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恐“天眼”法国“巡逻者”无人机
2016-03-04郑大壮
郑大壮
顺利步入仕途
“巡逻者”无人机的设计和建造方案源自德国斯泰默公司Ecarys S-15电动滑翔机,沿袭了其优良特性。生产商萨基姆公司以生产机动式发射的“麻雀”战术无人机而闻名,这款无人机随加拿大、荷兰及法国陆军在阿富汗部署长达7年之久,“巡逻者”自然也融入了其若干鲜明特点,即长航时、载荷多样和部署快。当然,“巡逻者”的独到之处在于既能遥控飞行,也可有人驾驶。
2009年6月10日,“巡逻者”在芬兰北部的克米扎维成功首飞,随后在当月的巴黎航展上公开亮相,6月30日第一阶段的飞行测试顺利完成。2010年5月至7月,该型机在法国西南部的伊斯特尔空军基地又相继完成第三和第四阶段系列飞行测试,内容包括10次有人驾驶模式下的资格认证飞行和5次无人模式下飞行。
2014年10月26日至11月7日,萨基姆公司又对“巡逻者”进行了20余次测试,检验了其按照民航飞行规程和空管程序整合至国家空域飞行的可能。与此同时,萨基姆公司还在测试期间验证了“巡逻者”安装自动防撞系统的适用性,这对于该型机在欧洲空域内飞行来说至关重要。此外,萨基姆公司还积极与法国适航机构及法国民航总局商讨认证工作,以便该型机能够在“非隔离空域”内飞行。
据悉,有25家企业参与到“巡逻者”项目之中,协助完成整套系统的研发。“巡逻者”的强有力竞争对手是泰利斯公司的WK450“守望者”无人机和德事隆集团的“影子”M2无人机,这两款无人机的实力也不容小觑。赛峰集团称,如果能够最终拿下法国陆军的合同,90%的“巡逻者”将在本土生产,高层也力求藉此来打造一款极具竞争力的法国造新型战术无人机。对外出口方面,“巡逻者”也是实力不俗,相信不会逊色于10年前列装的“麻雀”系列无人机。该无人机将出口埃及,对于此次军售,法国也可谓是用心良苦,不仅将无人机的最后组装工作移交给埃及,还将在埃及成立一个训练中心,以帮助他们培训操作人员和系统维护人员。
性能可圈可点
从性质上讲,“巡逻者”为中型无人机,可由C-130型运输机装载,欧洲将其定义为“中空长航时无人机”(MALE),在运行效率和节省开支方面表现出色。该机气动布局与滑翔机类似,修长细滑的白色机身配有上单翼,翼尖向上折出角度,水平尾翼和平尾搭配自然。机身为复合材料和炭纤维,耐用性较强,单机造价200~300万欧元。
动力系统方面,机身前部安装1部输出功率为86千瓦的Rotax 914F型四冲程液态空冷涡轮增压发动机,驱动位于机头的1部转速为5800转/分的三叶片螺旋桨。滑翔机的底子,加上良好的动力系统和长约15米的翼展,使其续航时间能够达到20~30小时。另外,由于发动机噪音极低,其携带的多功能传感器电磁波信号以及热、声音信号较弱,不容易被敌方发现。
“巡逻者”重约1吨,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惯性导航(INS)系统导航,最大载荷250千克,升限7620米,飞行速度130~203千米/时,巡航速度92千米/时,航程180千米。该机机身配备加固型可伸缩起落架,可在250~1000米的跑道上昼夜起降,在恶劣气象条件也能飞行。此外,该机还配有自动起降系统(ATOLS),以便在发生与地面站的通联失败时能够安全着陆。
“巡逻者”有“巡逻者”-R、“巡逻者”-M和“巡逻者”-S三种衍生型。“巡逻者”-R为空军版无人机,主要执行监视、目标情报获取、侦察和战场图像评估等任务,机身下方有两处外挂点用于携带油箱。“巡逻者”-M为海军版广域无人机,实施海上监视。“巡逻者”-S是国土安全版,用于执行国内和边界海岸线巡逻、路况监控、搜索与救援、环境保护、民事保护和执法等任务。其特点是携带机载监视雷达,除遥控外也可以转换成有人驾驶模式。目前,官方称“巡逻者”已通过适航性认证,或将提供给海外用户,可在全球范围内使用。
反恐“天眼”
“巡逻者”无人机拥有成熟的系统架构:欧洲航空安全局CS22认证和最新一代航电系统,经过多次检验的三余度飞控系统、无线电通信系统、图像传输设备、敌我识别系统(IFF)和激光指示器。该机拥有整合至空中交管系统能力(机载甚高频应答器)和很好的抗地面横风能力。当然,最具吸引力之处是其开放式结构和机翼下挂载模块化吊舱,可按需求实施升级。“巡逻者”的任务载荷为光学/红外传感器、合成孔径雷达、通信中继和广域搜扫设备,标准载荷为电视+红外+激光测距仪,除军事用途外,也可以列装警察或反恐部队,随时捕捉地面恐怖主义分子的藏匿窝点和动向,并将情报实时传输给指挥中心。
该机机腹处安装了由萨基姆自己研制的Euro flir第四代高分辨率电子/光学和红外传感器,以及意大利赛莱克斯 ES公司提供的合成孔径/地面移动目标指示雷达。合成孔径雷达不仅能够通过地面移动目标指示系统来监视地面移动车辆,还能提供数字化的地形评估数据。萨基姆公司还在研究将合成孔径雷达与电子情报/通信信号情报传感器交替运行,而“巡逻者”的绝活就是装配两种传感器,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天眼”。“巡逻者-M”还安装了特有的自动识别系统,搭载360°全视野海上搜救雷达来执行监视任务。
“巡逻者”与“麻雀”MkⅡ战术无人机共享同型号地面控制站,有2~3名操作人员,由地面控制终端、远程视频终端和全景任务训练模拟器组成。作为多功能平台,地面控制站的转移较为方便,能够用拖车移动,且可通过民用标准界面连接作战指挥中心。
作战流程方面,“巡逻者”在通过传感器捕获图像和情报数据后,距离地面控制站200千米内利用Ku波段数据链(200千米外超视距则使用卫星通信)将其实时传回地面控制终端处理。这些数据可通过多功能控制盘在控制站当中存储和传递,大尺寸图片则由控制站迅速发送出。远程视频终端由显示器、便携式接收机和适用节点组成,能够显示高分辨率图像和地理场景视频,终端连接到一部天线上用于接收无人机传回的信号。
尚待观察
从性能上看,“巡逻者”使用了与美国MQ-1“捕食者”同款的Rotax914涡轮增压发动机,而后者是上世纪90年代产品。可以坦言,与同类型号,如以色列“苍鹭”和“赫尔墨斯”450等中型无人机相比,“巡逻者”也是依靠滑翔动力+发动机动力二者兼顾的原理达到长航时,所以难以说有所超越。
纵观“巡逻者”,我们并未看出其采用非常领先的技术和高级运作模式。从欧洲无人机低迷的发展态势来看,各国并未将无人机的列装放在重要位置,而且航空资源有限和空域航行问题尤为突出,对无人机航行尤其是军用无人机的使用有着极其严格的规定。尽管一些发达国家联合集团的无人机核心技术储备实力较为雄厚,但缺乏相应制度牵引和市场规范,从2012年德国引进美国“全球鹰”无人机的欧洲版“欧洲鹰”失败的教训上就可推断。鉴于此,“巡逻者”在欧洲内部的前景并不乐观。法国在尚未装备本国的情况下,将这款无人机首先外销,也可能是出于这方面考虑,以打开国外销路为起点不失为明智之举。比如在2015年9月24日,埃及AOI飞机制造厂与其签订了商业及工业合作独家协议,引进“巡逻者”无人机。这也是继“阵风”战斗机,“追风”级护卫舰和“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项目之后,法国与埃及合演的又一张“军售大单”。
“巡逻者”的优势应该是有人和无人两种操控模式兼而有之,实现“变脸”,以不变应万变,加上先进的机载系统和多样化载荷等配套,这样才能为法国无人机工业,乃至整个欧洲无人机发展进步的打开突破口。从实际应用来看,“巡逻者”在军民两个领域能够通用这一点也是优势,未来继续降低操作和维护成本,将有人模式和无人模式结合任务能力不局限于反恐任务的空中监视与侦察,而是灵活的扩展到人道主义救援和维和任务、保护地面部队、为空地响应提供支援、火炮导航和领土保护更多功能于一身,相信会有更强的竞争力。
(编辑/一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