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使用教材之微探
2016-03-03杨金冶田永军
杨金冶 田永军
(吉林省乾安县赞字乡中心校)
创造性使用教材之微探
杨金冶 田永军
(吉林省乾安县赞字乡中心校)
新课程强调:“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的执行者,更应该成为课程的建设者。”这也就是说我们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既要抓住教材的编写意图实施教学,又要结合教学实际合理地开发利用教材,努力使教材成为我们教学的有利工具。教师应在深入研读课标的基础上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资源,紧紧围绕“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个主题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下面就这一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转变观念,合理重组教材
观念决定行为,要想使教材更好地为我们的教学服务,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改变用教材教的观念,努力使自己成为教材的开发者与建设者。也就是说在备课中我们要坚持以课标为依据,以教材为载体,以学生实际为依托,合理、有效地利用教材,重组教材,使教材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教学。
新教材中有很多内容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往往前面的学习内容是后面学习内容的基础,同时后面的学习内容又是前面学习内容的应用。基于此,我们要全面把握教材中的这种联系,合理地重组教材,使学生在学习中切实体验到数学中的这种联系。如三年级下册中第一单元的“位置与方向”和第八单元的实践活动“我们的校园”有着一定的联系,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把这两节内容按一定的方式加以整合,引导学生在学习“位置与方向”的基础上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实践活动“我们的校园”,这样学生既能依托学过的内容很好地完成后面的学习任务,同时又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增强他们学习、探索数学的动机,培养他们学习中比较与迁移的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二、联系生活,关注学生兴趣
学数学是为了更好地用数学,选取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现实背景进行教学,既能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能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的用处,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愿望。为此,教学中我们要以教材为依托,合理改编教材中的情境,主动选取学生身边的、熟悉的素材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载体,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愿望与兴趣。
三下数学教材“统计”一课中让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活动进行统计。这样的统计中有些项目对于农村孩子来说很陌生。教学时,结合我校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实际,重新选定活动项目,以“阳光体育活动中我最喜欢的运动项目”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统计活动。这样的统计活动贴近学生的实际,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在深入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前提下,结合本地实际选取学习素材,让学生在经历统计过程,达成学习目标的同时,又使我们的学生真正体验到了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探索数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搭建平台,经历探究过程
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应该是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建构的过程,教师应该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也就是说,我们的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数学结论,更应该让学生在学习中经历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基于此,我们的数学教学要努力为学生搭建这样的平台,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经历探究过程。在教学一年级下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一课时,我先引导学生结合教材中发新书的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尝试列出数学算式。在探索计算方法这一环节,教材中没有明确探索“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计算方法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深入挖掘教材,有效利用教材,为学生搭建经历探究过程的平台,于是,我引导他们用手中的小棒、计数器等自主探索“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这时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与指导者,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通过摆、拨、说等形式,真正经历了探索计算方法的全过程,他们也真正做到了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这样的数学学习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学生经历数学知识自主建构的过程。
四、深化教材,体验创造乐趣
深化教材,实行数学学习的再创造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目的。新教材中蕴涵着许多创新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深入钻研教材,抓住教材中的创新点,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经历再创造的过程,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目的。在教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一课时,引导学生理解分数单位与分数的意义后,我积极鼓励学生用手中的学具创造自己喜欢的分数,并思考自己创造的分数的意义,然后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交流中有不同的学生创造出了同一个分数,但描述分数的意义时却不尽相同,抓住这一契机,继续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同一个分数它表示的意义却不一样。经过学生的思考、交流最后得出结论。这样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分数的无量纲性的同时,体验到了创造的乐趣,激发了他们创造的动机,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我们教师一项重要的教学能力,我们要以准确理解教材为前提合理开发教材、使用教材,最大限度地挖掘教材,从而让教材更好地为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服务。
[1]林秀京.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D].福建师范大学,2008.
[2]付宜红.创造性使用教材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人民教育,2003(7).
·编辑 温雪莲