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如何解决普通高中学生偏科问题
2016-03-03王丽丽
王丽丽
(黑龙江省依安县第一中学 黑龙江依安 161500)
小议如何解决普通高中学生偏科问题
王丽丽
(黑龙江省依安县第一中学 黑龙江依安 161500)
在平时学习中,学生成绩上反映出来的某科分数持续低下,我们称之为偏科。或学生对某学科的态度特别冷淡,不感兴趣,我们也称之为偏科。目前,普通高中生源成绩大大低于重点高中,在基层尤其如此。因为成绩低,普通高中学生大都存在偏科问题,而这一问题是不容忽视的,小则影响学生的整体成绩,大则影响高考命运。一直以来都令学生信心不足,家长头痛不已。作为普通高中的一线教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偏科学生把他们的短板学科补上来。下面我就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做以下探讨:
一、普通高中学生偏科现状
普通高中的学生在学习中几乎都存在这样一个问题:某一门或者几门功课成绩还好或一般,其它的功课成绩很差或较差。其实这种问题即是我们常说的“偏科”问题。具体表现为文科生数学偏科严重,理科生外语偏科严重,部分理科生也有偏科语文的。而每一门功课的学习对学生来说都不是孤立的,各学科的知识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只有各科均衡发展才能表现出一个学生正常的学习能力。打个比方,大家都知道木桶效应,木桶最终能盛放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学生的整体成绩即木桶盛放的水量,学生的短板学科即最短的那块木板,所以一个学生如果有一科或几科偏科,那么他的整体成绩必然受到影响,如果再得不到此类学生的重视,偏科甚至会导致高考失利,成为成绩差的主要原因。
二、普通高中学生偏科原因分析
一是初中没打好学习基础。初中阶段是基础教育的主要阶段,学生在初中对某一科或几科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且不能熟练地运用学习技能,从而导致偏科。而学生对初中知识的掌握程度势必会影响到他们今后高中阶段的学习。
二是有畏难情绪。有的学生想学,但是主观上又总觉得自己学不好,学了也是徒劳,浪费时间,所以索性就不学了。而有的学生太急于求成,想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收到大的成效,可是结果往往事与愿违,甚至还不如从前,所以更是没了信心,畏难放弃了。
三是学习努力程度不够。有的学生有学习热情,但是努力程度不够,没有尽全力去攻克学习上的困难,没有尽全力去补短板学科。
四是不感兴趣不想学。有的学生对短板学科不是学不会,而是主观上不感兴趣不想学。还有极个别学生可能因为老师的言行等其他原因便对老师有了成见,进而影响到所学科目。
五是受高考考试科目的影响。在部分学生看来高考的考试科目才是需要学习的重点,而其它的科目可学可不学,所以文科生多半偏理,理科生多半偏文。
三、普通高中学生偏科问题解决办法
一要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偏科的危害。偏科会使一个学生的整体成绩下降,有些时候甚至会成为阻碍学生学习的绊脚石。所以老师针对这类学生要经常给他们讲道理﹑举例子,让他们认识到偏科的危害,进而引导学生对短板学科给予足够的重视,促使他们寻找提高成绩的办法。另外,还要引导学生不要受现有考试制度的局限,使学生意识到只有各科均衡发展才能有所进步。
二要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树立信心。要帮助学生正确面对自己的短板学科,引导他们静下心来分析一下问题的根源在哪里,然后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补短工作。要鼓励他们多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比如“我一定能学好它”﹑“我一定会有进步的”,同时不能急于求成,在补短的过程中需要留给自己足够的努力时间。
三要帮助学生获得强烈的学习愿望。掌握知识和获得实际技巧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一种复杂的认识活动。而强烈的学习愿望,是这一活动的重要动因。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任务就是要不断让学生从学习中得到满足,进而产生和形成强烈的学习愿望。
四要做好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工作。补短工作从高一入学开始就要抓起。在日常工作中,教师要不怕麻烦,耐心地帮他们补基础,做好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工作,必要时对初中知识的知识点还要帮学生耐心细致地讲解。
五要课上课下双管齐下。补短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不是几节课或一段时间就能出大成效的,所以教师不仅要在课上教学生学知识还要教会他们如何学习,即要“授之以渔”。学生的补短工作主要还是在课下,所以学生学会了方法,再加上课后的努力练习,提高成绩是不难的。
六要经常督促。督促学生全力以赴补短。教师可以通过对所偏学科留作业对学生进行督促,也可以把学生按所偏学科编成课外学习小组,通过比着学,督促学生共同进步。
七要增强教师的个人魅力。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要不断提高道德修养和业务水平,增强自身的个人魅力,努力做到用诚心去沟通学生﹑用信心去引导学生﹑用耐心去辅导学生﹑用细心去关爱学生﹑用爱心去温暖学生。通过增强个人魅力,更好地教育学生。
最后,在攻克弱势科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优势科目的学习,也就是说,在日常的学习中仍然要给予自己优势课目一个固定的时间段,防止拣了芝麻丢了西瓜,这样才能最终在高中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只要有偏科的学生,补短工作就会一直进行,让我们怀着对祖国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努力工作,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