。影视画面中的形态、影调、明暗、情感基调和构图等都需依靠光的作用。光线就如画家手中的画笔,影视创作者运用它可以勾勒描绘出极富审美价值视觉作品。

2 光线的造型能力

光线作为一种语言,是创作者构建影片的基本元素,摄影师利用它可以塑造出立体可视的影视场景,不仅可以使画面层次丰富,拓展影视时空,还能够塑造出一个个生动可感的人物形象,刻画人物复杂情感心理。此外,光线作为影视艺术的造型语言,还可以直接影响影片的构图,参与画面造型,增强画面的造型美感。如何运用光线塑造出富有魅力的影视形象,增强画面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是影视艺术创作者不懈的追求。

2.1光线对影视作品中“景”的作用

在文学创作中,典型环境塑造典型的人物,在影视艺术中也同样如此。一部影视作品,光是生命,景是骨架,出色的用光不仅可以打破影视的二维空间的视觉局限,扩展影视视觉空间,赋予影视作品以独特的光线造型美感,对整部影片的艺术造型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前一些影视剧中,由于创作人员没有非常好的运用光线造型或者缺乏影视用光技巧,使影视时空错乱,画面层次单一,场景空间造型缺乏真实性,导致影视中的“景”失真,无法很好地辅助表现影片主题与人物形象,让观众处于视觉感官混沌中,这都严重影响整部影视作品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性。当然,在影视艺术长廊中,用光优秀的影视作品很多,值得每一位影视创作者的学习和借鉴。

由第六代导演霍建起执导的电影《暖》,讲述了男主人公林井河和女主人公暖的一段唯美的田野爱情故事。影片的用光十分出色,创作者充分的运用和调度自然光来表现影视时空、展现环境。在表现影片现在环境时,如淅淅沥沥的雨天景色,暖和哑巴、女儿居住的破陋屋子,创作者运用的是冷硬昏暗的光线,形象地展现了女主人公所处的残酷环境。在表现过去时则采用的是明亮的光线,金黄色的麦田,武生为暖化妆的场景,林井河和女主人公荡秋千的场景,都运用了暖柔明亮的光线,恰当地表现出男女主人初恋的美好,展现了主人公过去所处的环境。《暖》这部影片对光线的合理运用,让观众对现在和过去的时空有了直观的感官认识,也给整部影片创造了不凡的光线整体结构造型。同时,影片在光线营造的色调上也是相当优秀,现实时空采用的是冷色调,过去时空采用的是暖色调,这一色调的运用,赋予影片现在与过去两个时空不同的画面造型美感。同时,冷与暖的色调对比也间接表现了两位主人公从过去到现在的性格变化和内心情感变化,增强了整部影片的审美价值。

2.2光线对于影视人物形象的塑造作用

相较于抽象的文学形象,影视中的人物形象更加直观,具体。它是影视中活动着的视觉符号。荧幕上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离不开光线这一关键元素的塑造。不同光线的调配,可以塑造截然不同的形象,创造出不同的视觉观感。侧光和硬光的搭配可以塑造刚毅的男性形象,柔光和正面光的运用可以呈现出温婉的女性形象,当然光线的调配有很多,在视觉上给人的作用也是不尽相同。

由侯咏执导的女性主题影片《茉莉花开》在电影语言的运用上可谓细腻独到。整部影片光线的运用十分考究,在塑造“茉”“莉”“花”这三位人物角色时,光线地合理运用让荧幕上的三位时代女性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影片中在塑造茉和高先生初次相见到恋爱的场景时,创作者给茉以正面光和暖柔光,场景的搭配也是运用暖光,极致地描写了一位怀揣着少女情怀,对爱情充满向往的少女形象。在表现影片第二个形象莉与高杰和领养女儿花一起生活却疑心高杰与逐渐长大后的花产生不伦恋情时,创作者将这一场景安排在晚上帐内的床上,隔着帐纱本来就让观众看不清莉的脸,而此时创作者对人物的脸部没有进行人工光补光,而是让莉的脸处于暗部,环境的照明采用极为昏暗的光线,这一系列光线的调用搭配将莉猜忌,无奈,孤独的女性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在塑造第个角色花在雨中独自生育的过程时,导演采用了极为明亮的光线,配上花的面部特写镜头突出人物花的坚强、勇敢、独立的性格,让观众看到一位新时代的独立女性形象。

影片《两个人的芭蕾》末尾时,姥姥在观众席后面欢快的跳着仙女舞,此时创作者运用红色的舞台灯和较硬的白炽灯对跳动的姥姥进行光线渲染,影片中妈妈舞姿笨拙,但那在一片红色舞台灯和白色闪动追光灯的映衬下,却是那么美好,为观众呈现了一位坚强、乐观、善良、能干、伟大的女性形象,让整部影片展现出了极大的审美价值。

3 光线的创造性

光线作为一种视听语言,不仅可以塑造人物形象,渲染气氛,也可以表达意念和某一些特殊的意义,在很多影片中,创作者也把“光线”作为影片的角色来塑造,以达到表意和象征的作用。

影视作品中,光线的恰当运用能够自然地表达影片潜在意蕴和思想,当影片创作者无法出色的单独运用直白的画面和声音来表达主题时,光线的合理调度就可以不着痕迹地将思想传达给观众。

影片《肖申克的救赎》结尾部分,男主人公安迪坐在牢房的床上,此时牢房外的灯光正好构成侧面光打在安迪左侧脸上使右侧脸处于暗部,这种光线的调用表现了一种不安的戏剧效果。同时,一半明亮一半昏暗的光线处理方式,有着极为强烈的表意功能,暗示着主人公性格和不确定的命运。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红色光线可谓运用到极致,在三太太被吊死不久,颂莲点亮了三太太房间里面的灯笼,播放了其生前一直唱的京剧,让整个院里的人都惊恐万分。雪白的院子,极冷的色调,血红的灯笼发出刺眼的红色光线,让本来就阴森的四合院变得更加恐怖。四眼的红光从屋门透出来,红的恐怖,就如一张血盆大口。这样的画面有着极为深刻的表意性,使整部影片的审美价值达到了新的高度。

4 光线的象征作用

光线创造性的另一大功能就是象征性,优秀的影视艺术创作者深知如何运用光线进行对人物命运和影片主旨进行暗喻和象征,使整部影片的意蕴更加耐人寻味。

影片《云水谣》,导演尹力用光与影谱写出感人肺腑的爱恋。在影片男主人公陈秋水和女主人公王碧云第一次走廊相遇时,暖柔的正面光运用象征着他们对彼此爱意的萌生。当表现作为热血青年的陈秋水为躲避迫害从台湾辗转到大陆时,运用的是冷光,并配之阴雨天,整个画面极为压抑,象征着秋水和碧云所处的动荡的时局环境,象征人物命运的转折,加深了影片的内涵,提高了审美价值。

社会的发展,技术的变革使灯光技术不断完善,给影视艺术提供了物质保障。但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却给影视创作者带来了挑战。创新灯光技术,提高光线运用技巧,打造影视经典,让影视作品的审美价值更趋向艺术化、内涵化、特色化和合理化是每一位影视创作者不断追求的目标。

猜你喜欢

光线影视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影视中的古典音乐
消失的光线
“你看不见我”
绘画中的光线变化
中国影视如何更好“走出去”
对中国影视独特的爱
影视风起
光线
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