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播新闻的审美特点

2016-03-04娄立原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17期
关键词:音响听众语音

娄立原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学院文学院)

广播新闻的审美特点

娄立原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学院文学院)

新闻美学是近年来的新兴研究方向,广播新闻也具有一定的美学特点。本文从广播新闻的一些特征中,分析其语音美、音响美、语言美的美学特点和对听众的审美传播作用。并提出利用其美学特点增进广播新闻制作教学。

广播新闻;审美特点;语音美;音响美;语言美

1 背景

当前,一些学者认识到新闻具有审美特点和美学价值,并开创了新闻美学这门新兴的学科。新闻美学,是指将新闻作为美学的研究对象,探讨其形式和内容结合的美学价值及规律的科学。新闻美学的基础观点是认为好新闻一定是美的,在具有信息价值的基础上还具有美学价值。在确定新闻具有美学意义的基础之上,新闻美育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通过开展新闻美育实践,可以提高新闻工作者的新闻制作水平,可以提高宣传效果。因此研究广播新闻的审美特点,开展对应的审美教育,提高新闻工作者把握广播新闻的审美内涵,制作出具有美学特征的广播新闻有着重要的意义。

2 广播新闻的特征

广播新闻,是指在广播电台中播出的新闻的统称,当前通过网络、新媒体等平台传送的音频新闻也可以认为是广播新闻。广播新闻可以认为是只传送声音的新闻。

广播新闻主要有语音播报、音响报道和配乐报道三种形式。语音播报是指播音员口播新闻稿件,整个新闻里面只有播音员的语音。音响报道是指主要利用新闻事件现场中的人和物自身发出的声音进行报道,报道由现场音响和播音员解说组成。配乐报道是播音员口播通讯稿,配上相应的音乐和音效。

广播新闻语言是广播新闻文稿写作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形式上既有书面语的规范严谨,又有口语的通俗生动。具有通俗易懂、简洁明确、和谐规范等特点。

3 广播新闻的美学特点

3.1 语音美

广播新闻中一般都有播音员口播的语音,在新闻播报中,语音的美感来自于语气、语调和节奏等方面。

广播新闻播报中播音员的语气是根据播出内容来调整的,播音员是在“播”新闻而不是在“念”新闻,且要融入自己的感情色彩,对新闻稿件进行再创作。例如,在播出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消息时,语气要庄重,严肃;在介绍各行各业发展改革取得的成果时,语气要热情、自信;在报道各类灾难消息时,语气要哀伤、沉痛。通过广播新闻播报的语气,可以使听众感受新闻的内在价值,接收新闻的情感信息。

广播新闻播报中的语调同样影响着广播新闻的价值传播,语调的“高低抑扬轻重”可以表现出新闻的强调、质疑、客观等内涵。例如,在播报党和国家的重大会议的新闻公告时,语调要高昂、铿锵有力;播报唁电、讣告时,语调要低沉、轻缓。

广播新闻播报中的节奏也影响广播新闻的整体风格,节奏主要体现在新闻播报时语速的快慢。一般综合新闻播报语速居中,显得有庄重感。而民生社会类新闻的播报语速较慢,采用“说新闻”的节奏。体育竞技类新闻的报告语速就较快,显得动感十足。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节目《全国新闻联播》的片头就是一个经典的案例。在《歌唱祖国》的背景音乐下,出“(男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女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声)全国新闻联播”的语音。这个片头已经使用了近30年,成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标志式片头。在这句语音中,声音铿锵有力、节奏快捷、态度坚决。充分体现出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国新闻联播》节目作为中央媒体新闻节目的权威性、展现了节目的新闻指导性。该段语音及配乐的作用可以和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前播放国歌的效果媲美,使听众能够集中注意力、振奋精神来收听节目。

广播新闻播报中的语气、语调和语速可以充分传播信息,表达情感,是语音美的外在形式表现,通过这些形式美,可以向听众传达美的信息,让听众产生审美感受。

3.2 音响美

音响报道是广播新闻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在新闻现场采集声音并播出,真实地还原的现场的情形,让听众有身临现场的感受。各类音响报道中会有各种不同的音响,如报道体育赛事时激烈的比赛声、裁判的哨声、观众的欢呼声等,这些音响可以传达整个新闻现场的各类信息,也能让听众感受现场的情绪。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2012年11月25日的新闻《辽宁号舰载机着舰试飞成功》的新闻中,使用了指挥员、飞行员对话的声音、舰载机着舰的音响、舰载机起飞时发动机轰鸣的音响、航母海上航行的音响、试飞成功后众人的欢呼声。通过这些音响,能让观众感受到试飞现场紧张的氛围、舰载机起飞时的雄壮姿态、试飞成功后官兵和科研人员的喜悦。

3.3 语言美

国内新闻美学理论的开创者季水河认为:“新闻作者在新闻写作中,从审美的意图出发,选择语言表达实体,并运用审美框架形式建构新闻语言系统。”广播新闻是传播声音的新闻,其新闻写作的语言具有通俗易懂、短小精干的特点,能够向听众传播清晰简洁的信息。

广播新闻的语言的美学特点就集中体现在精简、清晰和形象等方面。

广播新闻语言一般使用简单的短句,不用复合句、长句和倒装句。这样可以让听众更加有效地接收新闻信息,特别是很多听众现在一般是边开车边收听广播新闻的情况下。广播新闻语言的精简可以给观众带来简约美的感受。

广播新闻语言使用的词汇也有一些具体的要求,如多用双音词、不用书面词汇、不用同音词,慎用简称。因此,广播新闻语言可以清晰准确的向听众传递信息,让听众感受到新闻审美中“真”。

广播新闻语言的写作必须形象生动。由于广播新闻只能传递声音信息,无法直接向听众传播视觉等其他信息,因此广播新闻语言写作中要注意采用形象和通感的写作方式。如上面文中提到的《辽宁号舰载机着舰试飞成功》的新闻中,有以下这些句子:“记者从辽宁舰舰岛上看到,黄色涂装的歼-15战机在进行绕舰飞行和触舰复飞后,战机调整了飞行姿态,保持向上的仰角,开始下滑。”“歼-15舰载机扑向甲板,后轮着舰后,尾钩成功挂住并锁定阻拦索,飞机滑行了几十米后,把阻拦索拉成等腰三角形,稳稳地停在甲板上。”“歼-15战机尾部喷出蓝色火焰,如离弦的利箭,从14度的滑跃跑道上冲向蓝天。”这些句子中记录了记者的眼睛所看到的画面,也使用了如“黄色涂装、向上、扑、等腰三角形、蓝色火焰、14度、冲向蓝天”这些表达颜色、角度、形状等词汇。使听众能够产生在新闻现场的画面感,增加身临其境的感受,增加新闻的形象美感。

4 广播新闻制作教学中融入美学教育

广播新闻具有美学特点,好的广播新闻肯定是美的。在广播新闻写作的教学中让学生了解相关的美学和新闻美学知识,了解受众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感受。学生在广播新闻稿写作过程中学习使用美的广播新闻语言,在广播新闻制作中学会使用美的音响,在广播新闻播报中学会使用美的语音来录制。

[1]周小普.广播新闻与音响报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季水河.新闻美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3]谢逸溪.新闻美学[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7.

[4]孙德宏.新闻的审美传播[M].上海:三联书店,2011.

[5]叶郎.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6]吴晨飞,赵晓梅.浅谈广播新闻节目的形式美[J].新闻通讯,1999(12).

[7]张婧.广播新闻播音的艺术美[J].新闻窗,2007(12).

本文为贵州师范学院校级科研项目“广播新闻的审美特点”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13YB003)。

娄立原(1983-),男,贵州贵阳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广播电视新闻。

猜你喜欢

音响听众语音
音响销售面对面之我卖音响的这些年
音响行业真的“难”做吗?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魔力语音
基于MATLAB的语音信号处理
基于MQ3与MP3的价廉物美的酒驾语音提醒器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对方正在输入……
为定制安装而生SpeakerCraft,纯粹的定制安装音响品牌
诚实音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