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段作业减负的思考

2016-03-03浙江省诸暨市店口镇店口二小

学苑教育 2016年20期
关键词:课业负担生字布置

浙江省诸暨市店口镇店口二小 程 梅

小学低段作业减负的思考

浙江省诸暨市店口镇店口二小程梅

自课程改革开始,“减负”两个字也同时被搬到了台中央。既要减负但同时又要增效,这是一种理想境界,可是之所以说是理想境界,就是因为在现实中想要实现它是一个很困难的过程,甚至可以说是很容易夭折的过程。低段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到减负增效呢?

课业负担低段布置作业原因对策

一、课业负担之作业部分分析

“减负”即减轻负担,多指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课业负担是多方面的,包括主课占用时间过多,剥夺学生素质发展、身心发展空间和由于学习给身体造成的负担,主要表现在作业上。

自课程改革开始,“减负”两个字也同时被搬到了台中央。如今,作业步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教师绞尽脑汁布置作业同时又为层层叠叠的作业批改而焦头烂额,学生呢,闻作业而色变,甚至恨作业,产生厌学情绪。

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面对教学工作也曾经感到过迷茫。在开始低段语文教学后,这种迷茫就更加突出。常常在说,现在上班真累,每天上不完的课,改不完的作业。其实,这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不就是孩子也有上不完的课,写不完的作业吗?追根求源,这是谁的问题?老师布置得太多?其实大部分老师布置作业都是目的明确的,尤其是在减负这一话题开始后,重复叠加类的作业已经不复见,那低段年级的作业又为何那么多呢?

原因是多方面的。单就生字教学来说,一篇新课文需要掌握必写字8到10个生字,每个生字组一至三个词语。为了巩固记忆就必须抄写。根据实践,抄写三遍最为适宜,那就需要抄写四五十个词语。除此之外,语数两本课堂作业本、数学口算训练,这些都是常规的一些作业。另外,在农村,不布置家庭作业家长就认为老师不负责任。这样的大环境下,学生还需要增加额外的家庭作业,以上种种,负担怎么会轻呢?这里,我仅仅对作业的减负增效做出一些思考。

二、关于低段作业的几点思考

思考一:可以不布置作业吗?

不布置作业那不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孩子负担过重的问题吗?不做任何作业,就能学到知识,学会学习,这在特定的条件下(如学生基础较好,知识内容较简单)是可能的,可是条件的苛刻让我们明白,不是所有学生都可以不做作业的。这无异于想要不劳而获。单纯的脑力劳动所获毕竟有很大局限性,只有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双结合,才能收获知识。韩愈说“业精于勤”,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历史上多少成就突出者:华罗庚、陈景润、爱因斯坦……哪一位大学问家不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没有“苦寒”的环境,又哪来扑鼻的梅香呢?减轻负担,想从不留作业下手,恐怕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思考二:作业怎么算“多”?

作业的“多”只是一个量上的问题,跟学生的知识、能力、创造力没有必然的联系,实际教学中,教师还是舍不得“练习”这块“金砖”,我校二年级七个班级的调查统计显示,78%的学生课余时间已被各类各科作业占尽。老师布置的、家长增加的、补课要做的……每个布置的人都希望孩子能在作业中得到提升,却没有考虑过这样的提升需要付出什么代价。

对于低段学生来说,怎么样算多?我认为可以用简单的与“玩的时间”对比判断。总听到孩子说:“作业好多,都没有时间玩了。”在孩子看来,作业多不多,就看有没有留充分的时间给孩子“玩”。是啊,而今我们的孩子整天面对的是“教室上四角的天花板”,试想他们怎么架着想象飞翔?

思考三:挣脱书面作业的桎梏,布置作业多样性。

传统的作业,一般都是教师围绕某一个知识点作为巩固而布置的一些书面作业,忽视了孩子们对动手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要求。其实,教科书只是个例子,学生将要获得的大量知识和能力来自书外、课外。我们的作业必须要跳出书本,走向开放。譬如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多种渠道搜集信息、整理资料……从学习负担上来讲,重复累赘的书面作业带给孩子的是心理上的厌烦和不得不完成的压力,没有兴趣的重复作业,是身体的机械运动,孩子怎会轻松?怀着轻松、向往的心情去做的事情才不会造成负担,反而是一种动力。

三、低段作业减负若干对策

课程标准中对第一学段(1~2年级)的要求有“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这体现了小学低年段的教学重点是识字与写字。这个年龄的孩子好动缺少自控能力,抄写生字的作业有一定的机械性和强制性,对于孩子来说这恰恰是最为头疼的。针对这一点我采用了“优秀减少”制。一二年级孩子的另一个特性是渴望得到他人的赞扬,从而我制定了激励措施。我的方法是每篇课文的词语抄三遍,如果连续三次得到“优”,那么下篇课文的词语可以只抄两遍。这样一来孩子在抄写词语时不是一味地机械地为了完成作业而抄写,而是主动去要求自己写得更好,争取得优。于是这项作业便有了分层,认真有进步的同学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到其他地方去,基础不够好的孩子只能多抄几遍加深记忆。这何尝不是帮孩子对“有付出才有回报”有初步的认识呢?

同时,我鼓励家长参与到学生的习惯养成中去。这里的习惯是指学习习惯。家长大都对于教育很舍得投入,但同时,他们忙于工作,学生放学回家大多数家长还在忙碌,孩子没有大人的督促,放学后一通玩,睡前才开始写作业,那何来认真呢?或者写一点去吃点点心,写一点去看个电视,又何来投入呢?长此以往,学习习惯怎么会形成呢?所以,家长该规定孩子在放学后固定时间点做作业,固定时间点读绘本等等,形成了习惯,学习自然就不会是负担了。

减负的根本是教育评价体系,这一点其实是老生常谈,但在此基础上,老师可以多动动脑,通过增效来一定程度减负,还孩子快乐无忧的童年。

猜你喜欢

课业负担生字布置
读儿歌识生字
减负背景下学困生课业负担问题反思
生字辨识大闯关
活动室不同区域的布置
生字变身
“过重课业负担”是概念,还是判断?——针对“过负”概念及其直接目的的探讨
构建和谐课堂减轻课业负担
CTCS-3至CTCS-2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
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原则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