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图书版权输出战略与途径

2016-03-05威德祥

现代出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输出途径战略

威德祥

摘要:出版社不能只满足于版权产品的生产与营销,而应将版权放到经营资本的同一地位来管理和经营,将版权贸易作为出版社的主业之_来开展。要推动中国图书“走出去”,应从内容定位、读者对象定位、输出方向、语言翻译、推介方式等角度进行版权输出图书的策划,实现产品内容与形式的创新。

关键词:图书版权;输出;战略;途径

版权输出是中国图书“走出去”的重要形式。图书版权向外输出难,多年来一直是困扰着我国出版界的一个难题。近年来,虽然在国家的推动下,国内各出版单位积极开展版权输出,图书版权输出数量大幅度增加,引进和输出图书版权之间的巨大逆差已经显著降低,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如何进一步扩大我国图书版权输出数量,如何提高中华文化的传播能力并保持版权输出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是需要我们解决的重大课题,不仅要进行战略层面的研究,还要进行战术层面的研究与实践。

一、中国图书版权输出战略

版权是出版产业最重要的资源,无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都在逐渐将版权运营确定为企业运营战略。出版社不能只满足于版权产品的生产与营销,而应将版权放到经营资本的同一地位来管理和经营,将版权贸易作为出版社的主业之一来开展。版权经营是我们的弱项和巨大挑战,同时也是未来的一个增长空间。

1.根据自身的出版特色和出版优势,制定科学的“走出去”战略,是实现版权输出的关键

确立科学的发展战略是出版社发展的关键。出版社的发展战略决定着出版社在一定发展阶段的发展方向,关系到出版社的人力资源配置、投资方向、市场决策等,甚至关系到出版社的成败。中国出版业是典型的“内向型”产业,国内市场很大,使得绝大多数出版社并没有把“走出去”作为自身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随着出版国际化的不断深入,现代出版企业需要强化国际意识,把“走出去”与“做大”“做强”的理想结合在一起,根据国家出版“走出去”战略和自身的条件、特点,制定国际化发展战略,主动进入国际市场,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国际影响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出版符合海外市场需求的具有针对性的产品,是实现版权输出的重要前提

我国图书之所以难以“走出去”,尤其难以进入外国的主流社会,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凭自我感觉选择的“走出去”的图书,外国人不喜欢看;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选择的“走出去”的图书过于经典,在文化差异的大背景下,绝大多数外国人看不懂。因此要推动中国图书“走出去”,应从内容定位、读者对象定位、输出方向、语言翻译、推介方式等角度进行版权输出图书的策划,实现产品内容与形式的创新,以满足国外读者的不同需求。

具体来说,一是要认真研究国外主流市场的需求,尤其是大众阅读市场对来自中国的出版物的需求,对不同细分市场的需求进行细致的辨认和区分,研究市场的需求特点,找到好的切入点。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图书产品,增强出版社的国际竞争力。

二是要以打造精品,强化品牌作为实现版权输出的核心内容。坚持以高质量、高品位为指导核心,在选题设计、编辑流程、材料工艺、人员配备、特色体现、品牌营造、营销策略等方面优化出版资源配置,着力推出一批理念先进,内容质量、编校质量和印装质量俱佳,符合“走出去”需要的图书产品,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为版权输出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源。

三是要开发多种媒体形式的产品,通过实现“走出去”产品内容的立体化,让读者对中国的了解更生动、更直观、更真实。尤其要进行品牌资源的多语种、立体化深度开发,让出版资源在更广阔的空间得到持续开发和利用,促进图书产品的版权输出。

3.以培养专业化人才作为实现版权输出的原动力

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是做好版权输出工作的关键。出版社应着重建设三支队伍:一是业务水平高、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编辑队伍;二是具有语言优势和丰富国际合作经验的版权贸易队伍;三是优秀的海内外作者队伍。

第一,鼓励版权贸易人员积极参加各种国际书展和国际出版界的活动,加强与国外出版社的交流与合作,不断积累实战经验,按照国际惯例进行国际化的出版运作,从而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际版权贸易规则、掌握一定版权贸易谈判技巧、具备较强版权贸易业务能力的人才。

第二,组织专业编辑对版权贸易人员进行图书推广培训,使版权贸易人员对图书内容和国外图书市场有全面了解,扫除在版权合作中的专业障碍。

第三,将版权贸易人员纳入“走出去”图书产品项目组,了解产品的生产成本、出版流程、出版进度,以便掌握产品发布时机,同时为编辑提供国外市场信息。

第四,安排编辑走入国际图书市场,真正了解海外市场的需求;创造条件让编辑参加国内外专业学术讨论会,掌握学科领域发展的最新动态,不断提高专业水平,从而保证输出产品的品质。

第五,与作者共同策划选题,发现、培养新作者,通过积极的版权输出,吸引作者与出版社合作,不断推出新的图书,形成良性循环。

二、实现版权输出的有效途径

1.广渠道多模式、深层次多层面地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寻找多方共赢、各方获利的商业运作模式

出版社应切实落实国家“走出去”战略,积极拓展国际市场,用积极的海外拓展来推动版权输出。本着合作双赢的思想,与国外出版机构进行积极沟通、交流,采取多元化合作模式,开展版权合作,实现“走出去”图书本地化,用版权输出来占领海外市场。通过借助外力“走出去”,让海外读者看得到、买得到,使图书全面进入国外主流社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走出去”。

2.建立广泛的版权贸易合作客户网络和迅捷的产品信息系统

一是积极构建合作客户网络,建立稳定的版权输出渠道。出版社应通过科学的海外战略布局和版权业务合作,广泛建立与国外出版机构的合作关系,并保持密切的版权贸易往来。通过长期合作,增强互信,创建有效的版权贸易合作客户网络,使之成为出版社稳定的版权输出基地,保证版权输出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搭建资源与服务平台,实现与国外出版机构网上互通互动和服务的迅捷化。出版社应致力于数字化资源平台建设,丰富图书产品内容与形式,实现网上全品种产品展示,提供迅捷的产品检索和预览功能,使国外出版机构能全面了解图书产品的内容,促成版权合作。同时,不断丰富图书产品配套资源,为国外合作方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增值服务,为版权输出后的营销推广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是优化信息渠道,及时向客户发布新书信息,主动向客户推荐适合当地使用的图书产品。信息在版权输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客户提供的新书信息越充分,版权输出的成功率也就越高。而版权输出绝非一个部门能够完成的,需要编辑部门与版权贸易部门密切配合。出版社要完善出版社部门间的沟通体系,使编辑部与版权贸易部门间的信息交流畅通无阻,保证工作的高效性,促使信息及时、快速发布,让客户了解图书出版最新动态,推动版权输出的开展。

3.协助版权购买方进行输出版权图书的改版工作,使其有利于海外市场推广,实现利益共享

版权输出不仅要重视输出的种类也就是数量,更要重视输出版权的质量,也就是输出版权图书的销售量和版税的回收,这样的版权输出才更有意义,才有利于中国图书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基于这种思想,我们不应片面追求数量,而应把输出版权图书在当地的推广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重视与合作方共同策划、修改输出版权图书,使之更加符合当地读者的需要,增大销售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利益共享。

4.建立版权输出激励机制,使编辑与版权贸易人员紧密协作,促进版权输出的实现

一方面,对于版权输出工作优秀的部门和个人予以奖励;另一方面,将编辑部和版权贸易部门的利益绑在一起,形成利益共同体,同殊共荣。编辑部及时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和业务培训,版权贸易人员进行广泛营销宣传、市场拓展。两个部门利益共存,协力配合,促进版权输出的实现。

5.建立版权贸易管理系统。强化版权贸易管理

对于出版社来说,版权输出的根本目的一是扩大图书的覆盖面和销售量,进而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二是获取合理的版税收入,保证出版社和作者的利益,从而实现版权输出效益的最大化。因此,随着版权输出业务的增加,出版社应建立包含网上版权贸易管理、版税管理、版权输出样书管理和客户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版权贸易管理系统,实现对客户信息、版税信息的及时准确掌握及对版权输出样书的规范化管理。对外,及时跟踪掌握输出版权图书的发行情况,与合作方建立“随印随报、样书登记、定期付税”制度;对内,建立版权输出公开查询制度,作者可以在出版社网站上查询版权输出图书的发行情况和版税收入情况,做到版权输出各个环节的透明化。这样既保证了输出版权的效益,又让作者放心满意。同时,通过加强对版权输出业务的管理,淘汰不良客户,建立稳定、守信的客户群,保证输出版权图书版税的回收,达到版权输出图书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版权输出的数量及效果,既关系到中华文化传播的效果,也影响到出版社的发展。因此,出版社既要采取有效措施来推动版权输出,增加版权输出数量,又不能片面追求输出版权的数量,而是要更加注重版权输出的效益,有针对性地开展版权输出工作,使我国图书真正地走出去,扩大我国出版的国际市场,切实提升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猜你喜欢

输出途径战略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强国战略下的企业管理创新
美国“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多式联运发展的战略与路径
战略的里子与面子
虹桥THALES二次雷达S模式信号输出配置探讨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丰富输出活动提升语用能力研究
用“分拆”法探索数列不等式放缩裂项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