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途径探讨
2016-03-03宋小庆
宋小庆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星辰实验学校)
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途径探讨
宋小庆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星辰实验学校)
小学低年级数学作为学生数学学习后重要阶段,而小学生数学学习效果和审题能力息息相关,审题始终贯穿于数学学习整个过程中,对提升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学起到促进作用。主要从数学审题能力入手,探讨了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小学低年级;数学审题能力;有效途径
审题能力的培养和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质量密切联系,只有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才能正确理解、掌握数学题目的解题知识,为日后学习数学奠定扎实基础。
一、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审题存在的问题
1.相关词语理解不清
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理解能力薄弱,在做数学练习题时候,没有准确把握题目的相关字词,将词的意思弄混或者是曲解词语意思,导致数学审题出现偏差。
2.审题不仔细,缺乏耐心
在审题过程中,小学低年级学生没有认真解答数学题目,缺少对关键词语与数字的提炼,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阅读时没有做好关键性字词的笔记,审题不仔细,缺少耐心,只是大致浏览数学题目。
3.审题注意力不集中
大部分低年级学生学习过程中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缺点,具体体现在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做事情的时候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现象;同时,学生学习过程中喜欢咬笔头或做小动作,导致注意力不集中,给审题带来影响。
二、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1.训练学生提取关键信息
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听、说、读和写等作为学生的基本学习能力,通过训练学生的基本能力,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且在一年级阶段,学生所认识的数字毕竟是有限的,在做题的时候需要教师的帮助、引导,所以,在二年级阶段,教师应减少数学题目的读题量,直到学生了解掌握自己所做的题目。例如,学生进入二年级后,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独立完成所布置的数学作业,通过读和听,适当引导学生加工整理数学信息,训练学生提取关键信息。此外,借助写和说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题目,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重复练习做过题目,从而提升教学质量,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2.培养学生检查习惯
检查是对自己做题过程的一种重新审视,是数学审题关键环节。但是,大部分学生忽略了检查的重要性,在检查过程中只是走马观花,检查不认真。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检查习惯,为学习数学提供保障。例如,在做完数学练习题后,教师应指导学生认真检查全部练习题,除了做好练习题和计算结果存在错误的笔记外,还应认真检查数学计算公式的合理性和规范性,对应用题进行检查、分析,让学生通过反向思维模式将未知条件变成已知条件,对已知条件与题目是否相符合进行验证,达到反向验证的目标。另外,将数学知识融入日常生活中,借助生活中真实的案例验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检查习惯,为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3.激发学生审题兴趣
小学低年级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审题习惯有利于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同时,这也是小学阶段中教学重要任务。所以,教师必须引起充分重视和关注,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的认知与思维特点进行分析观察,采取有目的和有计划的教学措施,提升学生审题能力,为学生日后学习奠定扎实基础。例如,学生在做数学练习题后,已经具备一定经验,大部分学生就会出现懒惰情况,不愿意通过思考来做题,只是通过经验进行,忽略题目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教师结合教学要求,通过分角色审题和开火车审题方式,不断改变审题方式,激发学生审题兴趣,以此培养学生数学审题能力,提升教学质量。
4.培养学生动手习惯
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数学语言比较精练,具有抽象性,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理解能力较低,审题难度就会增加。所以,为了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审题能力,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通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习惯,使学生体会到动手操作也是一种审题方法与思考方式。例如,在解决与空间、图形有关的问题时,教师针对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与想象力相对比较薄弱这一特点,通过动手进行折一折和剪一剪方式,让学生跟着指令将一张长方形进行折叠,提问学生:折叠一次得到哪些图形?如果一张长方形的纸被剪去一个三角形后,剩下的会是什么图形?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已想象力,借助折一折、剪一剪,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数学本次教学的数学知识,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综上所述,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要想提升学生数学审题能力,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况,通过训练学生的基本能力,让学生掌握提取数学关键信息的技巧,激发学生的审题兴趣,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检查习惯,达到预期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目标。
[1]张桂玲.简析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审题能力[J].新课程,2016(3):163.
[2]张方萍,范灵秀.刍议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J].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6(3):42.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