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第一段能否成为立意的角度——评析安徽省2015年高考作文命题
2016-03-03赵文汉
□赵文汉
材料第一段能否成为立意的角度——评析安徽省2015年高考作文命题
□赵文汉
安徽省2015年高考作文命题一出炉,就立刻引起争议。笔者以为争议的关键点在于:材料第一段能否成为立意的角度?大部分人认为第一段只是材料的铺垫,不该成为立意的角度,如果从第一段材料中立意应该属于“偏题”。如果第一段真的不能成为立意的角度,那么这道命题确实属于“奇葩”类的命题;如果可以从第一段的材料中立意,那么这道题不失为一道值得推崇的命题。
有人认为,这道题提供的材料核心在后面的“蝴蝶翅膀有无色彩”的问题上,从这方面立意才算切准题意,笔者以为不然。假如核心在后面,命题者就没有必要提供第一段,直接说“用扫描式电子显微镜观察蝴蝶的翅膀……原本色彩斑斓的蝴蝶翅膀竟然失去了色彩”好了。如果命题者也认为从第一段立意为偏题,那么这是命题者在故意制造陷阱,这样的命题就不能算作好的命题,相信命题人不会跌落到这个层面上。
从第一段的材料看,可以在以下几个话题讨论中立意。话题一:尖端科学与寻常百姓。中科院某研究所的尖端科技成果能够拿出来让普通人去体验,这对于向来讳莫如深的中科院的尖端科学来说,这样的活动着实不多见,其间的意义非同一般——“提高国民科学素养”几年来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话题二:科学视野与中小学生。材料说得很清楚,活动对象是“中小学生”,“让同学们领略科技的魅力,过一把尖端科技的瘾”,这中间有很多含义值得考生去深挖:科学从中小学生抓起,科学不能输在起跑线等等。话题三:中小学生的课余生活、课外活动问题。材料指明是“为了丰富中小学生的课余生活”,可见这项活动是中小学生的课外活动,而“中小学生的课外活动”问题是当今教育的一个热点问题,中小学生对此也是最有发言权的人,相信他们会有很多话可说。
可以从第一段去立意,不等于说后面的材料就不可立意,后面的材料也是立意的可选角度。笔者以为,后面的材料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立意。话题一:表象与本质。蝴蝶的翅膀从人眼看到的是表象:色彩斑斓;在“扫描式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的是本质:无色,只是一些“奇妙的凹凸不平的结构”。“表象与本质”是高中生“哲学常识”里学过的,他们并不陌生。话题二:美与真。蝴蝶翅膀看上去五彩斑斓,美丽无比,但却不是它的本真,本真是无色的:美的不一定真,真的不一定美。话题三:宏观与微观。同样的蝴蝶翅膀,从宏观的角度去观察得出的是“色彩斑斓”的结论,而从微观的角度去观察得出的是“无色”的结论,因此看待事物必须全面才获得正确的结论。话题四:内在素质与外界条件。“蝴蝶的翅膀本是无色的,只是因为具有特殊的微观结构,才会在光线的照射下呈现出缤纷的色彩。”“特殊的微观结构”是蝴蝶翅膀的内在素质,“光线的照射”是蝴蝶翅膀色彩斑斓的外在条件。人生也是如此,学生肯定有话可说。话题五:科学的魅力。用日常的眼光观察,蝴蝶翅膀明明白白是“色彩斑斓”,可是在科学面前它却变成了“无色”,可见科学可以给我们带来无限意外,科学可以给我们带来无限惊喜,科学是多么地具有魅力啊!联系科学发展史,对此高中生还是有话可说的。
关于这道命题的立意还有很多种说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一而足。据此,笔者以为,只要允许考生从第一段材料中立意,那么这道命题还是值得推崇的,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它拓展了学生立意的可选择空间,增加了更多选择的可能性。更为重要的是,整个材料的“可立意点”就呈现为一种明显的由低到高、由浅到深的层次性,“立意点层次性”的呈现就凸显了命题的选拔性。思维力强、语言表达好的考生就可以选择高、深的立意点成文,思维力弱、语言表达不太好的考生就去选择立意浅一些的去写。这样就给作文水平处在不同层次上的学生都留下了可选择空间,留下才华施展的空间。实际上,只有这样的命题才能算作一道好的命题。
(作者单位: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
[责编华雨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