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家园合作共育的途径浅探

2016-03-03史淑娟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共育家园幼儿园

史淑娟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幼儿园 山东淄博 255100)

幼儿园家园合作共育的途径浅探

史淑娟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幼儿园 山东淄博 255100)

教育幼儿不应该是幼儿园的单方责任,学校必须和家长紧密联系,共同为幼儿的教育出谋划策。新课程背景下,提倡幼儿园家园合作共育,本文就二者合作共育的途径进行简单讨论,主要是通过增强沟通,实现同步教育;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帮助家长提高科学育儿的水平等途径来促进家园合作共育,希望本文可以为家园共育提供帮助。

幼儿园 家园 合作共育 途径

新《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要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社会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1]。所以,为了帮助幼儿更加健康地成长,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园必须和家庭合作共育,双方密切配合,共同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本文将以此为中心,对于幼儿园家园合作共育的途径进行简单探讨,希望可以对幼儿园教育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建立经常联系,增强沟通,实现同步教育

1.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打破传统教育局面

传统的观念中,大部分家长一般不会主动联系老师,总觉得如果老师主动联系自己那就是孩子在学校犯了错误。老师不联系,那就说明一切情况正常。也有部分家长有心经常联系老师,可又存在顾虑,担心贸然联系打扰了老师等等。所以为了实现家园合作共育,双方需要做出调整,教师应该发挥主动作用,打消家长疑虑,为合作共育奠定基础。

2.保持经常性的联系与沟通。

每个幼儿园都会在学期初或者学期末开家长会,和家长交流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情况等。但是这样集体性,例行公事般的联系远远不够。教师和家长应该不定时地、灵活地沟通交流。现在通讯如此发达,大部分幼儿园家长和教师都建立了QQ或者微信群,在这里教师可以发布一些学生近期动态,比如,幼儿活动图片,小视频等,让家长及时、直观的了解到孩子在幼儿园表现。当幼儿园有大型的活动或者需要家长配合时,可以通过这些方式给家长下达通知,达到共同携手促进幼儿发展的效果。当家长在不方便或者没有空闲时间与教师面谈时,可以利用这些通讯软件,与教师进行沟通,既方便又快捷。

3.逐步改变交流方式,增强沟通的及时性

除了上述提供的交流方式,教师也应该改变传统的方式,化被动为主动[2],变请家长到学校来为自己去家访,换了一个场合,或许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个性,进而在学校里给予不同的教育方式。而且,教师进行家访的活动也可以感化家长,带动家长积极参与到教育孩子的工作中来。让家长从一个事不关已的“旁观者”变为“参与者”[3]。

4.要以幼儿发展和教育为中心进行沟通育儿知识

不管是进行家园合作共育还是其他的活动,都是为了培育一个身心健康,习惯良好的幼儿。所以,家园合作共育的一切沟通内容都应该围绕幼儿发展和教育目标而展开[4]。比如教师在与家长沟通的时候可以向家长传达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使家长了解该阶段幼儿在五大领域应该达到的目标,有了科学的指导,为了自己的孩子发展,家长也会更加配合老师,进而实现家园共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充分利用家长资源

1.发挥男性家长的教育作用

幼儿园男性资源比较匮乏,这是全国普遍存在的现象。因为男性和女性具备不同的气质,对孩子的影响也不同。长期生活在被女教师包围的环境中,幼儿的性格气质都会趋向于温柔,腼腆等等,而弱化了勇敢,,大胆,具有竞争力的性格特点,[5]这并不利于幼儿的成长。作为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家长的职业,性格,特征等,鼓励男性家长经常参与幼儿园组织的活动等。例如,身为公司经理的父亲走进幼儿园课堂,能让幼儿领略到商场如战场的激烈竞争;与爱好户外运动的父亲一起郊游,可以让幼儿增加对自然的向往,变得开朗更自信。这些都是女性教师以及母亲无法教给幼儿的。所以,让父亲多多地参与进幼儿园课堂,对幼儿的成长大有裨益。

2.发挥家委会的积极带头作用。

幼儿园家长委员会就是家长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和协助幼儿园的教育和管理,促进幼儿园向更高层次健康和谐的发展。作为家庭与幼儿园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家长委员会对增进家庭和幼儿园间的信息传递,整合、提升家庭和幼儿园的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教师通过组织好家委会,发挥好家委会成员的积极带头作用,家园“拧成一股绳”,形成不计较个人得失,无私奉献的良好班级氛围。

三、帮助家长提高科学育儿的水平

1.帮助家长认识幼儿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有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到条件比较好的幼儿园,提供好的物质生活,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其实不然,家庭教育应该是终身的,从小孩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父母作为幼儿最亲近的人,他们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习惯、性格的培养是非常关键的。尤其幼儿具有超强的模仿力,父母必须谨言慎行,时刻为幼儿做榜样。俗话说:三岁看老,如果幼儿时期在家庭中形成了不正确的行为或者观念,那终身都难以改变。

2.教师引导家长树立严爱有度,科学爱孩子的育儿观念

慈母严父,家长爱孩子一定要严爱有度。有些家长本着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原则,对幼儿苛刻严厉,稍有不对就严加批评,长此以往,可能让小孩对父母形成畏惧心理,孩子不自信,性格也会受到压抑。而有些家长则是溺爱过度,从小就把孩子当小皇帝一样捧着,任何无理的要求都尽量满足。对于小孩不恰当的行为也睁只眼闭只眼,长期这样下去,不仅助长了小孩的不正之风,对于小孩的品德培养极为不利。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育儿观,做到家庭和幼儿园教育的一致性,进而收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3.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不能只重知识, 轻个性行为发展

有些家长把对孩子的培养片面地理解为取得显性的知识学习,完全忽视了孩子的品德性格,兴趣爱好、良好习惯的培养。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教师应该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深刻的理解和分析孩子的特点,发扬幼儿优点,改正缺点,因材施教。

[1]娄立志;家园共育模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鲁东大学;2015年

[2]袁雪莲;幼儿园管理中家园合作现状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3]胡碧霞;试论家园共育的实践模式;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年02期

[4]李媛媛;对幼儿园家园合作共育教育模式的探析;新校园(中旬);2015-09-15

猜你喜欢

共育家园幼儿园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寻找失落的家园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爱“上”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