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低年级彝族学生学习汉语言的探索

2016-03-03杜秀琼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6年21期
关键词:汉语言彝族拼音

杜秀琼

(四川省西昌市琅环小学 四川西昌 615014)

对低年级彝族学生学习汉语言的探索

杜秀琼

(四川省西昌市琅环小学 四川西昌 615014)

教育科研是现代教育的特征,开展教育科研是学校的发展之路,针对山区及坝区学校越来越多的彝族学生入学,我们学校开展了“低年级彝族学生学习汉语言存在的问题”的课题研究。在学校领导的有效组织,管理下,课题有序的开展了。我有幸成为课题组的一员,现就课题研究中遇到的几个方面总结如下:

一、在课题研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彝族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有了不小的进步。从他们反馈给我们的信息看,他们并不是对汉语言“一窍不通”。刚开始,我班上的几个彝族学生只能说的汉语就是“是”或“不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都很差。不愿与人交流,就是你主动与他交流,他也只会看着你点头或摇头。但是,经过一年的学习后,他们着实进步了不少,知道要讲卫生、要讲礼貌了、生活习惯改好了,并养成了一些学习习惯。现在不仅能说一些汉话,还能写出一些简单的短句。因为认识的汉字多了,也就会说了,也愿意并能主动地与老师、同学交流了。每当进学校他们对我说“老师,您好!”放学时说“老师,再见!”的时候,我真的感到很欣慰。这就是他们的进步,这就是我们付出辛劳后取得的成果。所谓“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好”只要理解为学生的进步,哪怕只有一点点进步。那么,我相信我们每个教师都能做到的。

二、课题研究所取得的成效

1.教师从中体会到了更多、更好、更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2.彝族学生对汉语言的认识有了很大的进步。

3.彝族学生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都得到了培养。

4.汉族学生在看到彝族学生努力汉语言的同时,他们也更加努力地学习了

5.通过一起生活,一起学习,通过交流,汉族学生对彝族学生的看法改变了很多。

三、课题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1.彝族学生对拼音的掌握有一定难度。就算是对最基本的汉语拼音中的声母、韵母及声调的区分都要学习很久。和汉族学生比起来,他们学习的时间长,难度大。因此,在进行拼音的基础教学时,教师需要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他们身上。使他们能熟练掌握声母,韵母及拼音中的声调。拼音是基础,把拼音学好的话,对他们今后不论是学习语文还是数学都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在低年级时一定要把基础打扎实。

2.彝族学生在学习汉语言时,因为受到彝语的影响,特别爱说“倒话”,如“我要吃饭了”会说成“吃饭了我”。在我所任教的班级里还有一部分学生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因种种原因,不得不到外地打工或是留任老家,于是就把孩子托付给年迈的老人,亲戚或是放任孩子们独自居住。这样一来,孩子们回家后就出现了学习“空白期”。做不做家庭作业无人监督,作业做不了无人辅导。家里的老人因为不懂汉语也只能用彝语和孩子们交流,孩子们在学校学到的语言无法在家庭生活中得到实践。所以,教师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多与他们进行交流,并鼓励他们主动与别人交流。

3.彝族学生对汉字的书写较难,特别是书写笔顺,完全不讲究。这就要求语文老师在教学时要加大力度。当然,其他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板书时也要注意汉字和数字的正确书写。

4.读书习惯较差,不喜欢去读。针对这一点,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多开展一些如诗朗诵之类的一些比赛,以提高他们读书的兴趣。

5.几个彝族学生在一起玩耍时,就习惯性的用彝语交流。这需要老师使用“强制手段”,制定班规如在学校必须说普通话等。

四、对于今后的打算:通过一年的学习,彝族学生对汉语言已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这是他们与外界接触,交流的一种重要工具。也是学好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他们也已经学会了说汉语,并能写一些简单的,常用的短语。那么在今后的教学中,将逐步加深他们对汉语语法的学习,用汉语的魅力去吸引他们。争取在小学阶段,就把他们培养成小小的“汉话通”。

猜你喜欢

汉语言彝族拼音
彝族海菜腔
彝族养蚕人苏呷色日的致富启示
彝族荞粑粑
国家级一流专业 汉语言文学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简介
来华汉语言预科生学习焦虑考察
快乐拼音
试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要性及策略
快乐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