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媒体艺术中的现代科学技术与艺术殊途同归

2016-03-03杨宇奇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计算机数字创作

杨宇奇

(南京艺术学院 江苏南京 210000)

数字媒体艺术中的现代科学技术与艺术殊途同归

杨宇奇

(南京艺术学院 江苏南京 210000)

数字媒体艺术作为本时代的艺术,它的发展并不是孤独的探索,在发展的长河中不断与现代科学技术融合,形成了具有科学性的数字媒体艺术。笔者以时间轴来阐述数字媒体艺术与技术融合的历程。

数字媒体艺术 计算机 平民化

数字媒体艺术在整个艺术的历史上是新兴之秀,每一次的变革都与现代的科学技术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它不仅是艺术,也是科技,是科技与艺术的产物。 浏览优秀的数字媒体艺术的作品可以看到科学和艺术在历史的长河中的映射和殊途同归。 科学家乔治萨顿曾经讲真善美所对应的科学,宗教与艺术比喻为一个三棱塔的三个面,他说:“当他们站在塔的不同侧面的底部时,他们之间的距离很远,但当他们爬到塔的高处时,他们之间的距离就近多了。人类的文明是一个不断攀升的高塔,在早期人们的科学,技术和艺术都处于发展的初期,从而只能看到片面,无数的发现,定律,和艺术表现手法都在一次次的被推翻和重塑。从哥白尼的日新说到牛顿的万有引力,从毕达哥拉斯的数学之美,到达芬奇的透视法,人们在高塔上不断攀岩,渐渐科学与艺术不断的融合,不断互补。到科技和艺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站在视角更开阔的位置,人们更需审视艺术与科学的殊途同归。[1]

数字媒体艺术的启蒙时期,该阶段的计算机图形图像的研究极大的推动了数字媒体实现的技术可行性。当时的艺术创作者大多是工程师,具有技术背景,创作的环境都在实验室当中

数字媒体艺术的探索时期是开发计算机图像和三维计算机动画有意义的几年,在这段期间艺术与技术的融合更有方向性,一些只有在平面里的透视法等技术在这个时期的表达可以通过染料过渡到计算机的0与1。这一时期最有代表性的分形艺术,分形艺术是通过一个公式或一个算法来产生一幅或一系列的图像,它代表着大自然的美和艺术感,通过理性的公式迭代算法来创作出艺术图像,或远山,或近湖。在此刻理性与感性擦出来更多的火花,左脑与右脑交流的更为密切。而这一时期电影与数字媒体艺术的交响曲才刚刚奏响,《西部世界》是第一部运用数码图像处理技术的故事片,随后的《星球大战》利用计算机控制摄像机运动轨迹,有效的表现了太空的浩渺,它代表着数字化电影和电脑特技开始进入影视创作中。当剧中人物举着闪光的物体比试时,人们被眼前的科技所震撼,从没有想过科技会与艺术会结合在娱乐中,并且会在人们的幻想中穿梭。从此科技与艺术的结合"一发不可收拾"。[2]

数字媒体艺术的普及和兴旺时期,其软件从无到有,其功能也日趋完善。最为代表的photoshop,三维动画和虚拟环境设计在这一时期能力大大增强。photoshop最为强大的是它的拼贴功能,无论是波普艺术的重复与拼贴还是超现实主义的潜意识与无意识,都可以通过ps来表现。adobe公司等大公司开创了桌面出版业使得软件开始向其他行业发展,被各个行业普遍的运用,从而软件的平民话导致了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平民化和普遍性。《深渊》的出现标志着计算机图形特技为代表的数字电影时代的开始,它用计算机创作的流体柱形生物标志着这一时期的动画最高水平。后期的《魔鬼终结者》则继续发展了这种数字电影特技,影片中T-1000的液体金属机器人产生了巨大视觉震撼力。人们不再开始考虑怎么拍,而是开始思考拍什么。科幻电影,魔幻电影开始在各大电影院上映,随着技术与艺术所结合出来的电影使得人们不再满足简单的纪实性影片,随后的《阿甘正传》《侏罗纪公园》《泰坦尼克号》等电影纷纷开始占据着主要的电影市场,这一商业的成功促使更多的科学及,艺术家和计算机工程专家投身到数字媒体艺术的领域的开发和创作中。[3]

数字媒体艺术的多媒体和深入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互联网出现和多媒体技术成熟。这一时期数字媒体艺术作品不仅形式多样,表现力和内容也达到了与传统艺术相媲美的程度。而这些成就的归因是计算机不断创新的性能和不断下降的价格,如今计算机可以很好的满足数字媒体艺术人员的创作。最能表现的是电影行业等娱乐行业的兴起,《剪刀手爱德华》使用了angle创作室的计算机动画,是10年以来第一部用计算机动画探索了虚拟现实主题的故事片,随后的《谁陷害了兔子罗杰》又是讲三维与二维很好结合的实例。到之后《阿凡达》票房大卖,《魔兽世界》逼真的游戏场景再现,人们不会在害怕影院中会出现什么样的怪物。因为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它做不到。而从许多获奖的数字媒体艺术作品中都能看到新技术,新科技的影子。也就是说人们在开始不断的肯定着艺术中对于新技术的运用。艺术已不再是只有感性的右脑,科技也不再是只有理性的左脑。如今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得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可以更好的更快在科技载体中传播,简单的二维图文声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胃口,3D图像,3D声音等新技术在不断的加入到艺术的创作中。这其中在图像上美国的艺术家kay wilson 用计算机创作的手绘数字肖像绘画艺术作品,梵高式的人物绘画出现在计算机的二维屏幕上。Maggie Taylor 创作超现实艺术讲潜意识中的景象进行现实中的重现。瑞士的艺术家用Illustrator创作的工业产品造型是这一时期数字媒体应用于工业的典范,可以看出,数字媒体艺术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4]

今天艺术与科技不在是人们所看到的一叶障目,只看到其一。在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不难看出前期人们在突破技术的同时探索着艺术的表达。随后艺术与技术越来越契合,人们不断的在艺术中发展技术,在技术中融合艺术。全息投影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等都在为艺术服务中得到更好的体现。大众和艺术家已经不在抗拒艺术与科技的结合,而是思考艺术如何更好的科技结合。艺术与科技必将殊途同归。

[1]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陆一帆.新美学原理「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3.

[3〕许行明,杜桦,张等等.网络艺术「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4]邱晓岩.对数码媒体艺术现状的反思「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 1(2): 88-91.

猜你喜欢

计算机数字创作
计算机操作系统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一墙之隔》创作谈
答数字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数字看G20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