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从“应试”走向“应世”
——兼评荣维东教授的《交际语境写作》
2016-03-05陈家尧
◎陈家尧
写作:从“应试”走向“应世”
——兼评荣维东教授的《交际语境写作》
◎陈家尧
有这样一则网载材料:
昨天下午作文课后,一个男生跑到我办公室,说“老师,有一个问题我想了很长时间了,那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写作文?你让我们写随笔,写的都是我的真情实感!可是说到作文,通常都是自己不喜欢或不会写的题目,但又不得不写,于是就跟做一道数学题一样,纯粹为了完成任务。为什么要写这样的作文?”
“是啊,我们为什么要写作文?”这正是师生共同的困惑,写作文仅仅是为了应考的需要吗?显然不是。西南大学荣维东教授的最新力作《交际语境写作》给我们做出了明确的回答。
一、还原写作的本质
1.写作功用:从“应试”走向“应世”。
中学生的写作可分为两种:一是“应试”作文。这种作文,写出来交给教师,评一个分了事。为了得到一个高分,在写作时追求用语的华丽、情感的外溢,体式多为记叙性或议论性散文,即“小文人语篇”(王荣生语)。二是“应世”写作,即应对生活需要的写作。正如荣维东先生所说:“真正的写作应该是基于生活、工作、学习以及精神、心灵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真实语境下的表达和交流,它总是针对特定的读者、环境,为着实现特定意图的言语表达行为,是有机的结构体和意义表现物。它是着眼于真实意义表达和交流的真实写作,是能够唤起写作主体全身心参与的有意义的社会交往和意义建构行为。……任何一次写作行为都可以看作是一场特定语境下的对话交流。”叶老也曾经说过:“当然是人在生活中工作中随时需要作文,所以要学作文。……写封信,打个报告,写个总结,起草个发言稿,写一份说明书,写一篇研究论文,……至于作诗作小说,并不是人人所需要,学生有兴致去试作,当然绝对不宜禁止,但是这并非作文教学的目标。”这些论述,给我们还原生活中写作的正常的功能。
2.写作过程:从“虚假”走向“真实”。
“应试”的写作是一种只存在“应试”环境下的变异的写作,与生活中的写作是不相符的,是一种虚假的写作,而“真实的写作”是什么呢?要尽可能营造或者明示写作任务的语境要素:写给谁?为什么目的写?写什么?在一个怎样的任务情境下?一句话,写作应该是在真实或拟真的语境下的书面表达和交流。真实的写作应该是逼近真实生活世界的写作情境、写作行为、写作过程,是与未来生活真实写作形态相符的写作。
3.写作范式:从“文章写作”走向“交际语境写作”。
荣维东先生指出:写作教学理论发展存在三种范式转换,即传统以关注写作结果为主的“文章中心”写作;到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关注写作过程为重心的“作者中心”的写作;以及当代以关注写作真实情境、动机和社会功能为重心的“读者中心”的写作。我国长期以来的作文课程形态,基本上是“文章中心”的写作。写作上注重主题、内容、结构、语言、体裁等文章知识和记叙、说明、议论三大文体,写作教学主要是读写结合。而写作,本质上是一种交流行为,营造具体真实或拟真的写作任务场景,教学生自由地表达与交流,正成为写作的趋势。世界写作课程正在发生从“文章——过程写作”向“交际——语境写作”范式的重大转型。
二、交际语境写作的内涵把握
1.交际语境写作核心概念界定。
每个新理论的提出,都意味着话语的重建。在《交际语境写作》一书中,荣维东先生提出了交际语境写作的一系列新概念:语篇、语境、交际语境写作、关联、示意……构建了交际语境写作的一系列学术话语体系。我们来看看这些概念的内涵。
语篇。平时我们常用作文、文章、篇章、文学作品等来称谓写作成品,那么“语篇”这一概念有什么不同呢?“语篇,是具有任意长度,意思相对完整,能完成交际任务的言语产品。既包括一句话、几句话、一个段落,也包括成篇的文章、著作等言语作品。”这个概念的提出,有几个方面的价值:一是定位了言语产品的功能——完成交际任务,而不是别的什么作用;二是拓展了写作的范畴——具有任意长度,意思相对完整即可,写作成了一件很自由的事,并非要达到600字或800字;广告、摘要、笔记、短信、聊天、说说、微博等都属于写作,写作就在我们身边,并不是什么高大上的一件事。
语境。荣维东先生对语境进行了多层次分析,提出语境包括语篇语境、交际语境、社会文化语境、认知语境。交际语境,又称为情境语境,是指为完成一个交际意图所涉及的交际主体(作者)、交际对象(读者)、交际目的和交际话题等构成的一个场域。从而明确交际语境写作的制约因素。
交际语境写作。交际语境写作是指为达成特定的交际目的,针对某个话题,面向明确或潜在的读者进行的意义建构和书面交流。交际语境写作借助于真实或拟真的社会情境、任务场景或者具体语境开展写作,是一种情景化的、交流性、社会化的写作,是最大限度接近于或者还原于生活真实的写作,是自然生态的写作。
2.交际语境写作的要素分析。
交际语境写作的要素,国外主要包括“三要素说”(读者、作者、信息)“四要素说”(题目、目的、读者、作者)“五要素说”(目的、读者、话题、场合、作者)三种。国内周淼龙认为:写作语境由时代精神、主流意识和民间话语三大要素构成。李海林认为:写作任务语境包括读者、目的、角色、话题、语言等要素。
荣维东先生则提出“读者、作者、目的、话题、文体、表达”六要素说,最难能可贵的是,他对这六个要素赋予了新的内涵。
读者:从被动接受者到文本潜在塑造者,从阅读阐释理论的角度来反观文本的写作,强调读者在文本意义建构中的作用和写作中对读者阅读认知的观照;
作者:特定语境中的书语示意人,指出作者由文本的制造者,变成了一场场“书面对话”的邀请者和意义建构者;
目的:交际意图与语篇功能,提出目的对写作表达方式及文体等形式的对应与制约;
话题:写作对话的材料、场域与情境,指出写作应是具体情境下的作者针对读者发起的会话;
文体:书面交流模板和类型特征对传统的“三大文体”进行了溯源与反思,并提出了基于功能语言学的文章体式,建构基于客观生活的丰富科学的“真实文体”;
表达:选择合乎语境的言语形式,对交际语境下的叙述与描写赋予了新的意义。可以这样说,他的思考把国内学界对交际语境要素的认识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
三、交际语境写作的实施策略
交际语境写作如何来实施呢?荣维东先生在书中给我们呈现了一些具体的策略,笔者整理如下:
1.写作任务设计与语境分析策略。
“真实的写作任务”的作文命题应该源自或模拟真实的生活世界,其形式应是“任务”。美国有一项针对“作文命题中是否有一些具体特征对学生写作的有效性造成比较显著的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有效写作任务设计有如下一些特征:
要求学生写给一个具体真实的读者;
让写作成为一个真正的交流沟通行为;
把写作任务置于写作材料之中,并利于分析、比较、转化;
学生能够有机会参与任务;
提供适当的写作支架。
国外的一些命题就较符合以上要求。如美国2016-2017年大学申请文书题目,共有5题,申请人可以从中选一个自己最有感觉的写,现摘录2题:
(1)有些学生相信,自己的背景、身份、兴趣或天赋有着重要的意义,没有它们,请就会不完整。如果你也是这样认为的,那就请讲述你的故事。
(2)叙述你解决的一个问题或你想要解决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可以是才智方面的挑战,研究方面的疑问,道德困境——任何你认为重要的,无所谓大小。解释为什么它对你重要,你解决或将要这一问题会采取哪些步骤。
以上写作试题,把学生置身于一个与招生官的交流场景之中,通过写作,让招生官发现自己,让大学接纳自己。这样的试题颇有温度,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反观我国的作文试题,多数不是任务呈现,而只是提出一个云山雾罩的话题。
关于语境分析,即按照交际语境写作要求,对写作教学任务进行分解,从而明确交流的指向和限制。国外比较流行的是RAFT策略,它是作者的角色、受众、形式、话题四个单词首字母的缩写,是阅读或写作语境分析的主要要素和框架。这一策略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他们作为写作者的角色,把握读者对象,明确写作目的,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
2.关联与选择策略。
荣维东先生指出:“写作行文的过程就是一个依据语境进行关联性思维,选择语篇呈现形式,并通过各种语言手段向不在场的读者展示交际意图、构建意义网络的过程。”
所谓“关联”,就是建立联系。一是“写作任务——作者信息库”的关联:通过对写作任务的分析,唤醒作者的库存信息,即头脑中的情景、事件、经历、思想、信息以及记忆的语辞等。二是“作者——读者认知语境的关联”:作交际的实质在于构建共有的认知语境,作者根据设想的读者的认知经验,通过调整语言表达,来帮助读者达成理解,从而完成交际任务。关联就是作者对写作的自觉限制。
“选择”就是多种想法,选择一种写法。在写作构思过程中,交际语境要素(作者角色、读者对象、目的、文本、表达)的每个要素都有多种可能,从而组合形成10×10×10=1000种写法。想法虽可有1000种,但在写作时却只能从中选择一种。这种选择就给了学生写作无限的自由和无穷的乐趣。
3.自检与修改策略。
我国的传统写作教学中,是不太重视学生的自检与修改的,但大量的实践证明,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荣维东先生给我们呈现了一些自检与修改的策略。如借助评价清单、运用自我提问或同伴互助等方式自检。评价清单如著名的“6+1要素”:思想和内容、结构、口吻、措辞、流畅、惯例,另外加上呈现。此外,还可以围绕读者意识、行文目的和文章形式进行检查。如围绕读者意识,可以这些检查:
文章的详细程度是否适合我的读者(不过于笼统或过于具体)?
观点的提出是否符合逻辑,顺序对读者而言是否显而易见?
是否使用明确的过渡,帮助读者遵循我的思路?
我的每个句子是否明确具体?我是否说出了我想的意思?
我的语气和风格是否适合我的读者?
魏小娜教授设计的写作案例《有话好好说》的评价与反思就完全以真实的读者对象来评价写作结果:“把你写好的信件交给父母,观察父母的反应,自我评价这封信的写作效果如何,是否达到预期目的。”实践证明,以这种评价清单来进行自我引导和自检,并进行针对性的修改,能够收到很好的效果。交际语境写作较之传统的文章写作,增加了语境分析、自检修改与交际呈现(如发表、交流展示、读者反馈等),让写作有一个可期待、可感受的真实结果。当然,在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也可进行互动评价,让其他同学模拟真实的读者,以换位体验的方式诉说读者感受,并对语篇提出改进意见,也同样能收到效果。
交际语境写作,能够有效破解我国当前写作教学的困境,给写作注入了新的活力,顺应了写作教学的历史潮流。而荣维东先生的《交际语境写作》一书,作为国内最前沿、最全面、最系统的一部力作,也必将在我国写作教学的改革进程产生重要的影响,能够引领我国写作教学的发展。
(重庆市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40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