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016-03-03顾琳

新课程 2016年10期
关键词:皮球小棒动手

顾琳

(江苏省张家港市妙桥小学)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顾琳

(江苏省张家港市妙桥小学)

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营造主动参与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发挥主观能动性。并且开放学生眼界,解放学生思想,发散学生思维,培养真正的思维能力。以此为出发点,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兴趣;操作;语言;质疑

一、激发学习兴趣,让思维在兴趣中迸发

兴趣是人们对事物探求的一种渴望,也是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复杂的心情。它能使学生在学习或做事的过程中,感受到心情愉悦,感觉不到疲累,往往会产生很好的结果,而这一结果又作用于下次的心情,使整个过程都处于兴奋状态,精神集中,效率加倍。学习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力,也对智力开发有很大的帮助,能够维持学习热情、强化学习理念,使学习过程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足见兴趣是最本质的学习动力,应该或是必须在教学中加以应用。譬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先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小明今天已经16岁了,但是只过了4次生日,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学生马上情绪激昂起来,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随即我再指出:“如果想要解开这个神奇的谜团,那就来认真听一下我们的课,看看谁能先给出老师答案哦!”这样具有目的性、悬念特点的课堂导入,能有效激发学生的热情,并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促使其养成自主思考的学习习惯。

二、动手操作实践,让思维在直观中抽象

从哲学上来讲,凡有创造力的东西,一定是维系着实践的。教育学生要把读书和实践相结合,要手脑并用。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就是实践来的,是“动手积累”,是在生产劳动中获得的。而且有关科学报道,动手能力好的人,右脑较为发达。并且在数学学习中,有很多抽象的知识点,如果仅从字面来理解,难以起到教学作用。动手操作能够使问题简单化、形象化,在此基础上再升华理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许多成功的案例说明,让学生动手操作,要建立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

例如,在教学“认识角”时,让学生带着以下几个问题边思考边进行操作。思考(1):一根小棒不是角,那么至少几根小棒能做成一个角呢?思考(2):圆片上没有角,怎么把它“变”出一个角呢?思考(3):一根毛线怎么做出一个角?让学生带着目的进行操作,那么角的特征就水到渠成地呈现在学生眼前了。然后在展示与交流的过程中,由小棒搭出一个角,揭示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由毛线拉的角,深化学生对顶点的理解及两条直边的感受。在用纸片做角的过程中渗透不同大小的角、不同模样的角的展示。这样,学生对角的感受不再停留在角是“尖尖的”最初印象上,而是逐步升华到对一个顶点、两条边的感悟上。

三、加强语言训练,让思维在表达中完善

思维只有表达才有意义,才有更大的进步空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学生要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学生只有通过“说”才能把内在的思维以外在的语言表现出来。反过来又借助语言对思维进行调节,使思维逐步完善。因此,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应当让学生以独立思考为基础,然后将自己的理论在小组讨论、班级讨论的过程中进行完善,并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

在应用题教学中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寻找合理的解题途径。一般来说,这一过程是在做题者的脑海中完成的,但是在教学中,老师要鼓励学生组织语言,向其他同学表达自己的解题思路和基本算法,从而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的能力。在计算教学中也要注重让学生说算理和方法。比如,在教学“24×13”时,可以让学生结合情境图(有13盒彩色笔,每盒有24支。)说说是怎么来计算的。学生说可以先算3盒是24乘3等于72支,再算10盒24乘10等于240支,再加起来一共得到312支。即24×3+24×10=312(支)。然后再让学生来观察竖式: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3去乘第一个乘数24就是先算3盒的支数,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1去乘第一个乘数24,得240,就是算10盒的支数,然后再把两者相加。通过这一个说算理、说算法的过程,使学生由具体逻辑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

四、注重质疑问难,让思维在突破中提升

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疑是创新的开端,也是创新的动力。疑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输出信息并及时反馈信息的桥梁,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疑难是创造之师,是学生追求真理、创造的内驱力,有了它教师无需挥动教鞭,学生仍能自进不息。

在教学“倍的认识”一课中,认识“倍”的含义后,出示花皮球图(12个),提问:花皮球的个数是白皮球的几倍?设疑:你有什么问题?那花皮球有几个?当花皮球是12个的时候,白皮球可能是几个?学生马上显出跃跃欲试的态势,他们的思维随着问题的提出激烈地展开了,从而得到有效的提升。带着问题去学习,就让他们产生了探索的动力,收获了成功的喜悦。

总之,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培养过程,而这一过程的主体也必须是学生本身。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的方法有很多,只要能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创新教学,定能发挥数学魅力,通过探索和实践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1]李辉.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华少年,2016(26).

[2]何冠东.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16).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皮球小棒动手
我也来动手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拍皮球
寻找规律巧算根数
动手画一画
一起数小棒
巧移小棒
动手演示找错因
拍皮球
我错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