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
2016-03-03季超
季 超
(安徽省芜湖市育文学校)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
季 超
(安徽省芜湖市育文学校)
小学数学老师需要将有效问题情境创设于小学数学的课堂,用生动、充满趣味的授课方式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出来,实现了寓教于乐的目标,进而令学生能够构建数学相关的知识体系,并将它们运用到实践之中。伴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行与实施,小学数学教学中更期待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与运用。
问题情境;教学手段;自主思考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教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由此可见,情境创设在教学中非常重要。在针对小学生的数学科目教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更加具体、更加客观地感受数学的相关概念,由于设置有效问题情境符合学生目前的认知水平,所以更有利于教学。在学生参与问题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进行科学的指导,这样可以使学生乐于去探索相关的知识。学生可以在此过程中学会合作和相互答疑解惑,从而学到更多的知识,彰显数学的科学价值。
一、从经验出发,寓教于乐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设置相关的问题情境教师要考虑到有效性,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于学习,自愿探索。教育者本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应该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设计不同数学问题的有效情境。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有趣的故事和游戏等情境是他们喜欢的东西,但是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更加倾向于关注与他们现实生活紧密相联的有关情境,因此,教师营造情境氛围,应当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构成及兴趣点所在。教师在设想有效问题情境的环节上,要结合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的内容,用饱含趣味性的方式将这些内容呈现给学生,为了引出教科书上的问题,要采用有趣味性的并且接近学生自身生活的案例。很多有意思的小游戏的引入,就是很好的问题引入方法,这样容易让学生在有效情境中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答案,这是寓教于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二、与实际相结合,创设有效情境
教师需要根据小学生目前的生活经验,采取措施来引导学生将已经学习到的、存储在自己脑海中的学科知识有效地、恰当地运用于实践中,从而使得学生感受到数学领域的内容在实际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用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能够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并不是空虚缥缈而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举个例子,在讲到“相遇问题”时,考虑用如下例子设置问题情境,这是现实生活中会碰到的问题:某一天,花花不小心将明明的数学书装进了自己的书包带回了家,那么明明该如何以最短的时间取回自己的数学书?针对这一情境,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三种策略被设想出来:花花把书送到明明家;明明去花花家去拿回书;他们约定在同一道路上见面然后还书。然后,老师对学生进行引导,探索课堂上设计的几种相遇方法的优势与缺陷以及相互之间的数量关系等。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自觉建立数学思维模式,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了解生活化的数学理念。
三、激发学生自主思考的兴趣
在帮助学生有效地、形象化地感受数学的理念之后,要使问题得以解答,那么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激发学生自主思考数学问题的兴趣,并通过科学引导,改善学生思考数学问题的思维方式,提升数学教学效果。要全面地对问题的解答步骤进行细化,那么教师就应当提供给学生更宽广的思维空间,令学生能够发挥其思考的自主性,并将他们的创造潜能激发出来。比如,在讲授《奇妙的图形密铺》的知识时,老师给学生一个不完整的明星拼图,从这里出发,老师先问学生这是哪位明星,学生回答出来后,教师继续问应该选什么样的拼图接上去,学生选了一块正确的拼图后教师追问为什么不选另一块,学生回答说因为两块拼图之间不能有缝隙。这样老师说玩拼图时要使每块之间“无空隙”然后引出“不重叠”这个概念,为引入“密铺”做了铺垫。这样的情境下,学生有兴趣,化兴趣为学习的动力,有助于学生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
四、结论
由以上论述可知,创设问题情境能够明显地改善数学教学的效果,但是在创设问题情境的同时,不能忽略了数学的本质。老师要记住创设有效问题情境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它是为教学服务的,而不能代替教学本身,教师应该合理运用此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有大的收获。
[1]张秀花.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5).
[2]赵健.营造“情境”氛围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S1):52.
[3]汪丽华.“问题导引”教学法初探[J].江西教育,2013(30).
[4]任长松.课程要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继承与创新:义务教育课程教材的宝贵经验与改进建议[J].当代教育科学,2000(9):3-8.
[5]柳谦.论体验的教育价值[D].广西师范大学,2005.
·编辑 段丽君
7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