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在胸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2016-03-04魏海滨李小强张益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3期
关键词:芬太尼动力学诱导

魏海滨 李小强 张益国

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在胸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魏海滨 李小强 张益国

目的探讨靶控瑞芬太尼应用于胸外科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择期胸科手术患者, 随机分为A、B两组, 每组40例。A组靶控舒芬太尼, B组靶控瑞芬太尼, 均采用效应室靶控输注。观察记录麻醉前、麻醉诱导时、气管插管后1 min、切皮后5 min和拔管时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术毕停药后记录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留室观察时间、首次主诉疼痛时间、术后恶心呕吐及呼吸抑制发生率。结果B组麻醉诱导时血流动力学变化低于A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在麻醉诱导时心率比麻醉前均显著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B组围拔管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均高于A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B组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首次主诉疼痛时间均短于A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室观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随访均无发生术中知晓。结论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应用于胸外科手术, 麻醉过程平稳, 术后恢复良好,更适合胸外科手术麻醉。

舒芬太尼;瑞芬太尼;靶控输注;胸科手术

舒芬太尼是新型的阿片类镇痛药, 镇痛效能强, 对呼吸及心血管影响小, 麻醉诱导迅速, 镇痛维持时间长。瑞芬太尼是超短效阿片类药物, 起效迅速, 清除快, 持续输注半衰期短和输注无蓄积作用。通过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两种药物在胸科手术的麻醉应用, 对比麻醉效果, 为胸外科手术麻醉用药提供更广泛的临床选择。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胸科手术患者80例, ASAⅠ~Ⅱ级, 年龄42~65岁, 体重44~60 kg;所有患者无严重肝肾疾病, 无高血压病史, 精神正常。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 每组4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麻醉方法 两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开通静脉液路, 常规多功能参数监护仪监测有创血压(BP)、HR、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PETCO2)。药物应用丙泊酚(阿斯利康公司)、瑞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舒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 TCI靶控使用Graseby3500型微量泵。A组设定舒芬太尼靶控浓度0.5 ng/ml、B组设定瑞芬太尼靶浓度为6 ng/ml, 诱导前开始泵入。两组患者全部丙泊酚2 mg/kg, 舒芬太尼0.4 μg/kg, 罗库溴铵0.8 mg/kg诱导麻醉, 行双腔气管插管, 行机械通气潮气量(VT):8~10 ml/kg, 呼吸频率(RR):11次/min。术中丙泊酚维持镇静, 罗库溴铵维持肌松。关胸时A组停止舒芬太尼和丙泊酚输注, 缝合切口时B组停止瑞芬太尼和丙泊酚输注。患者有自主呼吸时, 给予新斯的明2 mg和阿托品1 mg拮抗残余肌松, 待患者意识恢复, 呼之睁眼, 潮气量达到标准时拔管。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麻醉前、麻醉诱导时、气管插管后1 min、切皮后5 min和拔管时MAP、HR变化;手术结束停药后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留室观察时间、首次主诉疼痛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对比 B组麻醉诱导时血流动力学变化低于A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心率在麻醉诱导时比麻醉前均显著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B组围麻醉期拔管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均高于A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手术结束停药后 B组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首次主诉疼痛时间均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留室观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随访均无术中知晓。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比较(±s)

注:诱导时与A组比较,aP<0.05;诱导时与麻醉前比较,bP<0.05;拔管时与A组比较,cP<0.05;1 mm Hg=0.133 kPa

组别 例数 指标 麻醉前 诱导时 气管插管后1min 切皮后5min 拔管时A组 40 MAP(mm Hg) 98.12±12.3 90.7±11.5b93.6±16.8 88.7±13.8 101.3±18.2 B组 40 97.7±12.5 82.4±13.2ab84.2±14.6 83.6±12.9 93.5±16.4cA组 40 HR(mm Hg) 76.3±18.6 69.4±8.7b76.6±18.3 70.1±8.4 78.4±9.6 B组 40 75.9±16.2 61.5±9.2ab75.8±14.1 69.7±8.1 102.4±8.7c

表2 两组患者苏醒时间和恢复情况比较(±s, min)

表2 两组患者苏醒时间和恢复情况比较(±s, min)

注:与A组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呼吸恢复时间 睁眼时间 拔管时间 定向力恢复时间 留室观察时间 首次主诉疼痛时间A组 40 13.95±4.10 15.87±5.68 16.70±4.71 23.15±10.02 31.55±8.78 60.49±21.60 B组 40 6.55±3.70a8.80±4.80a8.95±3.66a11.22±8.86a30.04±7.86a13.10±7.20a

3 讨论

靶控输注(TCI)是以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为基础的静脉给药方法, 可分为血浆靶控输注和效应室靶控输注[1]。此次选择血浆靶控, 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时, 临床上推荐的靶控浓度分别为3 μg/ml、4 ng/ml, 当丙泊酚与瑞芬太尼复合时, 不仅在药效学上产生协同作用, 而且在药效学上产生协同作用[2], 鉴于胸科手术疼痛刺激较强, 本研究瑞芬太尼靶控浓度6 ng/ml。

瑞芬太尼是μ受体激动药, 是超短时阿片类镇痛药, 注射后立即起效, 持续输注半衰期为4 min, 在体内被组织和血浆中非特异性酯酶迅速水解, 长时间输注无蓄积, 停药后3~5 min患者可恢复自主呼吸, 是靶控输注的最佳药物。舒芬太尼是新型的强效阿片类镇痛药, 持续输注半衰期30 min,患者术毕停药到苏醒时间比较长。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B组麻醉诱导时血流动力学变化低于A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围拔管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均高于A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B组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首次主诉疼痛时间均短于A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观察, 患者苏醒时间平均为8.8 s, 与耿志宇等[3]报道的9.2 s接近。瑞芬太尼是超短效镇痛药物, 其消除半衰期短, 由于手术时间长, 大量使用的情况下, 在停止输注10 min左右后, 患者一般都会恢复自主呼吸, 对术后苏醒影响不大。舒芬太尼的镇痛效能强, 围术期和围拔管期血流动力变化平稳, 拔管出现躁动情况较少, 患者术后主诉镇痛的时间比瑞芬太尼有推迟。瑞芬太尼组的患者在苏醒时间和恢复情况明显优于舒芬太尼组, 瑞芬太尼组患者在手术结束前需要提前给予小量舒芬太尼, 以弥补瑞芬太尼快速失效效应。两组患者在手术室停留观察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呼吸抑制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靶控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应用于胸外科手术麻醉中, 麻醉过程平稳, 术后恢复良好, 更适合胸科手术麻醉。

[1]王若松.效应室靶控输注在静脉麻醉中的应用.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2000, 21(1):7-9.

[2]Mertens MJ, Olofsen E, Engbers FH, et al.Propofol reduces perioperative remifentanil requirements in a synergistic manner: response surface modeling of perioperative remifentanil-propofol interactions.Anesthesiology, 2003, 99(2):347-359.

[3]耿志宇, 单国瑾, 宋琳琳, 等.瑞芬太尼普鲁泊福靶控输注静脉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3, 35(5):549-55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3.117

2015-09-28]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医院麻醉科

猜你喜欢

芬太尼动力学诱导
《空气动力学学报》征稿简则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具有Markov切换的非线性随机SIQS传染病模型的动力学行为
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及诱导公式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对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作用
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及诱导公式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续断水提液诱导HeLa细胞的凋亡
大型诱导标在隧道夜间照明中的应用
基于随机-动力学模型的非均匀推移质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