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教学创新模式的思路及意义解析
2016-03-05石家庄市轻工技工学校
梁 冉(石家庄市轻工技工学校)
机械制图教学创新模式的思路及意义解析
梁冉
(石家庄市轻工技工学校)
摘要:机械制图作为工程技术人员首先要掌握的专业技术,同时也是机械专业学员最基本的课程之一。在机械制图教学中教师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建立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将传统的讲、写、画进行改变,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领悟到新的学习理念。加强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运用有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对知识能力的掌握,从而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机械制图教学;创新模式;意义
在技术院校中,机械制图是机械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机械制图自身实践性也比较强,需要学生进行专业的课程实践。在当前,机械技术专业的学生实践性比较差,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也是比较差的。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学生都存在着厌学的心理,学生学习能力不足导致学生对学习出现不自信的现象,认为自身专业的就业前景也十分不光明。很多学校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机械制图的课程建设,所以,建议高校进一步加强机械制图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创新教学创新模式和创新理论,根据新时代的教学理念即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树立新的教学观念,逐渐转变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
一、机械制图在教学中的意义和特点
1.机械制图在教学中的意义
中等职业院校课程改革,对于学生和教师的影响是比较大的,教学模式的变化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特点。从目前企业需要大量的专业性技术人才来看,能够从事产品制造、装配、设备等维修综合性工作的人才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人才保障。这就需要学生在学习期间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进行大量的课题实践。学生还要对未来从事的职业技能进行大量的训练,在安全方面、团队合作方面、自我学习方面都要有一定的提高。机械制图是机械类专业以及相近专业必须的课程之一,同时,机械制图自身也是一门比较强的实践课程。传统教学已经很难满足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就要对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思路进行创新。逐渐从单一的教学模式向实践的教学模式进行转变。教学模式的形式应该由固定的教师进行集体授课向室外授课、车间实习进行转变。教学手段应该由过去的口授、黑板向着多媒体和车间实践进行转变,这样能够体现出教学模式的实用性和开放性。
2.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特点
机械制图是一门理论课程,自身的实践性也是比较强的。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制图能力。机械制图课程是理工学科和大学本科必修的一门课程,自身的知识点也是比较多的。应该根据数据以及机械制图课程的特点,并且结合新时期机械制图教学课程来提高教学质量,新的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热点问题之一。
对于教师来说,当前机械制图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比较单一的,大多数都是采用板书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来说,学习途径和学习方法也是比较单一的,对于自身的兴趣和发展也是没有一个很好的途径。学校和教师应该探索如何以学生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这样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和创造力,构建出高校信息教学模式和教学资源。实现技术和管理先进制图的教学模式,一直是机械制图所追求的目标。
二、如何做好机械制图的教学创新
1.机械制图教学内容创新
技术院校教学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培养出高素质实用性的技术型人才,这样也能够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工作以及遇见的问题进行详细的教学,这样能够提高知识的专业性,让学生更容易掌握。
在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是按照章节顺序来进行教学,对教学的理论和概念进行掌握,但是,对于学生来说,教学过程中的理论和概念是很难得到消化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淡化章节的概念,强调知识自身的整体性。
2.教学方法创新
教师应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当中,教师不能够单方面传授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教师对于课程都要进行精心设计,这样能够让学生快速融入教学理念当中。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想法,在做断面图和剖视图的教学中,分析教学的模式和方法,这样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3.多元化智能教学
智能化的核心就是加大对问题的解决,尤其是在实际的问题中。采用“问题解决”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让学生更多地思考,这样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
多元化智能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解题思路,而不是单方面对理论方面的背诵。在“三视图”当中,应运用模式进行教学。学校也应该制定相关的教学方案,教师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并且实施有效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在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时应充分考虑学校场地的设施和气候、地理因素。在遵循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生理发展的规律的基础上,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技术,这样能够保证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
在职业院校机械制图教学中进行教学创新必须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的优越性。在运用现代教学技术的同时,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创造性、注重师生之间的合作和交往性,这样能够保持信息传递的双向性,保证多媒体在传播过程中的一致性。这样能够有效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中,必须“适当”地与传统教学方法相互渗透,以入为主,以机为辅,扬长避短,相辅相成,才能使机械制图教学达到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倪卫华.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心得[J].科技创新导报,2008(06).
·编辑董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