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院校影视艺术类课程教学问题初探

2016-03-05刘进华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15期
关键词:影视艺术课程

刘进华

地方院校影视艺术类课程教学问题初探

刘进华

(作者单位:湖北民族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影视艺术课是培养学生高尚品德,提高学生素养的重要方式。但在地方院校,受认识不足、师资水平有限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高等的影响,课程的优势无法充分发挥。因而,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本文试图从顶层设计、师资及学生学习能力等方面找到影视艺术课教学方法,以更好地发挥影视艺术课的功能。

影视艺术;教学问题;教学改革

当今世界影像技术飞速发展并广泛运用,无所不在的影像元素使人类生产、生活、思维方式发生巨变。影像文化正逐步超越印刷文化,成为人们获取知识、认识社会、了解历史的主要信息来源和参考依据。诚如丹尼尔·贝尔所说:“目前,居‘统治’地位的是视觉观念、声音和景象,尤其是后者组织了美学,统率了观众。”他得出结论:“我相信,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1]阿尔温·托夫勒则在他的成名作《第三次浪潮》中提出了三种文盲的概念。他说,随着社会的演进和科技的发展,人类将产生“文字文化文盲、计算机文化文盲和影像文化文盲”[2]。显而易见,影像文化已经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标志,因此,在高校中普及影视艺术教育势在必行。

1 影视艺术教育的必要性

1.1影视艺术作品有助于高尚品德的培养

优秀影视作品形象地阐释了创作人员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和认识,寓教于乐,以情感人,依靠影像的力量向人们揭示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这种形象、直观的教育方式不同于理论课的枯燥说教,而是赋予道德观念以生动而形象的内容与形式,使学生在审美中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自觉培养热爱祖国和人民、诚实善良、正直勇敢的美好品质。影视艺术历来都是教育的重要手段,早在20个世纪30年代教育电影先驱孙明经便拍摄了大量的教育电影进行国民教育。1993年,中宣部、国家教委等部门就联合推出了百部爱国主义优秀影视片,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促进青少年道德品质的提高。由此可见,影视艺术的教育功能是有历史传统的,优秀的影视艺术作品通过对真善美的弘扬,能有效地发挥其教育功能。抓住并利用这种特性,对学生进行主动品德教育,在价值观念泛滥的当下不失为明智之举。

1.2影视艺术教育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电影、电视作为综合性的艺术,既能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又能促进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尤其身处影像时代,无处不在的影像传播亟需我们图像读解能力的提升。巴拉兹很早就用“视觉文化”来进行电影研究,他在《电影美学》一书中就曾预言:“随着电影的出现,一种新的文化将取代印刷文化。”[3]海德格尔“世界图像时代”的表述伴随影视艺术的普及成为现实。通过影视艺术鉴赏活动,学生可以加深对自然、社会、历史和人生的认识,大大拓展了人们的视野。不同的时代、国家、社会和民族的生活面貌、性格特征和社会关系等,都可以从影视艺术作品中得到反映。更为重要的是对优秀影视作品的批判性认识,以及对电影现象的理解能够全方位地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影视艺术教育为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提供了心理动力和广阔的空间。对影视作品的批评是一种审美活动,也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它需要批评主体透过有限的形式去捕捉无限的内容,要求观众在欣赏活动中积极调动情感,尤其需要想象、联想甚至幻觉等心理能力的发挥,进入一种再创造的境界,从视听信息中进一步读解作品更丰富的内涵,通过视听信息之间的联系、联系方式,乃至象征和隐喻的理解,去破译更深刻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4]。毫无疑问,这种方式对学生能力的拓展是全方位的。事实上,学生图像读解能力的提升不仅仅是学习的问题,更是生活和生存的问题。数字技术的全面普及,使得学习、生活、交流等均呈影像化的态势,这就更加突显了影视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1.3影视艺术作品能带来身心的愉悦

在古希腊的神话中,有一条忘河,传说喝了这条河里的水,就可以忘记过去,忘记烦恼,忘却忧愁。相对于现代社会来说,电影、电视就是这样的一条河,它能在繁重的工作之余,为劳累的人们提供一个短暂的忘却过程。电影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一种带有商品属性的娱乐形式,而娱乐是人类的基本心理需求。因而作为一种精神享受,影视艺术的娱乐属性具有天然的合理性。优秀的电影作品以强烈的感染力激起受众观看兴趣,并使审美主体身心愉悦,使其身心得到调节、获得审美享受和精神愉悦的积极作用。鲍列夫曾说:“艺术使人快乐,并使人参与到艺术家的创造。古希腊人早就注意到一种特殊的,什么也不像的审美快乐,并把它区别于肉欲的快乐,这种特殊的快乐是一种伴随艺术的所有功能,使其别具色彩的精神享受。”[5]可见,影视艺术欣赏活动可以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和审美愉悦得到满足,能够让人们的身心得到调整和休息。同样,影视艺术欣赏活动也可以成为学生进行自我调节、愉悦身心的良好渠道。

2 影视艺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影视 艺术科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现状却不容乐观,尤其对地方院校来说,问题更加突出。

2.1顶层设计认识不足

对影视艺术类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优秀品德,可以提高其综合能力,也能使人获得愉悦和放松,然而这类课程的教育在地方院校并未获得足够的重视。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除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开设有影视方面课程之外,还包括新闻学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和编辑出版专业均未开设。而作为公选课开设的鉴赏课程,其主要目的是调节工作量和补充学分。究其缘由,主要是顶层设计对影视艺术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人才方案修订中忽略了对学生视觉素养的培养。从实际情况看,影视艺术类课程几乎处于缺席地位,其重要性并未得到应有的体现。

2.2教学能动性不足

若从孙明经先生及金陵大学开设电影课算起,电影进入高校已有80年的历程,改革开放以来,影视类学科在高校发展更是风生水起,硕士、博士培养渐成规模。但对于地方院校来说,影视类课程教学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虽说影视学硕士、博士点已成规模,但是对地方院校来说影视类人才匮乏,对于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困难,现有师资水平不高。而电影电视作为综合性艺术,从其他专业转行或者专业化程度不高的教师很难把握影视学的专业内涵。这就对影视艺术类课程的教学形成限制,电影的表意方式和思维很难真正被领会地传授。

2.3学生学习能力不足

地方院校大都是二本、三本、专科学校,无论从生源还是从学生学习自律性来看,离自主学习的要求普遍有一定的差距,影视艺术课程的学习更是如此。即使是对影视类专业的学生来说,这种差距同样客观存在。影视类学科相较传统学科门槛较低,短期的突击有一定效果。但专业的发展除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外,还需大量作品积累及分析。尤其是看片量的不足,严重限制了课程教学的进程和展开。无论是视听语言还是概论课、作品分析课都需要大量看片经验为基础,然而大部分学生都缺少这方面的积累。这样教和学的积极性都受到较大影响,从而制约课程教学的发展。

3 影视艺术课教学改革初探

鉴于影视艺术类课程的重要性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革势在必行。目前,地方院校的影视课程教育大都处在起步阶段,需要改进和探索的因素众多。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从如下几个方面谈影视类课程的教学思考。

3.1提高影视艺术课地位,拓展素质教育渠道

提高学生的素质,必然要提升其艺术素养。大部分地方院校都注意到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和其人文素质的提升,人文素质包括文化素养、艺术修养、思想道德素质等诸多因素[6]。也就是说影视艺术教育课,在视觉文化时代应该提高到和大学国文一样的地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比国文更重要,因为在我们面临的信息中,影像信息正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而我们的图像分析能力显然弱于文字读解能力,面对无处不在的影像信息,我们往往手足无措。事实上电影课培养的不仅仅是学生的艺术修养,更重要的是培养信息接收、处理和传播能力。这是信息传播的趋势,也是文化发展的必然。影视艺术教育,对大量的缺乏影像读解能力的大众来说显然是至关重要的途径。所以,从人发展的根本意义上讲,影视艺术教育的地位应该得到保证,尤其是在高等院校。

3.2提高师资水平,优化教学方式

强化影视课的教学效果必须要提高师资水平,优化教学方式。当下,即便各种媒介极度发达,接收终端无处不在,但教师依然是课堂的主导力量。在高层次人才引进困难的情况下,师资水平和结构的改善,主要靠培训和学习。把师资水平的提高和学科发展结合起来,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参加高水平的培训班。同时,影视艺术的综合性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全面提升自身艺术修养。另外,影视课的教学因其学科特殊性,必须要“动起来”。电影、电视相较其他艺术门类最大的特征是“动态性”,传统的授课模式很难满足教学需求。动态的影像、互动的课堂、动起来的教师和学生,甚至是动手分析和创作才是课程学习的正常模态,同时这也促使教师要不断汲取新知识。

3.3变被动为主动,学会学习

信息时代,知识量的激增使每个人都必须处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未来的文盲是不会学习的人。无论做什么事情,主动参与都是有所作为的前提,影视艺术课的学习也是如此。相比中学时期,大学生有了大量的可自行控制的时间,合理利用机动时间是学有所成的关键环节。电影、电视作品的观摩学习需要大量的时间保障,要想学好影视艺术课程就要充分利用这些时间,有计划地积累优秀影视作品赏析经验。长此以往,不仅会积累大量的看片经验,在优秀作品的熏陶下艺术素养也会有大幅的提高。同时,具备了这些基础知识之后,在课堂上也能得心应手,能快速领会和理解课堂上老师讲述的内容,当然也就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可能。

4 结语

影视艺术课的教学是一个综合问题,只有多方努力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才能发挥影视艺术的重要作用。

[1]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上海:三联书店,1989:154,156。

[2]孟建.视觉文化及其含义[J].中国摄影报,2005(1).

[3]巴拉兹.电影美学[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78.

[4]蔡东东.当代英美电影鉴赏[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0.

[5]鲍列夫.美学[M].乔修业,常谢枫, 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

[6]陈秋霞,汪卫国.中国IPTV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J].现代电信科技,2007(8).

本文为湖北民族学院教学研究项目“新媒体时代影视艺术类课程‘翻转课堂’设计与探索”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6 JY002)。

刘进华(1978-),男,湖北襄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电影理论及电视栏目文化。

猜你喜欢

影视艺术课程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纸的艺术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中国影视如何更好“走出去”
影视风起
影视
因艺术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