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写作心理及其改善措施
2016-03-03胡梦君
◎胡梦君 任 强
中学生写作心理及其改善措施
◎胡梦君 任强
中学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虽说众多语文工作者对中学作文教学付出了极大努力,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认真研究中学生的写作心理,如中学生对作文的厌恶态度、中学生不愿意在文章中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中学生不喜欢修改自己的作文等等,并根据中学生写作心理的特点,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改善学生对作文的厌恶态度,积极引导学生情感的正确抒发,培养学生对素材的积极获取心理,建立学生对作文修改的认可态度等。自近代以来,语文已成为了完整意义上的独立学科,而作文一直是跟语文教学相伴相随的,而且在中高考语文试卷中作文也占有较大的比重。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它体现的不仅仅是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同时还可以表露出学生智力、写作心理、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对中学生进行写作能力的培养,就是提高他们应用语言和文字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通过对中学生写作情况的调查和对教育实习经验的总结,笔者发现中学生的作文心理对写作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中学生的写作心理,并针对其心理特质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中学生的写作心理
(一)学生对写作的厌恶心理
据笔者调查结果显示,喜欢写作的学生占总数的15%,而讨厌写作的学生高达35%。学生们为什么对作文持有那么大反感的态度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作文比较难写,往往得到一个题目之后不知道该如何起笔,久而久之从对作文的惧怕就变成了讨厌;作文无论写的好不好,老师给打的分数都差不多,不能在得分上对自己有太大的帮助,而且写字好的学生即使作文内容不怎么样也可以得到高分,这对于他们很不公平;写一篇作文要用很长的时间,有这个时间不如多背几个英语单词或者多做几道数学题等等。
70%的学生不愿意在文中表露出自己内心的情感。文章是直达心灵的,如果文章只是用华丽辞藻堆砌起来的空有其表的东西,甚至是一潭死水,那这篇文章便没有任何价值可言。怎么在一潭死水之下搅起波澜呢?只有情感。但中学生的作文恰恰是缺乏情感,同学们的作文除了遣词造句上的不同,表达的情感似乎是一致的,但这些情感并不是他们自己的,而是长久以来的作文教学告诉他们的:你面对什么样的作文题目就该有什么样的情感态度。而中学生是正值青春期的花季少男少女,他们有很多属于自己的想法,这些东西在作文中都得不到表露。为什么他们不愿意表露?一是因为他们的思想“不正统”、“不规范”,他们即使写出来也不会得到认可;二是因为中学生觉得自己已经是个小大人了,他们有属于自己的小秘密,他们不想表露出来,不愿意对老师说出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二)学生的素材与提纲心理
1.作文的素材心理
63%的学生的作文素材来源于语文课内外阅读。素材的选取对文章的成败至关重要,好的素材主要来源于生活。很多学生都说为了学业,自己每天的生活就是家和学校这两点一线,很难积累出什么好的素材,只能从书上找,但是自己读的书也都是与周围的同学一起看的,难以出新。其实不然,虽说大家都奔走和停留于家和学校两点一线之间,但这两点一线之间所发生的事情却千差万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圈子,朋友、家人、学业,在似乎日复一日般相似的日子里实际上每时每刻都在上演着不一样的精彩。
2.学生列提纲的心理
90%的学生在作文动笔之前是不列提纲的,他们的作文步骤往往是拿到一个题目或者是给文章起完标题之后就开始写,写到哪里就是哪里,对行文的逻辑考虑较少。如果在行文之前不对自己的文章进行安排,往往会造成文章一部分内容写的特别多,另外一部分想写也没有地方或者时间写的局面。而且“照着心里说的话写下来,有时自己读着,教别人听,倒也还通顺似的,可是教别人看就看不出思路来了”。很多同学的文章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这样的问题。有的同学觉得在45分钟如此宝贵的时间内完成一篇作文已经实属难事,怎么能浪费时间来列个纲目。其实不然,列提纲只需要两三分钟的时间,而且在列纲目的同时也是对文章的一种构思,纲目列得好,对下面的写作是大有帮助的。
(三)学生作文修改的心理
1.学生对自己修改的心理
65%的学生在完成一篇文章之后是不修改的,在剩下的35%中又有20%的人只是看看行文中是否存在错别字。一篇好文章是在经过作者反复修改与打磨之后才得以问世的,王安石对“绿”字的修改已经被传颂为千古佳话,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郭沫若“你这没有骨气的无耻文人”,把婵娟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对自己文章进行多次修改的作家不胜枚举。如此重要的事情,可是很多同学就是不愿意去做,他们的理由是没有时间,改正之后有了修改的痕迹会影响整个卷面的得分,不如不改,有什么错处老师在批改之后自然会指正出来,何必自己多此一举。就是因为这种惰性心理,使得学生觉得只要够了字数,写完了需要表达的东西就把笔一扔,感觉完成了一项任务,一切万事大吉。可文章的修改并不是别人可以代替的,自己发现错处远远比别人指正要来得好。
2.学生对教师评改的心理
84%的学生是支持老师批改作文的,但却只有20%的学生认为老师的批改是有作用的。只有5%的学生愿意同学之间互改。为什么他们不愿意同学之间互改,汲取更多的意见呢?他们认为大家都是同龄人,生活阅历都差不多,同学之间的互改是没有多大作用的,而且每个人本身的作文都存在一些问题,有可能会把自己的作文改得不如之前。但为什么大家都支持老师的批改,却很少有人认为老师的批改是有用的呢?在笔者实习的中学中,笔者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有的老师在批改作文的时候,只顾到学生的作文,却忘记了写这篇作文的学生;他们很少考虑到学生为什么会这么写,为什么会出这样的错,学生没有说清楚或者想表达的是什么。教师的评语或是鼓励表扬,或是批评指正,大多比较空泛,对学生A说的也可以用在学生B上。教师认为错的地方,要不是删,要不就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改,很少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所以老师往往不知道学生想要表达什么,故而也就不能教授学生如何更准确地表达他们想要表达的内容。这样的批改不仅仅是对老师时间的一种浪费,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也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虽然学生对自己修改作文和同学之间互改没有持太多的肯定态度,可是这两种批改方法却是大有益处。
二、优化学生的写作心理
(一)改善学生厌恶写作的态度
学生写作心理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对写作存在很大的厌恶感。当你讨厌一件事情的时候你是永远也做不好的。所以第一步就是要消除学生对作文的厌恶感,让学生喜欢写作,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因为喜欢而得来的动力,远远比教师的布置任务效果好得多。因为喜欢写作,所以才想把作文写好;因为想写好,所以会努力的学习如何去写作,如何使得自己的作文更加完美,那么其他的问题也就更容易解决了。
(二)引导学生积极抒发情感
青春期的孩子正处在一种忽视亲情、重视友情、渴望爱情的年纪,他们有着太多的小秘密,而这些都是需要老师慢慢挖掘的,让学生走出自我的世界,多多关注身边浓浓的亲情和纯挚的友情,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愿意向别人敞开自己的心扉,融入到整个集体之中。
学生的作文中往往存在一种灰色的成分,他们表达负面的情绪、传递消极的能量,整篇文章中透露出一种自怨自艾的感情,这些都是不利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的。作文不仅仅是写作,更是一种传递道德的工具。我们要利用作文使学生变得更加积极向上,而不是让他们充满着满满的灰色情绪。对学生积极进行心理疏导,多写一些积极健康的作文,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慢慢地消解负面情绪,成为一个阳光、健康、积极、乐观的少年。
(三)培养学生积极获取素材的心理
调查研究中发现,很多的学生总是在不同的作文重复使用同一素材,这无疑是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的绊脚石。所以作为教师就要培养学生积极获取材料的意识,鼓励他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文章的写作如果离开了生活,作文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色彩缤纷的大千世界,向我们源源不断的提供了写作素材,只要我们热爱生活,并且深入生活,用自己的双手去实践生活,用自己的眼光去审视生活,用自己的心去感受生活,一定能搜集到生活给予我们的丰富的写作素材。那么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的优秀作文也就水到渠成了。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作文素材并不仅仅来源于我们对书本的阅读,还同样来源于我们对于生活、对于大自然的阅读。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悟来构成自己的文章,那么作文会更加的成功且具有真情实感,而这恰恰就是一篇优秀作文所应具备的条件。
(四)养成学生认可作文指导的态度
教师的写作指导对学生的写作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教师在写作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写作心理,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指导。作文的训练是教师对学生作文指导的一种,而灵活的作文命题是一篇文章写地好坏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如果教师题目出得好,学生写作时自然就得心应手,一泻千里,收效很大;如果老师作文题目出得不好,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或者大大超出了学生的能力,那必定是收效甚微。所以老师在布置作文之前,一定要慎重地考虑所出的话题是否符合学生的需要和能力。符合学生写作需要的命题,在一开始就会得到学生的认可,学生也会在一种愉悦的心情下完成这篇文章。
对材料的审题立意、对文章的行文构思,这些都不是学生与生俱来的,教师在学生写作前必须进行指导。老师在教授学生写作的基本知识和要求之后,还要对学生文章的具体内容进行指导。一篇文章有血有肉,才算完整。有的老师特别喜欢找些精彩的标题、开头以及结尾,让学生背诵,这样作文时就可以直接复制粘贴。这样做确实对学生的写作分数提高有很大的好处,可是学生学习写作并不仅仅只是为了考试、升学,写作是一辈子的事情,它是对自己内心情感的一种表达。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老师不可能把学生一辈子需要写的东西都预测到,所以教师要教给学生的只是一种写作的方法,而不是写作的内容。教师要采取一种开放式的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
(五)建立多元化的作文评价体系
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并不是要减弱老师对作文的修改。教师对学生作文的修改是不可或缺的,要改变的是教师传统的作文批改习惯。教师在修改作文时要看的不仅是作文,同时也要看作文背后的学生,深刻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针对学生的特点对作文进行修改,他们有自己特有的思维,老师要紧紧把握他们的特点,给出真正有利于他们的评语。叶圣陶曾经说过,修改作文的权利应该首先属于本人。学生在完成作文之后进行自我评价也是多元化评价体系中举足轻重的环节。很多学生在完成作文之后就不再读自己的文章,这是不对的。最懂这篇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的是自己,如果让别人修改自己的作文,往往会把自己原本所要表达的情感改得无影无踪。所以文章完成之后最好是自己修改。教师放权,让学生自己改,不仅满足了学生的自我意识,也可以让同学把一篇更好的文章交上来,这样学生作文获得表扬的几率就会很大,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写作更有信心,也更有兴趣。
学生之间的互评可以获得和集中更多的想法,让学生不再拘泥于一家之言。不是说同龄人就不可以评改作文,从同龄人中学生同样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学生之间互改作文正是这样。一个班级有那么多独立的个体,总有值得学习的地方。让学生在一起集思广益,相互之间发表各自的看法,在别人的评价里看出自己的不足;在评价别人的时候,也可以查找一下自己是否也有这样的错误。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评价的主体并不局限于这些,当学生写完作文的时候也可以拿给自己的家长,从家长那里得到一些看法,用他们的人生阅历来弥补自己人生阅历的缺乏。随着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的加深,对作文的关注也随之加强。虽说关于学生写作的研究已有很多,学生的写作水平也在逐步提高,但还有许多需要改正和提高的地方。由于笔者的能力有限,提出的优化措施还需要进一步实践的证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文教学的改革之路还需我们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叶圣陶论语文教育[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6.
[2]宋淑君.初中作文教学策略与系统指导[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 2014.
[3]顾芳.关注学生写作心理改革中学作文教学[D].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4]周平湘.试论中学生作文自我效能感及其培养[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5]杨帆.中学生写作抵触心理探究与疏导[J].重庆陶研文史,2014 (03):92-95.
[6]张玲.初中生写作厌倦心理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7]张婉珍.克服学生写作畏惧心理培养良好写作心态[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胡梦君安徽师范大学241000, 任强安徽淮北师范大学23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