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如何联系实际进行教学

2016-03-03范秀梅李建阳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6年21期
关键词:物理生活课堂教学

范秀梅 李建阳

(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鳞字园区中学 吉林松原 131400)

初中物理如何联系实际进行教学

范秀梅 李建阳

(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鳞字园区中学 吉林松原 131400)

理论联系实际是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学物理教学的基本原则。初中阶段,物理概念的建立,物理规律的得出,都要以生活实践为基础。为了充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必须有机地把物理知识与生活、科技、社会实践联系起来。教师只有充分利用学生成长过程中耳闻目睹的事实组织教学,才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能力,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物理教学 联系实际 激发兴趣 提升效率

联系生活实际,优化物理教学,体现物理来自于生活,科学来自于生活。为此,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把物理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一、物理概念的建立、规律的得出要以生活实际为基础

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中各种物质运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而初中物理又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开始,其知识大多是对各种与生活实际相关的物理规律的总结。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了解生活实际,能打破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神秘感,并且有助于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达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在压强的教学中,布置学生观察(1)一个较胖的同学和一个较瘦的同学站在沙坑中,(2)一个穿平底鞋和穿细高跟鞋的同学站在沙坑中,脚陷入沙坑的情况,引导他们分析压力的作用效果跟那些因素有关,进一步得出压强的概念;惯性教学,从日常生活中的汽车急刹车人向前冲,撞击斧柄,斧子紧套在把柄上等学生熟悉的实例,自然就会得出概念。由此可见,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概念教学,能使学生顺利的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二、注重实验探究,体现科学性原则

物理概念和规律得出都要有充分事实依据。布鲁诺“发现法”的教育思想认为:“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一定的问题根据教师和教材提供的材料,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亲自探索和主动研究,使自己成为发现者,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强调学生大胆猜测,要用直觉思维去感知问题的情景”。教学过程中,加强物理实验,通过学生亲自动手、亲眼所见,对学生感官产生刺激,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的科学探究能力。如:讲阿基米德原理时,让学生亲自用测力计测出一石块浸在水中所受的浮力,收集并测出排出的水所受的重力,学生很容易总结出阿基米德原理。讲授电流周围存在磁场这一概念时,把若干检验磁针摆放在通电导线周围,磁针的摆动为阐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提供了充分的事实依据,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事求是的科学的态度。

三、利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处处都有物理问题,初中学生能够初步分析、解决的实际问题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发现并引入这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建立起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用相应的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实际问题可分为“解释现象”和“提出方案”两种类型。解释现象的实际问题是用物理知识去说明实际现象背后的为什么。例如:(1)自行车把柄有凸凹不平的花纹起什么作用?(2)开灯时灯丝容易烧断还是正常发光时容易烧断?等等。在回答这些解释现象的实际问题时,要注意用物理语言去说明这些现象;有时要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利用物理知识设计方案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学过简单电路后,要求学生为本乡村护林员设计“封山禁牧”自动报警装置,怎样用细导线、低压电源、小灯泡、开关、电铃等设计一个自动装置,当牛羊进入禁牧区,护林员能即时发现。这类问题由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和操作,看到实际成果,学生会进一步认识到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将激励他们学习物理的热情。

四、理论联系实际,开展物理课外活动

课堂教学时间、内容有限,物理课外活动是物理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有计划、有步骤的课外活动能促进学生的基础知识向实际能力转化,有助于学生发明创造能力的培养。例如:学过凸透镜、凹透镜的光学性质后,组织学生到实验室或者课外自制望远镜;学过物体的浮沉条件后,让学生自制“孔明灯”等,学生会从物理知识的大量应用中,看到学习物理知识的重要性,并且增强他们学好物理的信心。

五、联系生活实际,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在物理教学中,有一些较难理解的概念、规律,教师若能联系生活实际,把这些抽象的知识结合学生生活实例进行分析,学生就容易理解。例如:学习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时,用多媒体播放拔河比赛,拔河绳中央红色准绳向胜方移动,和一个同学拉绳像这个方向移动效果一样,学生会很轻松直观的得出合力的概念及规律。只有这样联系生活,才能使抽象问题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和应用。

六、结合生活实例导入新课,处理好新旧知识的连接点

在学生的生活中,有很多生活例子都包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教师若能以学生经历过的“趣题”、“趣事”导入新课,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情绪高涨的进入新知学习准备状态,并唤起潜在的有意注意。因此教师备课时要充分挖掘课题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有联系的趣味因素,找一些有关本节内容的,易于理解的趣题、趣事、生活实例作引例导入,能牢牢吸引住学生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学习“连通器”时,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2003年全国人民抗击非典,并取得了巨大的胜利。有这样一个问题:香港陶大花园爆发“SARS”,经香港卫生组织的调查,发现引起香港陶大花园“SARS”病毒大面积传播的原因之一是:当地一些家庭很少使用地漏排除地面上的污水,从而造成与卫生间地漏相连的U型存水弯头内没有足够的水,有的甚至是干的,因此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又如讲摩擦起电时,我引导同学门回忆“冬天,天气干燥,长头发的女同学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经常粘住梳子”。通过这些实例,紧紧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完成学习任务。

结语

总之,物理来源于生活,只有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物理课堂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创设物理学习情景,才能激活物理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

范秀梅,(1975—),女,中教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物理教学研究。县政府表彰先进教师,县级优秀学科带头人,市级骨干教师。

猜你喜欢

物理生活课堂教学
只因是物理
处处留心皆物理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生活感悟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我不是教物理的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