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事业单位财政管理体制问题研究

2016-03-03单晶晶

2016年1期
关键词:改革方向公益性预算管理

单晶晶

摘 要:我国事业单位兴起于计划经济时期,发展至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了。事业单位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引入以及发展,事业单位原有体制已无法完全适应市场这个大环境。因此,事业单位新一轮的加速改革迫在眉睫。本文从不同类别事业单位的分类出发,以其各自的职能为分类基准,分别阐述改革的方向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以便更好的适应飞速发展的市场经济。

关键词:事业单位;公益性;改革方向;预算管理

1.完善我国事业单位财政管理体制的意义

1.1事业单位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借鉴及发展现状

1.1.1社会公益事业其他组织形式的经验借鉴。而在其他国家,虽然没有事业单位这一概念,但同样为举办社会公益事业的其他组织并不少见,我国事业单位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可从它们的运作当中吸取相应的经验。按各国政府参与公益事业程度的不同大体可以分为三种模式。

日本是政府直接组织社会公益事业的典型代表。政府设立公务员类型的法人机构,以承担社会公益事业,此机构的组织与行政机构高度类似,并且运行资金完全依靠财政拨款,机构雇员享受与公务员相同的福利待遇。但日本的政府也只是承担了基础的社会公益事业,对于特殊教育以及宗教等也会委托民间公益法人去完成。

美国是典型的以非营利组织为主要载体为社会提供公益事业的国家。政府给予间接性的支持,非营利组织自主治理,政府审批非营利组织的成立,对其税收进行减免,并带有严格的监管制度。美国每个州都有专门的机构负责对非营利组织进行日常监管,并接受公众的投诉。而此机构受州检察长的工作指导,州检察长可以对非营利机构的领导人提出控告。一方面,每个州都会对自己范围内的非营利组织进行监管;另一方面,每个州公益性事业的顺利进行很大程度上还是要依赖于各非营利组织的自律性。

1.1.2我国事业单位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是对市场无法提供的公益性产品以及服务的补充。而随着改革开放尤其是市场经济的引入,原有体制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因此,我国在20世界90年代便踏上了事业单位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道路。虽然改革一直未有间断,但由于多种力量的干扰以及市场的多变,改革的进程相对较为缓慢,并且仍有部分问题亟待解决。预算管理仍待提高以及对国有资产的管理不够完善等方面。因此,面对日新月异的市场经济,事业单位也要加快改革的步伐,减轻财政负担,提高整体的运行效率,用更少的资金为社会提供更大范围的公益服务。

1.2目前我国事业单位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难点

1.2.1各地改革的具体制度难以确定。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虽然不同区域事业单位类型相似,但并不见得所提供的公益服务就完全相同,而且不同区域的群众对公益服务的需求也不见得就完全相同。因此,这就需要各省市在坚持大体方针政策的基础上,寻找适合自己具体改革方案,并用实践去检验是否真的切实可行。这一次次道路的摸索必定坎坷不断,成功的改革方案也必须一次次用实践方能检验的出。

1.2.2改革涉及的工作人员观念难以改变。改革不但需要制定更为先进的政策,也需要工作人员去改变他们固有的观念。长期以来,无论是行政单位还是事业单位“铁饭碗”的概念早已深入人心,而对于将部分事业单位逐渐转体为企业,很多人是不愿接受的。要改变相关人员根深蒂固的观念,也是改革的难点之一。

1.3我国事业单位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1.3.1可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我国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事业单位存在部分职能重叠以及可以企业化运行的单位被纳入事业单位序列的情况,这种现象不仅使得原本就庞大的事业体系臃肿不堪,更是大大增加了财政资金的无谓消耗。其次,事业单位的公益性职能使其无法完全市场化而缺乏竞争力,这也间接导致了预算不规范,经费使用途径不合理等问题。因此事业单位的财政体制改革可以通过“企事分离”。

1.3.2 从源头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单位都存在利用职权之便而贪污受贿的现象。在财务管理方面,事业单位“小金库”现象横行。除财政拨款、专项收入等,还经常有未纳入预算的国有资产经营收入、处置收入等。因此,加强对国有资产以及单位预算的管理有助于从源头上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

2.我国事业单位财政管理体制目前存在的问题

2.1事业单位定位不明确

对于“企事不分”,则表现在部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目前已经可以或是通过调整可以实现由市场来配置资源,但仍存在于事业单位中。这类事业单位所体现出的是可以独立在市场生存的特性,但也存在由于在20世纪90年代时期,政府为减轻财政负担。因此,要彻底分离事业单位和应被划归为企业的事业单位,不但要将能够通过市场配置的单位企业化,也要按照标准将公益性放于事业单位的第一位。

2.2事业单位分类不明确

按照行业分类,即根据行业标准,分类为科研类事业单位、教育类事业单位、文化类事业单位、卫生类事业单位等。但是这种分类方式使得每一行业都过于单一化,有一定的内在局限,而我国也在实践了一段时间后放弃了这种分类方式。

按照经费分类,即根据经费来源。这样的分类方式对政府管理事业单位的财务方面有一定的便捷之处,但在实际执行时也发现了一些源于分类方式的问题,因此工作效率得不到保障;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又通过所拥有的权利而过于追求盈利,而逐渐淡化了事业单位最初建立的目的,以至于至公共利益于不顾。

3.解决以上问题的相应对策

3.1梳理事业单位具体职能,将政、企部分各自划出

对于“企事分开”,首先要严格按照公益性进行划分。将具备营利性和竞争性的服务放归市场,这样不但能够利用市场本身配置资源的能力,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性,更能最大程度的提高身为事业单位时的效率。而作为最后留存下来的事业单位,其存在目的即为提供市场确实无法供给的公益服务,确切的说只是一个“保底”的功能。例如:基本医疗保障、义务教育等这些既无法由市场提供,社会力量也不愿进入的部分。

3.2按照事业单位的功能类型进行划分

按照事业单位不同的功能类型,可首先将事业单位分成三大类。

对于完全承担行政职能类的事业单位,在政事分离时已经被划归为行政单位。指的是在职能清理的过程中留下的部分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暂时无法将其划归为行政单位。这种承担部分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应当按照政事分离的原则,将承担事业功能的部分和承担行政职能的部分逐渐分离,并与相关单位进行职能的整合,最后将事业部分和行政部分彻底分离开。

目前有稳定的收入且有一定的发展能力。这类事业单位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已经可以逐渐脱离事业单位的范围,理应进行转企改制,让其成为真正的企业独立法人。而对于某些事业单位,介于公益二类和应当转企之间的类型,都有经营性项目,则应当从其公益属性出发,理性分析,正确划归。而对于目前应当转企的事业单位,一方面,在一定时期内他们利用事业单位的资源去谋取利益;因此若是转企必定会使得主管部门损失一部分利益,相关人员也会在分类时多加干扰。出于此,更需要在划分类别时严格按照政策执行。(作者单位:天津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高玉芳.事业单位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评析[J].现代商业2012,(12)

[2] 高小平、赵立波.创新机制 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J]行政管理改革2012,(08)

[3] 邹利敏.关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路径的思考[J]中国财政2014,(23)

[4] 武金萍.刍议事业单位预算的控制及考核[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21)

[5] 高树文.行政事业单位财政管理工作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18)

[6] 洪淑君.事业单位在部门预算编制中的困境与解决对策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15)

[7] 郝佳.小议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J]新经济2014(26)

猜你喜欢

改革方向公益性预算管理
关于准公益性和公益性水利项目PPP回报机制的探索
技工学校服装专业教学现状及改革方向研究
一家医院的“公益性报告”
戴夫:我更愿意把公益性做到最大化
加强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