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外工业旅游研究综述

2016-03-04冯蕾

山东工业技术 2016年5期
关键词:展望研究

冯蕾

摘 要:工业旅游发展规划研究具有明显的学科交叉特点,涉及到旅游、经济、公共管理、企业管理、企业文化等不同方面。本文从国内外对工业旅游的研究入手,以期对工业旅游发展研究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工业旅游;展望;研究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05.220

目前国内工业旅游的相关研究成果较为零散,缺乏系统性、理论性的综合研究,工业旅游发展的理论研究滞后严重影响了其实践的有效开展。工业旅游发展规划研究具有明显的学科交叉特点,涉及到旅游、经济、公共管理、企业管理、企业文化等不同方面。本文从国内外对工业旅游的研究入手,以期对工业旅游发展研究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1 国外工业旅游研究分析

国外的工业旅游大概开始于20 世纪50年代,以法国雪铁龙汽车公司首先发展工业旅游为起点,随之,国外工业旅游的规模不断扩大,其发展内容涉及了越来越多的行业。随着工业旅游发展的不断成熟,其研究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工业遗产旅游和工厂的观光旅游两个内容。

1.1 工业遗产旅游研究

工业遗产旅游研究方面首先是工业遗产旅游产生原因的研究,爱德华兹总结了战后工业遗产旅游兴起的原因,主要有:战后一些相对比较轻松休闲的服务产业相继发展,战后人们对过去老城市和老工业发展的怀旧心理,对于历史遗产保护思想的重视,政府对于历史文物保护政策的支持以及第二产业正在衰退等几方面原因。雅克布从“30年原则”的视角肯定了工业遗产的价值;其次是对于开发工业遗产旅游模式的研究,在分析目前国外对于工业遗产旅游的研究文献中可以看出,工业遗产旅游分为工业遗产公园和工业博物馆两个开发模式。最后,对于工业遗产旅游研究的内容还包括对游客的分析研究、对如何发展区域工业旅游的研究、对工业遗产地区差异性的研究。例如,理查德、斯蒂芬和克莱尔对各种游客的游览过程的分析。

1.2 工业园区观光旅游研究

工厂或工业园区观光旅游研究方面几乎涵盖所有产业。目前,工业旅游的观光旅游研究主要针对工业观光旅游出现的原因以及观光旅游对环境的影响两个方面。例如英国学者约翰·斯沃布鲁克对工业观光旅游以及景点如何管理进行了研究。

2 国内研究现状

工业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项目正在蓬勃兴起。从全球的发展来看,工业旅游的发展仅有五十多年的历史,在我国,工业旅游的发展起步于上世纪末期,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上世纪末期,全国各地的企业都发展了具有自我特色的工业旅游产品,形成了一批有代表性的优秀工业旅游项目。2001年初,国家旅游局开展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候选单位推荐评选活动,正式倡导开展工农业旅游。从2002年10月《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工业旅游示范点检查标准》试行办法颁布后,这一标准的实施为各地旅游部门推进工业旅游实现产品化建设和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依据。国内对工业旅游的研究还尚处于初始阶段。国内对其研究主要是从介绍国外工业旅游开始入手,研究工业旅游的概念、特征、开发模式以及工业旅游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并重点以空间范围来划分对工业旅游的研究。从检索的文献来看,工业旅游的研究可归为以下几方面:

2.1 工业旅游的一般理论的研究

对于工业旅游的一般理论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介绍国外的工业旅游研究,另一个是对于我国工业旅游一般理论的研究。

介绍国外工业旅游的经验。刘会远、李蕾蕾对于德国工业旅游有着较为全面的介绍和分析,对德国的工业旅游内涵给予了高度解释。吴相利、李跃军针对英国工业旅游是如何开发以及管理进行了详细分析。

对我国工业旅游理论的研究。一般理论的研究主要有从生命周期理论角度、经济学角度、系统理论角度和区位理论角度来研究,代表主要是李炯华;研究方法的研究主要对定性方法的研究,代表主要是张红梅。

2.2 对工业旅游研究方法的研究

以工业园区为研究对象,代表主要是张建中、徐东平,例如针对山西丹朱岭开发项目的策划;以城市为工业旅游研究的对象,刘筏筏(2007)对大连市工业遗产旅游的开发提出了前瞻性建议;孙浩亮、孙静(2006)对于如何发展哈尔滨的工业旅游给出了详细的策略;李蕾、高雅芳(2005)在对于秦皇岛的工业旅游开发中指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的基本策略,比如首钢集团、丘比特葡萄酒厂等资源优势,并在一系列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较为详细的工业旅游开发的策略;针对省份范围内工业旅游的研究,例如李继香(2007)对于安徽工业旅游发展的研究,在对省域内工业旅游资源的分析基础上提出安徽工业旅游的发展战略思想;在对重庆的工业旅游发展中,严莉和辜敏(2007)提出了充分利用重庆旅游资源丰富的战略,但是也指出其发展前景不是很乐观的一面。

2.3 对于工业旅游具体开发的研究

工业旅游开发模式研究。对工业旅游模式的研究也是旅游学术界关注的一个重点,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多种方案。首先,依据工业旅游开发依托的载体,把我国工业旅游分为以下四种开发模式,一是针对某种特殊产品的开发;二是对于某个较为落后企业谋求发展的开发;三是对于具有先进管理模式的企业进行开发;四是综合性的全面开发。其次,根据目前我国工业旅游分布的状态将工业旅游划分为三种类型:都市综合性的工业旅游、城市特色工业旅游以及名胜旅游区的工业旅游。再次,通过对工业旅游理论认识的角度提出了工业旅游的十大发展模式:城市型、商品型、中心型、景观型、扩展型、场景型、产品型、文化型、外延型、综合型。最后,从工业旅游的策略定位角度出发,结合我国现有的工业旅游示范点提出了包括:自然景观型、艺术鉴赏型、民族文化型、历史文物型、企业成长型、地区型等六种工业旅游产品开发模式。第五,根据企业的性质、特点将工业旅游的开发模式归纳为专业型开发、公园型开发、综合型开发和特定型开发等四种模式。

3 研究现状评述

目前,国外工业旅游的研究主要是以英法德三国为代表,在对工业旅游的规划和管理研究上都有较多的理论成果,主要针对工业旅游兴起的因素、工业旅游的现实意义及工业遗产的保护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从国内工业旅游研究的现状分析来看,最近几十年的发展在很多领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例如研究视角的局限性。对于工业旅游的研究视角都局限于从旅游发展的角度来写,基本上局限在定性分析的方法内,对于定量的研究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成果缺乏一定的客观性,这就使成果缺乏一定的说服性,使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认识不到工业旅游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未来的工业旅游研究应该扩大与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从多角度多学科入手;同时从定性的角度分析工业旅游,使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采用数据模型、实际调查等方法,打破过去只从企业狭隘角度的研究,去从更广更深的层次来分析研究。

工业旅游是工业和旅游业相互交汇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旅游活动。通过有效组织工业旅游的活动,不仅仅缩短了产销的距离,还更好地满足了旅游者对于求新、求奇、购物、科普等多方面的需求,并且能够给企业带来不同程度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来不断地促进企业经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树立良好的企业社会形象,积极发展工业旅游,可以进一步拓展旅游业发展领域,完善旅游产品结构,带动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扩大旅游者的选择范围,满足旅游者的求知欲和购物需求,促进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和国民素质的提高,有助于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提高环保节能意识,合理配置企业资源,改善企业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的形象,学习交流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和经验。我国的工业旅游还处在初级的发展阶段,需要旅游工作者对其深入研究,提出更为系统科学的理论方法指导其开发设计及经营管理。

猜你喜欢

展望研究
公司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我国环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
园林绿化植物应用现状与展望
国内延续性护理现状及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