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冰嬉文化及其时代价值
2016-03-03张宝强
张宝强,陈 彦
(1.咸阳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2.西安体育学院 社会体育与休闲体育系,陕西 西安 710068)
清代冰嬉文化及其时代价值
张宝强1,陈彦2
(1.咸阳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2.西安体育学院 社会体育与休闲体育系,陕西 西安 710068)
清代冰嬉文化以其先进的器具、完备的制度、多样的形式以及高超的技艺标志着我国古代冰雪运动文化达到鼎盛时期;在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冰雪运动文化的开发以及申办冬奥会的文化支撑等方面,清代冰嬉文化展现出鲜明的时代价值。
清代;冰嬉文化;时代价值
冰嬉,又称冰戏,是我国古代北方人民一项传统的冰上嬉戏、游艺、技艺表演与竞技活动。其由来已久,延绵未绝,但具体何时起源,现无确切考证。到了清代,我国古代冰嬉活动达到鼎盛时期。2015年7 月31日,北京和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权。冬奥会的举办,对推动中国从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增强国家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将起到强劲的推动作用。在这一背景下,全面总结以冰嬉文化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冰雪运动文化,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以及为举办冬奥会、发展冬季运动提供历史与文化支持,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清代冰嬉文化的盛况
2007年1月,“新疆阿勒泰是人类滑雪最早的起源地”得到“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的认证,向世界展现了中国悠久的冰雪运动历史。[1]25-26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我国古代与雪上运动有关的文献不晚于《山海经》中关于“钉灵之国”的记载,[1]34-40关于冰上运动的记载不晚于《新唐书》关于“拔野古”等部族的记载。[2]6140-6149我国古代冰雪运动在各个时期出现了不同的器具,表现出不同的活动形式。特别是到了清代,冰上技艺表演与竞技——冰嬉,被定为一年一度的国家盛典,[3]标志着我国古代冰雪运动达到鼎盛时期。以下从器具、制度、形式、技艺等方面对清代冰嬉文化进行论述。
1.1先进的器具
清代冰嬉用的器具主要是冰鞋。我国东北古代的女真族和满族都使用过早期的冰鞋——“乌拉滑子”。据学者考证,“乌拉滑子”就是把嵌有滑条的木板缚于乌拉鞋的底下,手持木杖滑行于冰上的器件,大约出现于11~12世纪之间。[4]
清代出现了含有铁质材料的冰鞋。《燕京岁时记》中记载:“冰鞋以铁为之,中有单条缚于鞋上,身起则行,不能暂止,技之巧者,如蜻蜓点水,紫燕穿波,殊可观也。”[5]91乾隆帝在其《冰嬉赋》“序”中说:“国俗有冰嬉者,护膝以芾,牢鞋以韦。或底合双齿使齧凌而不踣焉。或薦铁如刀,使践冰而步逾疾焉。”[6]唐豪认为,《燕京岁时记》中所说的“单条”,其实就是一种“单冰刀”滑冰鞋。《冰嬉赋》所说的“双齿”,类似于今天的“双冰刀”滑冰鞋。[7]12-23含铁条、熟皮等材料的冰鞋以及护膝的出现,表明清代滑冰器具已经相当先进了,这是清代滑冰技术提高的重要基础。
1.2完备的制度
乾隆时期,冰嬉活动已经有了较为完备的机构与制度。
清代设立了统帅冰嬉的专门机构,叫“冰鞋处”;进行冰上训练的兵种,叫“技勇冰鞋营”,隶属“键锐营”(清朝的特种部队)[8]。每年校阅期(十月、冬月、腊月和正月),冰鞋处选拔1 600名优秀溜冰者,组成“技勇冰鞋营”集中训练,届时接受皇帝校阅。校阅期过后返回键锐营。[9]59-63
关于冰嬉的制度,乾隆朝刊定的《皇朝文献通考》记载到:
冰戏,每岁十月咨取八旗及前锋统领、护军统领等处,每旗照定数各挑选善走冰者二百名,内务府预备冰鞋、行头、弓箭、毬架等项。至冬至后,驾幸瀛台等处,陈设冰嬉及较射天毬等伎。……俱服马褂、背小旗,按八旗各色,以次走冰、较射。陈伎毕,恩赏银两。[10]823
由上述文献可以看出清代冰嬉的活动时间、地点、参加人员、服装、器具情况。活动形式包括走冰、较射天毬等;奖赏是按表现情况给予银两奖励。奖励和赏赐所需银两,均由内务府支出。由此可见,清代冰嬉所需物资、经费、人员均由国家承担,冰嬉成为一项国家主办、规制健全的大型庆典、竞技活动。
1.3多样的形式
清代冰嬉的内容和形式大体上包括抢等、抢球、转龙射球、摆山子、打滑挞、花样滑冰和冰上杂技等六大类。
抢等,即比试滑冰的快慢,争夺优等。吴振棫在《养吉斋丛录》中记载:“去上御之冰床二三里外,树大纛,众兵咸列。驾既御冰床,鸣一炮,树纛处亦鸣一炮应之。‘抢等'者驰近御座,则牵而止之。”[11]164-166意即参赛者穿冰鞋集体竞速,距离约1 000~1 500米,鸣炮后从起点同时出发,按到达终点的先后顺序分等级予以奖励。这是我国古代的滑冰比赛,类似于现代的短道速滑。
抢球,即两队士兵在冰上互相争抢皮球的游戏。潘荣陛在《帝京岁时纪胜》中记载:“金海冰上作蹙鞠之戏,每队数十人,各有统领,分位而立,以革为毬,掷于空中,俟其将坠,群起而争之,以得者为胜。”[5]38这是一种冰上分队踢球游戏,以“便捷勇敢”为胜,目的是“用以习武”,是我国古代蹴鞠在冰上的新发展。
转龙射球,即在冰上集体编队滑行时进行射箭表演的一种活动。据《清朝野史大观》记载:“走队时按八旗之色,盘旋曲折行冰上,远望之蜿蜒如龙。将近御座处设旌门,上悬一球,曰天球,下悬一球,曰地球。转龙之队疾趋至,一射天球,一射地球,中者赏。”[12]11-12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这是一种集冰上滑行、队形变换、射箭比赛为一体的运动形式,是清代冰上运动的又一大创造。
摆山子,即集体进行的走队形、摆字表演,类似于今天的团体操。近人晋卿对其描写到:“御座前冰鞋大臣命旗一挥,响炮一鸣,则此两排百名‘冰鞋',各循花纹内两线之隙地,沿径滑驰。五色战裙,上下掀腾,风驰电转,朱缨貂尾,左右荡摇。钢条所至,冰层刺刺作响。”左、右两队一百人,按事先画好花纹组成的图形,整齐划一地表演燕子戏水、凤凰展翅、洞宾背剑、青龙回头、白虎摆尾等高难动作,无任何纷乱之状,其难度可想而知。[9]63
打滑挞,即一种从高处滑向低处的滑冰游戏。《郎潜纪闻》记载:“禁中冬月,打滑挞。先汲水浇成冰山,高三四丈,莹滑无比。使勇健者着带猪皮履,其滑更甚,从顶上一直挺立而下,以到地不仆者为胜。”[13]254这是一种相当精彩、刺激的滑冰活动,类似于今天的高台滑雪。
花样滑冰和冰上杂技。乾隆时的宫廷画家张为邦、姚文翰绘制的《冰嬉图》描绘了八旗的花样滑冰和冰上杂技,现陈列于故宫博物院绘画馆内。根据学者分析,《冰嬉图》反映的花样滑冰主要包括大蠍子、金鸡独立、哪吒探海、双飞燕、千觔坠等。冰上杂技主要有缘竿、盘杠、飞叉、耍刀、使棒、弄幡等,表演者在竿上、肩上、臂上、掌上展示倒立、直立(单双足)、扯旗等高难技艺。 其中,冰上杂技是滑冰技术与我国传统杂技技艺的完美结合,是清代创造的一种新的运动技艺。
1.4高超的技艺
由于清廷的重视和奖励,一大批冰上运动高手纷纷涌现,一些独特的冰上技艺也被创造出来。乾隆、嘉庆年间,一位名叫海英的青年独创了“倒流”技术,能倒滑数丈,成为当时“倒溜”高手。与海英同一时期的苗族青年喜桂,通过刻苦练习造就了一身高超的滑冰绝技,独创“燕子三点水”高难动作,他被乾隆赐名“冰上燕儿”,特准参加旗军。[3]道光、咸丰年间的尚星阶,能在滑冰时将两膝向外弯曲呈蹲状,同时两手在空中反复舞动,作出各种高难动作,被称为“骑马式”,为后人所效仿,他因一流滑冰技术被提拔为翼长。与尚星阶同一时期的杨二立,具有更特殊的滑冰技巧:“他在滑冰时,一手拿弹弓,一手拿两粒泥丸。滑到最快时,猛然弯下身子,持弹弓向后弹射。第一粒泥丸刚发,第二粒泥丸又至,两丸在空中相撞,砰的一声,泥丸撞为碎土,纷纷落下,而杨二立继续向前滑行,速度有增无减。”[14]该技术俗称“撞天钟”,被世人叹为神技。
2清代冰上运动的时代价值
在西方体育主导当今世界体坛的背景下,我们在探讨体育问题时,常常要强调西方体育或从西方体育入手,往往忽略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在国家着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力申办冬奥运以及大力发展体育产业的今天,以清代冰上运动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冰雪运动文化,将迎来发展的春天,也必将彰显其熠熠生辉的时代价值。
2.1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
文化认同是指各民族通过长期交往、共同合作与发展,消除了民族偏见与隔阂,产生了在政治、文化、情感和心理上的归属感和同一性,能够分享共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共同文化模式带来的利益,并且认可这一文化模式表现的思想准则、价值取向和发展趋势。它是各个传统民族对社会和历史规律认知的一种进步和升华,是现代文化意识的组成部分。[15]57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西方文化在国内快速蔓延,西方体育文化对国人尤其是青少年影响巨大。而传统的节日、民俗、游艺、体育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却相形见绌,甚至逐渐淡漠。
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同一民族通常都具有共同的精神结构、价值系统、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人们正是在这种共同的文化背景中获得了归属感和认同感。因此,文化认同始终是维系社会秩序的“粘合剂”,是培育社会成员国家统一意识的深层基础。[16]36-39以“冰嬉”为代表的我国古代冰雪运动文化,是世界冰雪运动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是中华民族对世界体育文化的突出贡献。近人矍兑之在其《燕都览古诗话》说:“余按东华门内武备库中,尚存有冰鞋,与今泰西所制,若出一辙。”[17]39反映了清代滑冰鞋的制作技艺与西方国家相差无几。清人张熹《津门杂记》中说:“又有所谓跑凌鞋者……游行冰上为戏,两足如飞,缓疾自然,纵横如意,不致倾跌。寓津洋人,亦乐为之。”指出当时旅居天津的外国人对清代的滑冰运动喜爱有加。陈宗蕃在其《燕都丛考》中谈到:“近年漪澜堂、五龙亭左右,各设冰场,以为滑冰之戏。事实沿旧,不知者乃以为欧美高风,青年之人,趋之若鹜……”[18]136-137指出了当时的年轻人竟把老祖宗的东西当做西方时尚而“趋之若鹜”,实在让人汗颜。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不仅仅是这个国家、民族精神品质的历史积淀,同时也是一种资源。一国的文化受到了丧失其独立个性的威胁,则这个国家也必然会面临着丧失主权的危险。[15]75以冰嬉为代表的冰雪运动,是独具民族特色的体育文化。民族特色文化是维系和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纽带,能使人们自觉进入民族群体成员的角色,实现民族文化的认同,增强民族归属感。
2.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是人类滋润心灵世界、值得倍加珍惜的精神家园。[19]13传统体育文化属于民族非物质文化中最活跃的部分之一,其独特作用不容忽视。满族先民经过长期对自然环境的观察、认知和适应,创造出以冰上运动为代表的绚丽多姿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成为满族文化的“活化石”。据学者统计,满族传统体育项目包括竞技类、军事皇家类、宗教祭祀类、游戏娱乐类、舞蹈表演类共五大类52种。[20]在这些满族传统体育项目中,军事皇家类中的“雪嬉”具体包括雪地走、雪爬犁、踢行头、打雪挞等;“冰嬉”包括速滑、花样滑、打冰嘎、滑冰车、冰陀螺、冰尜、冰上抛球、冰上射天球、冰上摔跤等。还有冰上项目如打滑挞、冰上蹴鞠、冰上杂技等,以及与冰雪活动有关的蹴球、走百病等。这些冰雪运动是满族文化中最具民族、地域特色的体育文化。目前,满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抢救、传承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珍珠球、赛威呼、莫勒真大会等有一定群众基础,适应性较强,发展较好。但许多项目正在淡出主流体育文化,有的濒临绝灭,如冰上蹴鞠、冰上杂技、冰上射箭、冰上摔跤等已经或正在消失。
以冰嬉为代表的冰雪运动文化是弥足珍贵的满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植根于东北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是满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标识。它承载着民族文化生命的密码,是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独特性的文化品牌。保护不经意间嬗变为濒危的、散存民间的满族体育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就是守望民族的精神家园。[20]
2.3冰雪运动文化的开发
在欧美国家,冰雪运动不但是一种体育活动,而且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我国冰雪运动的开发从1996年开始,以黑龙江亚布力风车山庄、河北祟礼县的塞北等大众滑雪场的建设为发端。随后几年,多种途径投资兴建、面向大众开放、实行经营性运作的滑雪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中国北方大地上,参加滑雪运动的人数迅猛增长,随之而来的滑雪产业也应运
而生。[21]142-143
2011年6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特殊优势,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这为开发我国古代冰雪运动文化资源提供了法律依据。2014年9月3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发展体育产业,既能增强人民体质、保障和改善民生,对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和就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22]这进一步为开发古代冰雪运动文化资源指明了方向。以冰嬉为代表的我国古代冰雪运动内涵丰富,体现出浓郁的北方传统冰雪文化特色。要充分利用好这一历史文化资源,将冰嬉文化与冰雪旅游加以融汇,开发出风格独特、内涵丰厚的体育和旅游产品。具体开发的方式、举措为:第一,阐发冰嬉文化的核心价值,如亲近生态自然、提高身体素质、弘扬民族传统、领悟人生哲理等,[23]提升冰雪运动与冰雪旅游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境界。第二,开发以冰嬉文化为核心的冰雪运动和旅游项目,如冰嬉运动游(如冰上踢球、冰上射箭、冰上杂技等)、冰嬉举办地游(如北京五龙亭、阐福寺、瀛台等清代皇宫举行冰嬉的地方)、冰嬉民俗游(如打滑挞、拉爬犁、冰滑梯、抽冰猴、滚冰等)、冰嬉文艺游(如对以冰嬉为主题的诗歌、绘画、传说、冰灯、冰雕、服饰等的观赏)、冰嬉饮食游(如皇宫冰雪美食)、冰嬉购物游(如冰嬉工艺品)等。第三,创新冰雪运动文化的新形式。如哈尔滨市木兰县于1991年创办了民俗性节日——滚冰节。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全城居民倾城而出,来到冰封的松花江江面,点起篝火,燃放烟花、爆竹,载歌载舞,滚冰嬉戏。同时,该县还组织冰灯赛、灯谜赛、书画展、摄影展、经贸洽谈会等活动。[24]35再如,古代满族妇女在冰雪上“走百病”的习俗,现在被开发成为一种满族女子传统体育项目——雪地走,成为民族运动会上的重要竞赛项目。总之,充分开发以冰嬉为代表的我国古代冰雪运动文化,再现中国古代冰雪运动的特色与魅力,丰富我国当前冰雪运动、冰雪旅游和冰雪产业的文化内涵。
2.4举办冬奥会的文化支撑
当国家或某一地区发展到一定阶段,“机会”等方面的竞争往往显得更为重要,尤其是世界性的机会,如奥运会、世博会等国际节事活动。这些“机会”往往是国家或城市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触媒点”。[21]1-3奥运会是当代三大国际性盛事之一,奥运会在申办、筹备以及举行阶段均给举办国带来深刻的“触动”,给举办城市的快速发展带来契机。
世界体育强国如俄罗斯、美国、德国、加拿大等,其冬、夏季体育项目并驾齐驱,共同发展,冬、夏季奥运会成绩也大体相当。中国在夏季奥运会上取得的优异战绩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中国在夏季奥运会取得了辉煌的成功。在2014年第22届索契冬奥会上,中国选手取得3金4银2铜的成绩,在88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在奖牌榜第12位,与其他世界体育强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索契冬奥会15个大项、98个小项中,中国仅参加了4个大项、49个小项的比赛,其中只在短道速滑、速度滑冰、自由式滑雪三个项目上染指奖牌。因此,我国的冬季体育运动任重道远,亟需大力发展,更需要“触媒点”。
国家举办2022年冬奥会,对我国冬季运动项目的普及和提高,冰雪产业的开发和利用,全民健身运动的深入开展以及申办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等方面,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但脱离了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和地方特色,冰雪产业就会失去丰富的内涵,失去品位和亲和力。[25]在申办冬奥会的时代背景下,研究、开发以冰嬉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冰雪运动文化,可以为申办冬奥会提供历史和文化支持;在举办冬奥会期间,开展冰嬉等丰富多彩的传统冰雪运动,会更广泛地展现和传播中华民族冰雪文化的悠久历史和独特魅力,从而使人类具有丰硕的精神财富和多姿多彩的生活方式。
3结语
以冰嬉为代表的我国古代冰雪运动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和浓郁的民族特色,是一份珍贵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26]它在历史上曾发挥着维系民族情感、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作用。在国家着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大力发展体育产业的时代背景下,重审我国古代冰雪运动文化,阐发其时代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单兆鉴,王博.人类滑雪起源地:中国·新疆·阿勒泰[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1.
[2]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韩丹.论我国古代滑冰的巅峰——清代冰嬉活动盛衰考述[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1997,15(1):5-11.
[4]唐云松,国梁.满族传统体育项目——八旗冰嬉的历史考证[J].满语研究,2007(1):109-112.
[5]潘荣陛,富察敦崇.帝京岁时纪胜·燕京岁时记[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
[6]韩丹.乾隆《冰嬉赋》及其它冰诗解读[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1999,17(4):9-18.
[7]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运动技术委员会.中国体育史参考资料:第4辑[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58.
[8]黄聪.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研究(下)[J].体育科学,2008,28(9):33-44.
[9]徐玉良.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10]嵇璜.皇朝文献通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1]吴振棫.养吉斋丛录[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
[12]小横香室主人.清朝野史大观[M].上海:上海书店,1981.
[13]陈康祺.郎潜纪闻[M].北京:中华书局,1984.
[14]吕春辉,张大伟.满族传统体育活动——冰戏[J].兰台世界,2014(6):159-160.
[1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四个认同”学习读本[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11.
[16]周樊.和谐文化与中华文化认同[M].北京:中国工商出版社,2007.
[17]矍兑之.燕都览古诗话[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18]陈宗蕃.燕都丛考[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1.
[19]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20]唐云松.满族传统体育变迁及其价值[J].满语研究,2011 (2):92-99.
[21]荣玥芳.基于触媒理论的哈尔滨冬奥会建设规划对策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
[22]新华社.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推动大众健身[EB/OL](2014-09-03). http://news.xinhuanet.com/sports/2014-09/03/c_126951968. htm.
[23]刘海英,张洪宝,郭胜昌.冰嬉旅游文化产品开发研究[J].冰雪运动,2011,33(1):93-96.
[24]子冈,吴桂清.哈尔滨冰雪旅游指南[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1.
[25]周吴,曲新艺.黑龙江省冰雪体育旅游产业发展论略[J].冰雪运动,2008,30(2):94-96.
[26]张宝强,陈彦.清代冰上运动文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12):28-32.
Research on the Ice Game Culture and Its Time Value in the Qing Dynasty
ZHANG Baoqiang1,CHEN Yan2
(1.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X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Xianyang 712000,Shaanxi;2.Department of Social and Leisure Sports,Xi'an Physical Education University,Xi'an 710068,Shaanxi.China.)
Through literature study and logic analysis,this paper reviews the Chinese ice came culture in the Qing Dynasty and reveals its time value.It holds the view that because of advanced equipment,complete system,diverse forms and superb skills,the ice game culture in the Qing Dynasty reaches the culture peak of the Chinese ancient ice and snow sports;the time value of ice game culture of the Qing Dynasty includes the recognition of the ethnic traditional culture,the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the development of ice and snow sports culture as well as the culture support of bidding for the winter Olympics and so on.The study is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while China is actively bidding for the Winter Olympics and developing the sports industry today.
the Qing Dynasty;the culture of ice game;time value
G129
A
1672-2914(2016)01-0105-05
2015-10-08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10&ZD129)。
张宝强(1973—),男,陕西泾阳县人,咸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体育史和体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