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
2016-03-03任丹丹
◎任丹丹
浅谈中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
◎任丹丹
学习兴趣研究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积极开展课程改革的迫切现实课题。本文拟从中学生写作兴趣入手,通过教师、教材、学生、环境、训练等五个因素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影响分析,进而提出相应对策。教师应当及时改革陈旧的教学模式,注重人文化的设计,也适时进行集体作文,促进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作文是中学生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综合表现,也是学生个性的重要表现形式。
一、中学生写作兴趣不高
中学写作教学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综合训练。不仅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能够发展思维,提高认识,深化阅读,规范口语表达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叶圣陶先生在《文章训话》中说:“学校里作文为的是练习写作。”这样看来,中学生的写作不同于大学生的写作或学者们的创作。“语文课令学生练习课文,为求其能将所知之事物;所思之意念,以书面语言写出之,确切明白,无误无赘。”然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一提起作文,不少学生便感到厌烦,拿着笔面对作文题,无从下手。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对作文没兴趣,应该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如何解决学生写作时的“烦”和“难”的问题呢?我们认为,首要任务应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做起。
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可以使人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有利于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丰富的想象和坚忍不拔的意志。但谈到写作兴趣却是会老师的头疼问题。长期以来很多学生都怕写作文,不愿写作文,谈“文”色变。作文课上,他们抓耳挠腮,苦思冥想,三言两语完事。究其原因,就学生而言,年龄小、生活积累少是其一;语言贫乏,没能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对作文缺乏兴趣是其二;训练不得法,方法死板陈旧是其三。兴趣是写作的前提,没有兴趣是根本写不出好文章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这是长久以来众多学者和老师们非常关心和关注的问题。
二、阅读与写作兴趣
说到写作兴趣,不得不谈到阅读。阅读之于写作,从我国古人开始就非常重视。
大凡前人讲写作,每每强调“阅读”。如汉代辞赋大家杨雄,他认为:“能读千赋则善赋”。你真读一千篇赋,就能写得很好;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白居易,也曾说过“苦节读书”的情况;是所谓“二十已来,昼课赋,夜课赋,间又课诗不遑息矣。以至于口舌生疮,手肘成祗,既壮而肤革不丰盈,未老而齿发早衰白”的欧阳修,亦崇尚多读。当人家问起他的文章怎样写的“工巧”时,他回答说:“无它术,惟勤读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他明确强调这两条:勤读书,多练习。
多读书,多动笔诚然重要,对写好文章也极有助益,但只做到这两点就一定能写好文章吗?对广大中学生来说,学习任务繁重,必定花不了大量的时间来泛读,这样看来,中学生的阅读一定要与自己的写作兴趣挂钩。鲁迅先生关于读书讲得非常全面深刻:
(1)“多看大作家的作品”,的确是“应该怎样写的种种答案中比较切实的一个,多读有益”。
(2)但看别人的作品,亦不可精专于一人的作品,以被他束缚住。“必须博采众家,取其所长,这才后来能够独立”。
(3)光读死书也不行。因为他的脑子只跟别人跑,读书思索都是必要,但“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总之,读书应该“点”与“面”兼顾,“精”与“博”相参,“死”与“活”统一。同样,写作也要特别注意他所明确提出的要放出自己的眼光去写时间这部“活书”的意见。让学生在阅读中预备着写作,在写作中温习着通过阅读所了解、所收获的知识,如此,中学生才有可能阅读与写作系鞥去齐头并进。
三、中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每次作文中,不少同学的作文,语言平淡无奇,干瘪生涩,内容不够充实,缺乏说服力,应用的事例没有改变,十分老旧,缺乏新意,体裁上“四不像”,无病呻吟,没有主题,不知所云,缺乏真实情感,难以以情动人,这主要是学生的兴趣问题。因此,写作兴趣的培养,对于提高作文有很重要的作用,那教师怎样才能激发出学生的写作兴趣呢?写作文是学生产生思想、组织思想和表达思想的复杂的心理过程,教师在组织作文教学时不能不关心学生的心理活动,注意因势利导。那么如何激发、培养学生的兴趣,优化作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呢?王国维先生曾总结出做学问的三种境界,其实这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三种心态。
(一)我们据此激发培养学生兴趣,提高作文课堂教学效果,这大体也需经历三个阶段。
在茫然期,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导引者、策励者和启发者,引导学生去热情探索;在渴求期,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应着力于改革、优化作文课堂教学,探索开放式作文教学法。可以从自由命题作文法到半自由命题作文法再过渡到四五分钟命题作文法;在惊喜期,要更深层次的考察和培养学生理解观察、驾驭题材语言等综合能力,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并积极主动的自觉写作;等到学生作文水平逐渐提高,教师应该抓住契机,提高其抱负水平,不断强化学生的成功欲望。教师在指导方法上也可以突破传统观念的桎梏,从具体方法的指导、修改文章的指导、轮流批改方式的运用等方法来提升学生的写作质量,让学生在不断成功的喜悦中更加充满自信的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
为顺利实现训练三个步骤,应指导学生广采博收,获取大量的知识信息,并让他们学会将学到的各种知识迁移运用到阅读和写作中。为了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和挑战,教师还应组织学生进行较广范围的竞争心理训练和较大范围的扩散阅读。
1.作文课上教师可以采用分组法让学生就某一社会热点问题讨论争辩,创设思辨情境,训练其求异、发散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举办各类竞赛,如一分钟演讲、讲故事、朗读比赛、辩论赛、诗歌朗诵比赛等,让学生在竞争中互相激励,激起其收获成功的欲望。
2.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和大自然,教他们用眼用心观察生活,掌握第一手素材,并让学生搞好社会调查,写调查报告,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3.让学生阅读、理解课本上的精品,并引导他们读大量的课外读物,开拓视野。
4.创办文化社团,为爱好写作的同学搭建一个互相交流、互相激励、共同提高的平台。
(二)素材方面
荀子云:“积土成堆,积水成渊,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中学生不愿写作文的一个最大原因是“无米下锅”,也就是没有合适的作文素材。素材是作文的必需品,那么如何让学生积累到更多更好的素材呢,我们认为有以下两种方法可供借鉴:
课堂积累。每次上课前几分钟让同学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或讲一段话,内容不限,古今中外亦可,笑话寓言都行,这样久而久之,不仅积累了学生的作文素材,还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课外积累。这是一种主动积累,中学生作文的素材大多要靠学生平时的积累,建议学生自制书签,分类记录,主要记录在阅读过程中读到的经典语句、名人名言、精彩片段,还可以是一段歌词甚至是一个公示等,要求学生把这些语句熟读成诵。深入生活,获取第一手资料。现在学生的作文最大的弱点就是“假、大、空”,学生普遍认为,作文就是乱做文章,从作文书上看到的进行复制甚至是抄袭,进而导致了学生作文能力的低下。但是,他们抽象思维发展较快,对生活中诸多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再囿于大人们的说教,而往往喜欢从他人说话中或他人所做事情中以一个独特的角度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如利用节假日,让学生亲身接触社会、深入社会搞一些调查研究,然后写总结。调查选题,可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题材,通过大量的积累,从而获得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在写作文时也就不会无话可说、胡编乱造了,正所谓“取精用弘,厚积薄发”。
(三)写作训练
由于生活丰富多彩、复杂纷纭,它的全貌、内在联系和发展变化,并不是一目了然的,往往需要反复的、认真细致的观察才能有所发现。粗看漫看,浅尝辄止,是不会有多少收获的。仅仅指导学生冷静观察还远远不够,因为观察人的活动,就必须有人的主观因素参与其中,尤其是记叙文的写作,更多的是作者主观感受的产物,所以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观察时用心去体验感受,从而发生感情顿生、激情勃发和思想领悟等心理活动,可谓情动于衷,不吐不快。人们常说“文如其人”、“言为心声”,从一个人笔底流淌出来的文字往往就是他心灵独白。曾有学生在《我的愿望》中写“因为不高,所以面对高个子同学的欺负就只能忍气吞声,敢怒不敢言。要是我能长高那该有多好,这样我就可以和他们斗一斗”,还有的学生希望自己有上百万的金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他们的作文不可谓不真实,但如果任其发展必然会出现思想的滑坡,这就需要教师、家长的积极引导。但是,要培养学生健康的世界观和高尚的审美情操,空洞的大道理,苍白的口号,只会让学生感到味同爵蜡,而一些寓教于乐的小故事、美文,就如同一缕清爽的微风拂过他们的面庞,如同一场甘霖滋润他们的心田。因此,教师应常向他们推荐《青年文摘》、《意林》、《青年博览》等杂志,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孩子的情操,拓宽他们的阅读视野,让他们成为一个个能感悟生活的鲜活生命。
四、结束语
写作源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引导、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但无论使用何种方法,有一点我们必须明确:对学生充满爱。著名的教育家夏丏尊曾说过:“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是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教师应让学生感受我们对他们的爱的同时,收获写作的快乐,收获作文的成功。
参考文献:
[1]叶圣陶.文章例话[M].北京:三联书店,1983.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论集(上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3]文韬.如何培养中学生写作的兴趣和习惯[J].当代教育论坛,2015,(11).
[4]郭少铃.培养中学生写作兴趣的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04,(3).
[5]鲁俊华.提高中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的几点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1).
(任丹丹安徽省巢湖市第四中学238000)
1.茫然: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2.渴求: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3.惊喜: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